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失业及就业问题分析.ppt
《中国失业及就业问题分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失业及就业问题分析.ppt(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失业现状分析,失业的原因分析1,产业结构变化(第二产业)教育机制的缺陷 人口结构的历史问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滞后经济发展不平衡人民币汇率提高引起就业波动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劳动力市场被分割,一.是体制性矛盾。,二.是结构性矛盾。,三.是总量性矛盾。,四.是素质性矛盾。,五.是经济增速放慢的矛盾。,失业原因分析 2,2.我国统计失业使用的概念,失业人员是指非农业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16岁以上男50岁,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国家统计的失业不能真实反映失业状况:被统计的劳动力范围仅限有城镇户口的劳动者统计的年龄区间缩
2、小。男性减少15岁,女性减少20岁。统计的失业仅限于登记失业者。实际上没有登记的失业者是大多数。统计只限于没有工作单位的劳动者,不包括下岗职工。集中起来看,我国对于失业的概念的涵盖面较窄。,失业的定义,1.根据国际劳工组织的定义 失业是指在一定年龄阶段,在一定时间内,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而且正在寻找工作的人。衡量四要素:在一定年龄阶段(1564岁)的人确认至少在过去的一周内已经没有工作目前可以工作,即有劳动的能力和可能性正在寻找工作(本人有工作的要求)例如:农闲时节找不到工作的农业劳动者、没有土地的雇农、由于部门转变而失去工作的人、无力找到工作和没有工作机会的人、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
3、、政治变动中失去工作的公务员,失业类型(一),结构性失业:产业结构及社会结构变动引起的失业。例如:下岗职工的失业。由于经济结构的不合理,劳动力需求结构和劳动力的供给结构便发生矛盾;同样,由于调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劳动力同变化了的经济结构不相适应,引起失业。劳动行业性质越明显,劳动越是区别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生产越是取决于个人技艺,劳动越是片面发展,发生结构性失业的问题可能性越大。,失业类型(二),周期性失业:伴随着经济循环周期发生的失业现象。例如:由于周期性经济衰落导致的公司裁员。周期性失业的程度和周期长短,取决于经济不景气或经济危机的状况和特点,它不表明失业间断发生,而表明失业程
4、度会发生周期性变化,表明失业是波动的。它是总体性失业的周期表现,直接由劳动力供求决定,是本来意义上的失业。,失业类型(三),摩擦性失业:劳动者第一次进入劳动市场寻找工作或更换工作时,寻找合适的工作暂时没有而引起的失业。(单纯的摩擦性失业在时间和数量上都是相对稳定的)例如: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摩擦性失业是市场机制本身引起的,不涉及劳动力供求关系,它同劳动力市场的发育有关,市场发育程度越低,发生摩擦性失业的可能性就大。,失业类型(四),隐蔽性失业:劳动者表面上就业而实际上从事与其教育水平或能力不相符的工作的一种社会现象。这一概念是西方经济学家琼罗宾逊针对发达国家30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大批熟练工人不
5、得不从事非熟练工作,其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的生产率,因而存在着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这一现象而首先提出来的。后来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把劳动和劳动力区别开来,他认为隐蔽性失业的产生,“并不是在生产过程中花费了太多的劳动,而是使用了太多的劳动力。隐蔽性失业通常采取每人工作较短时间的形式”,“是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在一个相当大范围内为零”。劳动者表面上是有工作,但其边际生产力等于零。实际技能和知识不能有效发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员找不到相应的工作的情况更为常见。例如:大学生所学专业和从事的工作不相符。,失业类型(五),季节性失业:劳动者工作有季节性,根据自然情况变化,季节性一过,劳动者失业。例如:玄武湖露天游
6、泳池的工作人员、旅游景点从业人员。,失业理论古典失业理论,1、代表人物:萨伊(法国)2、理论:在正常情况下,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会趋于供求平衡,经济会自动实现充分就业;偏离均衡是暂时的,也是不正常的,因此失业是暂时的,不是内在的;反对政府干预经济,主张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3、评价:萨伊法则在物物交换经济中是成立的,而在货币经济中其成立还需要更多的条件,失业理论凯恩斯的失业理论,1、代表人物:凯恩斯1936年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建立了“充分就业”的理论2、理论:三种失业:摩擦性失业、自愿失业、非自愿失业(充分就业)三条规律: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消费增加
7、通常赶不上收入的增加)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资本家投资需求不足)货币流通偏好规律(货币的灵活性)三条主张:赤字预算 适度货币膨胀 福利措施,菲利普斯的失业理论,1、代表人物:菲利普斯(英国)2、理论:1958年,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提出了一条用以表示失业率和工资变动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0,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失业的代价:奥肯法则,1、代表人物:阿瑟.奥肯(美国)2、理论:1962年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提出了“奥肯法则”-说明了失业率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精确关系。与既定的短期失业率增加相联系的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减少,两者呈反方向的比例变化失业率
8、与实际国民生产总值缺口之间的比率是:2.5,即失业率每增加1%,则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会减少2.5%左右,自然失业率理论,1、代表人物:弗里德曼2、理论:自然失业率:指在一个给定的一般均衡结构中,经济动态系统不断重复呈现出具有收敛点的失业率。自然失业率(自然失业人数摩擦失业人数)全体劳动力总数 只要发挥市场竞争因素的积极作用,提供市场信息,增加劳动力的流动性等等,就有可能把自然失业率降低,失业率:,失业率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事业状况的主要指标。国际上通行以失业人数同在业人数之和的比例反映失业率。失业率=失业人数/(在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我国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同城镇从业人数与
9、城镇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00%,失业问题的现状,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大城镇再就业压力大新增劳动力就业压力大总量规模压力大,资料:统计失业率的意义?失业率统计资料.doc,主要失业人口范围,1、城镇下岗职工2、毕业大学生3、农民工农民工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吗.doc4、妇女5、军人,(二)失业预警制度失业的承受度 1、失业控制目标的确立:预警失业线5%失业警戒线7%恶性失业线 2、失业监测系统:失业调查、统计、预测报告 3、失业控制对策实施:(金融、财政、税收、物价、发展规划、产业规划、人口规划、教育培训规划)(三)职业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失业 就业问题 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33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