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二节 电视扫描原理.ppt.ppt
《第二章第二节 电视扫描原理.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第二节 电视扫描原理.ppt.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2电视扫描原理,思考:电视技术如何实现光信息(时空函数)转换为电信息(时间函数),扫描按电子束的运动规则分:直线扫描、圆扫描、螺旋扫描等方式电视系统使用匀速单向直线扫描方式2.2.1逐行扫描一行紧跟一行的扫描方式称为逐行扫描电子束在在靶面上或者屏幕上的扫描轨迹称为扫描光栅,逐行扫描电流行偏转线圈、场偏转线圈共同控制电子束的方向,演示,演示,2.2.2隔行扫描,一.隔行扫描的提出(为什么要隔行扫描?)逐行扫描的电视信号的频带太宽,不利于电视信号的传送 以我国PAL制电视为例,若采用逐行扫描,则:场频fv为50Hz,扫描行数Z为625行,带宽fmax约为12MHz降低带宽fmax的方法(扫描方
2、式仍采用逐行扫描)降低场频fv会引起闪烁 降低扫描行数Z会降低清晰度,二.隔行扫描光栅的形成奇数场:由奇数行组成的场偶数场:由偶数行组成的场帧:由奇数场和偶数场组成一帧,隔行扫描光栅及扫描电流波形图,隔行扫描重现图像示意图,演示,偶数行隔行扫描,隔行扫描所应满足的条件:1.下一帧扫描起始点应上一帧起始点相同,以便保证各帧扫描光栅重叠。一帧的总行数Z必须为整数2.相邻两场扫描光栅必须均匀镶嵌,以获得最高清晰度一帧的总行数必须为奇数,或任何一场必须包含一个半行,三.隔行扫描的特点优点 隔行扫描电视信号的频带是逐行扫描电视信号频带的一半,即把帧频降低了一半缺点 行间闪烁效应 并行显像 真实并行 视在
3、并行“锯齿化”现象 隔行扫描的垂直分解力低于逐行扫描的垂直分解力,0.6-0.7,演示,演示,2.2.3扫描同步,一.扫描的同步 扫描同步是指收端与发端的扫描点应有一一对应的几何位置,收、发端对应像素应在同一时刻被扫描扫描同步的条件1.扫描的频率相同2.扫描的起始相位相同3.收发两端扫描正程都具有良好的直线性与相同的幅型比 此时收、发端扫描点的几何位置具有严格一一对应的关系,或者说达到了无失真的同步扫描,图2.10 收发端场频不等引起图像畸变(a)正常发送图像;(b)场频fV收fV发;(c)场频fV收fV发,演示,收发端扫描电流起始相位不同引起图像分裂(a)发端图像;(b)收发行扫描相差半行时
4、间引起图像左右分裂;(c)收发场扫描相差半场时间引起图像上下分裂,同步的实现,电视系统中为了保证同步,在发送端图象信号中加入行、场同步脉冲与图象信号一起发送出去。每扫完一行图象,加入一个行同步脉冲;每扫完一场图象时加入一个场同步脉冲。在接收端,使行扫描锯齿波电流只有在行同步脉冲到达后才开始行逆程,而场扫描锯齿波电流也只有在场同步脉冲到达时才开始逆程扫描。这样就能保证收、发端扫描电流同频、同相,满足同步要求。,二、消隐脉冲与复合同步脉冲 消隐是指扫描逆程光栅不显示。所加入的行场消隐脉冲使扫描逆程期间电子束被截止。这时的图象信号电平称消隐电平。原理上消隐脉冲宽度应等于扫描逆程时间,但为了确保在接收
5、端消除逆程光栅的痕迹,实际上让消隐脉冲宽度加大一些。由摄象机输出的图象信号,与同步机输出的行场同步脉冲和行场消隐一起形成视频信号。然后经加工、处理传送出去。,同步脉冲是在图象信号逆程期间传送的,其宽度比逆程窄。为了便于用简单的幅度分离法分离出同步脉冲。一般是将它们叠加在消隐脉冲之上。,三、开槽同步脉冲与均衡脉冲 P60图2-15示出同步脉冲经微分后分别形成正负尖脉冲。由于对行扫描电路的同步只需与脉冲前沿相对应的正尖脉冲,所以用限幅电路削去负尖脉冲。由于场同步期间没有行同步信号,将影响整个扫描过程的严格同步。于是提出了在场同步脉冲内形成一些缺口(窄槽)用来代替行同步信号的办法。这样,能保证严格的
6、行同步。,采用奇数行隔行扫描,每场包含一个半行,每场的时间均为TV,因此如果把奇数场和偶数场的同步脉冲分两排画,且使其场同步脉冲对齐,则两场的行同步脉冲相互错开。由于相邻两场的两个场同步脉冲内的开槽及场同步脉冲前后的行同步脉冲都相差半行,从而使两场的同步脉冲积分起始电平不同,积分后波形不能完全重合,两条积分曲线上的小台阶相差半行。经同一电平限幅后,两场同步脉冲的起始点之间就产生了时间差异。它将严重影响隔行扫描的准确性导致并行现象和垂直分解力的降低,甚至完全并行,清晰度降低了一半。,为了消除误差,可以在场同步脉冲期间及其前后若干行内,将行同步脉冲的频率提高一倍,这样使这段时间内偶数场和奇数场的同
7、步脉冲波形完全相同,故两场场同步脉冲的积分起始电平相同,经积分后两场输出信号的波形一致,保证了两场的时间间隔相同。在场同步脉冲前后的窄脉冲分别称为前均衡脉冲和后均衡脉冲。按我国电视标准,前后均衡脉冲均为5个,各占两行半时间。行同步脉冲的宽度为4.7s,均衡脉冲的宽度为2.35 s。场同步脉冲也占两行半时间,因开了五个槽而形成五个齿脉冲,场同步中齿脉冲宽度为27.3 s,开槽脉冲宽度为4.7 s。因此,黑白全电视信号包括:图象信号、复合消隐脉冲、和复合同步脉冲(由行同步脉冲、开槽的场同步脉冲、和前后均衡脉冲),2.3 电视图象的基本参量,电视图象的基本特征有:图象尺寸与几何形状;图象对比度与亮度
8、层次;图象的色度;图象清晰度;图象的连续性。2.3.1、图象的几何特征 根据人眼视觉特性,视觉最清楚的范围:垂直夹角15,水平夹角20。从而决定电视机屏幕为矩形,其幅形比为4:3。矩形屏幕大小常用对角线尺寸衡量(英寸)。如21英寸(54cm)25英寸(65cm)29英寸(74cm)等。,扫描的线性特性对图像几何特性的影响 常用棋盘格信号测试行、场扫描电流的线性性。(P63图2-18)一般用扫描非线性系数来度量非线性畸变程度。,几何畸变由于偏转磁场的不均匀性、电子束扫描的偏转半径与荧光屏曲率半径的不一致、以及光学系统成像误差等因素所引起的一些图形畸变。用几何畸变系数Dg表示表示光栅几何畸变的程度
9、。Dg 3%时,畸变尚不显著。如:枕形失真,桶形失真,菱形失真等,2.3.2、图象的连续性与场频的确定场频的选择,需要考虑的因素:画面不闪烁:场频大于等于临界闪烁频率画面要连续:场频(帧频)大于等于融合频率不易受干扰:场频等于市电频率的整数倍(滚道)频带不应过宽:在满足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降低场频其它因素:NTSC60Hz PAL50Hz,2.3.3、扫描行数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扫描行数是一个重要的电视指标,电视系统的行频、带宽、清晰度都与它有关。1、清晰度与分解力 图象清晰度主观感觉到的图象细节呈现的清晰程度。电视系统的分解力电视系统传送图象细节的能力。一般用扫描行数来表征电视系统的分解力,
10、称标称分解力,垂直分解力 垂直分解力取决于系统沿图象垂直方向所能分解的像素数(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它受扫描行数Z的限制,与有效扫描行数Z(1-)、扫描电子束截面直径有关。即垂直分解力M可表示如下:M=Ke(1-)Z Ke称凯尔系数,我国取0.76 考虑隔行因子Ki的影响,表示为 M=Ke Ki(1-)Z Ki取值为0.60.7,演示,垂直分解力的计算Ke:不同电视标准中Ke的取值不同,例如:美国525行扫描制中,Ke取0.69,欧洲625行扫描制中Ke取0.67,原苏联与东欧国家Ke取0.82,我国Ke=0.76Ki:隔行扫描时取0.60.7,逐行扫描时取1:8%Z:我国Z625行我国电视扫
11、描的垂直分解力M为:隔行:M=KeKi(1-)Z=0.760.7(1-8%)625=305.9306行逐行:M=Ke(1-)Z=0.76(1-8%)625=437行,水平分解力 电视系统的水平分解力沿图象水平方向电视系统所能分解的像素数(或黑白相间的条纹数)。水平分解力受通道的通频带宽度的限制。孔阑效应分解力受到电子束孔径(直径)大小限制所造成的。它使图象的边缘模糊,细节不清晰。其实质是图象信号中高频分量幅度下降,但高频分量的相位并不改变。这有利于设计校正电路。实验证明:水平分解力与垂直分解力相当时图象质量最佳。考虑幅型比为K时,水平方向的分解力N应表示为:N=KM=Kke(1-)Z,2、图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第二节 电视扫描原理.ppt 第二 电视 扫描 原理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75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