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光电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教学课件PPT.ppt
《半导体光电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导体光电器件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教学课件PPT.ppt(6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2章 半导体光电器件的物理基础,2,主要内容,2.2 半导体与光的相互作用,2.3 半导体的光吸收,2.4 半导体的光发射,2.5 光电效应,2.1 光学基础,3,光谱与光子能量,2.1 光学基础,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麦克斯韦(1831-1879),1860年麦克斯韦提出光是电磁波的理论.光在传播时表现出波动性,如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反射,折射.,波动光学:以光的电磁波本性为基础,研究传播规律,特别是干涉、衍射、偏振的理论和应用。,4,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辐射的量子论.,普朗克(1858-1947),量子光学:以光的量子理论为基础,研究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规律
2、。,1905年,爱因斯坦将量子论用于光电效应,提出光子理论.光与物质作用时表现出粒子性,如光的发射,吸收,色散,散射.,爱因斯坦(1879-1955),20世纪60年代激光问世后,光学有 了飞速的发展,形成了非线性光学 等现代光学。,5,图1 电磁辐射波谱,6,光波:波长为10106nm的电磁波可见光:波长380780nm紫外线:波长10380nm,波长300380nm称为近紫外线 波长200300nm称为远紫外线 波长10200nm称为极远紫外线红外线:波长780106nm 波长3m(即3000nm)以下的称近红外线 波长超过3m 的红外线称为中红外线 波长超过14 m 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3、,7,h:普郎克常数;,光子能量公式:,光子动量公式:,:光子的波长;,C:光速。,两公式等号左边表示光为微粒性质(光子能量与动量),等号右边表示光为波动性质(电磁波频率和波长).,光电转换一般使用固体材料,利用其量子效应.从固体能级来说,具有从0.1ev到几个ev能量的转换比较容易,即比较容易在十几微米的红外到200nm左右的紫外范围内进行高效率的能量转换.,8,辐射度学与光度学,辐射度学:是一门量度电磁辐射能的科学技术,它不受人眼主观视觉限制,建立在物理测量基础上,辐射度量适用于整个电磁波谱范围。光度量:以人眼对入射辐射刺激所产生的视觉为基础,反映人眼视觉特性的光辐射量,只适用于可见光部分
4、。,9,1.辐射度的基本物理量,辐射通量:e(Radiant flux)又称:辐射功率 Pe(Radiant power)定义: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面积发射、传播或接受的能量。定义式:单位:瓦特()或焦耳/秒(J/s),辐射能:e(Radiant energy)定义:以辐射的形式发射、传播或接受的能量(主要指紫外、可见光和红外辐射)。单位:焦耳(),10,辐射强度:Ie(Radiant intensity),点辐射源在给定方向上发射的在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即,单位:瓦特/球面度(W/sr)。,定义:从辐射源表面单位面积发射的辐射通量。定义式:单位:W/m2,辐射出射度:Me(Radiant
5、exitance),11,定义:投射到单位接收面积的辐射通量。单位:W/m2,辐射照度:Ee(Irradiance),定义:面辐射源在某方向上单位投影面积单位立体角发 出的辐射通量。,式中是给定方向和辐射源面元法线间的夹角。,单位:W/srm2,辐射亮度:Le(Radiance),12,辐射一般由各种波长组成,每种波长的辐通量各不相同.总的辐通量为各个组成波长的辐通量的总和.给定波长0处极小波长间隔d内的辐通量de称为光谱辐射量,又称辐射量的光谱密度:,光谱辐射量,辐射源的总辐射通量e为:,13,光谱辐射照度:,光谱辐射出射度:,光谱辐射亮度:,相应的,对于其他辐射量,也有类似的关系:,14,
6、2.光度的基本物理量,由于人眼的视觉细胞对不同频率的辐射有不同响应,故用辐射度单位描述的光辐射不能正确反应人的亮暗感觉。光度单位体系是一套反映视觉亮暗特性的光辐射计量单位,在光频区域光度学的物理量可以用 与 辐度学的基本物理量对应的来表示。,光度学中以光强的单位“坎德拉”作为基本单位,其他光度量的单位作为导出单位,15,光谱光视效能K()接收器对不同波长电磁辐射的响应程度(反应灵敏度)称为光谱响应度或光谱灵敏度。对人眼来说采用光谱光视效能来表征不同波长辐射下的响应能力,光谱光视效能K()反映了同一波长下光谱光通量与光谱辐通量之比,即 K()=v()/e(),人眼在波长m=555nm时,K()最
7、大,记Km=683 lmW-1,m=555nm称为峰值波长。对于某给定波长下的K(),定义光谱光视效率V()为:V()=K()/Km V()又称为视见函数。,16,各种波长的平均V()如图所示。图中实线为在视场较亮时测得的,称为明视觉V()曲线;虚线为在视场较暗时测得的,称为暗视觉V()曲线。所有光度计量均以明视觉的V()为基础。,明视觉:555nm 暗视觉:507nm V(555)=1,17,人眼对等量的不同波长的可见光辐射能所产生的光感觉是不同的,定义光谱辐射通量为e()的可见光辐射,所产生的视觉刺激值为光通量:,Km=683 lm/W,V(555)=1,当e(555)=1W时,v(555
8、)=683 lm,对含有不同光谱的辐射通量的辐射量,它所产生的光通量为,对于其它光度量也有类似的关系。用一般的函数表示为,18,辐射能Qe,光通量V,19,常用辐射度量和光度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注:,20,2.2 半导体与光的相互作用,光子和固体内的电子之间有三种主要的相互作用过程:,(a)受激吸收,(b)自发辐射,(c)受激辐射,当能量为 的外来光入射时,将会引起低能态的电子跃迁到高能态,这一过程称为吸收。,E2-E1=hv,E1,E2,(a)吸收,hv,21,设 N1、N2 分别为单位体积中处于 E1、E2能级的电子数,,则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因吸收光子而从 E1E2 的电子数为,W12-单
9、个电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吸收过程的概率,B12-吸收系数,W12=12(,T),则有,间隔内外来辐射的能量密度,,设(,T)是温度为T 时,,频率=(E2-E1)/h附近单位频率,22,处于高能态的电子自发地跃迁回低能态,并放出一个能量为hv 的光子,这个过程即称为自发辐射。,各原子自发辐射的光是独立的、无关的非相干光。,E1,E2,(b)自发辐射,hv,23,设 N1、N2 为单位体积中处于 E1、E2能级的电子数,则在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从E2 E1自发辐射的电子数为,自发辐射系数-单个电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自发 辐射的概率,21 自发辐射系数,24,当能量为 的外来光入射时,会引起高能态的电
10、子跃迁到低能态,同时放出一个与入射辐射同相位、能量为 的光子,这个过程即称为受激辐射。,受激辐射光与外来光的频率、偏振方向、相位及传播方向均相同(全同光子)的相干光,有光放大作用。,E1,E2,(c)受激辐射,hv,hv,hv,25,单位体积中单位时间内从E2 E1的受激辐射的电子数为:,W21=B21(,T),-单个电子在单位时间内发生受激辐射过程的概率,B21-受激辐射系数,间隔内外来辐射的能量密度,,(,T)是温度为T 时,,频率=(E2-E1)/h附近单位频率,26,A21、B21、B12 统称为爱因斯坦系数,(1)三个系数A21、B12、B21:均是粒子能级结构的特征量,和外电磁场(
11、,T)无关。,(2)三种几率:A21 和外电磁场无关;而W12、W21 与外电 磁场(,T)有关。,爱因斯坦三系数 的相互关系:,27,若对应于同一个辐射场(v,T)有:W12=B12(v,T)=B21(v,T)=W21,推出重要结论:W12=W21 而,对相同的 dt,W12=W21,而 N 1 N2 则(-dN21)(dN12),单位时间内受激辐射的电子数,爱因斯坦从理论上得出:,B21=B12,A21大,则 B12也大,28,结论:,1.其他条件相同时,受激辐射和受激吸收具有相同 几率。,2.热平衡状态下,高能级上电子数少于低能级上电子 数,故正常情况下,吸收比受激辐射更频繁,其差 额由
12、自发辐射补偿。,3.自发辐射的出现随 而增大,故波长越短,自发 辐射几率越大。,29,2.3 半导体的光吸收,当光子在半导体中传播时,在距表面x处单位时间、单位距离上被吸收的光子数应当正比于该处的光子通量。,式中比例系数叫做吸收系数与材料及入射光波长有关。,30,在半导体的另一端(图b)xW 处,光子通量为:,的物理意义:相当于光在半导体中传播1/距离时能量减弱到原来能量的1/e。,当x=0时,(x)=0,方程(2-1)的解为:,对于吸收系数很大的情况,光的吸收实际上集中在晶体很薄的表面层内。,31,半导体吸收光子的能量使价带中的电子激发到导带,在价带中留下空穴,形成电子空穴对,这种吸收过程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半导体 光电 器件 物理 基础 教学 课件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8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