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观察86168.ppt
《课堂观察86168.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堂观察86168.ppt(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课堂观察,2,提纲,“听课”与“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含义“课堂观察”的意义“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20个视角、30个观察点“课堂观察”的程序课堂观察量表,3,听课与课堂观察,“听课”,即同事之间互助听课。这种观察研究是描述性的,带有观察者的个人判断。它通过给观察者提供一个难得的机会让其看到并分析学生在课堂上到底做什么而对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有益处。“课堂观察”,它不只是“听”,而是集“听”,“看”,“思”和“学”为一体,实为“观课”。,4,推门听课,听课人员如果不事先获得授课教师的同意就进入教室听课,轻者会让授课教师感到猝不及防,乱了方寸,影响授课质量,重者会令授课教师产生抵触心理和对立情
2、绪。听课人员本来是好意,但却因为违反了自愿的原则而有可能把自己推到授课教师的对立面,提出的改进建议对方自然也不会愉快接受,甚至遭到对方的抵制。实际上,这种“推门听课”的破坏力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5,课堂观察 的含义,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作为专业活动的观察与一般的观察活动相比,它要求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直接(或间接)从课堂上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做相应的分析、研究。它是教师日常专业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
3、6,课堂观察是一种行为系统。它由明确观察目的、选择观察对象、确定观察行为、记录观察情况、处理观察数据、呈现观察结果等一系列不同阶段的不同行为构成。,7,课堂观察是一种研究方法。它将研究问题具体化为观察点,将课堂中连续性事件拆解为一个个时间单元,将课堂中复杂性情境拆解为一个个空间单元,透过观察点对一个个单元进行定格、扫描,搜集、描述与记录相关的详细信息,再对观察结果进行反思、分析、推论,以此改善教师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8,课堂观察是一种工作流程。它包括课前会议、课中观察与课后会议三个阶段。从课前会议的讨论与确定,课堂中的观察与记录,到课后会议的分析与反馈,构成了确定问题收集信息解决问题的工
4、作流程。基于课堂观察,教师认识、理解、把握课堂教学事件,澄清教学实践的焦点问题,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之上反思教学行为,寻求新的教学改进策略与方式。,9,课堂观察是一种团队合作。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团队进行。在课堂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教师之间多向互动的过程。教师借助于课堂观察共同体,探究、应对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管理上的问题,开展自我反思和专业对话,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同时,促使该合作体的每一位成员都得到应有的发展。,10,课堂观察的意义,课堂观察对改善学生课堂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形成学校合作文化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11,首先,课堂观察的起点和归宿都是指向学生课堂学习的
5、改善。课堂观察主要关注学生是如何学习,会不会学习,以及学得怎样,这与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所确定的观察点不是学生,其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学生是否学得有效得到检验。因此,课堂观察的过程关注学习、研究学习和促进学习的过程,始终紧紧围绕着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12,其次,课堂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它不是为了评价教学,面向过去,在观察之后对被观察者评出三六九等;而是为了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高质量的课堂观察就是一种研究活动,它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为教师的专业发展
6、提供了一条很好的途径。,13,再次,课堂观察作为一种合作的专业研究活动,有助于学校合作文化的形成。课堂观察是互惠性的,它不是行政命令,也不是规定性的任务,而是出于自愿和协商的专业学习活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都能受益。,14,课堂观察的四个维度,维度一:学生学习。维度二:教师教学。维度三:课程性质。维度四:课堂文化。,15,课堂主要由学生、教师、课程及课堂文化构成。学生学习维度主要关注怎么学或学得怎样的问题,学生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是课堂学习的积极参与者、主动建构者,学生的有效学习是课堂成败的决定性因素。教师教学维度主要关注怎么教的问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教师灵活运用各
7、种教学资源、教学方式等教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程性质维度主要指的是教和学的内容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师生在课堂中共同面对的教与学的客体。三者之间,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通过课程发生联系;在整个互动、对话、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课堂文化。因此,课堂文化具有整体性,关注的是整个课堂怎么样的问题,是课堂中各要素多重对话、互相交织、彼此渗透形成的一个场域。,16,四维框架的实践依据则是“我观察什么课”这问题的提出。这是每一个课堂观察都必然要面对的问题。由这个问题我们可推导出(1)学生在课堂中是怎样学习的?是否有效?(2)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3)这堂课是什么课?学科性表现在
8、哪里?(4)我在该课堂呆了40或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这四个问题恰可通过课堂观察的四维框架的使用得到回答。,17,20个观察视角,维度一:学生学习。观察视角:准备/倾听/互动/自主/达成维度二:教师教学。观察视角::环节/呈示/对话/指导/机智维度三:课程性质。观察视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维度四:课堂文化。观察视角:思考/民主/创新/关爱/特质,18,30个观察点,维度一:学生学习1学生课前准备了什么?是怎样准备的?2学优生、学困生的准备习惯怎么样?3有多少学生能倾听老师的讲课?能倾听多长时间?4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笔记/查阅/回应)?有多少人?5有哪些互动行为?学生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课堂 观察 86168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38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