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执业药师高级研修班——中药药物警戒.ppt
《国家执业药师高级研修班——中药药物警戒.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执业药师高级研修班——中药药物警戒.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药物警戒探析,2010年中国执业药师继续教育高级研修班安徽,北京中医药大学 吴嘉瑞博士,课程背景,保障用药安全是执业药师的主要职责之一。(合理用药安全,有效,经济)中药不良反应和用药安全日益引起关注(WHO-我国政府-普通用药者)中药安全性问题有其自身特点(药物来源、辨证使用、配伍组合等)中药药物警戒是比较新的概念,值得研讨。,内容提纲,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药物警戒常用方法介绍中药药物警戒相关问题探讨,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药物警戒Pharmacovigilance起源于法国。Pharmaco-意为药、药学Vigilance 意为警戒、警惕。因此,pha
2、rmacovigilance译为药物警戒。,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1972年首次提出,2002年明确定义,药物警戒的基本概念,有关不良反应或任何其他可能与药物有关问题的发现、评估、理解与防范的科学与活动。最初,药物警戒与ADR监测含义相近。逐渐发展为更广的概念,二十世纪最令人深省的ADR事件,引起世界震惊。沙利度胺(反应停),可消除孕妇常见的恶心、呕吐、乏力和食欲不振等妊娠反应。1956年上市后十分畅销。欧洲各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拉丁美洲与非洲各国、日本等17个国家相继投放市场出售。,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反应停事件,伴随着反应停的上市,药害事件随之出现19561963年,全世界共出现了1100
3、0多例怪胎 仅德国就出现了8816例怪胎 在日本也出现了1002例怪胎,反应停事件,生态学研究,如何证明反应停与怪胎出现的关联性呢?,反应停事件,世界各国立即停用,9个月后,海豹肢婴儿才停止出现,但后果已无可挽回;约半数儿童已死亡,存活着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深重地负担;这是发生在二十世纪规模最大的、世界性的、最悲惨的药物灾难。,药品是一把双刃剑,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1961 反应停事件曝光1962 世界卫生大会开始研究保障用药安全的措施1968 WHO制订了一项有10个国家参加的药物监测合作计划收集、交流、规范ADR报表、术语、药品目录、电子报告系统。,1970 世界卫生大会对1968年的合作
4、计划作了充分肯定,并决定在日内瓦设立永久性的组织WHO药物监测中心1978 中心迁至瑞典的东部城市乌普沙拉(Uppsala),命名为:世界卫生组织国际药物监测中心,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19702000年 共有66个国家加入ADR监测组织。至2002年,共有70个国家加入此组织,正式成员国64个,非正式成员国6个。UMC已收到60个成员国的ADR报告,为了解和评价药物安全提供了依据。,国际药物警戒发展概况,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我国的ADR监测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 卫生部起草了药品毒副反应报告制度,后改名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1984年 国家颁布了药品管理法,明确规定药品
5、生产、经营、使用单位要经常调查药品不良反应。这为我国依法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供了依据。,1989年11月,卫生部ADR监察中心成立,并在全国确立了第一批66个ADR重点监察医院。1998年3月,我国正式加入WHO国际药品监测合作计划,并开始履行向WHO报送ADR报告的义务。1998年8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SDA)正式成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划归SDA。,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2001年7月,国家药品ADR监测信息网络系统正式开通。2003年9月,国家药监局作出决定:从第四期开始不定期向全社会公布,公众可随时登陆国家ADR监测中心网站()进行查询。,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我国药物警戒
6、发展概况,2004年3月,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正式实施。2004年7月,中国药物警戒杂志创刊。,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2007年,第一届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目前,已发布28期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2009年,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启动。,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我国药物警戒发展概况,Amount of ADR Reports The quantity of ADR report has increased remarkably,常用药物警戒方法介绍自发报告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医院集中监测(intensive hospital m
7、onitoring)处方事件监测(prescription event monitoring)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ies)队列研究(co-hort studies),自发报告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对某种药物所引起的ADR通过医药学文献杂志进行报道,或直接呈报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自发报告系统是药品上市后安全性监测的最主要方法,是WHO国际药物监测合作计划大多数成员国采用的基本方法。,自发报告系统的概念,我国自发报告基本程序,生产经营者,医务工作者,用药患者,新的、严重的15天内死亡立即汇报一般的一个季度,地方中心,国家中心,新的、严重的3天内死亡立即汇报一般的
8、一个季度,Local FDA/Health Bureau,SFDA/MOH,WHO,自发报告的优点与缺点,优点监测范围广;经济实用,便于推广;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发现罕见的、特殊人群和药物合用发生的ADR;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ADR信号,提出警告。缺点:漏报和不报,自发报告个案不良反应的评价,ADR个案评价的五项准则用药与不良反应出现有无合理时间关系反应是否符合该药已知不良反应类型反应是否可用其他原因解释停药或减量后,反应是否消失或减轻再次使用药品是否再次出现同样反应,如何判断评价等级,个案评价具体示例,案例:某男性,服用感冒通片,服药第2天出现肉眼血尿,停服感冒通,2天后血尿消失。评价:与用药
9、是否有合理的时间顺序?是。是否是已知的药物反应类型?是,资料显示感冒通可引起血尿。能否用疾病、合用药等解释?否。停药后反应减轻或消失?是。再次给药后反应是否再次出现?未知。,很可能,医院集中监测,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的范围内对某一医院或某一地区所发生的ADR及药物利用详细记录,以探讨ADR发生规律。优点:可计算ADR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缺点:数据代表性差,研究费用高。代表示例:双黄连注射剂的回顾性集中监测 葛根素注射剂的前瞻性集中监测,处方事件监测,1965年,由英国学者首先提出选定研究药物后,处方计价局从全英人群中识别开过此药的处方,向开过该药处方的医生发出调查表,询问暴露于该药患者
10、情况。对处方电子化程度和信息共享程度要求高,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研究ADR时,可将研究对象按ADR的有无,分成病例和对照两组.调查既往药物服用情况,以判断药物暴露与不良反应关联程度大小。研究思路回顾性。,研究示意图,发生在美国,1966-1971年间,FDA发现91例8-25岁女性阴道癌患者。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母亲在孕期服用已烯雌酚与其女性后代阴道癌有密切关系。典型的迟发性药品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研究实例-已烯雌酚事件,母亲孕期服用雌激素与少女阴道腺癌 1:4配对研究,队列研究(cohort study),队列研究主要用于检验病因假设,与病例对照研究的设计思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执业 药师 高级 研修班 中药 药物 警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