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职业技术大学《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教学大纲(2022年).docx
《XX职业技术大学《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教学大纲(2022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职业技术大学《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教学大纲(2022年).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XX职业技术大学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课程教学大纲(2022年)一、课程背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追求完善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在就学期间,不仅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必须接受良好的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以适应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国学热正是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经典诗文作为传统文化的精髓,正在为广大青年学子传诵和宏扬。这门课程正是适应这样的文化氛围而产生的。二、课程目标第一、提高大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欣赏能力。第二、提高当代大学生对经典作品的诵读表现能力。第三、帮助大学生通过对经典作品的赏析,树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
2、进大学生是完美人格的形成。第四,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三、课程设计原则随着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追求完善的人格、提高综合素养成为现代大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大学生在就学期间,不仅应该学好专业知识,同时必须接受良好的通识教育、艺术教育以适应时代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经典诗文作为符合当代价值观和审美情趣并经过时间检验的精华,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对经典诗文的诵读与赏析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与表现能力,而且可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是完美人格的形成。四、章节简介绪章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导论本章主要介绍经典的标准是什么?经典诗文美在哪
3、里?我们为什么要诵读经典?0.1经典之美堪称经典有东西应该满足三个标准:典范(标准)性、历史性、普世价值性。即在本行业、本领域达到登峰造极、叹为观止的地步;经得起历史长河的砥砺;符合人类共有的基本价值观。0.2浸润经典提高修养:优雅女子善读,优雅清婉如兰似菊男子长吟,器宇轩昂如松似竹!陶冶情操:刚正含英咀华,体悟真善美进德修业,成就智仁勇传承文明:责任雅言传承上下五千年华夏文明经典凝聚古今文化人智慧之光。0.3诵读示范观摩诵读的基本要领:语音、语调、动作、眼神、表情第一章诵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诵读是一本语言艺术,本章着重从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等几个方面介绍诵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要求同学们在掌握
4、诵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最佳的方式表现经典作品的深刻内涵。1.1 语音的表现力:高低、轻重语音的表现力:高低、轻重。高要做到高亢激昂震四方;低要做到低沉道来如泣如述;轻要做到轻言细语,仿佛自语;重要做到逐字逐句,掷地有声。1.2 语调和节奏的表现力:长短缓急、抑扬顿挫节奏是在一定思想感情起伏的支配下,呈现出的抑扬顿挫、长短缓急的循环往复。基本要领:句首不同起,句尾不同落,句腰不同峰。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长:长吟如啸音杳杳短:清脆短促缓:缓如细雨滋润款款而至急:如疾风骤雨一气呵成文法停顿、语法停顿、逻辑停顿、心理(情感)停顿。1.3 表情和动作的表现
5、力1、眼神眼神就是眼睛表现出来的感情色彩,是由内心情感控制和支配的。眼神是很难骗人的,那是心灵感受的流露!2、视线眼睛必须要敢看观众,把朗诵者眼睛里的感情色彩直接传递给观众,使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和受到感染,这就是和观众进行交流。为了满足所有观众要和表演者交流的内心愿望,并表示对所有观众的重视,朗诵者和观众交流不能只采用专注的视线,即不能只是把视线长时间固定于某一个观众,而应该有意识地在更多观众中自然流转环顾的视线一定是平稳而有节制的,不要左顾右盼,眼睛滴溜溜乱转。3、动作朗诵常常伴随着手势、姿态等形体语言,但朗诵时的姿态或手势不能过多、过火第二章古典诗词的基本知识为了更好地让大家深入理解好经典
6、作品,本章将着重介绍古代诗词曲赋的基本知识。重点是韵、平仄、词牌、诗词的区别与联系等等。2.1 关于“平仄”古代汉语有四种声调:平、上(Sh酉ng)、去、入。按传统的说法,平声是平调,上声是升调,去声是降调,入声是短调。上、去、入声归仄声。四声发音规律:平声者哀而安,上声者厉而举,去声者清而远,入声者直而促。(唐僧.处忠元和韵谱)平声平道莫低昂,上声高呼猛烈强,去声分明哀远道,入声短促急收臧。(明,释真空玉钥匙歌诀)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在古代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是平声。自元朝周德清后,平分阳阴,仄归上去,逐步形成阴平,阳平归平,上声,去声归仄,入声取消的格局。入声现仅存于方言。吃、不
7、、黑、没、白、屋、竹、药、月、屑等。在现代普通话叫声中,第一声、第二声是平声;第三声、第四声是仄声。朗诵时平声可拖长,仄声不可拖音2.2 关于“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北方人也称合辙)。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不押韵的。一首诗有没有韵,是一般人都觉察得出来的。至于要说明甚么是韵,那却不太简单。隋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大宋重修广韵206韵部。南宋平水人刘渊,将同用的韵合并,成107韵,后人渐为106韵,被称为平水韵,一般叫“诗韵”。2.3 关于“诗、词、曲、赋”本节主要介绍诗词曲赋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蝶恋花”经典作品的诵读与赏析本章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经典诗文诵读与赏析 XX 职业技术 大学 经典 诗文 诵读 赏析 教学大纲 202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3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