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ppt
《第十章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遗传物质的改变基因突变.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十章 遗传物质的改变(二)基因突变,2,第一节 基因突变概说,基因突变(gene mutation):是指一个基因内部可以遗传的结构改变,是基因分子内部在某种条件作用下所发生的一个或几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结构蛋白或酶的改变,从而影响有机体的大小、品质、颜色、结构和生长率等性状的改变。基因突变一般在染色体结构上是看不到的,所以又称点突变(point mutation)。实际上点突变与染色体畸变的界限并不明确,特别是微细的畸变更是如此。,3,一、基因突变的类型,根据诱发的原因,基因突变可分为以下两个类型:1.自发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所谓的自发突变,是指在没有人工
2、特设的诱发条件下,由于外界环境的自然作用或生物体内生理或生化变化而诱发的突变。根据这个定义,我们知道所谓的自发突变并不是没原因的突变,而是指人工特设诱变因素以外的其它因素引起的突变。2.诱发诱变:这是指由人工特设诱发因素而引起的突变。,4,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形态突变(morphological mutation),是泛指能造成外形改变的突变。例:普通绵羊的四肢有一定的长度,但安康羊(Ancon sheep)的四肢很短,这类突变可在外观上看到,称为可见突变(visible mutations),5,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
3、on):是指能造成个体死亡的突变,致死突变型又可分为全致死突变型(以上死亡),亚致死突变(50%90%死亡);半致死突变(10%50%死亡)和弱致死突变(10%以下死亡)。显性致死:杂合态即有致死。隐性致死:纯合态才有致死 镰刀形贫血症、植物白化基因等,6,根据突变引起的表型特征,可将突变分为:,3条件致死突变(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指在一定条件下表现致死效应,而在其它条件下可以存活的突变。例如:噬菌体T4的温度敏感突变型在25时能在E.coli宿主中正常生长,形成噬菌斑,但在42时就不能这样。4生化突变(biochemical mutation):指没有形
4、态效应,但导致某种特定生化功能改变的突变。例:链孢霉的氨基酸突变型某种氨基酸才能生长,7,二、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基因突变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普遍特征:(一)、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二)、突变的多方向性与复等位基因(三)、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四)、突变的平行性,8,突变频率:,突变频率是指生物体在每一世代中发生突变的频率,也就是一定时间内突变可能发生的次数。突变频率一般是很低的,不同的生物,不同的基因其突变率相差较大。如果在人工诱变条件下,突变频率可以大大提高,有时可达几千倍。,9,突变发生的时期和部位:,从理论上讲,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在体细胞或性细胞中都可发生,但性细胞
5、发生的频率要比体细胞高些。,10,11,突变的重演性:,指同种生物的同一基因突变为相同的表型,可以在不同个体间重复出现。例如果蝇的白眼突变就曾发生过几次。,12,突变的可逆性:,即可发生回复突变,显性基因可以突变为隐性基因,而隐性基因也可以突变为显性基因,前者称为正向突变(forward mutation)。后者称为反向突变或回复突变(back mutation)。正向突变和反向突变的发生频率是不一样的。在多数情况下,正向突变率总是高于反向突变率。这是因为一个野生型基因内部的许多位点都可能发生改变而导致基因突变。但是一个基因内部却只有那个被改变了的结构恢复原状,才可发生回复突变。需要指出的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十 遗传物质 改变 基因突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3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