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3558137.ppt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3558137.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及心电图的理论学习3558137.ppt(2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心电图,XXX,第一章 正常心电图,第一节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将导联电极连接于人体各部位。(1)肢体导联电极:上肢电极板固定于腕关节上方3cm处(上肢内侧);下肢电极板固定于下肢胫骨内踝上方7cm处。肢体导联线均为黑色,末端接电极板处有颜色标记,以区别上下左右。红色端电极接右上肢;黄色端电极接左上肢;绿色端电极接左下肢;黑色端电极接右下肢。注:下肢两电极可置于同一侧,但电极板不能相互接触,处于隔离状态即可。上述连接方式可使I、aVR、aVL、aVF导联成立,第一节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2)胸前导联电极:一般导线颜色为白色,导线末端接电极处有颜色区别导联。颜色排列依次为红、黄、绿、褐、黑、紫,分
2、别代表C1、C2、C3、C4、C5、C6导联。C1C6通常代表V1V6导联;但C1等可任意记录各胸前导联心电图。V1导联体表位置:胸骨右缘第四肋间;V2导联体表位置:胸骨左缘第四肋间;V3导联体表位置:位于V2、V4导联连线中点;V4导联体表位置: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V5导联体表位置:在左侧腋前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V6导联体表位置:在左侧腋中线与V4导联同一水平。注:胸前导联使用碗状电极吸附。,第一节 心电图机操作规程,第二节 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临床应用,一、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 当你拿到一份心电图时,要对它进行分析、判断、测量,最后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心电图诊断。在分析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3、。结合临床资料审查心电图导联之标记是否正确,定准电压是否准确,有无其他技术误差或干扰。熟悉心电图的正常变异注意心电图定性和定量分析梯形图,第二节 心电图的分析步骤和临床应用,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心电图记录纸上有粗细两种纵线和横线。纵线代表时间,横线代表电压。细线的间距为lmm,粗线的间距为5mm。纵横线交错组成许多大小方格(图12),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通常记录纸的滑行速度为每秒钟25mm,故每小格(横向)代表0.04s,每一大格(粗线内包括5小格)代表0.20s。一般采用的定准电压是输入lmV电
4、压,可使电压曲线位移10mm(10小格),故每一小格(纵向)代表0.1mV;每一大格代表0.5mV。,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测量正向波的振幅,应从等电位线的上缘量至波顶;测量负向波时,应从等电位线的下缘量至波底(图13)。,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图1-3心电图波形振幅的测量方法,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等电位线应以T-P段为标准,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内,整个心脏无心电活动,电位相当于0。测量各波的时间应自该波起始部的内缘量至终了部分的内缘(图14)。,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二、心率的测量 用心电图测量心率,应首先使用
5、双脚规测量P-P或R-R间隔,以确定心律是否规则。如心律规则,可采用下列任何一种方法来计算心率。,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二、心率的测量用双脚规测量P-P或R-R间隔时间,将测量的秒数乘以100,再从附表中查出心率(见附录一)。测量P-P或R-R间隔时间(秒数),再除60,所得数值即为心率。例如,R-R间隔为0.75s,则:,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二、心率的测量为节省计算心率的时间,亦可采取简便的目测方法,粗略推算心率。心电图机的走纸速度一般为25mms(即5个大格),故每一个大格的时间为0.2s。每两个大格为0.4s,其他依此类推。,第三节
6、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二、心率的测量目测P-P或R-R间距约占几个大格,若其间距为:一大格,则心房率或心室率便是300次分(60/0.2=300);两个大格,则其心率便是l50次分(60/0.4=150);三个大格,则心率便是100次分(60/0.6=100);四个大格,则心率便是75次分(60/0.8=75);五个大格,则心率便是60次分(60/1.0=60);六个大格,则心率便是50次分(60/1.2=50)。在临床实际工作中,若能充分记忆并熟练掌握上述规律,则可立即推算出心率,以满足心电图诊断和临床工作的需要。,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三、平均心电轴的测量(一)平均心电轴的概念
7、平均心电轴亦称“心电轴”,简称“电轴”。它是心室除极或心室复极过程中所产生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由于心电轴的空间性具有上下、左右、前后三个方向,使用起来多有不便,因此临床上常采用平均额面QRS电轴,即把额面QRS向量环综合成一个既有量(长度)又有方向(角度)的总的向量,这个总的向量即称为平均心电轴。,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三、平均心电轴的测量(二)平均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电轴偏移系指额面QRS波群平均电轴的方位。正常心电轴平均约为+60,正常人电轴的变动范围可以在-30+110,一般多在0+90之间。电轴在+30+90为电轴不偏,+90+270为电轴右偏,+30-90为电轴左偏,-30
8、-90的电轴左偏和+110+270的电轴右偏均属异常。,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三、平均心电轴的测量(三)平均心电轴的测定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多采用QRS波群的高度来测定电轴。常用的有爱氏三角法、六轴系统座标图法、查表法及目测法等。在上述四种方法中,以查表法和目测法应用较为普遍,两法在应用中互补,快捷准确。,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三、平均心电轴的测量 1.查表法:测定时先求出I导联QRS振幅的代数和,将向上的波(R、R等)作为正值,向下的波(Q、QS、S、S等)作为负值。再用同样的方法算出导联QRS振幅的代数和,I、两导联代数和求定后查电轴计算表,找出I与导联的数值,两者垂直相
9、交处的数值即为平均电轴的度数,若I、导联电压的数值超过表内数值时,则可折半后再查表。,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三、平均心电轴的测量 2.目测法:此法简便、快捷,只应用心电轴目测表即可。首先确定电轴是否偏移,如果I与导联的QRS主波均向上则电轴为不偏;如果I导联主波向下、导联主波向上,则为电轴右偏;如果I导联主波向上、导联主波向下,则电轴为左偏。,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见图16。,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一)P波代表左右两心房除极时的电位变化。P波方向在I、aVF、V4V6导联中均向上
10、,aVR中向下,其余导联呈双向、倒置或低平(图1-7)。P波宽度不超过0.11s,P波振幅在肢体导联不超过0.25mV,胸导联不超过0.2mV。,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一)P波PTF-V1(P Terminal Force)测量方法:以Vl导联P波终末部分的振幅(mm)和时间(s)二者相乘即得。若P波呈双向或负向,则均以其负向部分来计算;若P波为正向而有切凹者,则以其切凹后的部分来测算,所得的乘积随P波是正向或负向而得出正值或负值(图1-8)。,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P波终末振幅为-1.0mm,P波终末时间为
11、0.04s,故PTF-V1=-1.00.04=-0.04毫米秒(mms),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二)P-R间期 代表自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通常以P波明显的导联为测量对象。心率在正常范围时,成年人的P-R间期为0.120.20s;在幼儿及心动过速的情况下,P-R间期相应缩短;在老年人及心动过缓的情况下,P-R间期可略延长,但不超过0.22s。,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三)QRS波群 代表全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时间:正常成年人多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
12、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三)QRS波群 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1、V2导联多呈rS型,V1的R波一般不超过1.OmV。V5、V6导联可呈qR、qRs、Rs或R型,R波不超过2.5mV。在V3、V4导联,R波和S波的振幅大体相似,所以正常人的胸导联自V1V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小,V1的RS小于l,V5的RS大于l。aVR导联的QRS主波向下,可呈QS、rS、rSr或Qr型,aVR的R波一般不超过0.5mV。aVL与aVF的QRS波群可呈qR、Rs或R型,也可呈rS型。aVL的 R波小于1.2mV,aVF的R波小于2.OmV。标准肢体导联的QRS波群在没有电轴偏移的情况下,
13、其主波均向上,I导联的R波小于1.5mV。,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三)QRS波群 各肢体导联的每个QRS正向与负向波振幅相加其绝对值不应低于0.5mV,胸导联的每个QRS波振幅相加的绝对值不应低于0.8mV。,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三)QRS波群 Q波:正常的Q波振幅应小于同导联R波的l4,时距应小于0.04s(、aVR、aVL导联可能稍超过),V1导联中不应有 q波,但可呈Qs型。,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四)J点 QRS波群的终末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J点(亦
14、称连接点)大多在等电位线上,通常随S-T段的偏移而发生移位。有时可因除极尚未完全结束,部分心肌已开始复极,致使J点上移;,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五)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为S-T段,表示心室除极刚结束,尚处在缓慢复极的一段短暂时间。正常的S-T段多为一等电位线,有时亦可有轻微的偏移,但在任一导联,S-T段下移不应超过0.05mV;S-T段上升在V1V3导联不超过0.3mV,V4V6与肢体导联均不超过0.1mV。,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六)T波 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改变,是S-T段后出现
15、的圆钝较大且占时较长的波。方向:在正常情况下,T波的方向大多和QRS主波方向一致,在I、V4V6导联向上,aVR向下,、aVL、aVF、V1V3导联可以向上、双向或向下;但若V1的T波向上,则V2V6导联T波就不应再向下。,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六)T波振幅:在正常情况下,除、aVL、aVF、V1V3导联外,T波的振幅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l10。,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七)Q-T间期从QRS波群的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密
16、切相关,心率越快,Q-T越短,反之则越长。心率在60100次分时,Q-T的正常范围应为0.320.44s。由于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所以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就是R-R间期为ls(心率60次分)时Q-T间期。正常Q-Tc的最高值为0.44s,超过此时限即属延长。,第三节 心电图的检测内容和方法,四、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八)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振幅很低小的波,其产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一般多认为U波代表后继电位的影响,其方向大体与T波相一致。在胸导联较易见到,尤其V3导联较为明显。U波明显增高呈驼峰样改变常见于血钾过低。,第四节 常见伪差的识别,第四节
17、 常见伪差的识别,A:I、aVL导联P-QRS-T波群倒置,aVR导联P波直立。肢体导联的图形颇似右位心,但胸前导联却与正常一样,R波自右至左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为胸前导联的正常图形,不符合右位心,这是由于左、右上肢导联接错所致,第四节 常见伪差的识别,B:左右上肢导线纠正后记录,肢体导联出现规律的图形,I导联为上图I导联的翻转,导联为上图导联图形,导联为上图导联的图形,aVR导联为上图aVL导联的图形,而aVL导联为上图aVR导联的图形,胸前导联的图形与A图相同,第二章 心电图异常改变,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患者,男,20岁。着凉后发热l天。查体:T39,
18、高热病容,呼吸略促,扁桃体二度肿大,表面可见脓苔。双肺未见异常,心率115次分,律齐,心尖部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全腹无压痛。血常规:白细胞:15.0109L,中性粒细胞:0.90,淋巴细胞:0.10。临床诊断: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P波规律出现,P波在、aVF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时间、形态、电压均在正常范围。P-R间期0.12s(等于0.14s),频率110115次分,P-P间隔之差0.16s,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患者,女,27岁。四肢大关节游走性疼痛5年,近1周关节肿痛,不能下床,伴发热。查体:T39.2,高热面容,有汗。呼吸平稳,无发绀,
19、咽部略充血,扁桃体不大。双肺呼吸音粗,心尖部级收缩期杂音,第一心音减弱,心率l50次分。心律规整。血沉50mmh,抗0:1000单位,白细胞l2.1109L,中性粒细胞:0.70,淋巴细胞:0.30。临床诊断:风湿热(活动期),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阵发性头晕,心悸l年。查体:呼吸平稳,无发绀。双肺无啰音,心音钝,律略不齐,心率48次分。腹部无异常发现,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P波规律发生,P波在导联直立,在aVR导联倒置,形态、时间、电压均在正常范围。P-R间期0.18s,心率47次分(平均),P-P间隔之差等于0.44s,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
20、:患者,女,20岁,学生。因睡眠不好多梦就诊,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A:P波规律发生,P直立,PaVR倒置,时间、电压、形态均正常。P-R间 期0.18s。P-P间隔之差0.36s。受呼吸影响,吸气时心率快,呼气时 心率慢 B:为屏住呼吸后做图,P-P间隔相等,说明上述心律不齐受呼吸的影响,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临床资料:患者,女,50岁。胸闷、气短2年,近2天反复出现头晕,伴一过性意识丧失,每次约半分钟,自行缓解。临床诊断:晕厥原因待查,第一节 窦性心律失常,心电图特征:此图是导联,P-P间期基本规则出现,为0.72s,可见两个长的P-P间期,第l个为2.88s,第2个为l.6s
21、,与正常P-P间期不成倍数关系,第二节 房室肥大,第二节 房室肥大,临床资料:患者,女,37岁。活动后心悸、气短6年,加重伴下肢浮肿半年。查体:二尖瓣面容,口唇发绀,颈静脉怒张,心尖部双期杂音,P2(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心率98次分,肝大,双下肢水肿。临床诊断:风湿性心脏病(简称风心病),二尖瓣狭窄兼关闭不全(以狭窄为主),心功能级,第三节 心肌梗死,第三节 心肌梗死,临床资料:患者,男,47岁。心前区痛l天,放射至左肩,每次持续半小时以上,l天内发作数次。既往史:高血压5年。查体:BP2315kPa,痛苦表情,大汗。心音低钝,律齐,心率50次分,A2亢进,四肢活动自如。实验室检查:
22、磷酸肌酸激酶(CPK)300UL(正常l5130UL),第三节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心率50次分,P-R间期0.18s,Q-T间期0.40s。QRS波群:呈qR型,呈QR型,QR4,aVF呈qR型。S-T段:、aVF明显抬高0.30.4mV,与T波融合成单向曲线,T波在上述导联直立。aVL导联 S-T段下移,T波倒置,第三节 心肌梗死,临床资料:患者,女,64岁。胸骨后持续性疼痛2天,伴恶心、呕吐、大汗,自服扑热息痛不见好转来院就诊。既往史:糖尿病l0年。查体:痛苦表情,呼吸平稳,双肺无异常,心音低,律齐,56次分,A2亢进。肝、脾不大,第三节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P波规律发生,
23、P直立,PaVR倒置,为窦性心律,心率56次分。P-R间期0.22s,Q-T间期0.44s。QRS波群:、aVF、V7、V8、V9可见明显的Q波并R4,在上述导联S-T段抬高,T波除I、aVL外均低平或倒置,第三节 心肌梗死,临床资料:患者,男,52岁。患高血压2年,血压经常波动在22.614.3kPa,于l995年l0月22日晚l9时开始突然胸部闷痛,呕吐l次,当日23时来院就诊。查体:BPl2.08.0kPa,呼吸略促,口唇发绀,可见颈静脉怒张,平卧位,双肺无啰音。心律规整,心率58次分,在三尖瓣区可闻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血清CPK200UL(正常l5130UL),第三节 心肌梗死,心电图
24、特征:窦性心律,心率58次分,P-R间期0.24s,Q-T间期0.32s。QRS波群:、aVF可见明显的病理性Q波。V8、V9可见q波(qR型),V3R、V4R、V5R可见QS波或Qr波。S-T段:在、aVF、V7V9、V3RV5R明显抬高。T波:、aVF、V7V9直立,特别在、aVF异常升高,右胸导联V3RV5RT波正负双向。I、AVL、V1、V3的S-T段下移,以aVL为明显,第三节 心肌梗死,临床资料:患者,男,67岁。2天前由于生气后出现心前区剧烈疼痛,持续12小时,伴出汗。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律规整,心率80次分,无杂音。,第三节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QRS在I、V5呈qr
25、s型,在aVL、V2V4呈QS型,V6呈qRs型,上述导联S-T段均明显抬高,在V3导联达l.0mV,第三节 心肌梗死,临床资料:患者,男,56岁。心前区疼痛30分钟,为压榨性,并向左肩、左背放射,伴大汗,含速效救心丸不缓解,于l996年5月12日急诊就医。既往史:高血压、高血脂7年。查体:BPl9.214kPa,大汗淋漓,痛苦表情,呻吟不止,强迫安静位。呼吸略促,无发绀,双肺无啰音,心尖部级收缩期杂音,A2P2,心律规整,96次分,第三节 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窦性心律,心率95次分,P-R间期0.16s,Q-T间期0.40s。QRS波群:I、aVL、V1V6导联可见q波,S-T段明显抬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电图 操作规程 理论学习 3558137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