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ppt
《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压铸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压铸成型工艺&模具设计,第8章 压铸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8.1 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及组成8.2 抽芯力与抽芯距的确定8.3 斜销侧向抽芯机构8.4 弯销侧抽芯机构8.5 斜滑块侧抽芯机构8.6 齿轮齿条侧抽芯机构8.7 液压侧抽芯机构8.8 其他抽芯形式,下一页,返回,第8章 压铸模侧向抽芯机构设计,重点: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及组成;抽芯力与抽芯距的确定;斜销侧向抽芯机构;弯销侧抽芯机构;斜滑块侧抽芯机构;液压侧抽芯机构;难点:抽芯力与抽芯距的确定;斜销侧向抽芯机构;液压侧抽芯机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及组成,8.1.1 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按照侧向抽芯动力来源的不同
2、,压铸模的侧向抽芯机构可分为机动侧抽芯机构、液压侧侧抽芯机构和手动侧抽芯机构等3大类。1.机动侧抽芯机构开模时,依靠压铸机的开模动力,通过抽芯机构改变运动的方向,从而达到开模时将侧型芯抽出,合模时又使侧型芯复位的机构,称为机动侧抽芯机构。机动侧抽芯机构按照结构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斜销侧抽芯机构、弯销侧抽芯机构、斜滑块侧抽芯机构和齿轮齿条侧向抽芯机构等。,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及组成,2.液压侧抽芯机构液压侧抽芯是指以压力油作为抽芯动力,在模具上配制专门的抽芯液压缸(抽芯器),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来完成侧向抽芯与复位。这种抽芯方式传动平稳,抽芯力较大,抽芯距也较长,抽芯的时
3、间顺序可以自由地根据需要设置。其缺点是增加了操作工序,而且需要配置专门的液压抽芯器及控制系统。现代压铸机,随机均带有液压抽芯器和控制系统。,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 侧向抽芯机构的分类及组成,3.手动侧抽芯机构手动侧抽芯机构是指利用人工在开模前(模内)或脱模后(模外)使用专门制造的手工工具抽出侧向活动型芯的机构。手动侧抽芯机构的特点是模具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且传动平稳。缺点是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受人力限制难以获得较大的抽芯力。由于丝杠螺母传动副能获得比较大的抽芯力,因此,这种侧抽芯方式在手动抽芯中应用较广。,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2 侧向抽芯机构的组成,图8-1所示为斜销机动
4、侧向抽芯机构,下面以此为例,说明侧向抽芯机构的组成与作用。1.侧向成形元件侧向成形元件是成形压铸件侧向凹凸(包括侧孔)形状的零件,如侧向型芯,侧向成形块等,如图8-1中的侧型芯3。2.运动元件运动元件是指安装并带动侧向成形块或侧向型芯在模套导滑槽内运动的零件,如图8-1中的侧滑块9。3.传动元件传动元件是指开模时带动运动元件作侧向分型或抽芯,合模时使之复位的零件,如图8-1中的斜销7。,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2 侧向抽芯机构的组成,图8-1 侧抽芯机构的组成,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2 侧向抽芯机构的组成,4.锁紧元件锁紧元件是指合模压射时为了防止运动元件受到侧向压力而产生位移所
5、设置的零件,如图8-1中的楔紧块10。5.限位元件为了使运动元件在侧抽芯结束后停留在所要求的位置上,以保证合模时传动元件能顺利使其复位,必须设置运动元件侧抽芯结束时的限位元件,如图8-1中由弹簧13、拉杆11,挡块12,垫圈14和螺母15等零件组成的弹簧拉杆挡块机构。,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抽芯力与抽芯距的确定,8.2.1 抽芯力的确定1.抽芯力的确定(1)抽芯力的理论计算 抽芯力的理论计算参考图8-2。由于侧型芯的脱模斜度为,在抽芯力Fc的作用下,压铸件对侧型芯的正压力降低了Fcsin,此时的摩擦阻力为式中F1摩擦阻力,N;摩擦系数,一般取0.20.25;FB压铸件冷却凝固收缩后对侧
6、型芯产生的包紧力,N;Fc抽芯力,N;侧型芯成形部分的脱模斜度,,(8-1),图 8-2 抽芯力分析图,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1 抽芯力的确定,列出力平衡方程式 则将式(8-1)代入上式,并取FB=pA得式中P挤压应力(单位面积的包紧力),Pa,各种合金的挤压应力见式(7-1)的注释;,一般对铝合金取 P=10-12MPa,对锌合金取 P=6-8MPa,对铜合金取 P=12-16MPa A压铸件包络侧型芯的侧面积,m2;C被压铸件包络的侧型芯成形部分截面的周长,m;l被压铸件包络的侧型芯成形部分的长度,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8.2.1 抽芯力的确定,(2)抽芯力查图估算
7、 按式(8-2)取挤压应力和摩擦系数的较大值,做出镁合金、锌合金、铝合金和铜合金压铸时的抽芯力查用图,如图8-3所示。侧型芯成形部分的截山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查表时,先查出长度为10 mm的抽芯力,然后乘以实际侧型芯长度是10 mm的倍数,即为总的抽芯力。这样可以简化设计时的计算。2.影响抽芯力的因素影响抽芯力大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与压铸件脱模时影响其推出力大小的因素相似,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成形压铸件侧向凹凸形状的表面积愈大,或被金属液包络的侧型芯表面积愈大,包络表面的几何形状愈复杂,所需的抽芯力愈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1 抽芯力的确定,上一页,下一页,
8、返回,8.2.1 抽芯力的确定,(2)包络侧型芯部分的压铸件壁厚愈大,金属液的凝固收缩率愈大,对侧型芯的包紧力愈大,所需的抽芯力也愈大(3)同一侧抽芯机构上抽出的侧型芯数量增多,则压铸件除了对每个侧型芯产生包紧力之外,型芯与型芯之间由于金属液的冷却收缩产生的应力使抽芯阻力增大。(4)侧型芯成形部分的脱模斜度愈大,表面粗糙度愈低,且加工纹路与抽芯方向一致,则可以减小抽芯力。(5)压铸工艺对抽芯力也有影响。压射比压增大,对侧型芯的包紧力增大,则抽芯力增大;压射结束后的保压时间愈长,愈增加压铸件的致密性,但线收缩大,需增大抽芯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 抽芯力与抽芯距的确定,(6)压铸合金化
9、学成分不同,线收缩率也不同,也会直接影响抽芯力的大小。另外,粘模倾向大的合金,也会增大抽芯力。8.2.2 抽芯距的确定侧抽芯机构抽芯结束后,侧型芯应完全脱离压铸件对应处的成形表面,并且在推出机构工作时,压铸件能顺利地脱模。抽芯距太短,会使脱模困难;抽芯距太长,会使模具尺寸增大,造成不必要的材料和加工浪费。在一般的情况下,抽芯距应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8.2.2 抽芯距的确定,式中、s抽芯距,mm;s侧孔或侧凹的深度,mm当压铸件的结构比较特殊时,如压铸件外形为圆形并用二等分滑块侧抽芯时(见图8-4),则其抽芯距为式中R外形最大圆的半径,mm;r阻碍压铸件脱模的外形最小圆半径,m
10、m。,(8-4),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2.2 抽芯距的确定,图8-4 二等分滑块的抽芯距,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 斜销侧向抽芯机构,8.3.1 斜销侧抽芯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图8-5(a)为压射结束时的合模状态,侧滑块3由楔紧块5锁紧;开模时,动模部分向后移动,压铸件包在凸模上随着动模一起移动,在斜销4的作用下,侧滑块3带动侧型芯10在动模套板的导滑槽内向外侧作抽芯运动,如图8-5(b)所示;侧抽芯结束时,斜销脱离侧滑块,侧滑块在弹簧7的作用下拉紧在限位挡块8上,以便再次合模时斜销能准确地插入到侧滑块的斜导孔中,迫使其复位,如图8-5(c)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1
11、斜销侧抽芯机构的组成与工作原理,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2 斜销的设计,8.3.2 斜销的设计1.斜销的基本形式斜销的基本形式如图8-6所示。L1为固定于模套内的部分,与模套内的安装孔采取H7/m6的过渡配合固定,L2为完成抽芯所需工作部分的长度,为斜销的倾斜角,L3为斜销端部具有斜角部分的长度,为使合模时斜销能顺利插入到侧滑块斜导孔内而设计,角度常取比大23(如果,则L3部分会参与侧抽芯,使抽芯尺寸难以确定).侧滑块与斜销的工作部分常采用H11/bll配合或留有0.51 mm左右的间隙。为了减少斜销工作时的摩擦阻力,将斜销工作部分长度的两侧铣削成宽度为B(B0.8 d)的两个平面。,上
12、一页,下一页,返回,8.3.2 斜销的设计,图8-6 斜销的基本形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2 斜销的设计,2.斜销倾斜角的选择斜销倾斜角的选择,与抽芯距和斜销的长度有关,它决定着斜销的受力情况。从研究可知,当抽芯阻力一定时,倾斜角增大,斜销受到的弯曲力增大,为完成抽芯所需的开模行程减小,斜销有效工作长度也减小。综上所述,从斜销的受力情况方面考虑,希望值取小一些;从减小斜销长度方面考虑,又希望值取大一些。因此,斜销倾斜角值的确定应综合考虑,一般取1020,最大不超过25。,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2 斜销的设计,3.斜销直径的计算斜销直径d的大小取决于它所受的最大弯曲力Fw,从图
13、8-7中可以看出,斜销承受的最大弯矩M可由下式计算 M=FWH式中M斜销承受的最大弯矩,Nm;FW斜销受到的最大弯曲力,N;H-斜销受力点到固定端的距离,m根据材料力学弯曲应力的计算公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5),(8-6),8.3.2 斜销的设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2 斜销的设计,式中w斜销所受的弯曲应力,Pa;w许用弯曲应力,Pa,钢取300 x 106Pa;W抗弯截面系数,对于圆形截面,由式(8-5)、式(8-6)和式(8-7)可得将 代入上式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7),(8-8),8.3.2 斜销的设计,式中 d斜销直径,m;FC抽芯力,N;h斜销受力点至
14、固定端的垂直距离,m;斜销倾斜角,rad,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9),8.3.2 斜销的设计,由上述可知,计算斜销直径时,必须根据抽芯力Fc及选定的斜销倾斜角计算出斜销所受的最大弯曲力,然后再计算出斜销的直径,计算步骤较烦琐。4.斜销长度的确定斜销的总长度L可根据抽芯距s、固定端模套的厚度H、斜销直径d以及所采用的倾斜角来确定,如图8-8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2 斜销的设计,图8-8 斜销尺寸的计算,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2 斜销的设计,斜销总长度的计算公式为式中 D斜销固定端台阶的直径,mm,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0),8.3.3 侧滑块及导滑槽的设计,
15、8.3.3 侧滑块及导滑槽的设计1.侧滑块的设计在侧抽芯机构中,侧滑块的形式基本相同,使用最广泛的是T形滑块,如图8-9所示。在图8-9(a)所示的形式中,T形设计在滑块的底部,用于较薄的滑块,侧型芯的中心与T形导滑面较近,抽芯时滑块稳定性较好;在图8-9(b)所示的形式中,T形导滑面设计在滑块的中间,适用于较厚的滑块,使侧型芯的中心尽量靠近T形导滑面,以提高抽芯时滑块的稳定性。,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3 侧滑块及导滑槽的设计,图8-9 滑块的基本形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3 侧滑块及导滑槽的设计,侧滑块的主要尺寸与配合如图8-10所示,其宽度尺寸C和高度尺寸B是按侧型芯外径
16、最大尺寸d或斜销孔的直径D以及斜销的受力情况等设计需要确定的,通常至少比d或D大10 30 mm;尺寸B1是侧型芯中心到滑块底面的距离。抽单个型芯时,使型芯中心在滑块B、C的中心。抽多个型芯时,活动中心应是各侧型芯抽芯力的中心,此中心最好也应在滑块B、C的中心;尺寸B2是T形滑块导滑部分的厚度,为使滑块运动平稳,一般取10 25 mm;尺寸B3是T形滑块导滑部分的宽度,T形滑块主要承受抽芯中的开模阻力,应有一定的强度要求,常取610 mm;为了使抽芯时运动平稳,侧滑块长度尺寸L应大于高度尺寸B,长度尺寸L与宽度尺寸C的关系最好应满足L1.5 C。,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3 侧滑块及导滑
17、槽的设计,图8-10 侧滑块的尺寸,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3 侧滑块及导滑槽的设计,在侧滑块中安装着侧型芯,侧型芯在侧滑块中的固定配合为:圆形采用H7/h6,非圆形采用H8/h6。侧型芯在镶块中尺寸d的滑动配合,压铸锌合金时为H7/f7,压铸铝合金时为H7/e8;压铸铜合金时为H7/d8。而侧滑块在导滑槽内的滑动配合一般要比侧型芯在镶块中的配合略为松些,通常压铸锌合金和铝合金时尺寸C和尺寸B2的配合为H9/f9。,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3 侧滑块及导滑槽的设计,图8-11 导滑槽的结构形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2.导滑槽的结构,8.3.3 侧滑块及导滑槽的设计,2.导滑槽的结
18、构侧滑块在导滑槽内运动时,不能产生偏斜,这就要求滑块在完成抽芯动作后,留在导滑槽内部的长度不少于滑块总长度的2/3,否则在滑块开始复位时,易产生偏斜、卡死而损坏模具。为了减小滑块与导滑槽之间的磨损,滑块与导滑槽均应有足够的硬度,一般滑块的硬度为5054 HRC;导滑槽的硬度可要求更高一些。,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4 楔紧块的设计,8.3.4 楔紧块的设计压铸时,型腔内的金属液以很高的成形压力作用在侧型芯上,从而使滑块后退产生位移,滑块的后移将力作用到斜销上,导致斜销产生弯曲变形,滑块的后移也会影响压铸件的尺寸精度。所以,合模压铸时,必须要设置锁紧装置以锁紧滑块,常用的锁紧装置为楔紧块,
19、,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4 楔紧块的设计,图8-12 楔紧块的结构形式,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4 楔紧块的设计,在设计楔紧块时,楔紧块的斜角亦称楔紧角(见图8-8),应大于斜销的倾斜角,一般情况下,楔紧角的选择方法为 这样开模时,楔紧块很快离开侧滑块的压紧面,避免楔紧块与侧滑块间产生摩擦。合模时,在接近合模终点时,楔紧块才接触侧滑块并最终压紧滑块,使斜销与侧滑块上的斜导孔壁脱离接触,以免压铸时斜销受力弯曲变形。,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11),8.3.5 侧滑块的限位装置,8.3.5 侧滑块的限位装置斜销与侧滑块分别位于模具动、定模两侧的侧抽芯机构中,开模抽芯后,滑块必须停
20、留在刚脱离斜销的位置上,以便合模时斜销能准确地插入到侧滑块上的斜导孔中,因此必须设计侧滑块的限位装置,以保证侧滑块脱离斜销后,可靠地停留在正确的位置上。常用的侧滑块限位装置如图8-13所示。,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5 侧滑块的限位装置,图8-13 侧滑块的限位装置,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6 预复位机构的设计,8.3.6 预复位机构的设计在斜销侧抽芯的应用形式中,以斜销固定在定模,侧滑块型芯安装在动模的结构最为常用。但在这种结构中,如果于侧型芯在分型面的投影面内设计推杆,则采用复位杆复位时,就有可能发生滑块的复位先于推杆的复位,从而发生侧滑块上的侧型芯与推杆相撞的现象,这种现象称
21、为“干涉”现象,如图8-14所示。图8-14(a)为合模状态,在侧滑块型芯2的投影面下设有推杆4;图8-14(b)为合模过程中斜销刚插入到侧滑块上的斜导孔中,使侧型芯向右边复位的状态,此时模具的复位杆还尚未使推杆复位,这时就会发生侧型芯与推杆相碰撞的干涉现象。为了防止产生干涉现象,应尽量避免于侧型芯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内设置推杆,否则就必须采用推杆预复位机构。在压铸模的设计中,常用的推杆预复位机构有以下几种。,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6 预复位机构的设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6 预复位机构的设计,1.弹簧预复位机构弹簧式预复位机构是利用弹簧的弹力使推出机构在合模之前进行预先复位的
22、一种机构,如图8-15所示。弹簧被压缩地安装在推杆固定板与动模支承板之间,最常用的形式是将4个弹簧安装在4根复位杆上。,上一页,下一页,返回,8.3.6 预复位机构的设计,上一页,下一页,返回,弹簧预复位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所以模具设计者较常采用这种复位机构,但弹簧的力量较小,而且容易疲劳失效,可靠性会差一些,一般只适合于复位力不大的场合,并需要定期检查和更换弹簧。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弹簧预复位机构中,复位杆必须设置,它被用来作为推杆的精确复位,8.3.6 预复位机构的设计,2.摆杆式预复位机构摆杆预复位机构如图8-16所示,摆杆6一端用轴7固定在支承板上,另一端装有滚轮3。合模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压铸 成型 工艺 模具设计 侧向 机构 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8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