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ppt
《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ppt(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鉴赏诗歌读懂始,如何初步读懂诗歌,(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考纲要求,E级,(一)能读懂了解大意,初步 把握作者的情感。(二)会鉴赏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运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情达意。(三)精表达运用答题模式,采用精确语言来组织答案。,二、答题步骤,(一)读不懂,三、存在的问题,(二)说不清,(三)答不全,四、诗歌的特征有哪些?(为什么读不懂诗歌?),跳跃性,2、语序的错乱,1、语言的省略,3、时空的跳跃,善于捕捉诗歌直观信息,快速理解诗歌大致内容。,五、学习目标,结合具体事例讲解,初步解决“读不懂”的问题。,六、方法介绍,看一看
2、抓一抓,看一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诗抒发对读书的感想。要想读书时有新的、深刻感悟,就要多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观书有感,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方法一,借助题目,(一)看标题,为什么要看标题?标题有哪些作用呢?,1、概括诗歌内容。,2、交代写作缘由。,3、奠定诗歌情感基调。,4、交代诗歌类型。,5、暗示写作手法。,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牛刀小
3、试,思乡,咏素蝶诗,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鹊桥仙 七夕,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写夫妻相思相聚),征人怨,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十月二日初到惠州 仿佛曾游岂梦中,欣然鸡犬识新丰。吏民惊怪坐何事,父老相携迎此翁。苏武岂知还漠北,管宁自欲老辽东。岭南万户皆春色,会有幽人客寓公。,作者虽然被贬惠州,他不但不以谪为患,反而对谪居生活充满了期待,有了家的归属感。抒发想在惠州安家终老的情感。,注:本诗于北宋绍圣元年十月作者第二次遭贬初到
4、惠州时所作。,本诗表达作者怎样的情感?,联系作者,方法二,(苏轼),(二)看作者,我们应了解作者的哪些相关信息呢?,知 人,1、思想性格,2、生活经历,5、时代背景(论世所处朝代的国势、朝政等),3、风格流派,4、创作背景和目的,望洞庭湖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注:本诗写于被贬途中。问: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牛刀小试,表达对洞庭美景的喜爱,表现作者虽被贬,但并未屈服的乐观豁朗的心境。,诗豪,温馨提示,关于作者的相关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注释,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陶渊明杜甫李白辛弃疾、陆游、
5、文天祥苏轼李清照,(弃官归田,诗风恬淡),(忧国忧民,诗风沉郁),(傲岸不羁,诗风潇洒),(国难当头,忧心如焚,诗风慷慨悲壮),(仕途坎坷,但受儒、道思想影响,诗风豪放旷达),(以南渡为界,前期诗风清新婉丽。后期诗风沉郁悲痛),点绛唇(贺铸)一幅霜绡,麝煤熏腻纹丝缕。掩妆无语,的是消凝处。薄雾兰桡,漾下苹花渚。风留住。绿杨归路,燕子西飞去。,注 1、霜绡:素绢,这里指手帕。2、麝煤:熏炉中所燃的香料。3、桡:船桨。4、苹花:一种植物,古代风俗:姑娘们在春日佳节出游郊野水滨,采集苹花赠送给自己的情人。,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这是一首爱情词,写一对情侣乍别时的悲伤与思念。上片以女方的角度写她与情
6、人离别时的伤心欲绝。下片以男方的角度写他与情人分别后的不舍与思念。,方法三,联系注释,(三)看注释,注释会提供哪些信息?有何作用?,1、介绍写作背景暗示诗歌内容,2、介绍相关诗句暗示用典或意境,3、介绍作者情况暗示写作风格和情感。,清平乐(刘弇)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去年紫陌青门,今宵雨魄云魂。断送一生憔悴,能消几个黄昏!,注:本词是作者在京任职期间为感爱妻之逝而作,为悼亡词。,本诗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本词主要抒发了作者对爱妻的深挚悼念之情。词先写东风依旧,柳色如初,而今却物是人非。全词以感情为纽带,把旧时与今时的情景结合在一起,充分流露出作者的沉痛悲哀之情。,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如何 读懂 诗歌 公开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221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