新版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ppt
《新版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新生儿复苏指南解读.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8-20,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胡启政,项城市妇幼保健院,内容概要,第六版新生儿复苏指南介绍案例模拟和参与式反馈学习方法介绍新生儿复苏案例模拟操作参与反馈演示,背 景,根据我国妇幼卫生监测显示:2000年我国 5岁以下儿童前三位死亡原因为肺炎、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儿,新生儿窒息为第 2死因,在城市感染性疾病得以控制后出生窒息已成为第一位死因。,背 景,根据中国残联等有关部门 2003 年底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新增 0-6 岁残疾儿童为 19.9 万,在五类残疾儿童中,智力残疾占54.2%,智力致残原因依次为:产时窒息、早产及宫内窘迫等。,背 景,2010年我国5岁以下儿童
2、死亡率为16.4%,城市和农村分别为7.3%和20.1%;其中20%是出生窒息导致的,出生窒息是婴儿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第一位的原因是早产)。,背 景,2004年卫生部新生儿复苏培训项目的启动培训项目目标:确保每个分娩现场至少有一名训练有素、操作熟练的新生儿复苏人员在场。以降低我国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及伤残率,提高生存质量。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由6.32%降至2.94%。,背 景,新生儿复苏项目第二周期(2011-2015)启动巩固成果,扩大受益面普及新生儿复苏技术建立新生儿复苏培训长效机制(院内NRP)提高新生儿复苏技能和复苏后管理降低发生率、死亡率、伤残率,指南目标和原则,目标:确保我国每家医院
3、每次分娩时至少有一名训练有素、操作熟练的新生儿复苏人员在场。原则:在ABCD复苏原则下,新生儿复苏可分为4个步骤:(1)基本步骤,包括快速评估、初步复苏及评估;(2)正压人工呼吸;(3)胸外按压(4)给予药物或扩容治疗应强调开放气道和正压通气,2011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参考美国儿科学会新生儿复苏教程(第六版)和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版)2011年5月23日中国新生儿复苏项目专家组修订中国新生儿复苏流程图,2010指南,生后动脉导管血氧饱和度标准,流程图内显示的生后1-10min的目标值1min 60-65%2min 65-70%3min 70-75%4min 75-80%5min 8
4、0-85%10min 85-95%,2011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2011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流程图对2010美国新生儿复苏流程图有两项改动:1.快速评估仍为4项,保留了对羊水胎粪污染的评估。2.对呼吸困难和持续紫绀者清理气道,氧饱和监测,常压给氧或CPAP,增加了“常压给氧”。其余部分与2010美国新生儿复苏流程图相同。,快速评估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用几秒钟的时间快速评估4项指标:是否足月?(出生前)羊水是否清?是否有呼吸或哭声?喘息就是在缺氧或缺血时发生的一系列单次或多次深吸气,通常预示严重的神经和呼吸抑制.肌张力是否好?(敏感)如以上1项为否,则进行初步复苏,如何评估,在出生4项快速评估
5、中(无心率),羊水和足月两项娩前就应知,娩后看呼吸和肌张力两项;后者更敏感,肌张力差常表明已有缺氧损害,如消失则示严重缺氧。如肌张力好,仅青紫和/或呼吸弱,多能很快转为正常,但肌张力消失(常伴青紫或苍白),则需要立即处理甚至气管插管。,三个评估,第一个评估 第二个评估 第三个评估 生后羊水清时 生后羊水胎粪污染时 初步复苏后 快速评估 有无活力评估 评 估 足月或早产?有无呼吸或哭声?呼吸、心率 有呼吸或哭声?肌张力好?评估 肌张力好?心率100次/min 措施 决策 决定是否需要复苏 决定是否需要气管内 决定下一步措施 吸引胎粪 贯彻复苏始终,初步复苏,保暖因地制宜采取保温措施体位置新生儿轻
6、度伸仰位(“鼻吸气”体位),使咽后壁,喉和气管成直线颈部伸展过度或不足,均会阻碍气体进入。为使新生儿保持正确体位,可在肩胛部下垫一折叠的毛巾。,初步复苏,吸痰娩出后,用吸球或吸管先口咽后鼻清理分泌物(先嘴后鼻,M-N);吸引器压力不超过100mmHg(13.3kPa)擦干刺激重新摆正体位,清理气道(无胎粪存在时),先吸引口腔,后吸引鼻腔,新生儿无活力 婴儿呼吸前,气管插管,自气管内吸引胎粪新生儿有活力 可不进行气管内吸引 有活力的定义:哭声响亮或呼吸规则、肌张力好、心率100次分,羊水混有胎粪时有无活力评估,胎粪吸引管,胎粪吸引,触觉刺激,用手拍打或手指弹患儿的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
7、,如这些努力无效则需要正压人工呼吸。,触觉刺激,过度用力刺激不但毫无帮助,而且可能会造成严重损伤;不要摇动新生儿。对无反应的新生儿继续使用触觉刺激是浪费时间。对持续的呼吸暂停,应给予正压人工呼吸。,初步复苏后的评估,初步复苏30秒,评价呼吸和心率氧和状态如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或心率100次/min,进行正压通气评估肤色的主观性太强脉搏氧饱和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动脉导管前位置(即右上肢,通常是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脉搏氧饱和仪的应用,新指南强调脉搏氧饱和仪的应用,脉搏氧饱和仪既可测量心率,又可经皮测量氧饱和度。许多研究都证明了脉搏氧饱和仪在新生儿复苏中应用的可行性。对新生儿复苏正压通气者应使用脉
8、搏氧饱和仪,脉搏氧饱和仪的应用,新的脉搏氧饱和仪应用了专门为新生儿设计的传感器,可在出生后1-2min内提供可靠的读数。脉搏氧饱和仪的传感器应放在动脉导管前位置(即右上肢,通常是手腕或手掌的中间表面。),脉搏氧饱和度测定仪,呼吸困难和/或持续紫绀的处理,2011指南不再评估肤色如有自主呼吸,心率100次/min,但有呼吸困难或持续紫绀及低氧血症,可常压给氧或给CPAP,特别是早产儿。CPAP可经气流充气式气囊或T-组合复苏器给予。,正压人工通气指征,初步复苏后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心率100次/分 应用脉搏氧饱和度仪检测脉搏氧饱和度,正压人工呼吸,复苏窒息新生儿最有效和最重要的措施就是建立通气。
9、对无呼吸或心率100次/分的新生儿常压给氧或继续提供触觉刺激是徒劳无益的,只会延误正确的处理措施。,正压通气的装置和压力,新生儿的人工通气可用气流通气式气囊,自动充气式气囊,或T-组合复苏器有效的进行。2010指南推荐使用T-组合复苏器。T-组合复苏器的优点是可以达到恒定的吸气峰压、呼气末正压和更长久的吸气操作。,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自动充气式气囊结构和功能 单向气流,有鱼嘴样瓣膜,不能通过面罩常压给氧,吸气的峰压取决于挤压气囊的压力减压阀的功能储氧器的功能:连接氧源和储氧器可达90-100%的氧,如仅连接氧源不连接储氧器可达40%的氧,如二者均不连接,则给予空气,测试自动充气气囊,是否感
10、觉到压力作用在手上?压力计是否工作?减压阀是否打开?安全装置,正压人工呼吸前需要检查什么?,选择适当大小的面罩确信气道通畅摆正婴儿的体位操作者的位置:站在婴儿的侧面或头侧,气囊加压给氧,不可将面罩用力压在新生儿面部不可将手指或手置于新生儿眼部不要压迫喉(气管),通气频率:每分钟4060次呼吸,2000 AAP/AHA,大声记数以保证每分钟4060次呼吸重症患儿需60次/分,流量5-10升/分,挤压气囊的力度该多大?,2000 AAP/AHA,明显的胸廓起伏双侧呼吸音心率的改善,正压人工呼吸,情况改善的指标:心率增加、自主呼吸、肌张力改善正压人工呼吸持续2分钟以上,应经口腔插入胃管并保留如果心率
11、、肌张力无改善?面罩与面部密闭不够气道阻塞压力不够气管插管正压人工呼吸,新生儿复苏正压通气装置的改进,T-组合复苏器(T-piece),T-piece,T-组合复苏器(T-piece),是近年来国外用的比较多的一种正压通气装置。优点:单手操作 预设压力控制(预设PIP和PEEP)可更稳定地提供吸气末正压(连续保持)和吸气峰压 可延长供气时间(如需),正压通气的吸气峰压,吸气峰压的监护可以帮助供给肺恒定的膨胀压,避免不必要的高压。2010指南建议在复苏气囊安装压力计。2010指南建议:如果监护压力,早产儿吸气峰压20-25cmH2O可以有效,在某些足月儿可能需要30-40cmH2O。,正压通气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新生儿 复苏 指南 解读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3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