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重点总结每章重点问答题(个人亲自筛选)最新版.doc
《公共经济学重点总结每章重点问答题(个人亲自筛选)最新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经济学重点总结每章重点问答题(个人亲自筛选)最新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公共经济学 王雍君版第一章 经济中的公共部门一、 与经济中的私人部门相比,公共部门有哪些独特之处?1、 制定和实施公共政策:公共部门的权威性,具有很强的约束力和强制性;“作为”或“不作为”,这是指政府选择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政府选择“不作为”并不表示政府没有采纳或实施一项公共政策,而是表明政府在实施一项“不作为”的公共政策。在许多情况下,政府选着“作为”和“不作为”所产生的影响是类似的。2、 提供公共物品:具有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 拥有公共权力:大范围的强制与法律授予。二、 为何需要公共部门?解释公共部门存在的最有力的经济学理由是什么?人们需要集体行动以获取合作收益;作为对市场失灵的
2、合理反应(纠正市场失灵)。之所以需要公共部门,是因为需要通过公共部门主导的集体行动来获取广泛的合作收益。公共部门存在的合理性也可从纠正市场失灵的角度解释,虽然市场失灵并非政府干预经济的充分条件。三、 怎样理解合作收益?为何确保交易的安全和便利是如此重要?这种由于合作基础上的集体行动而带来的额外好处,成为合作收益,就是所谓”112”带来的额外收益。其本质是互利互惠,其主要来源是交易。四、 为什么说互利交易是合作收益的主要来源?任何交易都可以看做是交易参与者彼此合作的结果。交易各方必须就有关的交易条件(交易数量、价格、时间和地点等)达成一致,这个过程需要广泛的合作,包括讨价还价以及遵守合约(隐性或
3、显性合约)的规定。可以认为,交易各方追求的是自身的利益,但他们都认识到,如果没有合作,原本存在互利前景的交易就不可能达成。正是利己动机驱使人们进行合作,而有效的合作达成的交易使各方都得到好处,这种“好处”的实质就是“合作收益”。市场经济可以看做是这样的经济制度安排:在此制度框架下,利己的人们通过合作达成交易,产生互利的结果合作收益。五、 为何需要公共部门主导的集体行动才能产生广泛的合作收益?假如没有公共部门主导的集体行动,互利交易仍然可能发生,但互利交易的前景、规范和规模将会局限于一个极低的水平上。正是有效的集体行动大大提高了交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特别是公共部门对产权的保护和法律制度(如合同法
4、)的建立,加上现代科技(尤其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与通信技术)的进步和应用,通过合作达成互利交易的潜力、前景、频率、范围和规模才得以大大拓展,从而为创造和巩固合作收益、提升人类的生活水平与质量提供巨大的空间和机会。六、 “看不见的手”理论的意义何在?看不见的手原理,强调的是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市场机制可以有效率地实现资源的合理的配置和有效配置,并最终导致社会不可能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而使得某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斯密认为,每个人都应利用好自己的资本,使之产生最大的价值。从主观上讲,这个人并不想增进公共福利,更不知道他实际上增加了多少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所得,但他这样做的时候,有
5、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增进社会福利的目标,而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想追求的东西。通过追求个人利益,却无意识地增进的社会利益,其效果比真地想促进社会利益时所得到的效果要好。斯密之所以提出了这一论断,认为人们都有“利己心”,是“利己心”驱使着人们去获得最大利益,每个人都得到了利益,那么社会也就得到了,因为财富是所有国民对必需品和享用品的消费。这就是斯密“看不见的手”的实质。七、 公共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有哪些?首先,在社会资源总量有限的情况下,究竟应该用多少来生产公共产品,又应该用多少来生产私人物品?其次,这些产品应该由公共部门来生产,还是应该由私人部门来生产?再次,究竟公共产品应该为谁生
6、产呢?最后,究竟如何决断?八、 公共政策- 1 -公共经济学 王雍君版1、 象征性公共政策:是指那些创造情感忠诚的政府行为,这类公共政策通常不需要花费很多的资源去制定和实施,通常也不需要进入立法过程。2、 实质性公共政策:是指那些一旦制定和实施,必须建立一套评估资源分配的机制,并配备足够的资源处理相关问题的行为。政府预算是指为促进公共政策目标二分配公共资源的财政计划,它是区别象征性公共政策与实质性公共政策的一个显著标志。1. 公共政策的核心是经济政策,几乎所有的公共政策问题都与经济问题联系在一起,所以在公共政策中经济政策具有忧郁型,它影响着其他所有的公共政策。2. 经济政策的一般目标可以界定为
7、增长、平等和稳定。三者的逻辑联系是:增长意味着把“蛋糕”做大,平等需要政府在“蛋糕”再分配中更多地考虑弱势群体的愿望和需求,稳定则意味着把这两件事情都应该是可持续的。3. 微观经济政策旨在影响或引导特定个体行为或个量。宏观经济政策又称总量政策是指旨在调节社会总需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它影响增长、就业、物价总水平、对外贸易、投资、消费、货币供应量以及其他经济总量。一般的讲,微观经济政策影响经济的供给和生产,宏观经济政策影响经济的需求。(如何区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领域的市场失灵?)九、 公共物品 非排他性是指不认某个人享用该物品或服务是不可行的,或者是不合理的。非竞争性是指增加公共物品的消费的边
8、际成本为零。私人物品是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 1、 准公共物品:那些不同时具备严格意义上的非排他和非竞争性特征的公共物品。2、 地方公共物品:受益范围限定于特定辖区的公共物品。3、 国家公务物品:受益范围及于全国的公共物品。4、 国际公物品:受益范围跨越了国家界限而进入国际范围的公共物品。 公共物品由公共部门“负责”或“做出决策”,但并不表明它们必须交由公共部门来“生产”,私人部门可以承担生产和管理责任。十、 合作收益 1、 个体行动无法做到的事情:太空探索、建立与维持军队;2、 个体行动虽然可以做到,但代价太高,通过集体行动分摊固定成本,可以大大降低每个个体的平均成本3、 个体行动虽然可
9、以做到,但却无法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因此需要采取集体行动。 十一、 公共部门的目标被认为是追求公共利益极大化。一个有效的公共部门和一个有效的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社会繁荣的关键。- 2 -公共经济学 王雍君版十二、 什么是准财政活动?准财政活动主要由中央银行、公共金融机构和非金融公共企业实施,分三类,第一,与金融体系有关的操作,包括有补贴的贷款、低报酬的准备金要求、信贷限额、救援操作;第二,与外汇体制有关的操作,包括多重汇率、进口保证金、购买国外资产的保证金、汇率担保、有补贴的外汇风险保险;第三,与商业企业部门有关的操作,包括收费低于商业价格、提供非商业服务、出于预算收入目的的定价、对供应商的高
10、于商业价格的支付。第二章 公共经济学的演变与发展一、 斯密关于有限国家和谨慎财政理论的主要- 3 -公共经济学 王雍君版七、 斯密的国家理论和公共财政理论斯密认为国家有三项主要职责:既保护社会不受其他社会的侵犯;保护个人不受其他个人的侵害和压迫;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和公共设施,这些公共事业和设施如果有个人或少数人经营就不能补偿所费。八、 公共选择理论 1、 传统财政理论假定政府是个全能的和仁慈的调控者,他在市场出现失灵时,基于社会礼仪极大化来纠正它。2、 公共选择理论告诫人们必须破除凡是国家都会全心全意为工作服务的观念;政府本身也存在缺陷,包括由政策失当和政府体制本身的缺陷引起的低效率、自我
11、扩张和权力寻租等。九、 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权与制度理论以及博弈论,是与公共经济学密切相关的学科领域。十、 重新审视公共部门的作用1、 国家的位置:全球化时代中,国家棉铃的关键问题就是自己的位置。那些没能站好位的国家,其命运是被外部世界所决定的,是被动的、是随波逐流式的。2、 吸引力法则取代边际法则: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政策的目标也会发生变化:当今民族国家的中心目标是自己在国际市场上显得比别人更有吸引力。经济竞争的本质是吸引力的竞争。对外部世界去发吸引力的国家,将得不到足够的资源、技术、信息、管理窍门,从而在竞争中落败。资源流动的边际原理让位于吸引力法则:在一个没有吸引力的地方,即使有
12、高边际收益率也并不能成功地吸引资源流入。3、 征税的困难和收入不平等:当资本变得更加具有流动性时,政府将更难以对其征税,这将使税负日益转移到劳动者身上。全球收入不平等更加严重,是政治动荡的风险增加。4、 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和评判标准: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越来越多地与其他国家连成一体。这一趋势一方面提高了战争的机会成本,减少了战争的风险,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另一方面,各国经济政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赖性也在加强。5、 全球合作:在经济全球化的同时,原本认为属于民族国家内政问题的许多公共政策问题,越来越区有全球性质,使得各个国家和地区日益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进而要求开展广泛而深入的国际
13、合作。 第三章 公共经济学的假设与方法一、 什么是理性经济人假设?如果解释利己与利他的关系? 人是有理性的,而利己是经济人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如逃税。理性人对每一种可能性都衡量其代价和利益;人们会通盘考虑所有的后果,并对各种可能性的结果做出判断。理性经济人假设并不排除利他行为。血缘关系越近,利他程度越高。与利他行为相比,利己行为是在人性中更具有普遍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利他主义本质上是利己主义,因为只有从利他行为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代价,人们才会利他。二、 公共经济学采用哪些研究方法?逻辑演绎的方法;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三、 票价管制的代价是什么? 劣币
14、驱逐良币:低效益使用者反而将高效益使用者排斥出局,由此造成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可能大的惊人。(水价管制,拥挤性公路,其他公用设施免费开放) 人为制造短缺:资源(供给)不能满足需求。(票贩子) 额外消耗的资源(打击票贩子) 政策初衷几乎完全落空因此应该涨价和增加运力以及改善服务。四、 公经济学的基础假设1、 理性经济人假设 利己与利他:与利他行为相比,利己行为是在人性中更具有普遍性、深刻性和持久性的特征。利他主义 - 4 -公共经济学 王雍君版本质上是利己主义,因为只有从利他行为中获得的收益大于付出的代价,人们才会利他。 长期明智和短浅狭隘的利己: 在任何社会的相互作用中,人们的行为产生至少两类方向
15、各异的私利:一方面推进狭隘和眼前的私利,另一方面为开明的长期的私利。制度和道德被设计出来以限制和控制这些短期私利的做法。只要成功地做到这一点,从市场中形成的自发秩序才能是使个人价值最大化。 关于政府的行为假设: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从集体行为假设到个体行为假设。国家经常为了税收目标而发明有损经济发展的低效率产权结构。2、 资源稀缺性假设 经济价值与价格:因为存在稀缺性,资源才具有经济价值,即用价格测量的经济价值。经济价值和市场价格都是建立在稀缺性假设的基础上的。 经济效率与帕累托效率:A. 帕累托效率:指资源配置处于如下最优状态:在此状态下,除非牺牲某人的实利,否者就不可以使任何人的福利有所改进
16、。通俗地解释就是:除非损人,否者无法利他。帕累托效率包括描述生产者均衡的生产效率和描述消费者均衡的配置效率两个方面。生产效率意味着以最低生产成本既定水平的产出,或者在既定的技术水平下使用现有的资源无法得到更多的产出。配置效率意味着上商品与服务在消费者之间的分配已达到均衡状态,从而无法通过调整消费品分配来增进任何消费者的福利。B. 浪费意味着缺乏经济效率,但缺乏经济效率并不意味着浪费。缺乏效率指的是这样一种状态:资源没有被优先配置于相对于较高的用途上,也就是将,相对价值较低用途上的资源没有被转移到相对价值较高的用途上。假定固有的一群人和可分配的资源,从一种分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中,在没有使任
17、何人境况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变得更好,这就是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化。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就是不可能在有更过的帕累托改进的余地;换句话说,帕累托改进是达到帕累托最优的路径和方法。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 生产成本与机会成本A.B. 生产成本:厂商为特定目的发生的资源消耗。 机会成本:资源投入某一特定用途后,所放弃的其他用途的最大利益。衡量一项决策的是否正确,并不是看它取得了多高的回报,而是看这项决策带来的收益是否高于机会成本。 产权与等级制A 产权:产权源于稀缺性,没有稀缺性就没有产权。产权制度激励人们将聪明才智和资源投入到创造财富的活动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资源和被无端地
18、消耗在那些越多或者转移财富的活动上。B 等级制:在等级制度主导的社会里,等级制(实质是官本位)决定资源在社会成员间的宏观分配。由于处在等级序列高端的人,虽然占有最多的资源,但未必是最有能力利用资源的人;处在等级序列中下游的人,虽然占有的资源相对较少,但反而有可能是那些最有能力或最有潜力有效利用资源的人。因此,等级制发达的社会不太可能引导出富有经济效率的资源配置格局。五、 公共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 逻辑演绎(最基本):大部分经济理论是依据逻辑方法建立起来的:理论就是假设(假说)和从这些假设中得出来的结论构成的。如果假设是正确的,那么必然导致相应的结果。2、 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规范分析:它回答的
19、是“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它所研究的内容没有客观性,所得出的结论无法通过经验事实进行检验。实证分析:它回答的是“是什么”的问题,它所研究的内容具有客观性,它的结论是否正确可以通过经验事实来进行检验。3、 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只是分析局部市场的情况,而让相关的经济变量假定不变,以便集中精力分析所选择的特定经济变量的关系。局部均衡分析的经典例子是供求分析。一般均衡分析从一套公理开始,允许体系中的所有变量相互作用从而达到均衡量。- 5 -公共经济学 王雍君版六、 公共经济学的基本分析范式1、 配置范式配置范式把经济学看做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优化配置的学科,把“经济问题”看做是约束条件下求
20、取最优化的解决办法,而经济效率被作为检验最优化的最终标准。因此,配置范式也可称为“最大化-稀缺-配置-效率”范式。它把经济问题看作是技术问题或是最优化问题技术层面的择优问题。具体的讲就是在概念上预先设定什么是“有效率”的资源分配,然后基于同样预设的约束条件,去推导满足最优结果所需具备的条件。配置方式强调数学工具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2、 交易范式交易范式把经济问题理解为交易问题。七、 供求分析在公共经济学中的应用1、 供求曲线背后的经济学供求曲线表达的“自利-合作-合作收益”模式的成立,表明基本竞争模型是有效的:在这里没有市场失灵,政府干预实在没有合理的经济学基础。“合作”和“互利”就是隐藏在
21、供求曲线背后的深刻的经济学思想。 在这里么可以领悟到微观经济学的思想精华,政府要做的不是干预经济,而是建立适当的法律框架,用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并约束和激励人们达成互利的交易安排。2、 价格机能在分散而独立的个体决策所主导的市场经济中,价格在协调经济活动和激励稀缺资源有效分配方面起着关键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价格是由供给方力量和需求方力量的共同作用决定的,当两股力量的相互作用达到某个临界点时就会形成均衡价格和相应的均衡数量。 在供给量大体不变的情况下,高峰期需求一定会导致价格上涨。价格上涨不仅是对高峰期需求到来的自然和合理反应,也是将稀缺资源做最是配置的先决条件:价格发挥着自动筛选的作用
22、-那些低效益使用者被淘汰出局,稀缺资源得以被转移到那些高效益使用者手中。八、公共经济学广泛运用了微观经济学的经济分析工具,如个量分析、均衡分析、边际效用分析、供求理论等第四章 国家的经济理论一、 国家的显著特征有哪些?国家是合法拥有与合法行使暴力的垄断者;国家建立和维持军队以向全体公民提供安全保障;国家制度和实施宪法与法律并强制所有人遵从它们;国家铸造货币、征集税收和开支公款;国家向全体人民提供基本的公共物品;国家保障公民的财产和其他权利;国家向全体公民提供公正与秩序。二、 如何理解国家的两面性?掠夺性国家凭借国家暴力和政治强制从人民手中攫取财富,而对社会财富的生产无所贡献。分配性国家从事大量
23、与转移财富相关的活动。不破坏财富生产力的发展,但也不推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性国家截然不同:国家是保护性的和创造性的。国家制定和实施有效率的产权制度,保证人们合法地拥有安全、财产、收益分配、被公正对待和其他种种权利,从而激励人们将资源投入到最具生产性的用途之中,并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生产潜力,这样,国家的存在就成为社会财富生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生产要素,使“蛋糕”得以增大“蛋糕”的增大部门就是国家剩余。三、 如何理解国家征税的正当性?国家征税的正当性可以借助国家剩余来解释。如果国家是生产性的,就能够产生正值的剩余;只有一个创造了正值剩余的国家才拥有征税的正当性;一个不能创造正值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共 经济学 重点 总结 每章 问答题 个人 亲自 筛选 最新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56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