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一章第二第3节急性白血病12.ppt
《11.第十一章第二第3节急性白血病12.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第十一章第二第3节急性白血病12.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南华大学医学检验教研室刘小军,白血病,leukemia,一、急性白血病的分型及诊断,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三、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四、慢性白血病,报告内容,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一)、概述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简称 急淋,是由于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 在造血组织异常增殖并浸润全身组 织脏器的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多见于儿童,男性多于女性。,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2、发热3、贫血4、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5、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轻中度肝脾肿大6、骨关节疼痛及胸骨压痛明显7、易并发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二)、检验1、血象:RBC及Hb低于正常,一般为正细胞正色素贫血,偶
2、见幼红细胞;WBC计数多数增高,可正常或减少。分类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增多,可达90。篮细胞易见;Pt计数低于正常,低于20109,可引起严重出血,2、骨髓象: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少数为增生活跃,原淋幼淋30 红细胞系统增生受抑制,幼红细胞少见或不见血小板减少篮细胞易见,ALL骨髓象,ALL骨髓象,ALL骨髓象,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细胞化学染色过氧化物酶(POX)与苏丹黑(SBB)染色:各阶段淋巴细胞为阴性,阳性细胞3 糖原(PAS)染色,约2080%原淋为阳性。酸性磷酸酶(ACP)染色:T细胞为阳性,B细胞为阴性a丁酸萘酚酯酶(a-NBE)染色为阴性NAP积分:往往增高,急性淋巴
3、细胞白血病(ALL),4、免疫学检验首先用TdT及第一线单克隆抗体诊断T或B系急淋与AML相鉴别,然后结合第二线单克隆抗体确定其亚型5、遗传及分子生物学检验染色体数目异常:多见超二倍体染色体结构异常:如6q-,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三)、诊断具有急性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及骨髓象特征骨髓中原淋幼淋30以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及单抗诊断T或B系急淋,进一步确定亚型从分子生物学进行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诊断标准:,1、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体症(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和体症)2、有脑脊液的改变尤其是涂片可见白血病细胞3、排除其它原因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成熟型(AMLM1
4、),(一)、概述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简称急粒,成人中最多见的类型.分为两个亚型即未成熟型(M1)和部分成熟型(M2)除有急性白血病特点外,还有以下特点:大部分病例起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凶险,常伴有严重感染、发热、出血、贫血,口腔粘膜和咽部常有炎症、溃疡或坏死;肝、脾及淋巴结肿大,但程度轻,且较急淋少见;绿色瘤常见于此型,典型表现为骨膜下绿色肿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年人。,(二)、检验:1、血象:贫血显著,外周血可见幼红细胞。白细胞总数升高,(1050)109/L多见。血片中以原始粒细胞为主,有时高达90%以上,可见畸形原始粒细胞。少数患者可无或极少有幼稚粒细胞出现。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
5、。,2、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少数可增生活跃甚至减低。骨髓中型加型原始粒细胞90%(NEC),可见小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细胞及以下各阶段细胞罕见或不见。在少数病例白血病细胞内可见Auer小体,核分裂细胞少见。多数病例幼红细胞及巨核细胞明显减少,淋巴细胞也减少。,3、细胞化学染色:POX染色及SBB染色至少有3原粒细胞阳性;a-NBE阴性。4、免疫学检验:CD34,CD33,CD13(+)CD11(-)5、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验:Ph染色体t(9;22)形成融合基因,(三)、诊断:1、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型型)90%(NEC),并伴形态学异常。早
6、幼粒细胞很少,中幼粒细胞以下阶段未见或罕见;3、POX或SBB()的原始细胞3%,a-NBE阴性;4、进一步依免疫表型特点与ALL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a型),一、检验:1、血象:贫血显著,白细胞中度升高和M1相似,以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为主。血小板中度到重度减少。,2、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或明显活跃,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占3089(NEC),并可见到早、中幼粒和成熟粒细胞10,可见Auer小体。,Auer小体,2、骨髓象:此型白血病细胞的特征是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有瘤状突起,核型畸变,也可表现为核发育迟缓,胞质出现少数嗜苯胺蓝颗粒。有些病例出现小原粒细胞。胞核与胞质内可
7、见空泡变性。,3、细胞化学染色:1)POX与SBB染色:均呈阳性反应。2)PAS染色:多数原粒呈阴性反应,早幼粒细胞,多数为弱阳性反应,呈弥漫性粉红色,也有呈细颗粒状阳性者。3)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活性明显降低,甚至消失。当合并感染时,NAP积分可一时增高。,4)特异性和非特异性酯酶染色:氯醋酸AS-D萘酚酯酶染色(AS-D-NCE)呈阳性反应;aNAE可呈弱阳性反应,且不被氟化钠抑制。5)Phi()小体染色:原始和幼稚粒细胞内出现Phi()小体,此对急粒有诊断意义,并借以与急淋鉴别,并对指导治疗也有一定价值。4、免疫学检验:粒系抗体均可呈阳性5、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验:t(6;9
8、),(二)、诊断:1、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骨髓中原始粒细胞3089(NEC)并伴有形态学异常;单核细胞10,可诊断为M2a亚型;3、亦可进一步以免疫表型特点与ALL鉴别。,(一)、概述亚急粒,临床特征呈亚急性的经过,大多数起病缓慢,以贫血为首发症状,少数患者以发热起病。出血发生率较低,程度也较轻,以皮肤瘀点及鼻出血为主,感染常见于皮肤疖肿。骨髓中以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增生为主,与其他类型AML相比,髓外浸润发生率高,治疗反应好,完全缓解率高,缓解期长。其特异性遗传标志为t(8;21)染色体易位,AML1基因重排可作为M2b基因的标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成熟型(M2b),(二)、检验
9、:1、血象:多数为全血细胞减少,易被误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Hb及RBC数均减低,常较其他类型白血病更为明显。WBC数大多正常或低于正常,而少数病例增高。分类可见各阶段幼稚粒细胞,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嗜酸、嗜碱性粒细胞亦可增多。多数病人的白细胞数常有增高的趋势。血小板明显减少,形态多异常。,2、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或增生活跃,红细胞系及巨核系增生均减低。粒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及早幼粒细胞明显增多,以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为主,30%(NEC)。,2、骨髓象: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形态特点是胞核与胞质发育极不平衡,核染色质细致疏松,核仁大而明显,胞质丰富,含多量细小粉红色中性颗粒,呈弥散分布,常
10、见空泡和双层胞质,内胞质量多,呈粉红色,外胞质量少,呈浅蓝色,且呈伪足状,Auer小体常见。,3、细胞化学染色:1)POX及SBB染色呈阳性或强阳性反应;2)AS-D-NCE染色阳性;3)aNBE阴性;4)NAP染色其活性明显减低。4、免疫学检验:MPO、CD13()5、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检验出现t(21;8),可形成AML1/MTG8融合基因,三、诊断:1、符合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标准;2、骨髓粒系明显增生,原始细胞明显增多,但可30(NEC);3、t(8;21)(q22;q22)或AML1基因重排可作为诊断本病的分子标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一)、概述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
11、L)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多见于成人。染色体t(15;17)形成的PML/RARa融合基因是本病最特异的基因标志。此类白血病细胞可被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成熟。,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临床表现:1、有发热、感染、贫血和浸润等急性白血病的症状;2、广泛而严重的出血常是本病的特点,以皮肤粘膜最明显,颅内出血最为严重,是致死的原因之一;3、本病易并DIC,亦可发生原发性纤溶亢进。,(二)、检验:1、血象:HB及RBC呈轻-中度减少,部分重度减少。WBC大多在15109/L以下,减少者可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分类以异常早幼粒细胞为主,可高达90,可见少数原粒及其他阶段的粒细胞,Auer小体
12、易见。PLT中到重度减少。,2、骨髓象:骨髓增生极度活跃,个别增生低下。分类以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为主,占3090(NEC),可见原粒和中幼粒细胞。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均明显减少。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形态异常,外形常呈椭圆形或不规则,胞核略小,常偏一侧,可见双核。,早幼粒细胞核染色质疏松有明显核仁,胞质丰富,染蓝色或灰色,含多量大小不等的嗜苯胺蓝颗粒,有的胞质可分为内外两层,外胞质层颗粒稀少或无颗粒。有的胞质含短而粗的Auer小体,几条、十几条或几十条,呈束状排列,酷似柴捆样,故称之为“柴捆细胞”。,粗颗粒型(M3a):胞质丰富,蓝色外胞质呈伪足状突出,其中布满粗大、深染、密集或融合的嗜苯胺蓝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第十一 第二 急性 白血病 1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62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