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下的视听传媒变局.ppt
《三网融合下的视听传媒变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网融合下的视听传媒变局.ppt(4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三网融合下的视听传媒变局,侯自强2010 05 20北京,提要,一、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网络电视台的兴起二、三网融合三、三网融合后的新格局四、NGB和有线电视网络五、云计算支撑环节六、小结,一、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网络电视台的兴起,网络媒体的演进,网络视频快速发展,互联网成为媒体传播平台、主流媒体进入互联网,报纸网站/手机版、多媒体内容 电视台网站/视频内容分发平台(下载/直播/点播)网络新媒体的兴起,进入主流媒体行列。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单向-双向交互)联动、融合 Web2.0 博客、播客、共享、社区手机和电视机成为互联网终端,网络电视快速发展三屏联动-构建新的舆论场云计
2、算平台支撑系统,网络视频到网络电视,以计算机为终端的网络视听服务-视频网站 电视台视频网站 央视网 综合视频网站 新浪视频 共享视频网站 优酷 土豆 转播视频网站 PPTV 暴风影音 以电视机(手机)为终端网络视听服务 IPTV 互联网电视,视频网站,互联网视频分发传输视频能力快速提高。可以支持高清 网络带宽:带宽提升2/4Mbps。开始发展光纤接入(七部委发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传输平台(P2P CDN)、终端性能提高,带宽利用率提高。业务能力 网速2Mbps可支持720P高清 网速4Mbps 以上可支持1280I高清。3D电影网上直播,网络电视和网络电视台,网络电视台支持多种终端(
3、电视机、手机、车辆/户外媒体)。保持用户的电视机应用体验。将互联网新媒体送进客厅和用户口袋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用户体验、不同的画面格式、不同的交互方法“瘦”终端“门户客户端”模式电视的界面和用户体验线性(广播)/非线性(点播)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融合、Web2.0三屏联动网络电视运行在公共互联网上,可以跨越地域提供覆盖全球的国内和国际传播能力高清平板电视机年销3000万台,家电厂家成为发展网络电视机的推动力,“国家网络电视台”,李长春:“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要加快实现由传统媒体向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转变。由以国内报道为主向国内国际并重转变。要把办好网络电视台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加快
4、建设体现国家水平、在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网络电视台,打造全国性网络视频节目播出平台,努力抢占网络电视发展的制高点。”(2008,11)2009年12月28日,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线开播。,电脑收看的网络电视台,B/S 和 P2P两种模式中国网络电视台 1、加装CBox 客户端软件 P2P 央视个频道和地方卫视直播 央视主要频道各栏目近期内容点播 2、用浏览器直接收看-B/S模式 通过页面进入:新闻台、体育台、综艺台(电影、连续剧)、爱西柚(用户原创共享)、爱布谷(直播、点播、7天内容)仍然保持计算机网页界面、应用场景、用户体验,网络电视台与视频网站的不同,多种终端:电视机、手机、车辆/户
5、外媒体 不同的应用场景、不同的用户体验、不同的画面格式、不同的交互方法“瘦”终端“门户客户端”模式广电总局令第39号:取得“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集成运营服务”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要求:开展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集成运营服务,应当建立具有节目播控、节目导视、版权保护等功能的集成播控系统,健全节目内容管理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所传播视听节目内容可管、可控。三屏联动,以中间带两头,网络电视台,网络,国家网络电视台,为最多最有价值的用户找内容,多种终端用户,计算机用户,手机电视用户,公交场所电视用户,网络电视用户,网络电视应用场景,媒体联动融合促进三屏联动,
6、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动融合:统一策划、联动、融合构建舆论场,相互配合、优势互补 传统媒体:权威引导、理性说明 新媒体:草根表达、情绪疏导电视机和手机作为互联网终端将扩大时空覆盖能力,三屏各具特色,三屏联动进一步促进媒体融合联动。三屏联动不是简单的在三个屏上播放同一内容,用户可以无缝切换。三屏内容要发挥自己特色,围绕主题统一策划、制作、分发、联动。一个媒体集团下按照业务流程(内容制作、内容集成和营销)分工,不再按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形态去分工。这样才能联动和融合构建一个新的舆论环境。如CNN新闻网站等一个队伍同时制作传统电视版、互联网博客版,手机版。现况:传统媒体往往在舆论的形成上落后于新媒体
7、,新媒体先把事情提出来了,传统媒体再后续跟上,这是脱节和不完整的。,二、三网融合,三网融合,我国的管理体制造成广电和电信的市场“割据”,目前这种市场壁垒已经成为发展宽带业务、发展网络新媒体、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障碍。三网融合问题的提出是解决广电和电信双向市场准入问题。是我国特有的问题。三网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用以应对金融危机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三网融合的实质-解决双向准入问题,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试点,探索形成保障三网融合规范有序开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普及应用融合业务符合条件的广播电视企
8、业可以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和部分基础电信业务、互联网业务。重点-ISP牌照符合条件的电信企业可以从事部分广播电视节目生产制作和传输。重点-IPTV业务,三网融合的基础是互联网,过去10年电信业经历了IP化进程、IP网以及成为电信的基础网络。面向广大消费者的娱乐和媒体业务运营在互联网上。宽带业务成为数据业务主要收入源。可管理的IP网主要用于为企业和VIP大客户提供有专门QoS和安全保证的业务。广播电视业经历同样的IP化进程。传统媒体进入互联网,网络新媒体迅速兴起。国家网络电视台上线,网络电视快速发展三网融合推进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和数字娱乐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促进信息和文化产业发展,提高国民经济和社会
9、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拉动国内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三网融合后用户使用场景,终端、核心网和业务的融合,接入网的多样化终端的多元化: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用户使用各种终端,通过不同接入网络接入互联网,三屏联动,获得融合的业务。传统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融合,三、三网融合后的新格局,网络视听内容分类管理的原则,电脑为终端的互联网视听内容 已发300张牌照。将进一步进行分类管理(已发分类目录)电视机(手机)为终端的互联网视听内容需要专门的牌照。是否分类?内容服务和集成播控牌照只发给电视台,利用公共互联网向计算机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分类目录(2010
10、04 01):,一、第一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一)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首发服务(二)时政和社会类视听节目的主持、访谈、评论服务(三)自办新闻、综合视听节目频道服务(四)自办专业视听节目频道服务(五)重大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体育等活动、事件的实况视音频直播服务二、第二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一)时政类视听新闻节目转载服务(二)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主持、访谈、报道、评论服务(三)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制作(不含采访)、播出(四)网络剧(片)的制作、播出服务(五)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类视听
11、节目的汇集、播出服务(六)文艺、娱乐、科技、财经、体育、教育等专业类视听节目的汇集、播出服务(七)一般社会团体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组织活动的实况视音频直播服务三、第三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一)聚合网上视听节目的服务(二)转发网民上传视听节目的服务 四、第四类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互联网视听节目转播类服务)(一)转播广播电视节目频道的服务(二)转播互联网视听节目频道的服务(三)转播网上实况直播的视听节目的服务,电视、手机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IP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集成播控、内容服务属于广播电台、电视台形态的网络视听节目服务。IP电视(IPTV)、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的集成
12、播控、内容服务和传输、分发服务的业务分类目录另行制定。广电总局令第39号:取得“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视听节目集成运营服务”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要求:开展以电视机为接收终端的互联网视听节目集成运营服务,应当建立具有节目播控、节目导视、版权保护等功能的集成播控系统,健全节目内容管理制度、安全保障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确保所传播视听节目内容可管、可控。,三网融合新媒体时代的有线电视业务,传统有线电视广播交互数字电视业务(本地服务)/IPTV(电信)数字电视广播 时移、点播、交互 增值服务网络电视宽带互联网接入业务(全国、全球)网络电视台:广播、点播、交互、三屏联动(中国网络电视台和和地方网络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融合 视听 传媒 变局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23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