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ppt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ppt(5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基础知识主讲人邹敏,专题一、高等职业教育概述,1、高等教育美国、日本:中学后的教育欧洲国家:大学;中学毕业后学习某项专业技术,只能称作为进一步教育,不算高等教育中国:在完全的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专业教育的总称,2,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15条指出:“高等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高等教育采用全日制和非全日制教育形式。国家支持采用广播、电视、函授及其他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教育层次: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办学形式:全日制高等学校、部分时间制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培养学术型人才的教育、培养工程型人才的教育、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3,2、职业
2、教育,职业教育:对就业者所进行的一种不同水平的专门知识和专门技能的教育,即在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获得一定的某种专门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从而达到就业或就业后提高的目的。职业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强调培养生产第一线的应用型人才(2)职业教育的办学和管理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学校模式,主张企业、行业、社会和个人的广泛参与(3)职业教育的教学强调基本理论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实践性教学,重视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4,3、高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简称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
3、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的属性:(1)属于高等教育,而不是次高等教育,更不是中等教育(2)属于应用型教育,而不是学科型、工程型教育(3)属于终身教育,而不是终结教育,5,专题二、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一、人才的分类标准及类型,人才类型与教育类型、层次及学校类别对应关系表,6,人才类型:,学术型(科学型、理论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发现和研究规律的工作,如物理学家、化学家、语言家、经济学家、法学家等。工程型(设计型、规划型、决策型)人才:这类人才从事与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相关的设计、规划、决策
4、等工作,即在工作或生产活动前对活动预先考虑并作出全面安排,如工业产品开发设计、产品产销决策、城市规划、农田水利设计等。,7,技术型(工艺型、执行型、中间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在生产第一线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经过他们的努力,工程型人才的设计、规划、决策才能变换成物质形态或对社会产生具体作用。此类人才以可分为三类:(1)生产类:工厂技术员、工艺工程师、工地施工员、施工工程师、农艺师等;(2)管理类:车间主任、作业长、工段长、设备科长、护士长、护理部主任以及行政机关的中高级职员等;(3)职业类:会计、出纳、统计、导游等。,8,技能型(技艺型、操作型)人才:,这类人才也是在生产第一线
5、或工作现场从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工作。他们与技术型人才的区别在于主要依赖操作技能进行工作,而后者主要应用智力能力技能来完成任务。技术工人就属于此类人才。当前,我国大多数技师仍属于技能型人才。,9,我国目前高技能型人才严重不足(2004年):,10,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指它所培养的人才,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应达到的标准。即的培养的人才在政治思想、业务能力、职业道德、身心素质方面应达到的标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表述: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
6、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11,二、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设计,(一)关于课程的一般理论分析1.课程(1)课程的概念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的学习效果而进行的一切努力。(包括:教学计划内外的、课堂内外的、各门学科、一切使学生学有所获的努力),12,(2)课程分类,按构建课程时的侧重点是在主体还是在客体来分:学科课程:重点放在文化遗产和系统的客观知识的传授上经验课程:重点放在学习者的经验和自我发展需要上以学科是分科组织还是综合地组织为标准
7、来分:并列课程: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以各门学科为中心核心课程:以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综合经验为中内容,并辅之以边缘 学科按层次结构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程按形式分:必修课程、限选课程、选修课程按课程规模大小分:大、中、小、微型课程按课程主要是传授科学知识还是操作技能分:理论型课程实践型课程,13,2.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课程是对教学目标、内容、活动方式和方法的规划和设计,亦即课程方案(教学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材中预定的教学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教学就是按照课程所提出的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从事各种学习活动,实现课程所规定的各项教学目标的过程。课程是教学的依据,是教
8、学活动中的一个基本要素。,14,3.世界各国现代课程改革的趋势:,(1)现代化(2)理论化(3)结构化(4)综合化(5)多样化(6)开放化,15,(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和结构,1.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选择是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首要问题,直接关系到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程内容与教材的区分:教材不完全等于课程内容,因为课程内容所包含的直接经验、情感性经验是教材难以再现的。,16,选择课程内容应注意:,(1)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一是基础课的门数和学时较少;二是更强调应用,去除了繁杂的推导和计算过程;三是更具有针对性,与专业学习关系不大的内容和课程不再开设,更强
9、调基础课内容与专业教学的结合。(2)专业课内容的选择其选择应以核心职业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取舍标准,知识、技能、技术的取舍取决于它们与核心能力关系的密切程度。(3)专业实习课程与实训课程内容的选择专业实习包括: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是培养学习职业能力的基本环节。,17,无论是教学实习还是生产实习均要有计划与大纲。,实习计划的内容应包括:(1)实习目的、内容和要求;(2)实习岗位;(3)实习程序、时间进度安排;(4)校企双方指导人员;(5)现场教学(上课)地点;(6)实习单位和内容。,18,实习大纲应包括的内容:,(1)实习目的和要求;(2)实习内容;(3)实习程序和时间安排;(4)实习方案与
10、指导方法;(5)劳动教育和职业素质培养;(6)理论教学与参观;(7)实习报告内容要求和作业;(8)参考资料;(9)实习成绩考核办法。,19,实训课程的设置:,实训内容一般包括三块:一是专业基本技能,要求熟练掌握并能操作;二是专业技能,它是实训课的主要内容,是培养学生核心职业能力或技术应用能力的主要体现,往往与专业证书考核相联系,要求能够熟练应用;三是综合业务能力实训,这是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的综合,是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岗位工作的主要保证。,20,2.课程的主要结构,(1)横向结构(水平结构)是指课程不同系列的成分之间在水平面上或横向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目前有代表性的课程理论有:A.学科课程强调学
11、生要明确学科的基本逻辑与结构,掌握学科的关键概念、观点和原理的关系,理解该学科的独特的探究方式。优:易于操作,便于学生学到系统的原理知识,教师易接受。缺:没有为学与用有效地安排课程,学生学到的是分门别类的知识,不能很好地把一门学科与另一门学科联系起来,更不能把学科内容与社会复杂的问题联系起来;也没有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21,B.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其特点有:.强调以个别学生而不是学科内容为其组织线索;.没有预先确定的目的和计划,是随着个体的活动共同确立并完成教育任务。优:重视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主要限于中小学课程,它对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的影响远不及学科课程,许多影响也是负
12、面的,如忽视社会基础学习等。,22,C.核心课程(问题课程),其重心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问题的设计上,强调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相关程度。由于核心课程是围绕某一问题的相关内容来组织教学的,打破了学科中心课程界限分明的知识体系划分,把个人学习与社会需要相联系,不同的问题可以构成不同的核心,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核心课程。,23,(2)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教育系统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体的过程。对高职教育来说,课程整合主要是在学科课程或核心课程的基础课程间及课程内,通过关联、融合等形式,使课程间或课程内各个部分产生比较紧密的关系。它的主要形式有:关联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发生课程,2
13、4,(3)纵向结构(垂直结构),是指课程要素的不同质量之间的纵向上或垂直维度上的结构过程及其结果。课程纵向结构主要有:直线型课程螺旋型课程阶梯型课程,25,(三)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开发,1.课程开发的主要步骤课程开发是指在一定教育宗旨及课程观指导下,系统完整地规划、编制、实施、评价一个或一类课程的一连串作业过程。它的任务就是把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知识增长的客观趋势和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转化为具有适当水准、适当内容、结构优化、功能优越的新课程。(1)课程规划(课程设计、课程决策)(2)课程实施(3)课程评价,26,2.高职教育课程的分析,高职课程分析是指为开发新课程而汇集各种资料,进行系统分析评估
14、,从而规划专业设置并获得课程设计、编制根据的工作过程。高职教育课程分析是课程设计和编制的前提,可以划分为:社会需求分析:对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行业(职业)分析:对从事该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进行分析教学分析: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进行分析,27,高职教育课程分析的三大步骤各有所用:劳动力市场分析提供技术人才规格的社会需求资料,以确定专业设置意向;行业分析提供某一职业从业人员所需的知识、技能、态度等资料,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特色;教学分析提供高职教育课程的内容框架和必备条件资料,以确定课程内容和可行程度。,28,(四)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课程目标的特点(1)指向性:高职教育的课程必须有明
15、确的职业针对性,各门课的目标都须体现其职业方向,符合具体的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2)直接性:高职教育的课程目标不仅要符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技能需要,还要能及时反映生产一线的技术变化要求(3)专门性:虽然也重视素质教育,重视可持续发展,但由于其培养的人才直接指向职业岗位群或技术应用型岗位,因而,特别重视专门技能和能力的培养,重视职业素质的训导,其课程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应用”倾向。,29,2.课程内容的特点,(1)职业导向性(2)技术应用与技能培养主导性(3)知识内容的适用性3.课程模式的特点(1)多样性(2)应变性(3)共适性,30,三、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一)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职业教育 教师 基础知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3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