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职工福利.ppt
《银行职工福利.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银行职工福利.ppt(8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会计准则讲解,2,主要内容,职工薪酬 股份支付,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职工薪酬的涵义和范围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辞退福利的概念、确认和计量,4,职工新酬新旧比较,人工成本新理念非货币性福利均作职工新酬辞退福利按权责发生制处理,5,一、职工薪酬的涵义和范围,(一)涵义 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包括:构成工资总额的各组成部分:与国家统计局口径一致职工福利费“五险一金”: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和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非货币性福利:如以产品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解除劳动关系补偿:辞退福利除股份支付形式外的薪酬(CAS 11),均在本准则规范。,
2、6,一、职工薪酬的涵义和范围,(二)范围1.职工的范围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监事会成员等);虽未订立劳动合同或企业未正式任命、但在企业的计划、领导和控制下提供类似服务的人员。,7,一、职工薪酬的涵义和范围,(二)范围2.薪酬的范围在职(如工资)和离职后提供给职工的所有货币性和非货币性薪酬(如退休后养老金)能够量化给职工本人和提供给职工集体享有的福利提供给职工本人、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福利等。以商业保险形式提供的保险待遇,也属于职工薪酬,8,一、职工薪酬的涵义和范围,(二)范围3.本准则的范围企业为换取职工提供的服务给予的以股份
3、为基础的薪酬,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1号股份支付企业依法为职工建立的属于补充养老保险层次的企业年金基金,是一个独立的会计主体,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0号企业年金基金本准则是从雇主角度对承担的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予以规范,9,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一)确认和计量原则 在职工为企业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受益对象,将应付的职工薪酬确认为负债,全部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辞退福利除外 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的薪酬存货或劳务成本自行建造固定资产、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薪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成本上述以外的薪酬当期损益,10,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一)确认和计量原则(续)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负债金额,区
4、别情况处理:1.有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按照规定标准计提应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或企业年金基金账户管理人)缴纳的“五险”应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缴存的住房公积金应向工会部门缴纳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11,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1.有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按照规定标准计提本准则所指养老保险费包括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属于缴费确定型,不是待遇承诺型(设定受益计划),类似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设定提存计划企业承担的义务限于按规定标准和比例计算的金额,而不是由未来固定保险待遇按福利公式计算出来、各期可能需要作出调整的职工薪酬金额。,12,二、职工薪酬的确
5、认和计量,2.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 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计算确定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应付职工薪酬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末以后一年内不全部到期的,企业应当选择合理的折现率,以应付职工薪酬折现后金额,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13,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二)非货币性福利的处理方法 以自己生产的产品作为福利:按照产品公允价值,根据受益对象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无偿向职工提供住房或租赁固定资产:按照应计提折旧或应支付租金额,根据受益对象计入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确认应付职工薪酬提供给职工整体的非货币性福利,根据受益对象计入成本或当期损益,难以认定受益对象
6、的,计入管理费用,14,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二)非货币性福利的处理方法 示例1:银行购进职工住房100套。209年2月,以其购进的成本为每套1000000元的住房作为福利发放给银行职工。住房的售价为每套2000000元,适用的营业税率为3%。假定住房的一半分给各营业机构职工,一半分给总部管理人员。,15,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决定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账务处理如下:借:营业费用 103 000 000 管理费用 103 00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非货币性福利 206 000 000,16,二、职工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实际发放非货币性福利时,账务处理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
7、福利 206 00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200 0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营业税 6 000 000 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000 贷:固定资产 1000 000 000借:固定资产清理 100 000 000 贷:营业外收入 100 000 000,17,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一)概念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没有选择继续在职的权利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18,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二)确认 符合准则第六条规定确认为预计负债的辞退福利,应当
8、计入当期费用(不再带来经济利益,产生义务的事项是辞退不是提供的服务):1.企业已经制定正式的解除劳动关系计划(辞退计划),并即将实施。正式计划是指已经董事会或类似机构批准实质性辞退工作一般应当在一年内实施完毕,但因付款程序推迟到一年后付款的,视同符合确认条件2.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自愿裁减建议,19,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三)计量1.对于职工没有选择权的辞退计划,应当根据计划规定的拟辞退职工数量、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辞退福利负债。2.对于自愿接受裁减的建议,应当按照或有事项准则预计将接受裁减建议的职工数量,根据预计的职工数量和每一职位的辞退补偿等计提辞退福利负债。
9、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部分付款推迟到一年后支付的,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辞退福利进行折现后计量。,20,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三)计量实质性辞退工作在一年内完成,但部分付款推迟到一年后支付的,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辞退福利进行折现后计量。借:管理费用 未确认融资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辞退福利 借:财务费用 贷:未确认融资费用,21,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示例2:A银行为一农村信用企业,206年9月,为了能够在下一年度顺利实施盈利,A公司管理层制定了一项辞退计划,拟从207年1月1日起,银行将以职工自愿方式,辞退其某城市营业机构职工。辞退计划的详细内容均已与职工沟通
10、,并达成一致意见。辞退计划已于当年12月10日经董事会正式批准,并将于下一个年度内实施完毕,银行不能单方面撤回计划。计划的详细内容如下表所示。,22,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A银行207年辞退计划一览表 金额单位:万元,23,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假定在本例中,对于主任和副主任级别、工龄在10-20年的职工,接受辞退的各种数量及发生概率如附表所示:企业应确认该职级的辞退福利金额应为113.4(5.6720)万元。借:管理费用 113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134000,24,三、辞退福利概念、确认和计量,关注:内退计划的确认和计量符合辞退福利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视同辞退福利
11、处理,计入当期损益福利金额应计算自停止服务日至正常退休日之间提供的补偿,不应包括企业提供的正常退休日后的养老金等福利,25,四、职工薪酬释义,职工薪酬是企业因职工提供服务而支付或放弃的所有对价,企业在确定应当作为职工薪酬进行确认和计量的项目时,需要综合考虑,确保企业人工成本核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薪酬的涵盖时间和支付形式来看,职工薪酬包括企业在职工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给予的所有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福利;从薪酬的支付对象来看,职工薪酬包括提供给职工本人和其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福利,比如支付给因公伤亡职工的配偶、子女或其他被赡养人的抚恤金。,26,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根据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相关文件的
12、规定,企业为职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20%(包括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具体比例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个人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全部记入个人账户。职工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养老金组成。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月标准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计算确定,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职工退休时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本人退休年龄、利息等因素确定。从我国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下企业缴费和职工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和发放方法来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中企业缴费的金额,与
13、职工退休时能够享受的养老保险待遇完全是两种计算方法,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即受益水平与企业在职工提供服务各期的缴费水平不直接挂钩,企业承担的义务仅限于按照规定标准提存的金额,属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所称的设定提存计划。,27,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一个独立主体(通常是基金)支付固定提存金,如果该基金不能拥有足够资产以支付与当期和以前期间职工服务相关的所有职工福利,企业不负有进一步支付提存金的法定义务和推定义务。在这种计划下,企业的法定或推定义务仅限于企业同意或必须向基金提存的金额,职工所收到的离职后福利金额取决于企业(和职工本人)向离职后福利计划(基金)或保险公司支付的提存金金额,以
14、及提存金所产生的投资回报。在设定提存计划下,企业在每一期间的义务取决于企业在该期间提存的金额,由于提存额一般都是在职工提供服务期末12个月以内到期支付,计量该类义务一般不需要折现。在我国,企业为职工建立的其他社会保险如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也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收缴、发放和保值增值,企业承担的义务亦仅限于按照企业所在地政府等规定的标准,与基本养老保险一样,同样属于设定提存计划。,28,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经有关部门批准,可申请建立企业年金,企业年金是企业及其职工在依法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自愿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现行规定,企业
15、建立年金所需资金由企业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其中,企业缴费每年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12,企业和职工个人缴费合计一般不超过本企业上年度职工工资总额的1/6。从我国已建立企业年金计划的部分地区年金计划的条款规定来看,我国以年金形式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属于企业“缴费确定型”,不是职工养老“待遇承诺型”。缴费确定型,就是以缴费的情况确定企业年金待遇的养老金模式,企业缴费亦是根据参加计划职工的工资、级别、工龄等因素,在计划中明确规定;待遇确定型则是指在参保时就承诺将来的退休待遇水平的养老金模式,即承诺职工退休后享有固定金额的福利,以此为基础确定每一期间企业缴费,由于物价变动、职工流动等原
16、因,每期企业缴费可能会有所调整。由此可见,我国企业为职工缴纳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从企业承担义务的角度来看,也属于设定提存计划。,29,补充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制度,企业对职工的义务仅限于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缴费的部分,没有进一步的支付义务,均应当按照与国际准则中设定提存计划相同的原则处理。因此,职工薪酬准则规定,无论是支付给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基本养老保险费,还是支付给企业年金基金相关管理人的补充养老保险费,企业都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标准计提,按照受益对象进行分配,计人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由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和补充养
17、老保险费一般应在到期后12个月内支付完毕,属于流动负债,因此,计量由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和补充养老保险缴费产生的职工薪酬义务不需要折现。考虑到物价变动、职工生活所需费用等因素,按照企业所在地政府的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年度开始时有时也会调整企业缴费的比例,调整后的缴费水平影响该期或以后期间企业应确认为负债的社会保险费金额,但不需要调整前期已确认薪酬义务金额和已计入成本费用的社会保险费金额。,30,货币性职工薪酬,对于货币性薪酬,在确定应付职工薪酬和应当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时,企业应当区分两种情况:一是具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对于国务院有关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或经批准的企业
18、年金计划规定了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职工薪酬项目,企业应当按照规定的计提标准,计量企业承担的职工薪酬义务和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其中:(1)“五险一金”,即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企业应当按照国务院、所在地政府或企业年金计划规定的标准,计量应付职工薪酬义务和应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2)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企业应当按照财务规则等相关规定,分别按照职1工资总额的2%和15%的计提标准,计量应付职工薪酬(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义务金额和应相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根据国家相关规定,按照
19、职工工资总额的2.5%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教育经费。按照明确标准计算确定应承担的职工薪酬义务后,再根据受益对象计入相关资产的成本或当期费用。,31,货币性职工薪酬,二是没有明确计提标准的货币性薪酬。对于国家(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关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的职工薪酬,企业应当根据历史经验数据和自身实际情况,计算确定应付职工薪酬金额和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薪酬金额。,32,【例1】208年6月,丙公司当月应发工资100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5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100万元;公司管理部门人员工资180万元;公司专设产品销售机构人员工资50万元;建造
20、厂房人员工资110万元;内部开发存货管理系统人员工资60万元。根据所在地政府规定,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0%、12%、2%和105%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给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和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根据207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公司预计208年应承担的职工福利费义务金额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职工福利的受益对象为上述所有人员。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假定公司存货管理系统已处于开发阶段、并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条件。不考虑所得税影响。,33,应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500+50
21、0(10%十12%+2+105%+2%+2%十15%)=700(万元)应计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100+100(10%+12%+2%+105%+2%十2%+15%)=140(万元)应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100十180(10%+2%十2%+105%十2%十2%十15%)=252(万元)应计入销售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50十50(10%+12%+2%十105%十2%+2%+15%)=70(万元)应计入在建工程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110+llOX(lO%+12%+2%+105%+2%+2%士+15%)=154(万元)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60+60(10%+12%+2%+105
22、%+2%+2%+15%)=84(万元),34,公司在分配工资、职工福利费、各种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等职工薪酬时,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 7000000 制造费用 1400000 管理费用 2520000 销售费用 700000 在建工程 1540000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840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0000000 职工福利 200000 社会保险费 2400000 住房公积金 1050000 工会经费 200000 职工教育经费 150000,35,非货币性职工薪酬,1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企业以其生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
23、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为主营业务收入,其销售成本的结转和相关税费的处理,与正常商品销售相同。以外购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计量应计入成本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需要注意的是,在以自产产品或外购商品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的情况下,企业在行账务处理时,应当先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归集当期应计入成本费用的非货币性薪酬金额,以确定完整准确的企业人工成本金额。,36,非货币性职工薪酬,2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或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企业将拥有的房屋等资产无偿提供给职工使用的,应当根据受
24、益对象,将住房每期应计提的折旧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租赁住房等资产供职工无偿使用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将每期应付的租金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难以认定受益对象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并确认应付职薪酬。,37,【例2】丙公司为总部各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提供汽车免费使用,同时为副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住房。该公司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50名,人提供一辆桑塔纳汽车免费使用,假定每辆桑塔纳汽车每月计提折旧1000元;该公司共有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10名,公司为其每人租赁一套月租金为8000元的公寓。该公司每月应做如下账务处理:借:管理费用
25、13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300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130000贷:累计折旧 50000其他应付款 80000,38,3.向职工提供企业支付了补贴的商品或服务,企业有时以低于企业取得资产或服务成本的价格向职工提供资产或服务,比如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职工出售住房、以低于企业支付的价格向职工提供医疗保健服务。以提供包含补贴的住房为例,企业在出售住房等资产时,应当将出售价款与成本的差额(即相当于企业补贴的金额)分别情况处理:(1)如果出售住房的合同或协议中规定了职工在购得住房后至少应当提供服务的年限,企业应当将该项差额作为长期待摊费用处理,并在合同或协议规定的服务年限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银行 职工福利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507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