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讲义.ppt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讲义.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讲义.ppt(10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我国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介绍第三节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第四节 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第五节 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三同时”第六节 危险物品、场所和设备第七节 劳动防护用品与健康检查第八节 特种作业第九节 职业健康安全标准第十一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职业健康安全,第一节 概述,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是调整劳动关系中规范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劳动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举例,1956年“三大规程”工厂健康安全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 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1992年矿山安全法1994年中华人民
2、共和国劳动法2001年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健康安全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根本大法职业健康安全法律: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 基本法,如劳动法、民法 专项法(也叫特别法),如消防法、职业病防治法。,第二节 中国主要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号,八届人大常委会8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该法共分13章107条,其中第六章为“劳动健康安全”方面的条款(第52至第57条)。,第52至第57条主要内容,关于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关于劳动健康安全设施和三同时制度的规定关于特种作业上岗要求的规定关于劳动者在健康安全中的权利和义务关于伤亡事故
3、和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处理制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修订工会法工会的权利(第22条规定)工会在“三同时”工作中的作用(第23条规定)工会在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时作用(第24条规定)工会在企业、事业单位侵犯职工合法权益的问题时的作用(第25条规定)工会在职工因工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时的作用(第2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九届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于2001年10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将于2002年5月1日起施行。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
4、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劳动者依法享有职业卫生保护的权利。用人单位的义务和责任:为劳动者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加强对职业病防治的管理,提高职业病防治水平,对本单位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承担责任;必须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工作符合下列职业卫生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
5、卫生标准;与职业病危害防护相适应的设施;生产布局合理,符合有害与无害作业分开的原则;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关于保护劳动者健康的其他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消防法第二条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九条,“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必须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者相对独立的安全地
6、带。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应当设置在合理的位置,符合防火防爆要求。原有的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工厂、仓库和专用车站、码头,易燃易爆气体和液体的充装站、供应站、调压站,不符合前款规定的,有关单位应当采取措施,限期加以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一条,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公共场所室内装修、装饰根据国家工程建筑消防技术标准的规定,应当使用不燃、难燃材料的,必须选用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确定的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材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四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履行的消防安全职责:(一)制定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
7、操作规程;(二)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确定本单位和所属各部门、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三)针对本单位的特点对职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四)组织防火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消防设施和器材、设置消防安全标志,并定期组织检验、维修,确保消防设施和器材完好、有效;(六)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同样应履行上述消防安全职责,做好住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五条,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不得设置员工集体宿舍。在设有车间或者仓库的建筑物内,已经设置员工集体宿舍的,应当限期加以解决。对于暂时确有困难的
8、,应当采取必要的消防安全措施,经公安消防机构批准后,可以继续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六条,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除履行以上职责外,还应履行下列消防安全职责:(一)建立防火档案,确定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防火标志,实行严格管理;(二)实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记录;(三)对职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四)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七条,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或者使用、销毁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个人,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生产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单位,对产品应当附有燃点、闪点、爆炸极限等数据的说明书,并且注明防火防爆注意事项。对独立包装的易燃易爆
9、危险物品应当贴附危险品标签。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禁止携带火种进入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场所。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储存可燃物资仓库的管理,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消防安全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十八条,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因特殊情况需要使用明火作业的,应当按照规定事先办理审批手续。作业人员应当遵守消防安全规定,并采取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的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消防安全操作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条:电器
10、产品、燃气用具的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电器产品、燃气用具的安装、使用和线路、管路的设计、敷设,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消防安全技术规定。第二十一条: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公用和城建等单位在修建道路以及停电、停水、截断通信线路时有可能影响消防队灭火救援的,必须事先通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对矿山建设和开采的安全保证、矿山企业的安全管理和监督、事故处理、法律责任等内容作了规定。,第三节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
11、理体制与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中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制 企业负责 行业管理 国家监察 群众监督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第四节 职业健康安全制度,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最基本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是所有职业健康安全制度的核心。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健康安全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教育制度,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要“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健康安全教育。”1995年劳动部颁布
12、了企业职工劳动健康安全教育管理规定。,职业健康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思想教育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典型事故教育,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制度是清除隐患、防止事故、改善劳动条件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职业健康安全检查可以发现企业及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因素,以便有计划地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生产。,职业健康安全检查,日常性检查专业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不定期检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按伤害程度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86),轻伤,指损失工作日为一个工作日以上(含1个工作日),105个工作日以下的失能伤害,但构
13、不成重伤事故;重伤,指损失工作日为105个工作日以上(含105个工作日)的失能伤害,重伤的损失工作日最多不超过6000日;死亡,其损失工作日为6000日。,按事故严重程度分类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轻伤事故,指只有轻伤的事故;重伤事故,指有重伤没有死亡的事故;死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2人的事故;重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39人的事故;特大伤亡事故,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事故。,按事故类别分类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放炮火药爆炸化学性爆炸物理性爆炸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按受伤性质分类,受伤性质是指人体
14、受伤的类型,从医学的角度给予创伤的具体名称 电伤 挫伤 割伤 擦伤 刺伤 撕脱伤 扭伤 倒塌压埋伤 冲击伤。,伤亡事故报告程序,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所在地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查院、工会。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逐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重大死亡事故报至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伤亡事故统计规定,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实行以地区考核为主的制度。各级隶属
15、关系的企业和企业主管单位要按当地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时间报送报表。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对各部门的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情况实行分级考核。企业报送主管部门的数字要与报送当地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数字一致,各级主管部门应如实向同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报送。省级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及计划单列的企业集团的职工伤亡事故统计月报表、年报表应按时报到国家安全生产行政主管部门。,伤亡事故处理,事故调查组提出的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建议,由发生事故的企业及其主管部门负责处理。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
16、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伤亡事故处理,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以不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伤亡事故处理工作应当在90日内结案,特殊情况不得超180日。伤亡事故处理结案后,应当公开宣布处理结果。,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处理,职业病报告办法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相应的职业病防治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负责职业病报告工作。职业病报告实行以地方为
17、主,逐级上报的办法。职业病处理,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制度,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内容及范围单位或工作场所措施名称措施内容和目的经费预算及其来源负责设计、施工的单位或负责人开工日期及竣工日期措施执行情况及其效果。,职业健康安全措施计划的范围,安全技术措施,如防护装置、保险装置、信号装置、防爆炸设施等措施。职业卫生措施,如防尘、防毒、防噪音、通风、照明、取暖、降温等措施。房屋设计等辅助性措施,如更衣室、沐浴室、消毒室、妇女卫生室、厕所等。职业健康安全宣传教育措施,即为宣传普及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基本知识所需要的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健康安全教材、图书、资料,职业健康安全展览和训练班等。,职业
18、健康安全措施计划编制的依据和方法,国家发布的有关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规和标准;在健康安全检查中发现而尚未解决的问题;造成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的主要原因和所应采取的措施;生产发展需要所应采取的安全技术和工业卫生技术措施;安全技术革新项目和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职业健康安全监察制度是指国家法律、法规授权的行政部门,代表政府对企业的生产过程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监察;以政府的名义,运用国家权力对生产单位在履行职业健康安全职责和执行职业健康安全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依法进行监督,纠举和惩诫制度。,第五节 职业健康安全设施与“三同时,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方面,机床、提升设备、机车
19、、农业机器及电气设备等传动部分的防护装置;在传动梯、吊台上安装的防护装置及各种快速自动开关等。电刨、电锯、砂轮及锻压机器上的防护装置;有碎片、屑末、液体飞出及有裸露导电体等处所安设的防护装置。升降机和起重机械上的各种防护装置。锅炉、压力容器、压缩机械及各种有爆炸危险的机器设备的安全装置和信号装置。各种联动机械之间、工作场所的动力机械之间、建筑工地上为安全而设的信号装置,以及在操作过程中为安全而设的信号装置。,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安全技术方面,各种运转机械上的安全起动和迅速停车装置;各种机床附近为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而专门设置的附属起重设备。电气设备的防护性接地或接零,以及其他防触电设施。在生产区域内危
20、险处所设置的标志、信号和防护装置。在高处作业时,为避免工具等物体坠落伤人以及防坠落摔伤而设置的工具箱或安全网。防火、防爆所必需的防火间距、消防设施等。,职业健康安全设施职业卫生方面,为保持空气清洁或使温度符合职业卫生要求而安设的通风换气装置和采光、照明设施。为消除粉尘危害和有毒物质而设置的除尘设备及防毒设施。防止辐射、热危害的装置及隔垫、防暑、防温设施。为改善劳动条件而铺设各种垫板。为职业卫生而设置的对原材料和加工材料消毒的设施。为减轻或消除工作中的噪音及震动的设施。,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生产性辅助设施,专为职工工作用的饮水设施。为从事高温作业或接触粉尘、有害化学物质或毒物作业人员专用的淋浴设备或
21、盥洗设备。更衣室或存衣箱,工作服洗涤、干燥、消毒设备。女士卫生室及洗涤设备,以及食物的加热设备。为从事高温作业等工种工人修建的倒班休息室等。,“三同时”制度具体内容,建设项目在进行可行性研究论证时,必须进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论证,明确项目可能对职工造成危害的防范措施,并将论证结果载入可行性论证文件。设计单位在编建设项目的初步设计文件时,应当同时编制劳动健康安全专篇,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审查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不得擅自更改职业健康安全设施的设计,并对施工质量负责。,“三同时”制度具体内容,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必须按照国家有关建设项目职业健康安全
22、验收规定进行。不符合职业健康安全规程和行业技术规范的,不得验收和投产使用。建设项目验收合格,正式投入运行后,不得将职业健康安全设施闲置不用,生产设施和职业健康安全设施必须同时使用。,第六节 危险物品、场所和设备,国家对于危险物品、场所和设备有具体的安全法规规定生产、销售、储存、运输和使用易燃、易爆、剧毒、强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应当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在紧急情况抢救、安全疏散的设施和预案;工作场所应设置安全标签和报警装置,危险作业场所和特种设备的生产、安装、维修单位应进行安全评价和安全资格认可。,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和使用,生产和使用化学危险物品的企业,应当根据化学危险物品的种类、性能,设
23、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监测、报警、降温、防潮、避雷、防静电、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并根据需要,建立消防和急救组织。生产化学物品的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有关工业产品质量责任的法规,保证产品质量符合国家规定,并应经过包装监督检验机构的测试或检查。生产、使用化学物品的企业和个人必须遵守各项安全生产制度,严格用火管理制度。,化学危险品的生产和使用,生产、使用化学物品时,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盛装化学物品的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须进行检查,消除隐患,防止火灾、爆炸、中毒等事故发生。生产化学物品的装置,应当密闭,并设有必要的防爆、泄压设施。生产有毒物品应当设有监测、报警、自动联锁、中和、消除等安全及
24、工业卫生设施。,化学危险物品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并设专人管理。化学危险物品的生产车间、经销商店,可根据需要设立周转性的化学危险物品仓库,其储存限量按当地主管部门与公安部门的规定存放。交通运输部门的车站、码头,要修建专用仓库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化学危险物品储存,修建专用仓库确有困难,又必须在一般仓库短期储存化学危险物品的,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隔离存放。化学危险物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化学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温、消除静电、防护围堤等安全措施。,储存化学物品应符合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 讲义 中国 职业 健康 安全 法律 法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38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