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保险营销体制的探讨.ppt
《机动车辆保险营销体制的探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动车辆保险营销体制的探讨.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运输工具保险,第五节我国机动车辆保险营销体制探讨,车险业务的重要地位凸显营销的重要地位,在财产保险业务中,车险业务占有重要地位,这种地位是其他任何业务都不可替代的。2001年,全国共有11 家保险公司经营机动车辆保险业务。车险保费收入 406.8亿元,占总财产保费收入的59.1,同比增长12.26;已决赔款为193.7 亿元,未决赔款为48.5亿元,赔付率为59.54。2002年1至8月,全国车险保费收入 329.5亿元,己决赔款为174.4亿元,赔付率为52.93。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机动车辆保险业务保费收入每年都以较高的速度增长。在国内各保险公司中,车险保费收入均占其财产保险业务
2、总保费收入的50以上,个别公司车险保费收入比例已达60以上。车险的经营成果,直接关系到整个财产保险行业的经济效益。可以说,车险业务效益已成为财产保险公司效益的晴雨表。http:/,一.经典营销理论概述二.基于4C理论下的车险营销分析三.中外对比以及改革建议,1、市场营销组合概念的提出4P理论,1964年,美国营销专家鲍敦提出了市场营组合概念,是指市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以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总称。这些可控因素后来被麦卡锡归并为四类即4P(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Place;促销Promotion)。,4P理论,产品(Product):针对企业生产的产品,制定
3、相应的品牌、新产品开发等策略。价格(Price):主要以企业的生产成本来制定产品的价格,同时针对不同的市场环境实行分地区定价、折扣定价等策略。分销(Place):依靠中间商来实现产品在生产企业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流通。促销(Promotion):依靠人员推销、传统广告等促销策略来刺激消费。,2、4C理论,1990年,美国学者劳朋特()教授从消费者角度出发,提出了与传统营销中的相对应的理论,即:消费者的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s)消费者愿意付出的成本(cost and value to satisfy consumers wants and needs)购买商品的便利(
4、convenience to buy)沟通(communication with consumer)。,过去的座右铭是“消费者请注意”,现在的是“请注意消费者”。,-舒尔兹,3关系营销理论,一个公司在市场中并不是孤立的,在它的上游有原料供应商,在它的下游有分销商,零售商,咨询公司,消费者等各种各样的角色。从关系营销的观点看,这些众多的角色其实不是孤立的,从原材料的生产开始直到产品最后消费到消费者手中,每一步都是一次价值的传递。整个这些角色组成了一个价值传递网络体系。竞争并不是公司之间的竞争,而是公司所存在的价值传递网络体系之间的竞争。拥有好的价值传递网络体系的公司将能够在这场竞争中胜出。关系营
5、销的任务就是建立强大的顾客忠诚度,以创建好的价值传递网络体系。,关系营销理论,在成本不超过收益前提下,公司究竟应该在客户关系的建立上投资多少才算合适呢?我们需要分清5种不同投资水平的客户关系:1、基本型营销简单销售产品 2、反应型营销销售产品并且鼓励客户反馈问题,评论以及抱怨 3、可靠型营销在销售后积极探求产品是否达到消费者预期并且向顾客征集特定的失望之处和建议以改进产品4、主动型营销定期联系顾客并且获取可以用来提高产品并且对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有益的建议 5、合伙型营销与客户一起不断的寻找提高整体利益的途径,一、消费者需求(Consumer wants and needs),现状,我国车险产品现
6、状 目前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一般包括基本险和附加险两部分,基本险分为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险.那么,我国目前的车险产品能否有效满足消费者需求呢?,中外对比,从德国、瑞士和日本车险产品市场化的结果来看,在改革初期,各公司的车险产品主要是对原有产品重新进行分类组合和包装,并无本质性的变化。我国车险产品体系单一,未涉入领域还很广阔。但由于时间、技术和人员素质的原因,很可能在改革初期产品结构实质性变化不大。,改革,基于这一特点分析,当前车险产品改革的重点应在于对现有产品的分析和研究,通过分析和研究,并利用本公司优势,建立本公司的车险产品体系.但是,也应看到我国车险产品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与国外车险产品
7、还有相当的差距;应该认识到车随业务的发展关键在于产品创新。谁能抓住市场需求,及时提供创新产品,谁就能够占有市场。因此,从长远来看,车险产品结构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成本(Cost and value to satisfied customers needs and wants),由于在短期内车险不会有质的变化,费率将是产品市场化后的主要竞争焦点,车险费率改革进程,一次是1994年前后,。这次改革中各保险公司显现出了空前的团结与合作,首次坐在一起修订保险条款和费率,并一致同意成立“车险联席会”,商讨和解决车险市场和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这次改革所形成的条款和费率框架一直
8、是车险经营的基础。在此后的五年间,车险条款的改革基本上是对1995年版条款进行修订和补充,突出特点是将盗抢、自燃等责任从主条款中分离出来,制定附加保险条款。而费率改革的思路基本上是在坚持“从车费率”的模式下进行结构性调整,费率总水平是上升的.第二次是在2003年1月至2006年7月,车险费率全面放开,各家保险公司根据其特点和优势制订了多样化费率,不同的车辆、不同的车型、不同的交通记录,甚至开车人的性别、年龄不同,车辆保险的费率都不一样.,ABC条款,随着2006年7月交强险的实施,各保险公司都采用了由保险行业协会召集各保险公司协商制定的统一的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A条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B条
9、款、机动车辆保险行业协会C条款。市场上只有上述三种费率可供消费者选择,通过研究这三款费率表,发现这三款基准费率大致相同,但保费价格的可调整因子和优惠的项目非常多。如A款累计各种优惠可达到总保费的50以上;B款费率在主险、附加险、基准费率的基础上,共引入了12项费率系数,通过保费调整系数调节保费总额,优惠30;C款费率系数,优惠幅度最高可达到50。对这些名目繁多的调节因子,投保人可以有针对性地虚报内容,达到优惠的目的,从而引发投保道德风险,加大了车险经营中的风险。对杭州车险市场的销售主体业务员、代理人的调查了解发现大部分保险公司都在7折销售,另加15的代理费用,这样折算出市场费率在6折左右,改革
10、举步维艰,现行车险体制把经营结果的着力者在一定程度上界定为监管部门,保险公司车险一亏损,就归因于费率过低,要求监管部门修订条款,提高费率,交易中出现纠纷就要求监管门对条款进行解释。经营情况趋好后,保险公司就支付高额手续费、支付高额退费,或变相降低费率进行违规竞争。因为体制的原因,出现了“上调费率经营好转恶性竞争经营恶化再上调费率”的恶性循环。在这种循环中,保险公司和被保险人,尤其是被保险人没有真正获取利益,真正受益者是违法中介人和违规经营的中介人。,改革建议,车险费率市场化改革举步维艰,车险产品的费率水平并不能准确地反映不同层次的消费者对于防范风险的需要.进一步改革费率市场迫在眉睫又困难重重.
11、针对此情况,我们提出以下改革建议:1、逐步积累随车随人因素数据2、转变监管方式,净化保险市场 3、培育公平竞争意识,防止出现恶性竞争,三、着重考虑给消费者提供方便(Convenience to buy),从营销渠道谈为消费者提供方便,营销渠道,A直销模式,直销模式续,B 4S 店渠道模式,汽车4S店是指将以下四项功能 集于一体的汽车销售服务企业整车销售(sale)零配件(spare part)售后服务(service)信息反馈(survey)。,4S 店渠道模式续,保险公司在股东的支持下选择性地对某些4S 店进行全资或控股收购。这样保险公司处于汽车经销、汽车维修、保险等这样一个完整消费链的领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动车辆 保险 营销 体制 探讨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