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ppt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的发展简史 汇率决定理论从产生到现在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经历了“国际借贷说”、“购买力平价说”、“汇兑心理说”、“国际收支说”和“资产市场说”等几个阶段。,第一节 购买力平价理论,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 Parity,PPP)是最为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之一,其基本思想是,汇率取决于价格水平,而不是价格水平取决于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有两种形式: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Absolute Purchasing Power Parity)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Theory of Relative Purcha
2、sing Power Parity)。购买力平价理论赖以成立的前提是一价定律。,一价定律(Law of One Price)认为,在假定完全竞争市场和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之间存在完全可替代性的条件下,除去运输成本、贸易壁垒和信息成本,一个给定的商品()的价格,用相同的货币来标价,在不同的地点将是相同的,即下式成立:若等号不成立,则会存在对套利者有利可图的贸易机会。套利的最终结果会使同种商品在两国用同一种货币表示的价格趋同。,一、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我们将一价定律加以推广,则有:上式就是绝对购买力平价的表达式。因为一国物价水平的倒数就是该国单位货币的购买力,所以两国物价水平的比值就称为购买力平价,
3、而购买力平价的数值就是汇率。,二、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的是某一时点上汇率的决定,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说明的则是在两个时点内汇率的变动。由于商品价格水平的不断变化,将汇率的升降归因于物价或货币购买力的变动的理论就是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这就是说,在一定时期内,汇率的变动要与同一时期内两国物价水平的相对变动成比例,用公式表示为:相对购买力平价可用来预测实际汇率。,或,三、对购买力平价理论的评价,合理性在于,它有助于说明通货膨胀与汇率变动之间的联系,是长期内决定汇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它被吸收进其他一些汇率决定理论,成为国际汇率理论发展的基石。存在着以下一些缺陷:(1)从理论基
4、础上来看,购买力平价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前提的。(2)它假定所有商品都是贸易商品,忽视了非贸易商品的存在。(3)购买力平价理论过分强调了物价对汇率的作用,但这种因果关系并不是绝对的。(4)它忽略了国际资本流动对汇率所产生的冲击。(5)购买力平价理论只是一种静态或比较静态的分析。(6)购买力平价理论最大的缺陷是无法对浮动汇率以来外汇市场上的汇率剧烈波动做出解释。,第二节 利率平价理论,在资本资产市场上,货币的价格由利率来表现,而利率是一种收益率,它表明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率或贷出货币的收益率。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在资本自由流动的前提下,拥有一国货币的机会成本还将包括预期的或远期的货币对外价值的变动率。将
5、两国货币的比价同各自的机会成本(或收益)相联系,我们就得到汇率决定的利率平价理论。主要代表人物:凯恩斯、保罗爱因奇格。,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两国货币之间的汇率由金融资产市场上两国货币资产的收益来决定。理性的投资者将比较本国或外国资产的投资收益率,据此制定投资策略,并产生对外币和本币的相对供求,进而决定两国汇率。当本国利率低于外国时,投资者为获得较高收益,会将其资本从本国转移到外国,以进行套利活动,获取利息差额。但他能否达到此目的,必须以两国货币汇率保持不变为前提条件;如果汇率发生对其不利的变动,他不仅不能获得较高收益,反而会遭受损失,为避免这种情况,投资者会在远期外汇市场,按远期汇率将其在外国投
6、资所得收益卖为本国货币,并将此收益同在本国投资所得收益进行对比。这种对比的结果,便是投资者确定投资方向的依据。两国投资收益存在差异,形成了资本在国际间移动。直到通过利率的调整,两国的投资收益相等时,国际间的资本移动才会终止。基于这些分析,利率平价理论认为:同即期汇率相比,利率低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上升,而利率高的国家的货币的远期汇率会下跌;远期汇率同即期汇率的差价,约等于两国间的利率差。,一、无抛补的利率平价,现在我们考察一单位本国货币资金的投放。假设投资期限是一年,i是本国的利率,i*是外国的利率,在资本自由流动下,投资者有两种投资方式可供选择:(1)在本国投资,获得本息总额为1+i。(
7、2)在外国投资,方法是先将本币按即期汇率e兑换为1/e单位外币,用外币投资,到期满时获得投资本息总额(1+i*)1/e,如果投资者预期一年后的汇率是e1,按此汇率再重新换成本币,预期的本息和为(1+i*)e1/e。令上述两种投资方式的本息和相等,可以得到如下近似关系:这个式子就是无抛补利率平价的表达式,其含义是,在无抛补套利的条件下,两国的名义利率之差正好等于本国货币的预期贬值率。,二、抛补的利率平价,投资者在从事套利活动时,往往会考虑到汇率波动的因素,在套利时做一个外汇掉期交易,利用远期外汇交易锁定未来交易的汇率,以图在保值的基础上获利。此时的套利称为抛补的套利。,假定本国金融市场上一年期存
8、款利率为i,外国金融市场上同种利率为i*,即期汇率为(这里采用直接标价法)。1.当两国利率存在差异时,投资者首先会考虑投资外国金融市场,一单位本国货币通过即期汇率折算成单位外国货币,则在到期时可获得本利和:由于是抛补套利,投资者在以即期汇率买入外币进行投资的同时,卖出它的一年期远期外汇。远期汇率是f,则一年后用本币折算的本利和是:2.投资者再与投资本国得到的本利和进行比较,投资本国得到的本利和是1+i,3.在利率平价成立的前提下,即投资外国与投资本国得到的本利和相等,也就是令1+i 和前式两式相等,经过整理得到:此式两边同减1,整理得:因为1,令,则:此式就是抛补的利率平价的一般形式。它的经济
9、意义是:汇率的远期升贴水率等于两国货币利率之差。如果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则本币在远期将贬值;如果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则本币在远期将升值。在实践中,可以利用利率平价对汇率进行预测。,三、对利率平价理论的评价,现实世界中,利率平价往往难以成立,主要有三个原因:(1)利率平价理论忽略了外汇交易成本。然而,交易成本却是很重要的因素。(2)利率平价理论假定不存在资本流动障碍,假定资金能顺利、不受限制地在国际间流动。(3)利率平价理论还假定套利资金规模是无限的,故套利者能不断进行抛补套利,直到利率平价成立。,第三节 汇率决定的货币分析法,资产市场学说与传统的汇率决定理论有很大的不同。资产市场学说抛弃了传统
10、的流量分析方法,认为汇率的变动是为了实现两国资产市场的存量均衡。它从资产市场的视角出发,强调货币的资产属性,因而货币的相对价格(汇率)由持有这些货币的现有存量的意愿所决定。因此,对汇率决定的分析应该使用确定其他资产价格时所运用的分析方法和基本理论。,资产市场学说的基本假定,理性预期 资本完全自由流动 有效市场假说 资产市场由本国和外国的货币市场、本国和外国债券市场构成,资产市场的均衡决定于资产供给与资产的需求存量的平衡汇率被视为一种资产价格而存在,资产市场学说由两部分构成,即货币分析法(Monetary Approach)和资产组合平衡模型(Portfolio Balance Model)。货
11、币分析法假定本外币债券资产有完全的替代性,而资产组合平衡模型认为两者之间存在不完全的替代性。货币分析法又分成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两种分析法。,一、弹性价格货币模型(Flexible Price Monetary Model),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由雅各布弗兰克尔(Jacob Frenkel)1975年在斯德哥尔摩大会上提出。该模型充分体现了货币主义的基本思想,即货币中性论,认为商品价格与资产价格都是完全弹性的,通过价格的灵活变动,各个市场总是能迅速调整至均衡,货币对实际变量没有影响。,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汇率的决定过程也就是一个国家的货币供给和需求实现均衡的过程。该模型成立,需要有3
12、个前提条件:第一,货币供给是外生的;第二,本国和外国的货币市场是统一的,本外币资产是完全可替代的。非抛补的利率平价规律存在;第三,购买力平价条件成立。该模型由两个基本模块构成:购买力平价理论和稳定的货币需求函数。,(一)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架构,假定购买力平价始终成立:在货币市场上,稳定的货币需求Md取决于三个变量:实际国民收入Y、价格水平P和利率水平I。取对数处理,得到:3.货币市场的均衡要求Md=Ms,而货币供给是外生的政策变量M,货币市场均衡的对数形式为:同理,对于国外,同样有:可得:4.综上,得到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双重均衡的方程式:,(二)模型结论分析,汇率变动决定于三组变量:本国货币供
13、给相对于外国货币供给的存量变动、本国与外国实际国民收入的相对变动和本国利率水平相对于外国利率水平的变动。当一国扩张其货币时,本币成比例贬值;而当本国实际收入增加时,本国货币升值;本国利率相对提高则会导致汇率的上升,即本币的贬值。,(三)对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评价,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有如下主要贡献。第一,可以通过该模型进行理性预期,给货币当局提供政策上的参考。第二,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将人们的注意力重心转向了资产市场,认为汇率是资产的价格。同时,将购买力平价这一在商品市场上发挥作用的学说与资产市场联系起来。第三,模型进一步引入了货币供应量、国民收入、利率等一些基本经济因素以及引入理性预期等变量进行均衡分
14、析,提出了一般均衡分析的框架以及汇率决定的存量分析方法。,(三)对弹性价格货币模型的评价(续),弹性价格货币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一,弹性价格货币模型是以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为自己最重要的前提假设,并且假定现实世界是一个能进行无摩擦、无成本和瞬时调节的世界,从而保证无论在长期或是短期,购买力平价都是成立的。而现实中购买力平价并不总是成立,所以,该货币模型的分析有多大的可信性也是值得怀疑的。第二,只考虑汇率受价格影响,而没有考虑资本市场上的风险溢价。第三,价格具有完全弹性在现实中缺乏证据。第四,在讨论货币需求时,认为货币流通速度是外生的,是可控的,所以货币需求是稳定的。第五,讨论只限于名义汇率而忽
15、略了实际汇率。第六,认为预期是完全具有理性的,这也是过强的假定。,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Sticky Price Monetary Model),1976年,鲁迪格多恩布什(Rudiger Dornbusch)将货币模型向前推进了一步,建立了粘性价格货币模型,提出了汇率“超调”(Overshooting)思想。多恩布什认为,商品市场的价格和劳动力市场的工资具有粘性,调整起来会很慢,但是,资产市场的价格会立刻发生变化。汇率受资产市场决定,汇率的变动在短期内与商品价格的变动不是同步的,所以购买力平价在短期内是不存在的,一般表现为汇率短期内出现过度波动,即所谓的超调现象。因此,粘性价格货币模型也称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第二章 汇率决定理论 国际金融 理论 实务 第二 汇率 决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