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A培训教材.ppt
《MSA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MSA培训教材.ppt(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1,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2011年11月,2,内容提要,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什么是MSA?MSA的目的和作用测量和测量系统测量误差正态分布抽样计划和控制图MSA各要素及分析方法和要求分辨率准确度线性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MSA的实施GRRMSA实施前的计划,3,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什么是MSA?MSA的目的和作用测量和测量系统测量误差正态分布抽样计划和控制图,4,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什么是MSA?,MSA:测量系统分析使用数理统计和图表的方法对测量系统的主要特性进行分析,以评估测量系统对于被测量的参数来说是否合适,并确定测量系统
2、误差的主要成分。测量系统的主要特性分辨率(Discrimination):测量系统能够适当的区分出重复测量差异的能力准确度(Accuracy):偏倚,反映测量值的均值偏离基准值的距离重复性(Repeatability):反映同一个测量者用相同的测量工具测量同一个样品的相同特性时的变差再现性(Reproducibility):反映不同操作者测量同一零件统一特性的变差线性(Linearity):表征在量具的工作范围内其偏倚变化规律的一个统计特性稳定性(Stability):测量系统长期稳定地保持适当分辨率,偏倚,重复性,再现性的能力MSA与GRRGRR只是研究重复性和再现性的一种方法GRR属于MS
3、A的一部分GRR提供了统一的表格和公式进行分析,在汽车行业普遍使用,注意:本培训内容只针对计量型测量系统进行分析,对于计数型测量系统并不适用。,5,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MSA的目的和作用,测量系统分析的目的是确定所使用的数据是否可靠提高测量数据的质量测量系统分析还可以:评估新的测量仪器将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对可能存在问题的测量方法进行评估确定并解决测量系统误差问题,6,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测量和测量系统,测量测量是一种过程,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过程所赋予的值称为测量值或测量结果量具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任何装置都被称为量具:卡尺,三次元,“通过/不通过”量规量具本身并不能给出
4、测量结果,一般都需要由人来按照一定的规程进行操作才能给出测量结果测量系统:用来对被测特性赋值的量具和其他设备、人员、标准(例如基准值)、规程、操作、软件、环境和假设的集合;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整个过程。,测量品测试员测试程序测试仪器测试环境,测量值测量结果,7,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测量误差,真值被测特性本身的固有值,希望任何单独读数都尽可能地接近它。“真值”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只有通过测量才能估计它。基准值在进行测量系统分析时,一般是通过采用比要分析的测量系统具有更高级别分辨率的测量系统对被测特性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作为它的估计值测量值实际测量的结果,一般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测量误差在测量系
5、统分析中,用基准值代替其本身所固有的值,要分析的测量系统引入的测量误差为相对于基准值的误差,测量值被测特性的基准值测量误差,8,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测量误差,过程变差分解,长期,过程变差,短期,抽样产生的变差,实际过程变差,重复性,宽度变差,测量误差,过程变差观测值,过程变差,位置变差,再现性,偏倚,估计,X 是测量值,XT 是被测特性的基准值,E 是测量误差,,9,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测量误差,测量系统变异性-因果图,10,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正态分布,在测量过程中存在大量的随机因数影响,使得过程的输出测量值也是随机变量。尽管在过程中存在大量随机因素,在测量过程稳定运
6、行时,每个因素的影响都不大,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往往是使得测量值近似表现出正态分布特性。在测量系统分析中,正态分布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论基础。正态分布的两个重要参数:和。表示的是分布的位置特性,表现为正态分布曲线的平均值。表示的是分布的范围特性(变差),表现为正态分布曲线的形状。可以通过直方图模拟正态分布曲线,11,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抽样计划和极差均值控制图,抽样计划是指为了获得所需要的测试结果,而设计出的样品选择和测试方案。抽样方案取决于设计者想要得到什么信息,想要研究哪些变差,和实际的制造或测量情况。典型的GRR研究的抽样计划:十个零件:1,2,10三个操作者:A,B,C每个操作者每
7、个零件测3次用抽样树来表示抽样计划:直观的表示出抽样计划方便的理解组内和组间变差,Subgroup(子组)Within subgroup(组内)Between subgroup(组间),12,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抽样计划和极差均值控制图,极差均值控制图:Xbar-R chart,是由休哈特发明的根据假设检验原理而构造的一种控制图。极差均值控制图是统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作用:监控和判断日常生产或测量过程是否受控确定异常变差(special cause)和普通变差(common cause)计算组内变差确认改正措施是否有效,13,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抽样计划和极差均值控制图,控制
8、图解释X:单独测量值n:子组容量S:子组数X-bar:子组平均值,X-bar=(x1+x2+.xn)/nX-bar-bar:子组平均值的平均值,X-bar-bar=(X-bar1+X-bar2+.+X-barS)/SR:子组极差,R=Max(X)-Min(X)R-bar:子组极差的平均值,R-bar=(R1+R2+.+RS)/SUCL:上控制限,公式见后页LCL:下控制限,公式见后页R-chart:极差控制图Xbar-chart:均值控制图A2,d2,D3,D4:绘制控制图需要的一些系数,计算控制图所需要的各个系数,从附录A查阅,14,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抽样计划和极差均值控制图,控制
9、图的作法1.按照抽样计划进行数据收集2.计算出X-bar,R,X-bar-bar,R-bar3.计算极差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UCLR=R-bar*D4,LCLR=R-bar*D34.计算均值控制图的上下控制限UCLX-bar=X-bar-bar+R-bar*A2,LCLX-bar=X-bar-bar-R-bar*A25.绘制极差控制图:5.1 根据R值大小及子组数量确定适当的坐标轴5.2 将R-bar用点划线绘制在极差控制图上作为中心线5.3 将UCLR及LCLR用实线绘制在控制图上5.4 将各子组R值描出,并用实线连接起来6.绘制均值控制图:6.1 根据X-bar值大小及子组数量确定适当的坐标
10、轴6.2 将X-bar-bar用点划线绘制在均值控制图上作为中心线6.3 将UCLX-bar及LCLX-bar用实线绘制在控制图上6.4 将各子组X-bar值描出,并用实线连接起来,15,MSA的简单介绍和基本概念-抽样计划和极差均值控制图,控制图的分析1.观察极差图,看有没有点超出控制极限。均值图表示的是组内的变差 1.1 如果有点超出,说明有特殊变差的变差,过程不受控,需要针对问题数据点,找出特殊变差并更新数据进行重新作图分析。1.2 如果没有点超出,说明过程受控。1.3 过程受控的情况下,可以用以下公式估计子组内的变差,2.观察均值图,均值图是用来比较子组内变差和子组间变差的大小。2.1
11、 如果有点超出控制限,说明子组间的变差大于组内的变差。超出的点数越多,说明子组间的变差越大。2.2 如果没有点超出,说明子组内的变差大于子组间的变差。3.在控制图的分析之前,需要结合抽样树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出哪些因素造成组内变差,哪些因素造成组间变差。,Subgroup(子组)Within(组内)Between(组间),没有异常超差点,OK,15个点中有8个超出控制极限,组间变差大于组内变差,16,MSA各要素及分析方法和要求分辨率准确度线性重复性再现性稳定性,17,MSA各要素及分析方法和要求-分辨率,分辨率:测量系统能够适当的区分出测量差异的能力分辨率的要求:测量仪器的分辨率必须小于或等于
12、规范或过程变差的10%,规范:公差范围,上公差-下公差;例如:螺钉帽直径为50.5mm,则产品规范为1.0mm。量具的最小刻度至少应为0.1mm。过程变差:通过统计过程控制(SPC)得出的由生产过程导致的产品变差,用6表示 例如:通过SPC计算出螺钉帽直径的过程变差6为6*0.15mm=0.9mm,则量具的最小刻度应小于或等于0.09mm。当产品规范与过程变差不同时,取其小者作为分辨率的要求。当分辨率不足时:选择拥有更小刻度的测量设备,测量仪器分辨率可定义为测量仪器能够读取的最小测量单位,18,MSA各要素及分析方法和要求-分辨率,当分辨率不足时,可以从极差控制图上看出当极差图中只有一、二或三
13、种可能的极差值在控制界限内时。如果及差图显示有四种可能的极差值在控制界限内,且超过1/4以上的极差值为零。,19,MSA各要素及分析方法和要求-准确度,基本定义:也称作偏倚,反映测量值的均值偏离基准值的距离,20,MSA各要素及分析方法和要求-准确度,分析方法:,X1=0.75mm X6=0.8mmX2=0.75mm X7=0.75mmX3=0.8mm X8=0.75mmX4=0.8mm X9=0.75mmX5=0.65mm X10=0.7mm,步骤1.同一操作者对同一工件测量10次,过程变差来源于统计过程控制的研究,产品规范反映了公差范围。假定本例的过程变差为0.70mm。,偏倚Bias=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MSA 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215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