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农业规则与案例.ppt
《WTO农业规则与案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TO农业规则与案例.ppt(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WTO农业规则与案例,Agreement on Agriculture,农业协定的规则,一、形成过程二、主要内容,一、形成过程,背景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特殊的领域,一直游离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规则的有效约束之外农业保护深深地植根于发达国家的农业政策之中以至于在1964年关贸总协定“肯尼迪回合”以后的多边贸易谈判中,尽管试图将农产品贸易问题纳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管理框架,但都未能如愿以偿。由于不能对农业保护主义进行有效的约束,发达国家利用1947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体制缺陷,一方面极力推行农业支持和进口限制政策,造成农产品生产过量和结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又为缓解库存压力,处理剩余产品,通过巨额出口补
2、贴向国际市场大量销售农产品。这些做法导致国际农产品贸易冲突在20世纪80年代初不断升级,严重扭曲了国际农产品市场。,1986年“乌拉圭回合”启动时,农产品贸易问题被列为该轮谈判的中心议题之一。农业谈判主要在三大利益集团之间展开。三大利益集团是美国、欧洲共同体和凯恩斯集团(由澳大利亚、加拿大、阿根廷、巴西、智利、新西兰、哥伦比亚、斐济、匈牙利、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乌拉圭组成)。谈判的目标是,减少农业补贴和保护,建立一个公正的、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体系,从根本上纠正国际农产品市场中存在的扭曲现象。由于农产品贸易谈判各方利益冲突,谈判曾数度陷入破裂的边缘。经过艰苦的努力,参加
3、方终于在1993年12月15日达成了农业协定。,二、主要内容,农业协定分为13个部分,有21个条款和5个附件。包括:适用的产品范围农产品贸易规则给予发展中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建立农业委员会等,(一)适用的产品范围,以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为基础,农业协定定义的农产品范围是:1商品名称及编码协调制度中第124章包括的产品(鱼及鱼产品除外)。2税号290543(甘露糖醇)、290544(山梨醇),税号3301(精油),税号35013505(蛋白类物质、改性淀粉、胶),税号380910(整理剂)、382360(290544以外的山梨醇),税号41014103(生皮),税号4301(生毛皮),税号500
4、15003(生丝和废丝),税号51015103(羊毛和动物毛),税号52015203(原棉、废棉和已梳棉),税号5301(生亚麻)、5302(生大麻)。,(二)农产品贸易规则,有关农产品贸易的规则,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市场准入农业国内支持出口补贴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等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给与差别和特殊待遇,1农产品市场准入market access,非关税措施的关税化关税减让承诺最低市场准入实施特别保障措施,非关税措施的关税化,关税化政策范围进口数量限制、差价税、进口许可证允许例外存在国际收支失衡、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制定相应进口关税(从量税或从价税)的依据是关税等值。某种农产品的关税等值,等于
5、该产品的国内市场平均价格减去该产品或相近产品的国际市场平均价格;某种农产品加工品的关税等值,等于农产品原料的关税等值乘以农产品原料占农产品加工品的比重。,关税减让承诺,从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成员在6年内,发展中国家成员在10年内,分年度削减农产品关税。以19861988年关税平均水平为基础,用简单算术平均法计算,发达国家成员削减36,每个关税税号至少削减15;发展中国家成员削减24,每个关税税号至少削减10。,最低市场准入,以19861988年为基准期,有关成员在这一期间进口必须进行关税化的农产品在关税减让实施期的第一年,应承诺的最低进口准入数量应为基准期国内消费量的3,在实施期结束时(第
6、6年)应该提高到5。如基准期的进口数量超过国内消费量的5,则应维持原有的市场准入机会。通过关税配额实施最低的市场准入,配额内的进口享受较低或最低的关税,配额外的进口缴纳关税化后的关税。,最低市场准入是指各成员方对一些过去应高度限制或少量甚至禁止进口的农产品,做出的最低市场准入承诺,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启用该机制的前提条件是数量增加某年度的进口量超过前3年进口量的平均水平(根据该成员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确定)价格下降进口价格低于19861988年进口参考价格平均水平10。,2农业国内支持,是指各成员方对农产品实施的价格支持、直接支持以及其他形式的国内保护措施,绿箱措施,黄箱措施,蓝箱措施,农业协定
7、规定的“绿箱”措施是指,由政府提供的、其费用不转嫁给消费者,且对生产者不具有价格支持作用的政府服务计划。这些措施对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生产不会产生或仅有微小的扭曲影响,成员方无须承担约束和削减义务。“绿箱”措施主要包括:一般农业服务支出,如农业科研、病虫害控制、培训、推广和咨询服务、检验服务、农产品市场促销服务、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粮食安全储备补贴;粮食援助补贴;与生产不挂钩的收入补贴;收入保险计划;自然灾害救济补贴;农业生产者退休或转业补贴;农业资源储备补贴;农业结构调整投资补贴;农业环境保护补贴;落后地区援助补贴等。,绿箱措施,“黄箱”措施,农业协定规定的“黄箱”措施是指,政府对农产品的直接价
8、格干预和补贴,包括对种子、肥料、灌溉等农业投入品的补贴,对农产品营销贷款的补贴等。这些措施对农产品贸易产生扭曲,成员方必须承担约束和削减补贴义务。,黄箱措施,农业协定规定,自1995年开始,以19861988年为基准期,发达国家成员在6年内逐步将综合支持量削减20,发展中国家成员在10年内逐步削减13。在此期间内,每年的综合支持量不能超过所承诺的约束水平。对特定农产品或所有农产品的支持,实行微量允许,即只要综合支持量不超过该产品生产总值或农业生产总值的5(发展中国家成员为10),就不须削减。发展中国家成员的一些“黄箱”措施也被列入免予削减的范围。主要包括农业投资补贴,对低收入或资源贫乏地区生产
9、者提供的农业投人品补贴,为鼓励生产者不生产违禁麻醉作物而提供的支持等。,黄箱措施,“蓝箱”措施,农业协定规定的“蓝箱”措施是指,按固定面积和产量给予的补贴(如休耕补贴,控制牲畜量),按基期生产水平的85或85以下给予的补贴,按固定牲畜头数给予的补贴。这些补贴与农产品限产计划有关,成员方不须承担削减义务。,3出口补贴,出口补贴是一项对贸易产生严重扭曲的政策措施,农业协定不禁止成员对农产品出口实行补贴,但要削减出口补贴。数量减让价值减让,4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与农产品贸易有关的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应遵循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规定。,(三)给予发展中成员特殊和差别待遇,最不发达成员
10、不须承诺削减关税或补贴。,(四)农业委员会,为便利农业协定的实施,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了农业委员会。农业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审议成员方执行“乌拉圭回合”中所作承诺的进展情况,为成员方提供讨论与执行农业协定任何事项的机会。,三、WTO农产品贸易规则与中国(一)中国农业现状:我国是农业大国,我国12亿多人口中有8亿多农民,6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48%的劳动力依靠土地为生计,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就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然而目前我国4.33亿农业劳动力约有1.3亿是剩余劳动力,农村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加入WTO后,由于农业生产部门的部分萎缩,大约有960万农业劳动力需要转移到制造业和服务
11、业,然而当前我国有2亿多文盲和半文盲,其中2/3都在农村,我国农民文化素质太低,再加上农民的非农工作技能、市场信息的获得能力都较低,农民的再就业困难很大。虽然从种植业中分离出来的农民迟早会在贸易自由化带来的新行业中找到新出路,但是短时期内这部分失业的农民将成为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实际上中国不能、也不可能对农业实行高保护、高补贴政策。面对广大的农村地区和巨大的农民人口,这样做付出的代价高昂,结果可能得不偿失。我国农产品贸易问题和其他发达成员有根本区别。按有关专家的说法,就是“中国不是壁垒太严重,而是体制太落后,严重地不适应世界贸易的游戏规则,所以遭
12、到别人的指责还有苦说不出。”,另一方面,履行加入的承诺,又使中国农业面临国内国际双重竞争,并出现国内农产品市场国际化、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新趋势。中国农业在就业、收入压力越来越大,市场化改革远未完成的关键时期,不得不走向国际化阶段。这不仅对农产品以及农业收入、价格、就业产生深刻影响,而且对中国的农业经济体制和政策提出了挑战。事实上中国的贸易体制一直处在一个快速的变革过程当中。而这种变革主要是由政府主导的体制改革来进行的。但直到今天,还远远不适应“的游戏规则”。,(三)中国农业存在的问题:1、农业组织化程度低:除了在多边贸易谈判中要应付种种不利之外,我国农业生产流通、农产品贸易领域内自身也存在重大的
13、缺陷,这就是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极低的问题。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制度缺陷对农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是我国农业缺乏整体竞争力,比较效益低,基础脆弱、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其负面影响不会因技术水平提高,资金的充裕而缓释。,加入以后,中国农业的市场竞争不再仅仅发生于国内同质同构的小农户之间,而且也扩展到与国外强大的对手间的竞争。这就是单家独户的中国农户与有合作社和发达的服务体系支持的规模化农业跨国公司(企业)、农业综合企业、合作社联盟、非政府的行业协会组织,乃至由农产品出口国组织成的凯恩斯集团等等之间展开竞争,其力量之悬殊、竞争之一边倒的情形空前彰显中国分散的小规模农户自身的不经济性。总之,组织化
14、程度极低,几乎没有竞争的组织优势,使得我国在竞争的起点上就已经处在非常不利的地位了。,(三)与其他成员相比,我国农产品技术标准体系尚不健全,且未与国际接轨,同时行业组织又极为薄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原因。此外,行业组织和协会的弱小也导致多边贸易谈判中中国政府“孤军奋战”的境况,不仅不利于更充分地争取有利于我国农产品贸易的条件,而且导致其他成员对我们“过多的政府行为”的疑虑。,(四)目前,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极为不利的是多部门条块分割的农业管理体制,它将农业的产供销、农业与相关产业人为地分离开来,妨碍农业产业化经营,损失了农业的比较利益,同时也加大了
15、政府管理农业的成本,我国目前这样一种农业管理体制显然是不适应农业经贸国际化和加入的要求。,(五)农产品贸易补贴资金的低效能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农产品补贴过多地集中在流通领域,农业生产者不能直接感受到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刺激生产和提高效率的作用受到限制,并由于增加了环节,补贴资金的流失情况比较严重,因此必须依据规则,对现行支持农业政策进行结构性的调整。,四、加入WTO对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影响1990年前后,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苹果、烤烟等大宗农产品的国内价格普遍低于国际价格,国际比较优势明显。但近二十年来,我国农产品成本平均每年以约10%的速度递增,致使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大宗
16、粮、棉、油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价格20-60个百分点。以2007年11月为例,我国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的价格比国际市场(离岸价)分别高出8.6%、26.0%、32.1%和38.0%。据国家物价局等相关资料计算,1997-1998年中国小麦、玉米、大豆生产成本比美国分别高21%、31%和51%;小麦、油菜籽的生产成本比加拿大分别高165%和191%。,长期以来,我国对农产品的进口调控主要依赖进口许可证、进口配额、检疫标准、国有国际贸易企业垄断经营等非关税措施进行,关税措施主要用于配额数量之外的农产品,配额内税率普遍很低。如粮食进口,配额内税率一般为0%-3%,而配额外税率则高达114%-18
17、3%。根据乌拉圭农业协议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文件,中国加入WTO对农产品国际贸易不利影响主要有两大方面:(1)贸易措施关税化影响;(2)配额扩大影响。WTO农业协议规定关税化后市场准入机会不低于减让基期国内消费量的3%,在减让基期结束扩大到5%,这对我国粮棉油进口不利。,五、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有利的影响 在中国农业现有的基础上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农业的影响从整体和长期来看是有利的,对农业实现现代化、科学化、规模化将产生深远而积极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以享受WTO现在成员的无歧视贸易待遇,有利于改善我国农产品的对外贸易环境。加入WTO可以享受50多年来GATT各缔约国在开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WTO 农业 规则 案例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36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