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初步设计报告》修编说明.doc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初步设计报告》修编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初步设计报告》修编说明.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工程设计丙级A244010184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4年度)初步设计报告修编说明广东粤源水利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二零一四年七月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4年度)初步设计报告修编说明汕头市水务局于2014年5月29日组织专家对我公司编制的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2014年度)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进行技术评审,并于2014年6月26日下达关于初设报告的修编通知(汕市水农2014136号)。现参照修编通知对初设报告进行修编。一、 关于初设报告编制的依据初设报告应说明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小型农田水利重
2、点县建设(2014年度)标准文本以及粤水农水201412号批复是编制本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的依据。二、 关于水文规划设计(一)本工程设计洪水计算方法基本合适。但山塘工程的洪峰流量成果前后不一致,请认真校核修正。已修改。已将报告里山塘工程洪峰流量前后不一致作校对修改。(二)补充山塘及集雨面积较大的水坡(如白牛大坑1号、2号引水坡)施工期设计洪水成果。已修改。已补充山塘及集雨面积较大的水陂的施工期洪水成果,见报告2.5施工洪水章节。三、 关于工程地质(一)本阶段对5宗山塘工程进行了地质勘查,基本满足初步设计阶段的要求,下阶段根据实际情况对规模相对较大的山塘、水坡、排洪渠补充必要的地勘工作,查明工程地质
3、条件,并提出各岩土的物理力学指标。(二)已进行勘查的5宗山塘地勘报告均表述进行了土料场取土试验,请补充说明具体位置。报告关于5宗山塘的取土料场涂料试验指标完全一致。请重新复核。下阶段需对各山塘(特别是取土量较大的山塘)确定的取土料场进一步勘查。对选定来源的砂。石料取样进行勘察试验。未修改。请业主联系地质勘察单位进行补充和复核。四、 关于工程的建设任务和规模(一)初设报告建设内容经过补充完善后基本符合省水利厅、财政厅粤水农水201412号批复的标准文本的内容。建设内容包括:改造建设山塘16宗(原规划19宗,其中3宗根据现状情况拟报废,需按有关规定尽快办理报废手续); 新建、改造引水坡头21宗;
4、改造灌区10宗,包括维修加固灌渠总长月30.5公里; 改造排洪渠4宗合计长约2.9公里; 新建蓄水池4座; 改造节制闸1座。设计图册中灌区渠系平面布置图采用1/10000比例精度不够,下阶段需完成1/20001/1000比例灌区渠系平面布置图,复核改造渠道总长度,建议10个灌区共56条灌渠分别列表统计。已修改。设计图册,总平面图已复核渠道长度及已分区统计渠道。(二) 水量平衡计算未考虑16宗山塘(库容24.63万立米)、4宗新建水池及21宗引水坡的调节能力,造成深澳灌区保证率90%时的弃水量120.37万立米,缺水61.42万立米的计算结果。请根据各灌区水源工程的实际情况,重新复核灌区水量平衡
5、计算。说明年新增供水能力10.5万立米的依据。已修改。对水量平衡计算已重新复核,增加考虑灌区附近山塘的补充水源以及水陂等的调节能力,见报告4.3.3灌区水量供需平衡计算。(三) 对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5亩、新增节水面积54亩,请补充说明位置以及拟采用什么工程措施来实现。已复核。该数据引自规划设计报告。详见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20122014年)P37及表4-28。(四) 复核列入本次改造的深澳样灌区渠道,是否与列入省“山区小型灌区改造工程”的深澳样灌区项目重复。已复核。部分渠道改造重复,已修改完成,见第5部分工程布置与主要建筑渠道特性表及图册。五、 工程布置及
6、主要建筑物设计(一)关于工程的等级标准及防洪标准1、本工程年度建设项目包括山塘、水坡、灌渠和排洪沟的改造建设。报告提出的工程防洪标准,以及建筑物的规模和设计等级基本是合适的,需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复核部分过水流量在5立方米/秒以上的水坡工程的级别。灌区灌溉设计保证率为90%符合有关标准。已修改。已复核水陂工程的级别,见报告5.1.1工程级别及防洪标准章节。2、 本工程不涉及排涝,建议不提治涝标准。已修改。已删除治涝标准。(二)关于山塘的加固设计1、坝体加固设计(1)在各宗山塘的“加固平面布置图”上补充说明存在的问题及加固措施。坝体填土压实度建议统一为“不小于96
7、%”(部分95%)。已修改。在各宗山塘的加固平面布置图已补充说明存在的问题及加固措施,坝体填土压实统一改为不小于96%。(2)下坑下山塘、风柜斗山塘设计坝面高程按规范要求应比设计洪水位高处0.5米以上。从现场他看情况看,部分山塘坝面已铺设砼,与测量图不符,请复核。已修改。下坑下山塘和凤柜斗山塘坝顶高程已分别修改为51.15和51.06m;经与测量单位复核,大蓝口山塘现状坝面已铺设砼。(3)各宗山塘的迎水坡可根据实际考虑采用砼植草砖或其它生态护坡形式; 部分山塘坝前坡用C20砼护坡,分块太小(53m),建议分缝统一按55m,排水管间距按55m。请根据坝前的风浪要素,优化坝前坡碎石砂垫层厚度。已修
8、改。大蓝口山塘和乐仔围山塘迎水坡根据实际设计采用砼植草砖;各C20砼护坡的山塘,分块改为55m,排水管间距改为55m。(4)参照小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要求,需对选取的4宗典型山塘工程补充稳定渗流期工况上游坝坡的稳定分析。未修改。根据小型碾压式土石坝设计规范P16,不需要对稳定渗流期工况的上游坝坡进行稳定分析。(5)王仲山塘库容3.5万方,最大拔高达10米以上,坝后为深坑,要求补充坝体渗流稳定、边坡稳定分析。未修改。因缺少地质参数,不能进行渗流稳定计算,请业主联系勘测单位补充地质参数。(6)青澳岭山塘、后兰仔山塘、干坑山塘坝后坡脚浆砌石挡墙分别约5米。7米、4米高,要进行必要的墙体稳定及坝坡稳
9、定分析计算,采取必要的维修加固措施,并做好墙体的排水导渗处理。已修改。因缺少地质参数未进行稳定分析计算,但根据现状已分别在青澳岭山塘、后兰仔山塘、干坑山塘后坡脚挡墙进行抛石回填加固措施。(7)磨刀坑山塘坝后坡逸出渗流比降接近允许临界值,需完善加强坝后反滤排水措施。已修改。经复核,磨刀坑山塘后坡逸出渗流比降计算有误,计算结果为0.3。(8)乐仔围、磨刀坑、大蓝口、风柜斗、大坑口共5宗山塘地质勘察报告均显示: 坝肩岩体裂隙发育,注水试验渗透系数较大。但前4宗山塘只对坝体及坝基接触带采取充填灌浆加固防渗,坝肩则未完全进行防渗处理; 大坑口山塘则未考虑坝体、坝基防渗加固处理,请复核完善,确保山塘加固后
10、能正常蓄水发挥效益。已修改。乐仔围、磨刀坑、大蓝口、风柜斗共4宗山塘已增加坝肩灌浆,大坑口山塘则增加坝体灌浆和坝肩灌浆处理。(9)关于巴图的防渗加固,大多数山塘说明“大坝采用水泥粘土灌浆”,对于全风化花岗岩坝基是合适的,但坝体充填灌浆还是采用粘土浆灌浆较为合适。本项目设计图纸说明大坝采用灌水泥粘土浆,概算却套用灌粘土浆定额,请根据坝体地址勘查情况进行复核和调整。坝体充填灌浆孔距1m较密,建议优化。已修改。坝体充填灌浆已修改为粘土灌浆;灌浆孔间距已修改为2m。(10) 部分山塘需在大坝横剖面图补上地质钻孔柱状图; 需要灌浆的山塘还应补充地质纵剖面图(应表标上K值等),才能合理确定灌浆的方式、进尺
11、等。已修改。对已经进行勘察的5宗山塘在大坝横剖面图上已补充地质钻孔柱状图。青澳岭山塘和金山顶山塘已补充地质纵剖面图。(11) 乌岩顶视图的大坝是浆砌石结构,其渗漏情况如何,是否需要灌浆补强?建议进一步勘查并提出相应的加固措施。未修改。浆砌石坝不需灌浆,根据其实际对其上游面进行砼防渗加固。2、溢洪道的加固设计(1)后兰仔山塘溢洪道底板0.5米厚,以及各宗山塘溢洪道底板下均设0.1米砼垫层,应复核优化。溢洪道底板基础需增设导渗措施。已修改。根据后兰仔山塘溢洪道实际情况,控制段已更改为实用堰的型式,陡坡段为0.3m厚底板;青澳岭山塘与金山顶山塘消能段增加导渗措施。(2)金顶山塘、瞭望山塘等山塘溢洪道
12、靠山坡侧护坡0.3米厚,应优化厚度,可设锚固钢筋。护坡与地板接合处应设结构分缝。乐仔围山塘溢洪道侧墙材料图与概算不相符。已修改。金顶山塘、瞭望山塘,靠山体侧护坡砼已更改为0.2m厚,增设锚固钢筋;底板与护坡进行分缝处理。(3)部分山塘溢洪道顶是否有必要做交通桥,请按地形及实际需要复核设置; 青澳岭、金顶山二宗山塘溢洪道上的交通桥一端架设在山坡的砼护坡上不合理,建议延长至原山体,确保安全。已修改。青澳岭和金山顶山塘根据现场调查,溢洪道一侧为山体,已取消其溢洪道上的交通桥。3、涵管重建设计(1)对各宗涵管的现状应逐一进一步调查分析,能保留利用的尽量加固保留,是否全部重建请复核。已修改。经复核,大蓝
13、口与磨刀坑山塘保留其现状涵管。(2)部分山塘的涵管重建设计图中采用破坝明挖方式,但概算全部是按顶管方式计算,建议修改为顶管方式施工,而且需标出顶管的轴线,补充顶墩设计图; 部分山塘的涵管未说明拟采取的措施,请完善。已修改。已对各山塘涵管施工措施已做说明。部分涵管设计图已改为顶管方式,已补充顶墩设计图。(3)部分山塘(干坑山塘等)新建涵管位置与老涵管交叉或靠近,因施工期还需利用老涵管导流,后再封堵处理,为避免施工干扰,减少施工期的设计变更,请符合调整。已修改。对于采用顶管的山塘,新建涵管位置已做处理避免与老涵管交叉,干坑山塘采用破坝开挖方式,在原涵管位置坡坝新建涵管。(4)乐仔围山塘、风斗柜山塘
14、涵管出水口设在排水棱体上,不合理,应接长设置在排水棱体后,并在出口处增设集水井。已修改。乐仔围山塘、风斗柜山塘涵管已延长至排水棱体后,且增加蓄水池。(5)对老涵管除进出水口两端用砼封堵外,建议中间管段需预埋花管灌水泥砂浆封填。已修改。涵管中间段增加采用埋花管灌水泥砂浆封填。(三)关于水陂的设计1、新建18宗水陂具体位置不明确,部分水陂没有引水渠,未能显示工程建成效益,建议通过现场踏勘和征求工程所属村居的意见后进行合理规划设置,以满足村居用水需要为目的,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已修改。我单位与业主单位已通过现场踏勘和所属村意见对18宗水陂位置进行确认,对白牛大坑2号水陂及白半大坑水陂陂址已进行重新规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初步设计报告 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初步设计报告 修编说明 广东省 汕头市 南澳县 中央财政 小型 农田水利 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53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