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田县季宅乡引坑村防洪堤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田县季宅乡引坑村防洪堤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青田县季宅乡引坑村防洪堤环评报告.doc(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送审稿)项目名称:青田县季宅乡引坑村防洪堤项目建设单位(盖章):青田县季宅乡人民政府 杭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HangZh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LTD编制日期:2016年4月目 录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2、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概况103、环境质量状况154、评价适用标准18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206、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67、环境影响分析278、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389、建设项目环保要求符合性分析4210、结论与建议44附图:1、地理位置图2、周边环境示意图3、青田县环境功能区划4
2、、地表水环境功能区规划图5、周边环境照片6、工程布置图附件:1、政府投资项目受理通知书2、组织机构代码证3、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4、国土预审意见5、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登记表6、法人身份证复印件7、中介机构服务承诺书 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青田县季宅乡引坑村防洪堤项目建设单位青田县季宅乡人民政府法人代表叶玉勇联系人季强浩通讯地址青田县季宅乡黄放口村联系电话15857877552传真邮政编码323900建设地点青田县季宅乡引坑口村立项审批部门青田县发展和改革局批准文号(2015)年123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E4822 河湖治理及防洪设施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793.64绿化面积(
3、平方米)/总投资(万元)13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2.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6.5工程内容及规模1、项目由来青田县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流域内洪涝灾害频繁,既有梅雨洪水,又有台风暴雨洪水,流域内大部分地区地势峻陡,河源短,河道狭窄,河床淤高,汇流时间短,下泄流速大,极易导致山洪骤发和局部性洪灾发生。而随着青田县季宅乡社会经济的发展,河道防洪任务越显重要。引坑村防洪堤工程建设是提高区域河道抗冲刷能力,减少污染、涵养水源,改善工程区水生态环境、提升当地居民生活品质的需要,也是乡镇旅游发展、生态建设的需要。因此实施本工程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青田县季宅乡人
4、民政府投资130万元,新建防洪堤293.32m,防洪堤贴面57.52m,护脚20.29m,渠道维修59.53m,新建踏步3座,新建引水堰坝一座(灌溉用水),新建栏杆50m。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第一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目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290号,项目不纳入“水利”中的项目类别;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第二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目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334号,项目不纳入“水利”中的项目类别;根据(关于印发浙江省第三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目录(试行)的通知)浙环发201517号,项目不纳入“水利”中的项目类别。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未纳入浙江
5、省第一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目录(试行)、浙江省第二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目录(试行)及浙江省第三批不纳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目录(试行),因此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目录(2015年6月1日起实施),本项目属于“A 水利4、防洪治涝的其他”,故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青田县季宅乡人民政府委托杭州市环境保护有限公司(国环评证乙字第2028号)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我公司在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的基础上,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整理、分析和计算,编制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并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
6、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报青田县环保局审批。2、编制依据2.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修订)(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1日起施行);(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起执行);(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起施行);(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3年修正)(2013年6月29日起施行);(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29日修改,2012年7月1日
7、起施行);(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10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修订后2008年4月1日起施行);(10)中化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3年修正)(2013年6月29日起施行);(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订)(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12)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修订后2009年1月1日起施行);(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1998年11月29日起施行);(14)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国发201135号,2011.10.17);(15)国务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
8、9号,2005年12月3日);(16)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文,2006年2月14日起施行);(17)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国家环境保护部33号令,2015年6月1日起施行);(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家环保部环发201277号);(19)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142号文);(20)“十二五”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国家环保部);(21)关于发布实施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2.5.23);(22)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
9、的通知(环保部,环发201298号,2012.8.8);(23)国务院关于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物防治“十二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12146号,2012.9.27);(24)关于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国家环境保护部公告2013年第14号,2013年2月27日);(25)关于印发的通知(环保部,环办2013103号,2013.11.14);(26)关于切实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保部,环办2013104号,2013.11.15);(27)环境保护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2015年本)(环保部,公告2015年 第17号,2015.3.16);(28)建设项目主要
10、污染物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2.2、地方政策法规(1)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浙江省人民政府321号令,2014年3月13日起施行);(2)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的实施意见(浙江省环保局);(3)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浙江省人大,2003年9月1日起施行);(4)浙江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浙江省人大,2013年12月19日起施行);(5)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13年修正)(浙江省人大,2013年12月19日起施行);(6)浙江省环境污染监督管理办法(2014年修正)(浙江省人民政府321号令,2014年3月13日起施行);(
11、7)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污染减排工作的通知(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政发200734号,2007年6月11日);(8)关于印发浙江省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管理、监测、统计和考核四个办法的通知(浙环发200757号,2007年7月11日);(9)浙江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浙环发201428号,2014年5月19日);(10)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486号);(11)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固体废物环境管理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厅,浙环发200976号);(12)关于进一步建立完
12、善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污染物总量削减替代、区域限批等制度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厅,浙环发200977号);(13)关于印发的通知(省淘汰办、省经信委、省质量技监局、省环保厅,浙淘汰办201220号);(1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032号);(15)关于印发的通知(浙江省环保厅,浙环发201210号);(16)浙江省安全生产条例(2006年11月1日);(17)浙江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浙环函2011247号,2011.5.13);(18)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浙政发201215号,2012.2.20);(
13、19)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2015)(浙江省水利厅、浙江省环境保护局,2015年6月)。2.3、有关技术规范及技术文件(1)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1)。(2)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6)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技
14、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8)国家环保总局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3840-91)。(9)浙江省环保局浙环发200530号文关于印发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要点(修订版)的通知。(10)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发改委令2008第1号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1日起施行)。(11)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的标准(GB50137-2011,2012年1月2日起施行);(12)声环境功能区划分技术规范(GB/T15190-2014,2015年1月1日起施行)。2.4、有关委托及批件、技术资料(1)政府投资项目受理通知书,编号(2015)年123号;(2
15、)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2016)001号;(3)国土预审意见,青土预字20161号;(4)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登记表;(5)组织机构代码证,00265380-6;(6)法人身份证复印件;(7)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8)环评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的环评技术合同。3、建设内容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建防洪堤293.32m,防洪堤贴面57.52m,护脚20.29m,渠道维修59.53m,新建踏步3座,新建引水堰坝一座,新建栏杆50m。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堤防级别为5级。具体详见附图2。4、投资项目估算总投资130万元,建设资金由县财政拨款解决。5、工程总布置及主要建筑物(1)工程总体布置新建防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青田县 季宅乡引坑村 防洪堤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55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