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ppt.ppt
《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抗心律失常研究进展.ppt.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药抗心律失常最新研究进展,山东步长系列产品幻灯片BC-C-W-08-04,主要内容,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认识及机制西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稳心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内容,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认识及机制西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稳心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中西医对心律失常的认识,在心脏收舒发生的电活动过程中,心律起源部位,心搏频率与节律以及冲动传导等的任一项异常统称为心律失常。临床中医内科学将心律失常的中心证候归纳为心悸、头晕、心律及脉律失常。在祖国医学中很早就有记载,如中医名著伤寒中曾指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类似心律失常。在中医脉学上有数、促、疾、结
2、、代、迟等脉象。数、促、疾脉似快速性心律失常,而结、代、迟脉则与缓慢性心律失常类似。,心律失常中医机制(Mechanisms),心神失养,心藏神,心脏亏虚,心脉瘀阻,心主血脉,心悸、头晕、心律及脉律失常,病理情况,正常生理,感受外邪、情志所伤、饮食失调、房劳过渡、它病失养、药物影响,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全身性疾病药物等,心脏电生理特性改变,冲动形成异常,冲动传导异常,各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西医机制(Mechanisms),自律性异常、触发活动,延迟或阻滞、折返,主要内容,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认识及机制西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稳心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研究现状
3、,近年某些抗心律失常(猝死)大型临床试验,CAST(Cardiac Arrythmia Suppression Trial),心律失常抑制试验试验目的:评估心梗后应用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抑制 无症状或轻微症状的心律失常能否降低 心律失常性的病死率试验对象:(n2309)心梗后6天至2年内,室早 6次/小时1727例患者(75)进入主 试验平均随访10个月。结 论: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MI后伴无症状 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增加患者猝死和病 死率,Reference:N Engl J med,1989,321:406-412 J Am coll cardiol,1991,18:14-19,20-28 C
4、irculation,1995,91:79-83,CAST试验,普罗帕酮美西律-阻滞剂胺碘酮维拉帕米,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对病死率的影响,抗心律失常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的发生率,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的困境,致心律失常作用抑制或负性作用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收缩性(收缩力)心外副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电生理作用,新的心律失常,原有心律失常的恶化,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有致心律失常proarrhythmia的作用,主要内容,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认识及机制西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稳心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目前常用的实验研究方法,建立心律失常模型如乌头碱、氯仿、哇巴因、氯化钡及结扎左冠状动脉
5、前降支等造成的心律失常模型,研究中药对心律失常的作用。这是目前采用最多的研究方法,中药可以是复方、单味药。研究中药对正常或心肌梗死模型心电生理参数的影响如室颤阈、有效不应期的离散度、动作电位时间等,判断中药的抗颤作用。膜片钳技术膜片钳技术是一种记录膜通道电流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使人们对抗心律失常中药心电生理的研究和认识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的几个研究方向,对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影响对Na+、K+、Ca2+通道的影响对心肌细胞膜受体及酶类的影响受体、M受体Na+-K+-ATP酶、依赖性cAMP的蛋白酶等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交感神经、迷走
6、神经对心肌基本特性的影响自律性、兴奋性、传导性、收缩性QTc/ERP/TDR(跨室壁离散度)/Tp-e间期等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中药抗心律失常作用机制研究现状,离子通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Ca2+通道的影响,Na+、K+通道的影响的研究力度不够。对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关注度不够。对心肌细胞膜受体及酶类的影响、对心肌基本特性的影响、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的研究只停留在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研究。,药物研究现状,临床应用步长稳心颗粒、黄杨宁、宁心宝、炙甘草汤、参脉注射液等 实验研究葛根素、甘松、粉防己碱粉、关附甲素红、红花黄素、钩藤碱、黄连素、莲心碱、苦参总碱、冬虫夏草、丹参,抗心律失常中药开发需解决的问
7、题,实验研究的深度、广度不够,重复研究较多,很少有从提高室颤阈、预防猝死的角度全面系统的研究。实验研究的中药不是从临床有效中药复方中筛选,而大多是直接选用某味中药。中医中药治疗疾病多以复方为主,复方研究尽管复杂,但意义重大。根据动物整体水平的试验,筛选出有抗心律失常及预防猝死潜力的中药有效成分,运用膜片钳技术对它们做进一步的研究。从整体电生理到单个心肌细胞的膜片钳全面系统地对某一有效验方进行多种电生理作用的基础研究,可以科学地证实有效验方的电生理作用。,主要内容,心律失常的中西医认识及机制西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现状中药抗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稳心颗粒的最新研究进展,共奏益气养阴定悸复脉活血化瘀,君药
8、党参,臣药黄精,佐药三七、琥珀,使药甘松,补中益气、安精神、止惊悸,补脾气、滋心阴,辅助党参益气以生血,三七:行瘀、止血、定痛,兼有补益之力琥珀:活血化瘀、平肝安神,开郁散滞、疏理肝脾之气,使君臣药补而不滞,治疗气阴两虚兼心脉瘀阻所致的各类心律失常,稳心颗粒科学组方,稳心颗粒抗心律失常中医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稳心颗粒对药物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有明显的作用。能明显延迟乌头碱、肾上腺素所致的心律失常的开始时间并能显著缩短乌头碱、氯化钡、肾上腺素诱发的心律失常的持续时间。,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王彦云 任德麟 郑 君,稳心颗粒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研究一:稳心颗粒对乌头碱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9、,研究二:稳心颗粒对氯化钡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研究三:稳心颗粒对肾上腺素引起大鼠心律失常的改善作用,国内权威机构研究,稳心颗粒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研究,国内权威机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甘松提取物对家兔心室肌细胞钠、钙通道的影响唐其柱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中华心血管病杂志04年6期;中国医学论坛报04年3、4月步长稳心颗粒对房颤患者心房肌细胞膜钾、钙离子通道改变的影响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黄岚、晋军中医杂志 2007/02 步长稳心颗粒对家兔左心室内、外膜电生理特性的影响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崔长琮 世界中医药 2007/05 步长稳心颗粒甘松提取物对大鼠心室肌细胞离子通道激活动力学的影响北
10、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郭继鸿,国内权威机构研究,以上相关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稳心颗粒可延长内外膜心肌细胞的APD(动作电位时程),同时对心肌细胞的钠、钾、钙离子通道均有调节作用,是其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的重要机制,提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稳心颗粒在延长心肌细胞APD(动作电位时程)的同时,不增加TDR(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反而使TDR(跨室壁复极离散度)缩短,提示:稳心颗粒安全性好。稳心颗粒调节多离子通道的作用提示: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包括老年和儿童心律失常,对无器质性心脏病、有器质性心脏病、心脏以外疾病导致的心律失常均有治疗作用是广谱抗心律失常药。,国内权威机构研究
11、,急性毒性试验:一次性灌胃给药剂量80g/kg时,未测出LD50,一日3次灌胃给药累计最大耐受量为208g/kg,小鼠无一死亡,相当于人用量的231.1倍,表明稳心颗粒是安全的长期毒性实验:按36、22.5、9g生药/kg,相当于成人临床用量的40、25、10倍,连续给药90天后和停药14天后,观察动物一般状态、体重、外周血像、肝肾功能及内脏病理学检查,均未见任何毒性反应,证明该药在正常剂量范围内长期服用安全可靠。,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 王彦云 任德麟 郑 君,国内权威机构研究,多中心、大样本(2000例)临床研究证实稳心颗粒:无药物致心律失常作用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等检查未见异常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心律失常 研究进展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235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