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动态分析规范.ppt
《油藏动态分析规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藏动态分析规范.ppt(9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油藏动态分析规范,目 录,一、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二、开发简历及现状,三、阶段主要调整措施及效果分析,四、现阶段开发动态形势分析,五、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六、剩余油分布状况,七、下步调整工作安排,八、动态分析基本图表,一、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确定油、气藏类型,构造特征,温度压力系统,流体特征,储层特征,分析油藏基本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构造油气藏,岩性油气藏,地层油气藏,按照圈闭成因,1、构造特征,(1)构造油、气藏:由于构造运动使地层发生褶皱或断裂,这些褶皱或断裂当条件具备时,就可形成构造圈闭,油、气在构造圈闭中的聚集称为构造油气藏。包括背斜油、气藏,断层油、气藏和构造裂缝油、气藏。
2、,(2)地层油、气藏:地壳升降运动引起地层超覆、沉积间断、剥蚀风化等,形成地层超覆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假整合等,其上部为非渗透层覆盖就形成地层圈闭。地层圈闭中的油、气聚集,称为地层油、气藏。,1、构造特征,在一个沉积盆地中,地壳运动在下降或上升的总趋势下,发生频繁的振荡,常引起区域性或局部性的水进、水退,发生地层的超覆或退覆,适当条件下可形成地层超覆或地层不整合油、气藏。,1、构造特征,地层油气藏,古潜山油、气藏,古地形凸起后受风化和剥蚀作用形成一个风化孔隙带,该区域再次下降后,剥蚀凸起上覆盖不渗透层后,在不整合面及其以下老地层的孔隙带就形成古潜山圈闭。,地层超覆油、气藏,(3)岩性油、气藏:
3、在沉积盆地中,由于沉积条件的差异造成储集层在横向上发生岩性变化,并为非渗透层遮挡时,就形成岩性圈闭。岩性圈闭中聚集油气后就形成岩性油、气藏。包括上倾尖灭油、气藏,砂岩透镜体油、气藏和生物礁块油、气藏。,1、构造特征,在实际情况中往往是几种类型的组合,如构造-岩性、岩性-地层、构造-地层油、气藏。,1、构造特征,确定油气藏的基本类型后,要进一步描述地层的产状、断层的产状、分布及规模等。,1、构造特征,(1)岩性特征:岩石类型、岩石成分、分选性、磨园度、胶结类型、胶结物含量及成分、润湿性等。,2、储层特征,(1)岩性特征:岩石类型、岩石成分、分选性、磨园度、胶结类型、胶结物含量及成分、润湿性等。,
4、2、储层特征,S0=D25/D75 S0=1-2.5(分选好)S0=2.5-4(分选中等)S04(分选差),发育自形方解石和膜状分布的伊利石,溶孔发育,发育它形方解石和晶形差的高岭石,溶孔发育,粒间书页状高岭石,见8-10m喉道不均匀分布,2、储层特征,胶结类型、胶结物含量及成分,(2)物性特征:孔隙度、渗透率、非均质特征及敏感性等。,2、储层特征,2、储层特征,蒙脱石、伊蒙混层、绿蒙混层遇水膨胀,发生水敏;,2、储层特征,水敏,2、储层特征,速敏,储层中的粘土矿物(高岭石)与胶结差的碎屑因流体流速变化产生迁移堵塞喉道,2、储层特征,酸敏,酸液与地层中的酸敏性粘土矿物(绿泥石)发生反应,产生沉
5、淀堵塞孔喉,2、储层特征,碱敏,碱液与地层中的碱敏性粘土矿物发生反应,产生沉淀堵塞孔喉,敏感性分析,营11-8井岩心储层敏感性实验结果表现为弱水敏,弱速敏,非酸敏,弱盐敏。,2、储层特征,(3)沉积特征:,2、储层特征,储层厚度及物性在平面及纵向的分布状况,沉积类型等。,(3)沉积特征:,2、储层特征,储层厚度及物性在平面及纵向的分布状况,沉积类型等。,(3)沉积特征,2、储层特征,(3)沉积特征:,2、储层特征,流体性质在平面和纵向上的分布规律,油、气、水界面变化情况。,3、流体特征,3、流体特征,S26,3、流体特征,4、压力温度系统 地层压力、饱和压力、油层温度、体积系数、压缩系数、油气
6、比等。5、储量分布状况,一、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目 录,一、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二、开发简历及现状,三、阶段主要调整措施及效果分析,四、现阶段开发动态形势分析,五、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六、剩余油分布状况,七、下步调整工作安排,八、动态分析基本图表,1、试油试采情况及投产转注时间 2、开发简历:按含水、采油速度、产量变化或重点开发调整工作划分开发阶段,分析不同阶段的开发特点。,二、开发简历及现状,二、开发简历及现状,断块从69年投产,71年沙二7-10层系投入注水开发,81年-84年先后钻井9口,逐步调整为按沙二1-2、7-8、9-11、12-15四套层系注水开发,90-92年钻井28口按
7、四套层系完善井网。,二、开发简历及现状,按年产油量、采油速度划分:A、6973年为试采试注低速开发期,年产油5104t,采油速度0.8%;B、7494年通过细分层系,完善井网,实施注采综合调整,实现油藏长期稳产。这一阶段平均年产油8.4104t,采油速度1.36%,稳产21年。C、952000年油藏进入特高含水产量递减期,前三年平均年产油4104t,后三年平均年产油2.7104t,采油速度0.640.44%。,二、开发简历及现状,按综合含水划分为四个开发阶段:A、6976年为中低含水期,060%(2口注水井,8口油井);B、7785年为中高含水期,6080%(5口注水井,13口油井);C、86
8、93年为高含水期,8090%(19口注水井,28口油井);D、942000年为特高含水期,90%(12口注水井,16口油井)。,3、开发现状,目 录,一、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二、开发简历及现状,三、阶段主要调整措施及效果分析,四、现阶段开发动态形势分析,五、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六、剩余油分布状况,七、下步调整工作安排,八、动态分析基本图表,1、新投井井数及效果分析 新井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产量及含水变化情况分析。,三、阶段主要调整措施及效果分析,2、老井调整工作量及效果分析 措施井初期及目前生产情况,增油及含水变化情况分析。,目 录,一、油、气藏地质特征描述,二、开发简历及现状,三、阶段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藏 动态 分析 规范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2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