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居环境及多尺度气候环境分析顾兆林.ppt
《城市人居环境及多尺度气候环境分析顾兆林.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人居环境及多尺度气候环境分析顾兆林.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市人居环境及多尺度气候环境分析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顾兆林2012-09-22,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年会,目录,城市人居环境及城市气候环境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国家需求城市气候环境的中尺度分析与城市气候环境图城市冠层气候环境的小(微)尺度分析,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年会,城市人居环境及城市气候环境,城镇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中国城市发展报告:2007年末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45%,2011年已经超过50%。建筑能耗已经与工业能耗、交通能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行业领域。建筑用能总量已超过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4,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增加到1/3
2、以上。,城镇化-我国现代化的标志,城市人居环境,根据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吴良镛院士提出的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体系、住建部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以及我们的相关研究:人居环境是指人类聚居生活的场所,是以人为中心,由人-建筑-环境构成的地表空间,是建筑学尺度和地理学社会空间尺度的综合概念。人居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城市气候环境,城市水环境,人居环境,城市气候环境,太阳辐射,热湿环境,建筑风环境,城市气候环境变化是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及生态环境对城市人居环境影响的集中表现和综合表征。,气候环境是城市人居环境的核心要素,城市气候环境包括热湿环境、城市与建筑风环境、城市水环境、太阳辐射等。城市气候环境以城市
3、所处地理背景和气候区域为基础,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的热舒适性、城市空气品质等要素。,城市环境问题,城市水环境,人居环境,消费活动,生产活动,原因,原因,城市环境问题,近地层逆温,热岛,污染物超标,极端天气,城市气候环境,太阳辐射,热湿环境,建筑风环境,城市气候环境质量问题,“热岛”效应,近地层的逆温层,大气污染物浓度长期超标,气象灾害以及极端气候事件,城市气候环境所造成的问题,它不仅严重影响到人们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身心健康,还会造成城市对能源和资源消耗的增加。我国是一个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相对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居民用能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居环境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城
4、市气候环境质量问题,城市气候环境问题的原因,城市环境问题,近地层逆温,热岛,污染物超标,极端天气,主要致使原因,城市气候未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现状缺乏对气候环境的结合,城市的盲目扩张和无序发展造成目前城市人居环境质量问题,与城市规划中存在的问题密切相关。传统城市规划主要考虑风向、风频的影响。缺乏城市真实环境下中观、微观层面上的风环境控制。缺乏与城市用地布局、空间结构以及建筑设计建立直接的联系。缺乏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将城市气候融入空间规划,达到改善人居环境的目的。,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国家需求,城市人居环境科学,城市环境问题,近地层逆温,热岛,污染物超标,极端天气,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解决方案,主要
5、致使原因,城市气候未融入城市规划,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迫切性,吴良镛院士所倡导的人居环境科学,是城乡规划学、建筑学、地理学、环境学等学科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群。,它以人类聚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从各分支学科方向探讨人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以及相互作用的机理。,城市气候环境规划,城市环境问题,近地层逆温,热岛,污染物超标,极端天气,城市气候未融入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气候环境耦合,人居环境科学研究,解决方案,解决方案,主要致使原因,城市规划是改善城市气候环境的重要手段,城市空间规划必须与城市气候环境规划相结合,才能保证城市人居环境的健康发展。城市规划和建筑布局不仅影响到城市建筑的风环境和污染物的扩散,同时
6、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热舒适性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建筑设计、交通布局和生态环境改善等手段,可以减缓和适应城市气候变化,营造健康的人居环境。,城市气候环境图,城市气候环境图是科学指导城市规划的重要手段,城市气候环境图从城市气候学的角度,分析城市区域气候特点并将其结果用于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及生态环境建设,是目前国外城市规划对环境影响评估的先进手段。城市气候环境图与规划建议图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依据和人居环境质量的基础图集。,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现状,近年来,虽然环境学科、气候学科、城市规划学科和建筑学科开展了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特别是气候环境的相关研究工作,但由于:现有分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环境
7、、气象和城市基础建设相关数据不足;现有监测数据尺度较大,数据格式多样,数据质量不高;各数据间缺乏相应的关联标准。造成研究工作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应用性推广。,综合调查是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在城市社区建筑多尺度上,迫切需要开展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综合调查:获取城市人居环境自然本底情况和基础科学数据;综合分析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自然、地理因素、城市规划与建筑布局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为广泛开展和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综合研究提供基础依据。,“十二五”规划城镇化与城市发展重点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重点领域“城镇化与城市发展”(52)优先主题“城镇区域规
8、划与动态监测”:重点研究开发各类区域城镇空间布局规划和系统设计技术;(56)优先主题“城市信息平台”:重点研究开发城市基础数据获取与更新技术,城市多元数据整合与挖掘技术,城市动态监测与应用关键技术,城市网络信息共享标准规范。,城市气候环境的中尺度分析与城市气候环境图,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方法,整体论思想指导大尺度 在宏观上把握城镇人居环境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理,为城镇的发展提供宏观的战略指导和规划设计 还原论思想指导中、小尺度 利用人居环境支撑科学的研究,阐述城镇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关系,为城镇化提供具体的指导,人居环境的多尺度层次图洋葱模型及支撑学科,城市气候环境分析图主要针对城市“
9、热岛”问题提出,不一定适合我国部分城市可能以污染控制为主的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需要需要发展以减低城市污染、改善空气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城市污染控制图技术,城市气候环境的多尺度分析,西安市-自然背景,西安市的城区演变,西安市-主导风向,西安市主城北部布局,西安市-自然风阻,西安市-城市风道,西安市-城市绿地管控,城市冠层气候环境的小(微)尺度分析,城市风环境城市规划,城市风环境是影响城市热岛和污染物扩散的重要因素。,城市规划对城市风环境的影响,建筑物密度的影响,建筑物高度及均匀性的影响,保留城市冠层内风场通道(AVA),建筑结构与布局,城市规划,城市街谷,城市街谷指两侧都有连续的高大建筑物的相对狭长的
10、街道,是组成城市冠层结构的基本单元(Nicholson,1975)。城市街谷内空气和污染物在街谷顶部与自由流动气流完成交换,形成特殊的微尺度气候环境(Oke,1988)。城市街谷微尺度气候环境的最主要特征是受城市主导风(边界层流动)引起的街谷内流动,如街谷漩涡、峡谷效应等。,城市街谷的大气环境质量体现了源排放的强度与扩散能力,也体现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水平。,Oke(1988)根据现场观测和数值模拟结果,将背景风向与街谷垂直时街谷内空气流动的型态分为3种。孤立粗略流(isolated roughness flow,AR0.7)街谷掠流导致街谷内产生独立回流,限制了机动车尾气污染物向外传输,起地面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城市 人居 环境 尺度 气候 分析 顾兆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35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