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南#生态休闲旅游#故城文化.ppt
《县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南#生态休闲旅游#故城文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级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河南#生态休闲旅游#故城文化.ppt(8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省息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第一章:息县概况,地理区位:楚豫之交 南北汇流历史沿革:前追周武 源溯凤楚地貌特点:丘陵、洼地、平原气候特点:四季分明,冷暖适中,南北气候交界 地水文特点:淮河贯流,河湖遍布绿色植被:物种丰富,云集南北,息县文化脉络,1、古城文化,2、名人文化,3、古迹文化,4、姓氏寻根文化,5、“干校”文化,6、民俗文化,7、红色文化,8、牌坊文化,第二章 旅游发展SWOT分析,第三章 旅游规划总则,一、规划性质本规划为地方(县级)旅游业发展规划。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的时段选定为20102025年。从息县旅游业发展和开发建设的角度,本规划将规划期限限定为三个时段:近期(20102
2、015)为重点开发阶段中期(20162020)为全面提升阶段远期(20212025)为充实完善阶段三、规划范围规划区范围为整个息县县域,地处东径1143411507,北纬32083240,辖6镇14乡1区,截至2008年,总人口97万余人,土地面积1895 平方千米。,四、规划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及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2005旅游规划通则 GB/T 18971-2003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03旅游资源
3、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GB/T 50298-1999河南省文物保护法实施办法旅行社条例 2009河南省旅游条例(二)相关规划及资料信阳市旅游产业三年行动纲要(2009年征求意见稿)河南省息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6年)息县志其他息县的资料,五、规划原则,2.文化为魂,突出特色的原则,3.因地制宜,协调发展的原则,4.注重效益,持续发展的原则,5.资源整合,区域联动的原则,1.依托资源,市场导向的原则,第四章 旅游发展战略,一、总体思路,息县旅游,重点,天下第一县文化旅游区桃花湖生态休闲旅游区淮河花木走廊,引导,文化观光与休闲度假需求,支撑,文化观
4、光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灵魂,息国故城文化赖氏寻根文化,息县成为风光秀丽、文化独特、旅游产业发达的河南旅游强县、中原地区重要的文化旅游胜地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使旅游业成为本县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二、息县旅游发展大战略,旅游兴县,旅游兴县战略解析,1、良好的政策环境,2、“不进则退”的周边竞争,河南省“旅游立省”战略和信阳市“旅游立市”战略的提出,为息县旅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保障,也给息县旅游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信阳市旅游发展蒸蒸日上,所辖县市基本都根据自身的资源特点和市场卖点对旅游进行了相关的规划和大力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周边兄弟县市都在大力
5、阔步前进的情况下,息县应该仅仅抓住旅游发展的机遇,以旅游促发展,以发展谋和谐,全面提升全县的品牌形象和产业水平。,(一)背景,(二)息县旅游发展潜力,淮河花木走廊息州森林公园,湖泊休闲度假区 渔家生态野趣区,古韵,水体,花木,天下第一县 赖国故城,三、息县旅游战略重点,三大重点旅游景区,天下第一县文化旅游区,淮河花木走廊,桃花湖生态休闲旅游区,历史文化,自然生态,天下第一县,湖泊休闲,姓氏寻根,花木博览园,中期目标,远期目标,息县旅游经济逐步发展成为全县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旅游对经济对第一、二、三产业带动作用逐步地显现出来,休闲度假旅游获得了长足的发展,食、住、行、游、购、娱产业要素开始成长。
6、,全县旅游交通、旅游住宿、旅游餐饮、旅游购物、旅游娱乐业得到长足发展,食、住、行、游、购、娱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息县建设成为河南旅游强县和中原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全县旅游产业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将息县发展成为河南旅游的一个亮点,成为全国知名、河南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四、战略目标 1、全县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总体目标,通过整合旅游要素,创建知名品牌,壮大产业规模,全面提升产业素质;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延长产业链,增强旅游对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使旅游业成为息县经济中的重要基础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龙头。,近期目标,2、重点景区发展目标,中国知名、河南
7、著名的集文化观光、康体游憩、体验互动、休闲游乐、追远怀古、旅游购物于一体的中国县文化和官宦文化的龙头景区,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和康体游乐于一体的河南地区重要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豫南著名、河南知名的集花木展示、销售、科研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花木生产科研基地和城郊休闲游憩区。,核心吸引物,桃花湖生态休闲旅游区,淮河花木走廊,天下第一县文化旅游区,第五章 旅游空间布局和分区规划,一、空间布局,淮河文化游憩带,县城综合服务区,故城文化旅游区,湖泊休闲度假区,渔家生态野趣区,花木产业生态区,人文寻根追忆区,二、分区规划,(一)县城综合服务区,依托息县县城作为全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条件和优势,围绕“食
8、、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六大要素,设置相关的旅游项目,丰富旅游活动的内容,重点突出“食”、“住”、“购”、“娱”四大旅游产业要素及重大节事活动的开展,形成集特色餐饮、旅游接待、商品购物、休闲娱乐和文化活动为一体的旅游服务体系;同时,完善各项旅游基础服务设施,使县城成为全县旅游业的产业组织中心和服务中心。,依照城市规划,以息县谯楼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为人文开发重点,以五一湖景观游憩带、护城河景观带和息州森林公园的开发建设为自然生态重点,充分表现息县古老的历史文化,营造旅游文化氛围和生态良好的自然环境,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生态质量,突出息县的城市形象,并根据旅游需要改造和建设城区,主要街道要绿化
9、、美化,形成特色街区,形成“一街一景”的城市特色,从而将息县打造成具有地域特色的绿色旅游名城。,1、重点项目,谯楼广场,01,谯楼的保护。谯楼是重要的历史文物,是息县悠久历史和文化脉络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对谯楼广场的旅游开发应以保护为主、利用为辅,以旅游开发促进文物的保护。划定保护控制区域,在控制区域内,不合保护标准或影响整体环境景观的建筑应改造或拆除,各种建筑应在建筑形式、体量、高度、色彩等方面符合文物保护的标准。,谯楼广场的规划。在现有谯楼广场的基础上,合理扩建和增添内容,融入古息国文化内涵,展现息县旅游形象的标志性建筑“息国故地”大宗石雕。引入水体,在适当的范围内开发音乐喷
10、泉项目;设置露天舞台,使其成为娱乐表演和文化活动的重要场地;建设大屏幕电子显示屏,用于演播与息国文化有关的内容;合理种植各种乔灌木和草植,美化空间,绿化环境,形成县城重要的一块绿地休闲游憩区域;在广场四个方位各建一面牌坊,展示息县厚重历史文化渊源;通过各种建筑小品、文化雕塑、休闲设施和康体健身设施的设置,使谯楼广场成为城区重要的文化观光、休闲游憩的场所。,谯楼广场的绿化。对谯楼广场及周边环境进行绿化,在广场上及周边大量种植松柏等长青树种,形成四季长青的绿色景观基底,同时,种植国槐、椿树、青杨等乔木,以及月季、腊梅、紫丁香、紫金花等花卉植物,营造季相色相不同而又四季长青的绿色环境氛围。,五一湖,
11、02,发展思路:依托五一湖较大面积的水面和周边良好的自然生态,完善各项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在原规划的基础之上增加息县地域文化元素,将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凸显作为城中湖的休闲游憩功能和城市景观质量提升的功能,将其打造为可供市民康体健身、休闲游憩和享受自然的城中湖泊游憩区。,规划内容,滨水景观步道 在湖岸交接处可设置一长形临水步道,步道为木质栈桥,在相应节点设置临水木质平台,供游客垂钓和亲水戏水,建设观景台和水榭。步道旁种植水杉、芦苇、鸢尾等景观水生植物,美化环境,装点环境,加深构景层次,拓展景观视野。,环湖游路 环绕五一湖修建一条宽6米的柏油马路,道路两边种植垂柳和花卉植物,道路临水一侧依地
12、形地貌等条件设置相应的休闲休憩设施、景观小品,加强环境绿化,营造一条以环湖公路为基础的旅游景观带。环湖游路可供旅游观光游乐,同时,也是开展如环湖自行车比赛、环湖越野大赛等活动的场所。,花踪水影 根据五一湖地形地貌,在湖湾中种植芦苇、鸢尾、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形成芦苇荡、荷花坞、莲花池等风格各异、自然景观独特的湖水湿地生态景观。,散花竹海 由大量的竹子与景观花卉,如棠棣、兰花、牡丹、菊花、梅花等组成,形成一种美丽花苑、山林竹海的效果,竹苑中开辟景观小道,途中或起亭,或临轩,或石构,依据园林效果,步步为景,疏放自然。,婚庆沙滩 在五一湖选取一块视野开阔、景色优美、环境优雅之地,临湖设置一块沙地,
13、沙地上三三两两散落若干景观石,即是点景之物,又可充当坐榻之用。将此地开辟为婚庆摄影场所。,活动开展 在湖区,依托水体,开展水上降落伞、水上橡皮艇、游艇,超级水上漂、滑水表演等活动。,护城河,03,发展思路:以护城河治理二期工程为契机,沿护城河进行植物绿化、景观亮化和生态抚育,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以节点的景观打造和河线游憩带的景观绿化为重点,使护城河成为集观光、休闲和游憩为一体的城市绿色休闲带,成为息县县城的一道亮丽风景线。,规划内容:河道清淤、断面改造、沿河路建设、绿化栽植。达到绿水长流、绿树成荫的效果,使其成为城市景观的亮点。,息州森林公园,04,发展思路:充分利用森林公园现有资源,
14、并引进珍稀动植物,打造信阳市乃至河南省著名的动植物观赏园,开发水上娱乐项目,建设独具特色的娱乐设施,将息州森林公园打造成为集观赏游玩、康体娱乐于一体的开放式城郊休闲游憩区。前期主要满足息县境内居民的娱乐需求,中后期向息县境外推广。,规划内容,三大区:动植物观赏区。林区现有自然植被和人工培育树种、观赏性林木比较丰富,资源条件相对成熟,应进行整体规划和改造。如林区植物带因按种类进行分区,分隔清晰明了,并围以护栏,悬挂规格统一的植物属性说明牌。除林区现有野生动物外,可引进一些珍稀动物如猕猴、鸳鸯、白鹤等,建猴山,改善水体环境,以适宜动物生存。,康体娱乐区。建设一批大众化的健身娱乐项目设施,如铁索吊桥
15、、水上滑索、骑马、射击、飞车等等,项目应照顾到老中青少四个年龄层次。,民族风情区。本区设置演艺场、自助烧烤场地、休憩木屋、桃花源等。,构建城区旅游服务体系,使息县县城成为具有接待、观光、中转、组织等功能的旅游中心地。,2、县城旅游服务设施,积极发展城市购物旅游,采取特色旅游街、购物商场和超市的发展模式。建立旅游管理服务中心完善住宿接待业,建设四星级宾馆一座,三星级两座将南大街建设成为息县美食一条街。完善县城娱乐场所和设施,重点开发夜间娱乐和水体娱乐。,(二)故城文化旅游区(天下第一县文化旅游区),规划思路,古息国与楚文化,深入挖掘将湮没于历史的隐形文化以历史实物展示、历史场景展现、典故情景体验
16、和旅游景观塑造等形式予以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表现,县制与官宦文化,将淮河水引入景区以河道、溪流、湖泊的形式塑造景观水体,并将水体连通各个重要的旅游节点,打造水路游线。使沉重悠远的文化在水波的映照下得以活化与亮化。,引水入游,全面挖掘中国的“县”文化和官宦文化与现代社会和旅游活动相结合,设置丰富多彩的旅游项目打造中国县文化和官宦文化的龙头景区,中国知名、河南著名的集文化观光、康体游憩、体验互动、休闲游乐、追远怀古、旅游购物于一体的国家AAAA级景区和中国县文化和官宦文化的龙头景区。,功能分区,1、入口服务区,项目设置,景区大门 位于景区北部,为三间四柱五脊冲天柱式牌坊,上书“天下第一县文化旅
17、游区”十个红色阴文大字。,春秋阁(游客服务中心)先秦建筑,庑殿顶,五开间,高4米。主要提供票务、导游、信息咨询、景区管理等职能。,彭公登马台(生态停车场)在停车场入口处设置三匹一字排开的高1.8米的石马,马后为一辆先秦古车,上有驭手一个,车旁有一高0.5米的脚踏石。旁刻“彭公登马台”。生态停车场采用生态棚架的形式,有大小共300个车位。,桂花巷 位于景区大门内,遍植桂花,间种桃花、牡丹、松柏等花木,形成四季常青,季季不同的植物环境氛围。在桂花巷中建设众多的先秦风格的茅舍,其主要功能是商品买卖和餐饮休闲。,凤凰渡 楚文王设息县,息县楚文化历史文脉悠远,积淀深厚。凤凰渡以楚文化为文化内涵,以周边生
18、态环境为依托,建设木质栈桥和滨水景观长廊,以桥为码头,在水岸边设置下冲式水车,周边种植芦苇、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岸边种植柳树,形成绿意盎然、生态自然的环境氛围。,2、遗址游览区,规划要点:对遗址区加强保护,划定保护范围和等级,加强植物绿化,形成园林化、原生化的遗址游览区。,项目设置,息国故城遗址 因为考虑到文物保护的因素,此遗址不宜开发和新建建筑物。可将四周杂草去除,建立保护性围墙,一些碑碣应予以修缮。可虑到性质相同,资源有限,青龙寺可移至中国县制博物馆中重建。为增强此景区的可进入性,从徐庄到县城中心的道路应予适当翻新重建。,文化雕塑林 在遗址区北部,以雕塑的形式和园林化的手法构建生态化的雕
19、塑林,雕塑林以春秋文化为文化主题,以文化雕塑墙、大型雕塑单体、雕塑山、雕塑群和植物雕塑为表现形式,通过不同的故事场景和人物表现,展现春秋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人文画卷。使游人从中可以了解到天下第一县的历史渊源和定位。,3、县制文化区,中华县制博物馆,发展思路:以息县为古息国故地和“天下第一县”的历史基础为依托,集中展览古息国文物和中国县制历史文物,使游客不仅从中了解到息国文化和中国政治发展史,获得历史知识收益,更可从中获得文化熏陶,亦可将其作为游览休憩之地。,规划内容,博物馆为院落规格,古建筑样式,坐北朝南。分古息国文化展览区和中国县制文化展览区。博物馆内重建青龙寺,用以展示古息国文化,以出土文物
20、为主要承载物;新建中国县制文化展览厅息衙,展览中国政治发展史上的历史遗存(官帽、文牒、印章等)。,青龙寺与息衙相互独立又和谐统一,过渡带设施合理而不让人感到突兀,过度地带可建设独具特色的息文化长廊。景区要进行充分绿化,空白地带可置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仿造物、春秋战国时期科技发明仿造物、中国古代十大清官群雕、碑碣林、旅游产品售卖点等。博物馆以静态为主,避免过分安静。可设置一些娱乐设施,如历代官员扮相、中国古代县官审案实景演出等。,豫楚广场位于博物馆大门前,面积约200。,三千湖以天下第一县3000多年的历史为义而取名,位于豫楚广场南部,正对大门。,花港流香 建设半圆形木质栈桥,以桥为码头,在半圆内设
21、置下冲式水车,周边种植芦苇、荷花、莲花等水生植物,岸边种植柳树和桃树,形成绿意盎然、生态自然的环境氛围。,4、中华县祖区,中华县祖广场和为官之道 广场平面呈T型,坐北朝南。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南部是长约200米、宽15米的石板路面,取名为“为官之道”,在石板路两旁有各种雕塑和文化墙,包括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名人、中国传统的政治名言、先秦诸子百家的为官思想等;最北部是一矩形广场,广场南部是巨型的中华第一任县长彭仲爽的雕像。在中华县祖广场上可开展县祖祭拜、文化观光、节事活动等旅游项目。,规划要点:以中国第一任县长楚国彭仲爽为核心人物,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官宦文化为外延文化,结合周边自然环境,打造
22、独具特色的官宦文化旅游胜地。,项目设置,文化墙 在县祖广场东部、淮河岸边,设置长100米的竹简型石质文化墙,上面通过浮雕、壁画等形式展示春秋文化及古息国文化。,和谐园 和谐园是深入挖掘中国传统和谐文化,采用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构建的一座生态化、文化性的和谐文化景观园林。园中主要项目有千和鼎、和气潭、政通人和文化廊、我和你等项目。,树屋监狱 监狱位于树上,树为钢筋混凝土仿生处理,上建一座小屋,为监狱。,政林 景观区位于文化墙之南,是以在先秦历史的政坛上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及其生平典故为历史素材和表现内容、以生态化、拟人化和抽象化的植物景观和雕塑小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一处园林式
23、文化园。,县岭在县祖广场北部起土堆山,取名“县岭”。,官运港在该区的流经河道边建设官运港,港口采用古典样式,木质栈桥,在桥边建一临水木榭。,5、濮淮风情区,规划要点:以原有的“濮山八景”为依托概念,根据目前资源现状,将淮河北岸一定区域打造成绿色生态观景长廊。,项目设置,濮淮拱翠 在景区南部,大量种植绿色植物,包括乔木、灌木、草被植物等,形成绿意盎然、香花翠绿的生态环境。,息国寻幽 一处竹林,中建三座竹林茅舍,外围竹篱。,竖斧春耕 一处春秋时代的村落,房屋皆为土坯墙,茅草顶,房屋散落布局,自然生态。村口有一倒置的巨型仿木石斧,在村落周围,有少许农田和菜园。,淮滨花渡 在河道流经处,设置一个木质的
24、、生态化的港口。桃花巷舍 在春秋村的西部,种植大量的桃树,在桃林中,设置若干桃果状的木屋,主要供给游人居住。,活动策划当一日县官观看知县审案名人导游春秋夫人志舞台剧(以息夫人的故事为素材)息县民俗活动展演县官出巡,(三)花木产业生态区,开发思路 该功能分区主要的景区是淮河花木走廊(淮河花木博览园)。对淮河花木走廊的旅游开发,依托息县地处中国南北气候交界地带的天然气候条件和丰富的植物资源,在息县县城西北部,沿氵意河呈西北东南向的带状设置淮河花木走廊,将氵意河水引入园区,起土成丘,构建和谐美丽的自然本底。园区广泛引进中国南北植物品种,间以本土植物品种,依托园区开展各种旅游活动,将淮河花木走廊建设成
25、为豫南著名、河南知名的集花木展示、销售、科研和旅游观光于一体的花木生产科研基地和城郊休闲游憩区。,功能分区,1、入口服务区,地理位置:位于县城北部,景区的最东部,规划要点与项目设置:对入口区的旅游开发,主要是建设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提升相关的旅游服务。开发的旅游项目包括景区大门、景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和生态广场等。通过以上这些项目的建设,重点体现入口服务区的旅游信息引导、旅游集散中心、旅游商品展销、旅游人性化服务与旅游景区管理等功能。,2、花木产业区,地理位置:位于入口区的西部规划要点:依托息县优良的地域自然环境及气候条件,采取百花一园、百果一园和百木一园的形式建设集林、果、花、药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县级 旅游 发展 总体规划 河南 生态 休闲 故城 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27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