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篇)农业农村局党员干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时代新征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进一步指明了党和国家事业的前进方向,提出一系列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作为一名农业农村系统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紧密结合全市农业农村发展实际,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习领会政治理论和“三农”业务知识,履职尽责,敬业担当,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中国式农业现代化征途中建功立业。我认为今后中国式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2、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鼓励依法自愿有偿转让。结合工作职责,我认为要聚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一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牢记粮食安全“国之大者”,深刻认识粮食安全是关系我市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局性战略问题。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委政府重农抓粮的主体责任。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深入落实“藏粮于地”战略。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社会化服
3、务体系,深入实施“藏粮于技”战略。健全粮食安全的政策保障体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粮食安全,营造全社会关注粮食安全的浓厚氛围。稳定粮食耕地面积,持续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深耕深松、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等措施,保护提升耕地地力,加大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坚持统筹防汛与改善灌溉条件一起抓,统筹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提高粮食生产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全面实施种业振兴,坚持农机农艺融合,创新农业生产包区县服务方式,奠定粮食丰产丰收坚实基础。二是落实好扶持粮食生产政策,推动高标准农田建设。严格按程序开展粮食面积核定工作,确保国家扶持粮食生产补贴资金发放及时、准确。加大高标准农田建设力度,加快建设
4、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着力在建设和完善粮食生产功能区下功夫,推动基础设施配套、耕地质量提升等资源要素向粮食生产功能区集中。推进粮食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切实提高粮食生产综合生产能力和抗灾减灾能力。三是培育壮大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加快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粮食生产主体,提高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大力推行粮食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将农业生产中的耕、种、收等全部或部分作业环节委托给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来完成,引导粮食生产
5、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优质化发展,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如何把地种好”等问题。扶持粮食生产龙头企业发展,积极提供清理、干燥、收储、加工、销售等社会化服务,帮助种粮农民提高粮食质量等级、增加卖粮收入。积极探索密切小农户利益联结的服务模式,推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加大粮食加工科技创新力度,推动粮食产业向精深加工和主食产业化发展,扩大订单生产,实现优质小麦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培育壮大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全面提升我市粮食产业市场竞争力。四是健全完善粮食生产防灾减灾体系。强化与应急、水利、气象等单位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农业气象灾害预警体
6、系,建立完善农业应急物资储备体系,提高农业防灾和抗灾能力。未来蓝图已绘就,号角已吹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更进行了最集中、最生动的提炼总结,令人振奋;对未来五年和更长时期发展方略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规划阐述,鼓舞人心。党的二十大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对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出的新部署。对此,我更加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践行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为农业战线上的一员,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将团结带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站全体干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7、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等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推动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更上一层楼。一是准确把握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定位,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谋划推进工作,提高站位,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二二是落实“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要求,“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确保治违禁、控药残取得更明显成效。三是提高风险监测能力,做到“大宗产品不放松,特色小宗不落空聚焦农药残留、重金属等危害因子,逐步扩品种、增参数、加数
8、量,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四是推动日常抽检和突击抽检相结合,监督抽查与综合执法高效联动,提高监督抽查的靶向性。五是对标“最严格的监管”,逐步实施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构建“区域定格、网格定人、人员定责”网格化管理模式。针对用药高峰期、农产品上市期关键节点,加大检查频次。坚持巡查检查与指导服务并举、压实主体责任与提升生产者素质并重,推动“产出来”“管出来”水平同步提升。六是围绕“提质量、控增量、稳总量”目标,确保农产品“两品一标”发展提升到更高水平,不断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稳中向好态势。今后我将继续着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创新能力和水平,助力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9、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短板开展监管创新,为百姓的需求从“吃的饱”向“吃得好”“吃的营养健康”提供基础支撑,努力护航我县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深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近日,区农业农村局与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共同举办了联学活动。通过联学,对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五年前,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今年,党的二十大发出奋进新征程的总动员,指出了农业农村发展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10、重要意义,明确了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主攻方向,提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任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区干部群众围绕乡村振兴,出“兴”招、想“兴”事、一缕缕“兴”味浸透在“三农”工作的各方各面。增值赋能练内功。“抓两头、带中间”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强村总量居于全市前列。市管国企对接帮扶开花结果,通过产业培育与国企资源联结、第一书记跨村联结、助力与造血联结“三个联结。帮扶村发展意识有效提升,集体收入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各镇因地制宜培育特色,形成美丽环境变身美丽经济、村庄“社区化”、管理“物业化”、发展“产业化”等一系列先进经验,培育出联村联营、村企合作、拓展三产、自主经营等多种
11、发展形式。今年上半年,全区集体经济总收入、经营性收入实现同比双增。农民增收创佳绩。制定促进农民增收21条措施,各级各部门共同发力,形成共同关注增收、共同推动增收的浓厚氛围。就业稳中有进,全区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参保超额完成全年任务。惠农政策及时落地,农业生产稳中向好,全市首批农民增收典型及农村致富能手遴选顺利完成,涌现出一批帮富带富创富典范。今年前三季度,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增速及绝对值均位于全市前列。六步衔接摸家底。升级集体资产资源信息化管理方式。在承担市级试点的基础上,全面铺开集体资产资源核查。对照核查范围,梳理核查主体;整合既有基础,收集资产资料;逐一实地核查,开展信息采集
12、;整理核查信息,进行平台录入;逐级校对确认,完成信息复核;现场随机抽查,开展区级验收。村域内1200余万平方米房屋及建筑物、120余万亩土地全部落图,采集五万余张资产图片资料,使用现状与合同、图片等精准关联,集体资产资源实现可视化管理。对口支援显身手。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化之年,我区农业企业、农技人员响应市委号召,坚持把推动京蒙协作作为分内之事和应尽之责,新增两家农业企业落地建园,新选派两名农技人员赴蒙挂职。当前,在对口支援地区内蒙古察右前旗和正镶白旗,十余家落地企业带动当地700余名农民务工。落地企业与农技人员为当地带去棚室建设、土壤消毒、育苗、节水等多种技术,有效解决抢
13、水问题,变“废地”为“宝地”,在全面深化京蒙协作中不断作出“大兴贡献二党的二十大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为保障国家现代化的成色和质量,作为“三农”干部,要增强历史主动,坚持自我提升,以优异成绩、优良作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以昂扬姿态、抖擞状态,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向大会作了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阵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
14、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主题报告。党的二十大报告高举旗帜、继往开来,思想深邃、内涵深远,鼓舞人心、催人奋进,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给人以信仰的感召、方向的指引、前进的力量。我们要初心不变、矢志前行,以奋发有为,攻坚克难的精神状态,在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不断开辟新境界、创造新辉煌。二十大报告是理论纲领,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
15、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精于学习,勇于开拓。作为一名农业干部,更是要反复学习研究二十大报告及相关会议精神,力求深刻领会、做到入脑入心。在深入学习上求“精”,在理论研究上求“实”,在学用结合上求“实二坚持用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二十大精神的理解,真正树立对党忠诚、服务人民,立足本职、服务大局意识,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正气观,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围
16、绕粮食种植“十百千”示范提升工程,稳定抓好优势粮食产地,稳定粮食播种面积,聚焦高产高效,提升粮食综合产能。探索引导社会资本有序投入粮食生产,以龙头企业为引领联合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干部职工、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多种模式推进。以科技投入为支撑,推广增产增效集成技术,增强农业机械化装备能力,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提升粮食单产水平,确保粮食有效供给。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当天,我认真收听收看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
17、报告视野宏阔、底蕴深厚、内涵丰富、系统深刻,集中体现了十八大以来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的新成果,也为我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进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党的二十大报告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回顾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就未来5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制定了大政方针、作出了全面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
18、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为阳江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我倍感振奋、倍受鼓舞、倍增干劲。我将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好、贯彻好。首先当好宣传员。强化学习宣传力度,制定周密的学习宣传贯彻方案,通过党组会、理论中心组学习会、党委会、三会一课、干部大会、交流研讨会、宣讲报告会等形式深入学习。结合实际组织开展面向农村基层、农民群众、三农系统的宣传宣讲,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的热潮,引导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学懂、全面系统弄通、不折不扣做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三农系统落实落地、扎根生根。其次当好领航员。强化带头作用,发挥领导干部
19、先学领学作用,带领局班子成员和理论中心组学习成员先学,做到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与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落实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结合实际学,带着信念、感情、忠诚、使命学,真正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做学习上的表率。最后当好战斗员。按照党的二十大对“三农”工作的重大部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等,结合阳江资源优势和发展实际,在坚决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底线、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建立健全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以党建引领乡村治理促进乡村振兴等方面狠下功夫、久久为功,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阳江乡村全面振兴,实现“三农”高质量发展。下一步,我将以实际行动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落实到行动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阳江“三农”领域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实现新突破、书写新篇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268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