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制造理论与技术三(精密加工及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方法).ppt
《现代制造理论与技术三(精密加工及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制造理论与技术三(精密加工及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方法).ppt(1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制造理论和技术学分 3机械工程学院,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第一部分主要内容第1章 机械加工精度第2章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第3章 精密及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方法第4章 高速加工技术第5章 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建模与分析,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3,3 精密与超精密加工理论与方法,3.1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形成与发展3.2 精密加工机理与工艺原则3.3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体系结构3.4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切削加工3.5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特种加工3.6 细微加工与纳米制造技术参考资料:张世昌编著,先进制造技术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王先逵精密加工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
2、社,2001,内容概要,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4,3.1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形成与发展,1)作用和地位 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是先进制造技术的基础和关键,也是一个国家制造工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产品精密化、微型化的发展趋势需要精密与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尖端技术,发展国防工业,发展微电子工业等都需要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制造出来的仪器设备;精密工程、微细工程和纳米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的前沿,也是今后技术发展的基础。,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5,精密加工理论,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是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著名学者谷口纪男教授提出来的
3、。,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6,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发展,一般加工加工误差大于1m、表面粗糙度大于Ra0.1 m;精密加工是指加工精度为10.1m、表面粗糙度为Ra0.10.01 m的加工技术;超精密加工是指加工误差小于0.10.01m、表面粗糙度小于0.010.001m的加工技术,又称之为亚微米级加工。超精密加工现已进入纳米级(加工误差小于0.010.001m、表面粗糙度小于0.0001m),称之为纳米加工及相应的纳米技术。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范畴:主要包括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指制造微小尺寸零件的加工)、光整加工和精整加工(指降低表面粗糙度值和提高表面层力学及机械性质为主
4、的加工)等加工技术。,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7,精密加工理论,2)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发展向大型化、微型化方向发展微细尺寸(1m)的加工,称为微细加工;超微细尺寸(1nm)的加工,则称为超微细加工。向加工检测一体化发展在线检测与误差补偿新型超精密加工方法的机理新材料的研究超精密加工理论基础和应用技术的发展,提出了量子技术、量子能量的利用,并将和太空技术联系起来。,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8,3)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应用,国防工业、宇航工业、信息产品、民品科技1kg重的陀螺转子质量中心偏离其对称轴0.5nm,导弹产生100m的射程误差
5、和50m的轨道误差。飞机发动机转子叶片的加工精度从60m提高到12m,而加工表面粗糙度由0.5m减小到0.2m,发动机的压缩效率将从89%提高到94%。大型天体望远镜的透镜、微型卫星、纳米卫星,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上的芯片、磁板基片、光盘基片,现代小型、超小型的成像设备、激光打印机等。,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9,4)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特点,(1)形成了系统工程。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高级技术,是加工技术与系统论、方法论、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检测技术、数字控制技术等的综合。(2)与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关系密切。(3)与特种加工关系
6、密切。(4)加工检测一体化。在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中,加工和检验都是难题,在线检测与动态误差补偿是加工检测一体化的重要举措。(5)与自动化技术联系密切。(6)技术发展与产品需求联系紧密。,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0,5)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方法与分类,加工成形原理分类:去除加工又称为分离加工,是从工件上去除一部分材料。结合加工是利用理化方法将不同材料结合在一起,按结合的机理、方法、强弱等又可分为附着(沉积加工)、注入(渗入加工)和连接三种。变形加工又称为流动加工,是利用力、热、分子运动等手段使工件产生变形,改变其尺寸、形状和性能。,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
7、密与超精密加工,11,3.2 精密加工机理与工艺原则,1)加工机理(l)新工艺新方法。传统刀具切削加工、磨料加工、特种加工等已占有重要地位;复合加工,如电解研磨、超声珩磨等,都是加工机理的创新。(2)加工、处理的新概念。突破表现在明确提出了去除加工、结合加工和变形加工,特别是以快速成形制造为代表的“堆积”加工的出现,对加工技术的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3)极薄加工具有无限生命力。超精密加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原子级加工。目前的极薄切削水平是纳米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个极限将逐步前移。(4)进化加工原则值得提倡。利用精度低于工件精度要求的机床设备,借助工艺手段、特殊工具、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
8、直接或间接加工出所需工件,这种进化加工原则将影响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全局。,精密加工理论,激光内雕:将平面或立体的图案雕刻在透明材料(玻璃、水晶等)的内部。原理:将两束激光从不同的角度射入透明物体,准确地交汇在一个点上,激光发生干涉将该点融化形成微小的空洞,精确控制交点即形成所需图案。,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2,2)材料堆积工艺方法,材料的生长堆积加工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生长:如分子束外延、电铸、拉单晶等都是使材料逐渐增长,形成毛坯或零件。现代制造还与生物工程相结合,现成生物制造。例如,电动剃须刀的网刃就是用精密电铸的方法制成的,其制作过程。,精密加工理论,2023/
9、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3,2)材料堆积工艺方法,(2)堆积 如涂层、电镀、刷镀、堆焊等是在工件表面上堆积一层,其目的是改变工件表层的物理、力学件质(耐磨、防蚀、装饰等),或为了增大零件的尺寸,以便进行修复(再制造技术)。磁盘是计算机的信息载体,分为硬磁盘和软磁盘两种,磁盘制作过程如下:1)基片成形加工。2)采用球磨混合和离心甩涂方法涂敷磁性材料。3)涂层面的精密加工。利用精密研磨、精密砂带研抛等使涂层面得到高精度和低表面粗糙度。之后,对于甩涂盘,还要进行高点铲刮工艺,去除涂层表面因磁粉与粘接剂混合不匀所形成的高点。,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4,2)材料堆积工艺
10、方法,(3)分层制造:即快速成形制造(RPM),又称快速原型(零件)制造,可分为平面分层、曲面分层和卷绕成形制造三大类。零件分割的层数越多,则层厚越小,所堆积的零件精度越高。平面快速成形制造方法很多,基本工艺过程:,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5,2)材料堆积工艺方法,(3)分层制造:即快速成形制造(RPM),又称快速原型(零件)制造,可分为平面分层、曲面分层和卷绕成形制造三大类。零件分割的层数越多,则层厚越小,所堆积的零件精度越高。平面快速成形制造方法很多,基本工艺过程:,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6,快速成型工艺方法,1)立体印刷SLA:液
11、态光敏树脂选择性固化2)分层实体制造LOM:薄形材料选择性切割并粘接3)选域激光烧结SLS:粉末材料选择性激光烧结4)熔融沉积造型FDM:丝状材料选择性熔覆5)三维打印3D-P:粉末材料选择性粘结,快速制造技术,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7,现有的工艺方法中,立体印刷SLA(光敏树脂固化)精度最高0.1mm,表面质量最好6.3m。,快速成型典型产品,快速制造技术,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8,3)进化加工原则,一般加工时,作为工作母机的机床,其精度总是要比被加工零件的精度高,称之为“母性”加工原则,是一种“蜕化”加工原则,也是目前加工的主要手段和思路。采用“母性”加工原
12、则对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而言,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由于被加工零件的精度和技术要求很高,很难研制其工作母机进行加工,非常困难;2)投资太大,技术经济指标很不合理,特别是在单件小批生产情况下,每件零件的牛产成本更难承受。,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19,3)进化加工原则,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是个系统工程,其组成环节很多,虽然加工设备是主要因素,但可发挥其他组成环节的影响,如借助于工艺手段和特殊工具来弥补机床的不足。可采用创造性加工原则,即“进化”加工原则,这将对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产生深远的影响。利用精度低于工件精度要求的机床设备,借助工艺手段、特殊工具、计算机技术、传感
13、器技术等,直接或间接加工出所需工件,这就是进化加工原则。,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0,3)进化加工原则,进化加工原则可分为两种情况:直接式进化加工:在精度低于工件精度要求的机床设备上,借助工艺手段和专用工具直接加工出高于工作母机的零件。该原则可扩展到加工尺寸范围。例如在加工精密丝杠采用算机控制的在线检测微位移补偿装置进行在线检测和实时补偿,使被加工丝杠的螺距精度能够达到要求。普通镗床上加工精密孔时,可采用浮动镗刀来保证孔径尺寸,弥补机床进给系统精度不足。间接式进化加工:用较低精度机床和工具,通过工艺措施制造出第二代高精度工作母机,用第二代工作母机加工出高精度零件。这
14、对批量生产比较合适,工厂只要研制出第二代工作母机,就能保证产品的高质量生产。,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1,4)微量加工理论,微量加工是超精密加工的关键技术,能够在被加工表面上进行微量加工,其加工量的大小标志着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水平。微量切削又称极薄切削:对于精密切削和超精密切削主要以金刚石刀具超精密车削和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为代表。超精密加工的目标和追求就是要寻求和探讨加工极限,目前的极薄切削水平是纳米级。因为微量切削的切屑厚度极小,因此微量切削的机理与一般切削有很大差别的。,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2,4)微量加工理论,微量切削
15、的机理:由于背吃刀量(切削深度)可能小于晶粒的大小,切削就在晶粒内进行,因此,切削不是在晶粒之间的破坏,切削力一定要超过晶体内部非常大的原子、分子结合力,刀刃上所承受的切应力非常大;同时,切削区会产生很大的热量、刀刃切削处的温度会很高,要求刀具材料应有很高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只有超硬刀具材料,如金刚石、立方氮化硼等才能胜任。金刚石刀具不仅有很高的高温强度和高温硬度,而且金刚石材料本身质地细密,切削刃钝圆半径很小,通常可达0.020.0051m,最高可达2nm,是极薄切削的刀具理想材料。如在切削低碳钢的情况下,刀刃上的切应力值接近材料的抗剪强度极限,当切削厚度在1m以下时,被切材料的切应力可达
16、1300MPa。,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3,微量切削材料缺陷及其破坏,在进行超精密切削时,从工件上去除的一块材料的大小(切削应力所作用的区域)和材料缺陷分布的尺寸大小不同时,被加工材料的破坏方式就不同。材料微观缺陷分布或材质不均匀性,有以下几种情况:,1)晶格原子、分子:破坏方式是把原子、分子一个一个地去除。2)点缺陷或原子缺陷:晶体中的空位、填隙原子、杂质原子等。破坏方式是以这些原子缺陷为起点来增加晶格缺陷的破坏。,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4,微量切削材料缺陷及其破坏,3)位错缺陷和微裂纹:位错缺陷(晶格位移)即有一列或若干列原子发生
17、了有规律的错排现象,在晶体中呈连续的线状分布,故又称为线缺陷。位错缺陷和微裂纹等线缺陷的破坏方式是通过位错线的滑移和微裂纹引起晶体内的滑移变形。4)晶界、空隙和裂纹:破坏是以缺陷面为基础的晶粒间破坏。,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5,微量切削材料缺陷及其破坏,材料的破坏式与其应力作用的区域有密切关系,当应力作用区域在各种缺陷空间的范围内时,则材料会以加工应力作用区域相应的破坏方式而破坏。如果加工应力作用区域比缺陷空间范围广,则会以更容易破坏的方式而破坏。应力作用:比位错缺陷平均分布间隔狭窄时,不会发生因位错线移动而产生材料的滑移变形。但由于存在着空位、填隙原子等缺陷,也
18、可能会演变成位缺陷而发生局部滑移变形。比位错缺陷平均分布间隔宽阔时,则位错线就会在位错缺陷的基础上发生滑移,晶体产生滑移变形或塑性变形。比晶粒大小更宽时,则多数情况易发生由晶界缺陷所引起的破坏。,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6,精密加工理论,5)加工能量,超精密切削是一种原子、分子级加工单位的去除加工方法,要从工件上去除一块材料,需要相当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表示:临界加上能量密度(J/cm3)是指当应力超过材料弹性极限时,在切削相应的空间内,由于材料缺陷而产生破坏时的加工能量密度。单位体积切削能量(J/cm3)是指在产生某加工单位切屑时,消耗在单位体积的加工能量。加工机理
19、的不同,也会引起临界加工能量密度的不同。在那些利用位错缺陷和微裂纹的塑性变形来进行微量切削,其临界加工能量密度比较大,微量切削会大量发热。,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7,3.3 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体系结构,1)精密加工工程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发展已从单纯的技术方法形成制造系统工程,简称精密工程。,精密加工的体系结构:以产品为核心,体现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技术、组织为基础,体现了人、技术、组织的三结合,强调了人的作用、技术的关键性和组织的重要性;它涉及微量和超微量去除、结合、变形加工技术,高稳定性和高净化加工环境,检测与误差补偿,工况监测与质量控制,被加工材料等。,精密加
20、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8,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影响因素,影响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加工机理、被加工材料、加工设备及其基础元部件、加工工具、检测与误差补偿、工作环境、工艺过程设计、夹具设计、人的技艺等。,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29,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影响因素,被加工材料:精密加上和超精密加工应该用相应的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用的材料,才能保证加工质量,用一般加工用的材料或不合要求的材料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要求:质地均匀,成分准确,性能稳定、一致无外部和内部微观缺陷。化学成分杂质含量的误差应在10-210-3数量级;其物
21、理力学性能,如抗拉强度、硬度、伸长率、弹性模量、热导率、膨胀系数等,膨胀系数应达10-510-6数量级。冶炼、铸造、轧辗、热处理等工艺过程均应严格控制,温度、熔渣过滤、晶粒大小、均匀性及方向性等对材料在物理、化学、力学、加工等性能方面有很大影响。,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30,精密加工对材料的基本要求,(1)材料使用性能(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应与零件的工作条件(机械负荷、热负荷、环境介质)相适应,满足使用方面提出的寿命、精度、尺寸和重量限制等要求。(2)材料的工艺性能(铸造性能、塑性成形加工性能、焊接性能、切削加工性能、热处理工艺性能)应与零件的结构设计相适
22、应,以保证零件成品的性能、精度和表面质量的要求。(3)在满足前两项要求的前提下,采用便宜的材料和低的零件制造成本,以便把总成本降至最低,使成品在市场上具有最强的竞争力。一个零件往往有多种可适用的材料,对于精密加工的零件优先选用对保证零件精度和表面质量有利的材料。常用的工程材料有金属材料、工程陶瓷材料、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31,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影响因素,加工设备及其元部件要求:(1)高精度:包括高的静精度和动精度,主要的性能指标有几何精度、运动精度(定位精度、重复定位精度)和分辨率等。目前,超精密车床的主轴回转精度大多在0.020.03
23、m,导轨直线度为0.025/1000000,定位精度为0.013m,重复定位精度为0.006m,进给分辨率为0.003m,分度精度为0.5”。精密机床大多采用液体静压轴承或空气静压轴承的主轴和导轨,精密滚珠丝杠传动,配有微动工作台、误差补偿装置,实现微位移。对于高速回转的零件、部件都应进行动平衡。加工、测量一体化,把加工技术、测量技术和控制技术有机地结合成为“体的加工系统是超精密机床的典型发展趋势。,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32,2)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影响因素,加工设备及其元部件要求:(2)高刚度:包括静刚度和动刚度,除零、部件本身的刚度外,还要注意接触刚度,同时应
24、考虑由工件、机床、刀具、夹具所组成的工艺系统刚度。精密机床和超精密机床虽然切削力不大,但机床受力变形将会造成精度上的很大影响。(3)高稳定性和保持性;设备在经过运输、仓储、安装调试后,在规定的工作环境下,使用过程中应能长时间保持精度、抗干扰、稳定地工作。加工设备应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振性、热稳定性。(4)高自动化:为了保证加工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多配置精密数控系统以实现自动控制,或采用计算机控制来实现适应控制、优化等以保证零件生产加工要求。,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33,超精密机床的设计原则,(1)结构上尽可能地提高刚度(2)结构要简单 为获得高刚度结构,其结构必须
25、尽量简单。(3)床身的持点 为了提高机床本身的刚度和获得高的平面度以及容易分析出温度变化引起的复杂热位移等,床身形状要简单、质量要大、固有振动频率要低。为了避免加工中产生的振动影响,其质量要大,振动衰减特性要好。床身的材料多采用天然或人造花岗岩和铸铁。为了防止地向传来的振动,机床必须采用气垫支承。(4)定位机构 加工形状精度受工件和刀具间相对位置关系所支配。因此,定位精度是很重要的,而且超精密加工机床的定位方式应采用闭环控制方式,进给的分辨率必须是10nm或更高。,精密加工理论,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34,精密加工理论,精密主轴部件,2023/2/6,精密与超精密加工,35,微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制造 理论 技术 精密 加工 方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6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