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事务管理工作程序流程图.doc
《村级事务管理工作程序流程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级事务管理工作程序流程图.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农村党组织换届程序(表一、两推一选)(1)村党支部召开支委会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决定,并向乡镇党委呈报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请示。(2)乡镇党委批复后,村支部召开支委和党小组长会议,传达批复精神,讨论召开党员大会相关事宜。(3)村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听取本届支委委员述职报告,公布候选人条件,全额推荐下一届支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现场公开计票。推荐结果报乡镇党委。(4)乡镇党委根据推荐票多少和候选人条件,按照下一届支委会委员名额两倍的人数,研究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5)村党支部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在乡镇党委批复的人选中,全额推荐下一届支委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现场公开计票。推荐结果报乡镇党
2、委。(6)乡镇党委在村民代表过半数的人选中,按照比下一届支委会委员多1至2人的差额和候选人的条件,研究确定候选人初步人选。(7)乡镇党委派出考察组,对初步人选进行考察,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研究确定支委会委员和党支部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批复村支部。预备人选按照比应选人数多1人差额确定。(8)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听取和审议本届支委会的工作报告,酝酿下一届支委会委员和党支部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确定正式候选人,通过选举办法,选举产生新一届支委会。(9)新一届支委会产生后,及时召开支委会会议,等额选举产生党支部书记。(10)选举结束后,村党支部及时向乡镇党委呈报选举结果。(11)乡镇党委予以批复,
3、并报区委组织部备案。农村党组织换届程序(表二、直选试点)(一)准备工作阶段(1)村(临时)党组织召开委员会会议,讨论通过关于召开党员大会的决定(3) 村(临时)党组织接乡镇(街道)党(工)委批复后,召开党组织委员会和党小组长会议,传达批复精神,研究召开党员大会的相关事宜(4) 组织党员推荐,全额定向推荐下一届委员会书记、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推荐票的多少,分别按照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会成员名额两倍的人数,研究确定书记(差额1人)、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7) 开展党内直接选举,选举产生新一届委员会的书记、委员(8)直选产生的书记(第一书记),报乡镇(街道)党(工)委审批(三)
4、建章立制阶段(10)党组织班子选举产生后,要建立和完善“五个好”村党组织制度、“三会一课”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制度、定期议事制度、党务公开制度、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度和党员电教制度等;要结合本村实际,研究制定本村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落实措施等(9) 乡镇(街道)党(工)委给予批复,并报县(市、区)委组织部备案(5) 组织群众推荐,村民代表对村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进行全额定向信任推荐,乡镇(街道)党(工)委在村民代表推荐票过半数的人选中,差额确定书记候选人初步人选和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差额1名)(二)选举阶段(2) 向乡镇(街道)党(工)委呈报召开党员动员大会的请
5、示(6) 组织考察,乡镇(街道)党(工)委根据推荐和考察情况,研究确定下一届村党组织委员会书记、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书记候选人预备人选等额确定,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按照比应选人数多1人的差额确定(四)总结上报阶段(11) 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上报选举工作总结及有关统计数据二、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表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经党小组推荐、团组织推优,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报支委研究确定,支部大会公布。建立入党积极分子档案(党支部)内容包括;入党申请书、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自传、思想汇报、本人向党组织交代或说明的材料等。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申请人)加入党组织必须坚持自愿原则,要求入党一
6、般由本人向党组织正式提出书面入党申请,主要内容包括: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入党的态度和决心,政治信念,成长经历和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情况。经常性的教育培养(党支部、党小组、培养人)1、指定二名正式党员负责培养联系,向党内公布。2、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听党课。参加党内活动,分配一定的工作等形式,进行经常性教育。定期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鉴定、确定发展对象(党支部)1、入党积极分子定期向支部汇报思想和工作表现。2、培养联系人定期向党支部汇报培养情况,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鉴定。3、考察期满后,召开党员大会,通过民主测评形式确定发展对象。4、通知发展对象参加县(市、区)委组织部举办的
7、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学习。政审( 党支部)政审方式: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必要时函调或外调。政审内容:1、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2、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情况。3、直系亲属和本人关系密切的重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立卷上报党委审查(党支部、党总支)立卷内容:1、个人申请和个人自传。2、积极分子培养考察登记表。3、参加培训合格证。4、政审材料。5、群团组织推优材料。6、学习心得、思想、工作汇报及总结。7、党委审查,(建总支的先送总支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党委),具备党员条件,材料齐全,手续完备的,下发入党志愿书。8、征求意见情况、公示情况。填写入党志愿书(发展对
8、象、介绍人)党支部或入党介绍人指导填写好志愿书,志愿书经支委会审查后,提交支部大会。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党支部)1发展对象宣读志愿书有关内容,汇报思想工作情况,表明态度。2、介绍人汇报培养考察情况及自己意见。3、支委会汇报发展对象审议情况。4、大会讨论。5、对发展对象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6、支部大会作出决议。7、作好记录。8、将决议内容填写 在入党志愿书上。将党支部决议上报党总支、党委(党支部、党总支)支部决议内容:1、归纳大会对发展对象的评议意见,主要优缺点。2、应到和实到正式党员数。3、表决时,同意和不同意入党的人数。4、通过决议日期。5、支部书记签名盖章。6、上报党委(建总支的先
9、送总支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党委)。 发展党员工作程序(表二)在公开栏公示(党支部)1、拟吸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基本情况和培养考察情况在公开栏公示5-7天。2、调查核实群众反映情况。党委审批(党委)党委必须在3个月内(如遇特殊情况不得超过6个月)进行集体研究,逐个审批,对接收为预备党员的须注明预备期起止日期。党委书记签名盖章,党委盖章,书面通知党支部。找发展对象谈话(组织员或党委委员)审查有关材料,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找本人谈话,做进一步考察。主要内容:1、了解入党动机和目的。2、了解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3、了解政治思想表现情况。4、谈话人填写好谈话内容和自己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意见。与预
10、备党员谈话(党支部)1、向预备党员介绍支部情况,提出要求。2、编入党小组参加活动。3、填写党员花名册,在支部大会上公布党委审批结果。举行入党宣誓(党委或指定党组织)预备党员在党委审批后必须面对党旗进行宣誓,宣誓仪式一般由基层党委或党支部(总支)组织进行,上级党组织应派人参加由党支部举行的宣誓仪式。预备期培养考察(党支部、党小组、介绍人)1、确定预备期培养联系人。2、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性观念教育,严格组织生活,分配一定的工作。3、听取党内外群众反映,及时帮助改正。4、预备党员每季度汇报一次思想工作等情况。入党介绍人每半年向支部报告考察情况。5、定期考察并填写预备党员考察表。到期申请转正(预备党
11、员)1、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应及时向党支部提出书面转正申请。2、写好一年预备期的思想、学习、工作总结。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党支部)1、党小组提出意见。2、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后,支委会提出意见。3、召开支部大会,主要内容:预备党员提出转正申请和汇报预备期的思想工作情况;入党介绍人、党小组、支委发表意见;大会讨论,正式党员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大会作出决议,做好记录。4、将决议上报党委审批(建有总支的送总支审查签署意见后,报党委审批)。公开栏公示(党委)1、对拟转正预备党员的基本情况和考察情况在公开栏公示5-7天。2、调查核实群众反映情况。党委审批(党委、党支部)1、党委及时研究审批,对延长预备
12、期的,在填写意见时应注明延长期限。2、将有关材料及时归档。3、书面通知党支部。4、支部公布党委审批结果,并告知本人转正时间和党龄始算时间,提出要求。 三、村委会换届选举程序(一)准备工作阶段(1)建立乡村两级选举机构,制定选举方案。村民选举委员会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员共七至十一人组成。具体人数由乡、民族乡、镇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领导机构确定。(二)选举 阶段(3)选民登记:年满18周岁的本村村民(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年龄以身份证或户口本为准,计算时间截止到选举日,于选举日20日前张榜公布(凡接到通知后,选举日不能回村参加选举,又没有委托他人投票的,不列入本村选民数计算选民;凡接到通知后,
13、选举日不能回村参加选举,但委托他人投票的,可以投票选举“提名村民委员会候选人”)。(4)候选人的产生:按照候选人应具备的条件,召集超过半数的全体选民或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召集超过半数的选民投票选出候选人,并应当在选举日十日前按候选人得票多少的顺序张榜公布。(7)投票选举:当场当众公布选举结果(选举大会投票程序附后)(三)建 章立 制阶 段(9)建立健全村委会下设组织。村民委员会产生后,应当在30日内推选村监督委、民调、治保、公共卫生等村民自治组织(10)制定规划章程,完善各项制度(8)做好新老村委会班子交接工作,上一届村民委员会应当于10日内向新一届村民委员会进行移交注:本程序依据安徽省村民委员会
14、选举办法制定。后附村委会换届选举大会投票程序(5) 不愿意作为村民委员会成员候选人的,应当在选举日七日前向村民选举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缺额的候选人应从原提名的候选人中按得票多少的顺序递补,并张榜公布。(6)选举3日前办理委托手续(2)确定候选人选举日及选举日(10) 投票(11)销毁剩余选票,为避免舞弊行为发生,投票结束后,由总监票员当场当众销毁剩余选票或用剪刀剪去一角作废(12)集中票箱,判断选举是否有效,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有选举权的村民过半数投票选举有效;收回选票总数等于或少于发出选票总数(13)检验选票,是整张无效、整张弃权、还是局部有效、局部废票(14)公开计票,在村民监督下计票(1
15、5)当场公布结果(16)封存选票,填写选举结果报告单,一式三份,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17) 宣布当选名单,候选人获得参加投票村民过半数选票者当选,颁发当选证书附:村委会换届选举大会投票程序(8)验证发票: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检验选民证、委托证,并与选民登记册核对,并在背后册上做标志,另一人负责统计发票(7)讲解如何规范划选 票(6)启封,清点选票(4)宣布选举工作人员名单(2)奏国歌(3)报告选举工作进展,宣布村委会成员正式候选人名单(5)检查并密封票箱(9)秘密划票:写票间只能一人进入,不许他人围观(1)宣布大会开始及大会纪律四、罢免村委会成员(主任)程序(一)
16、罢免要求的提出:本村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联名,可要求罢免村民委员会成员。应以书面形式向村委会和所在乡镇政府提出,并写明罢免理由,后附联名村民的签名(二)被罢免人准备申辩意见:罢免议案成立后,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被罢免人,使其有时间准备自己的申辩意见(三)核实情况:村民委员会接到五分之一以上有选举权的村民提出的罢免要求和被罢免人的申辩意见后,应及时将情况报告给乡镇人大主席团和乡镇人民政府,并在乡镇指导下认真核实情况(四)召开村民会议:村民委员会应当在30日内召开村民会议,进行投票表决(五)填写罢免表:不论罢免案是否通过,村民委员会都应填写“罢免表”一式三份,村存档一份,报乡、民族乡、镇人民政
17、府和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1)主持人宣布开会,讲明会议主要是讨论罢免问题;(2)清点选民,超过有选举权的村民半数以上,启动罢免会议程序;(3)推选监票人、唱票人、计票人;(4)联名村民代表阐述罢免理由;(5)被罢免人提出申辩意见;若不到场不影响投票; (6)无记名投票(7)唱票,计票;(8)主持人宣布表决结果,须经全体选民过半数通过,罢免案生效(1)要求罢免村委会主任,召开相关会议时,乡镇政府应派人到会指导注:本程序依据安徽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和民政部村民自治规程制定(2)要求罢免全体村委会成员,乡镇政府可直接组织召开村民会议(3)要求罢免个别村委会成员,而村委会逾期不召开村民会议,由乡
18、、民族乡、镇人民政府督促村民委员会召集村民会议投票表决。(4)如果罢免要求直接向乡镇提出,乡镇应及时将罢免要求转给该村委会五、“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决策程序工作程序党组织会提议提议前:广泛征求意见,确定议事事项;科学论证研究提出初步意见;重大事项报乡镇党委审核备案。提议后:做好支委会记录;书面材料存档。提议中:书记主持召开支委会并介绍情况;委员充分讨论,修改完善方案;支委表决提案,形成决议意见。“两委”会商议商议前:书记、主任沟通提议内容;发放书面议题,两委成员酝酿。商议后:做好支委会记录;党组织主动做好未同意村委委员的工作,征得支持。商议中:主任主持“两委”会,书记通报提议意见;“两委”充分讨
19、论(可邀专家参加);村委会修改补充完善方案;“两委”表决方案,形成商议意见。党员议事会或党员大会审议审议前:村“两委”传达议题,党员议事会成员或党员思考,并了解民意。审议后:“两委”修改完善方案;党员议事会成员或党员深入群众宣传动员、解释。审议中:召开党员议事会或党员会,书记主持,主任通报意见、方案;党员议事会成员或党员讨论,完善实施方案;表决实施方案,形成审议意见。村监督委监督决策实施过程及结果决议前:要告知决议事项的内容; 召开预备会,介绍决策动因、事项前景;征求监督委员会意见。决议中:村委会主任主持会议通报决策事项和实施方案; 接受代表咨询,做好详细记录;进行表决。决议后: 通过的事项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事务管理 工作 程序 流程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52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