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史 第十章 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13P).ppt
《中国经济史 第十章 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13P).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济史 第十章 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13P).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在治理国家时,关注的是分配领域中的“均”与“平”,而无发展的概念。1840年国门打开后,发展的问题才逐渐引起朝野上下的重视。怎样发展?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商为国本”到“工居商先”、“以工立国”、“振兴实业”和“实业救国”再到国家工业化以及全面改造传统农业这样一个历史过程。自清末以来,在振兴实业的推动下,历届政府不断改革传统管理机构,转变政府职能,移植西方法律,增加制度供给,在社会经济转型促进着政府社会政治职能的转型。,第一节 政府职能的转变,一,工商管理模式的转变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由农业向近代工商业的转变,1895年以后,政府对工商业的管理逐
2、渐由强制征税式的管理转向为工商业者财产权利提供服务,尽量减少国家干预,放任民营企业自由发展。这一转变降低了交易费用,增加了公共产品的供给。,二、近代经济立法的出台(一)制定商法,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商业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对“破产之商不得涉及其兄弟叔伯及妻之财产”,摒弃了传统社会动辄株连九族的反人道律例。(二)制定路矿法规,保护利权;由于对外国资本开放了开发路矿的权利,也不得不允许中国民间集资兴办路矿。并对洋商的股权进行了一些限制。,(三)制定金融法规,整顿金融秩序。加强了对银行业发行纸币的管理,要求有40的现款作为准备金。规定货币以元为计量单位,银元为国币,铸币权归中央。(四)制定奖励实业章程,倡
3、导设立商会。集股50万元以上者,按集股数目分别给予不同品级的顶戴或顾问官等荣誉称号。1903年设立商部,制定公司律,颁布简明商会章程,倡设商会。,第二节 工商管理机构和管理方式的变化,一、近代工商管理机构的变革历程(一)第一阶段: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与南北洋通商大臣(二)第二阶段是19世纪末戊戌维新所拟建的新式工商管理机构(三)第三阶段则为20世纪初年的“新政”改制。,二、近代工商管理模式的近代化及其局限性 政府职能的转型主要体现为它是适应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需要而产生的。许多原来代管或兼管的部门开始向专门化部门转变。并且逐渐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垂直式工商管理系统。在决策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经济史 第十章 近代国家经济政策和制度的变迁13P 中国 经济史 第十 近代 国家 经济政策 制度 变迁 13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40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