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国际投资状况研究.ppt
《中国的国际投资状况研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的国际投资状况研究.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章 中国的国际投资,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第二节 中国对外投资,第一节 中国利用外资,一、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阶段二、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三、中国利用外资优惠政策回顾四、中国利用外资政策近年变化五、目前影响中国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六、中国企业海外上市,一、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阶段,1、19491978:利用外资有一定发展,但由于受到当时历史条件限制,规模和数量都十分有限。50年代利用政府贷款方式引进外资;利用外资规模小,外资来源渠道单一,外资投向自主选择性小,实行高度集中的外资配置体制。60、70年代利用商业贷款方式引进外资;高度集中的外资配置体制,外资来源转向西方国家,融资成本高,偿债压力大。,2
2、、19791991,改革开放,鼓励外商投资,中国利用外资进入崭新阶段。(1)利用外资规模扩大化 对外借款为主要形式(2)利用外资方式多元化(3)外资配置体制发生变化 将外资与国内投资分开管理和分别核算,3、1992年至今,利用外资步伐进一步加快,朝全方位、多层次方向发展。外商直接投资为最主要方式。外商投资的产业结构日益趋向合理。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未来几年中国引进外资将处高潮阶段,2010年9月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了发布其20102012年世界投资前景调查报告。这份被认为全球最权威、最客观的投资报告显示,世界前15个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中,中国继续位居第一,是跨国公司首选的投资目的
3、地。来自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2010年中国全年实际利用外资总规模有望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中国吸收外资将踏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2009年,在全球跨国直接投资下降将近40%的情况下,中国实际吸收外资仅仅下降了2.6%,仍达到90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截至2010年7月,中国已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69.8万家,实际使用外资1.05万亿美元,连续18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二、中国利用外资的方式,主要有:合资经营合作经营独资经营合作开发,三、中国利用外资优惠政策回顾,1、经济特区土地使用年限与使用费税收优惠:进出口关税、企业所得税劳工工资政策,我国的经济特区,深圳(2020平方公
4、里)珠海(1687.8平方公里)厦门(1565平方公里)汕头(2064平方公里)海南岛(33920平方公里)实际上现在各个省、各个市都还有自己的开发区之类的实行特殊经济政策的区域,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经济特区,只不过没有正式的国家级名义而已。,2、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4月国务院决定进一步对外开放而批准的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扩大地方权限,给予外商若干优惠政策和措施。经济开发区城市老市区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土地使用费、土地税投资总额内进口的生产和管理设备、建筑器材等产品出口,3、经济开发区和沿海对外开放区,非沿海港
5、口城市的经济开发区,其政策与经济特区政策相近,如所得税为15%等;沿海对外开放地区的优惠政策与沿海港口城市的老市区相近;,4、上海浦东,1990年4月,国务院决定设立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优惠政策:三资企业所得税均按15%税率征收;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获利年度起,对企业所得税按两年免征、3年减半征收;允许设立外资银行、外国银行的分行和财务金融公司等;,四、中国利用外资政策近年变化,1、反垄断法通过 2007年,反垄断法在经过了十多年酝酿讨论之后终于获得通过。反垄断法进一步细化了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敏感性行业的政策,完善外资产业准入制度,加强对外资并购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重点企业的审查和
6、监管,确保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的战略行业、重点企业的控制力和发展主导权。,2、统一企业所得税法 2008年1月1日开始实施3、商务部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外资并购新规 2006年9月8日起施行4、政府发布政策限制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5、2010年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五、目前影响中国利用外资的制约因素,1、成本优势逐渐减弱2、部分行业市场有待进一步开放3、来自外部竞争越来越激烈4、制度环境和人力资源等内部因素制约,六、新时期外商直接投资的战略调整,1.投资方式的调整 2.投资结构的调整3.投资地区的调整4.投资环境的调整5.投资法规的调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
7、的若干意见,2010年发布,全文约字,提出了条措施。涉及五大问题:“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利用外资结构”,提出我国将根据经济发展需要,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严格限制“两高一资”和低水平、过剩产能扩张类项目。,以加工贸易为主导的吸收外资模式弊端,一、是过分依赖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二、品牌、设计、营销渠道、利润和结算中心均在国外,国内企业多停留在加工增值链条上份额不大的环节三、容易产生贸易不平
8、衡问题,使摩擦频发 四、给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容量增加了压力 2009年我国GDP约为4.7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8%左右,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的18%、钢铁的44%、水泥的53%。,“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为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我国将根据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情况,补充修订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增加劳动密集型项目条目,鼓励外商在中西部地区发展符合环保要求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若干意见提出,对符合条件的西部地区内外资企业继续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保持西部地区吸收外商投资好的发展势头;对东部地区外商投资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要加大政策开放和技术资金配套支持
9、力度,同时完善行政服务,在办理工商、税务、外汇、社会保险等手续时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外资银行到中西部地区设立机构和开办业务。,“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企业债和中期票据,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继续加大对外商投资企业的信贷支持。稳步扩大在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境外主体范围。,支持股上市公司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规范外资参与境内证券投资和企业并购,依法实施反垄断审查,并加快建立外资并购安全审查制度。还要求利用好境外资本市场,继续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及自身发展需要到境外上市,充
10、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竞争力;加快推进利用外资设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试点工作。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利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退出机制。,“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清理涉及外商投资的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间。改进审批方式,在试点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行外商投资企业合同、章程格式化审批,大力推行在线行政许可,规范行政行为。,七、中国企业海外上市,1、发展:1992年初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了第一只人民币特种股电真空B股,允许境外投资者直接购买中国企业的股份。1993年6月,第一家国有企业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成功上市;1994年8月和10月,山东华能电子开发
11、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共筹集资金9.6亿美元;,2、模式,通过B股上市在境外直接上市在海外通过存托凭证间接上市在境外买壳间接上市利用控股公司间接上市,3、利弊,(1)优点 海外筹资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现代企业制度 拓展知名度(2)缺点 控股权分散 信息公开 跨国界风险,第二节 中国对外投资,一、中国对外投资发展阶段二、中国对外投资战略三、中国对外投资管理,一、中国对外投资发展状况,第一阶段19791986年 起步阶段兴办海外投资企业277家,中方投资总额累计为2.53亿美元,年平均对外直接投资3159.38万美元;特点:投资主体是专业经贸公司和部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国际 投资 状况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79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