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野外生存常识(PPT20).ppt
《第八章 野外生存常识(PPT2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章 野外生存常识(PPT20).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八章 野外生存常识,第一节 出游前的准备,一、领队二、队员三、装备,(一)纸张(特别是报纸)1保暖:户外运动会消耗较大的体力,出汗量增多,由于风吹会感觉到寒冷。用报纸来保暖效果的方法也很简单,将报纸前后贴身铺平即可。报纸致密性强,具有较好的挡风效果,相当于多穿了一件保暖内衣。出汗后,报纸会吸附汗液,而不至于使衣服沾湿。轻轻地将已经潮湿的报纸取出,在空气中晾干,再次使用就可以了。2防暑:夏天出游,暴晒后容易中暑。报纸可用来做帽子,挡住烈日。3消遣:迷路是出游常见的事,当你孤身一人在山里迷路等待救援时,最好的伙伴就是报纸。看报纸可以消磨时间,大声朗读报纸可以战胜恐惧,报纸上的幽默消息也可增强自身
2、的乐观情绪。黑暗中,燃烧的报纸还可当成明显的目标,帮助救援人员发现你所在的位置。4点火:纸张容易生火,在野炊或是取暖时,代替树枝可以更快地生火。5驱虫:野外有各种飞虫走兽出没,尤其是扎营休息时蚊虫干扰,令人烦躁。点上一张略潮湿的报纸,产生的烟可以驱走蚊蝇甚至爬行动物;燃烧的火焰,还可驱走野兽。6夹板:行进中摔伤是常见的损伤,在现场无法断定是扭伤还是脱臼,甚至骨折的情况下,急救原则是都当成骨折来处理。需要让受伤部位制动(固定不动),避免移动造成伤处再次损伤。制动就要使用夹板,在野外获得夹板的机会很多,比方说树枝、树干,但是,最安全、最便捷的夹板就是报纸。报纸柔软不伤皮肤,省去使用树干做夹板需要大
3、量衬垫的麻烦;报纸轻便,不增加更多的分量,减轻搬运的负荷;报纸可塑性强,运用自如、使用方便。7纠正呼吸性硷中毒:高山空气稀薄,人会利用加快呼吸来改善缺氧状况,过度呼吸会呼出更多的二氧化碳,造成呼吸性硷中毒,严重威胁人的生命。如果将报纸卷成漏斗状,在漏斗顶端留出直径1厘米的小孑L,将漏斗的底部包住口鼻,一部分呼出的二氧化碳又被吸人呼吸道,用此方法预防和纠正呼吸性硷中毒。,(二)高锰酸钾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两点:在使用高锰酸钾时,只有配成合理的浓度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使用时,不要直接用手接触,以免烧坏皮肤。1生火:根据高锰酸钾与有机物接触、摩擦、碰撞,产生热量放出氧会引起燃烧的原理,用一份砂糖两份高
4、锰酸钾混合后,在干木片中间研磨,如果天气干燥,木片很快就能燃烧,时间短、效果好。2净化水:高锰酸钾是自来水厂净化水用的常规添加剂。在野外取水时,1升水中加三四粒高锰酸钾,30分钟即可饮用。3消炎:高锰酸钾为强氧化剂,遇有机物即放出新生态氧,有杀灭细菌作用。其杀菌力极强,临床上常用浓度为1:2000l:5000的溶液冲洗皮肤创伤、溃疡、鹅口疮、脓肿等。溶液漱口用于去除口臭及口腔消毒。注意的是,溶液的浓度要掌握准确,过高的浓度会造成局部腐蚀溃烂。在配置溶液时要考虑时间,高锰酸钾放出氧的速度慢,浸泡时间一定要达到5分钟才能杀死细菌。配制溶液要用凉开水,用热水会失效。4洗胃:在野外误服植物中毒时,要尽
5、快洗胃,减少毒性物质吸收,简单的方法就是用l:1 0()01:4000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检验此浓度的简易方法是直视溶液呈淡紫色或浅红色即可,如果溶液呈紫色、深紫色时,其浓度已达1:100l:200,这种极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液可引起胃黏膜的溃烂,绝对不能用它洗胃。误服极高浓度的高锰酸钾液会造成中毒,所以要注意安全使用。5做标记:雪地迷路时,可将高锰酸钾颗粒撒在雪地上,产生的紫色可以给救援者引路。不过,颜色通常只能保存两小时左右。,(三)保温毯 国际通用的保温毯实际上是由锡箔纸做成的,一般长2米,宽18米,却能发挥巨大的作用:1保温:保温毯顾名思义就是保温,寒冷时,将其裹在身上或易受冻的部位,
6、可以反射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达到保温的效果。2急救:体温下降会加剧受伤者的伤情,包裹保温毯对伤患者是一种保护。另外,当看到伤患者身上包裹了保温毯,提示此人已经受伤并且经过了初级急救,医务人员会优先对其作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3反光:野外遇难时,将保温毯裹在身上,利用其反光作用帮助救援人员寻找目标。4当担架:保温毯韧性好、轻便、柔软、可塑性强,可以用来当担架。有人曾经让200斤重的人平躺在展开的保温毯上,六个人同时拎起保温毯的四个角和毯边的中间,竞然不破损!当然,这种担架只是短距离使用的临时装备。使用时注意同步操作,否则会轻易撕破,摔伤伤病员。,第二节 野外生存技巧,一、野外定向1利用太阳定向。太
7、阳自东向西移动,影子与之相反。例如,早晨6时,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切物体的阴影都倒向西方;到中午12时,太阳位于正南,影子便指向北方;到下午6时,太阳到正西,影子则指向东方。因此,可以根据太阳和物体的阴影,粗略判定方向。2利用标杆定向。寻找一根又高又细的标杆,使之与地面垂直,在标杆影子的顶点A处做出标记,10分钟以后,当标杆影子的顶点移到B处,将A、B两点连线就是东西方向,与其垂直的方向就是南北方向,向太阳的一端是南方,相反方向是北方。3利用手表指针定向。手表水平放置将时针指示的(24小时制)时间数减半后的位置朝向太阳,表盘上12点时刻度所指示的方向就是概略北方。假如现在时间是16时,则手表8时
8、的刻度指向太阳,12时刻度所指的就是北方。4利用北极星定向。寻找大熊星座(北斗星),然后,沿着勺边A、B两星的连线,向勺口方向延伸,约为A、B两星间隔的五倍处,有一颗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或者可以寻找由五颗星组成的呈“W”形的仙后星座,在“W”字缺口中问的前方,约为整个缺口宽度的两倍处,就是北极星。5利用地物特征定向。比如:积雪融化的地方应该是朝向南方;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二、营地选择1地势。仔细勘察地势,不能将帐篷扎在有滚石、滚木以及风化的岩石的下方。2天气。雷雨天不要在山顶或空旷地上安营,以免遭到雷击;不要在河流边及川谷地带建立营地,以免被山洪冲走;不要在山脊上或河的两岸扎营,以免被暴涨的
9、洪水淹没河岸。3背风。最好是在小山丘的背风处,林间或林边空地、山洞、山脊的侧面和岩石下面等等。4日照。营地要尽可能选在日照时间较长的地方,这样会使营地比较温暖、干燥、清洁,便于晾晒衣服、物品和装备。5防兽。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蝎的药品和防护措施,比如在营地周围遍撒些草木灰就非常有效。6平整。营地的地面要平整,不要存有树根草根和尖石碎物,也不要有凹凸或斜坡。7近水。营地要选择离水源近的地方,至少有泉水、溪水取用便利。但深山密林里,水源处可能会遇到野生动物,要格外小心。,三、寻找水源根据自己的听觉、嗅觉
10、、视觉和触觉来判断附近是否存在水源。1地下水:一般的高山融雪、溪水、渗入地下之雨水,山谷低凹处积水,岩缝里流出的山泉等,均可视为地下水,这类水源容易获得,但必须注意消毒。2地上水:包括泥泞水、雨水、露水等。其收集方法有:泥泞水:首先将茅草制作成一锥形长约l尺的草器,将水倒入过滤容,在底部以容器盛接,过滤数次,消毒后即可饮用。雨水收集:下雨时,在大的树干上挖一孑L,插入竹筒,雨水及沿此筒聚流,底部以容器盛接即可。如果没有利器挖孔,可用长布条沿树干缠绕,约留尺许于容器内,雨水及沿雨布条引入。露水收集:利用金属板,夜间露天放置,待水珠凝结成时收集。或可用石头收集在地上挖一直径3尺左右的浅坑,其上铺一
11、帆布(或纸张、衣料、山芋叶等品)代再用石头在其上排成高约3尺的“V”字形,则露水沿石而下积聚于帆布内,代用次日除去石块,即可得35毫升水,然后消毒饮用。3如果遇到地上、地下水源均枯干时,或水源不洁不得饮用的时候,可在植物上找到代用水,其采集方法有以下几种:(1)水树:如果发现树体积粗大、叶阔大、多生果实,那么树身藏水则较为丰沛。只要用利器在树干上挖一个小洞,便有水流出。但必须注意,挖洞时应在太阳西落之后,等到黄昏才可以取得。(2)水藤:分布于800公尺以下溪畔,潮湿地带。将其茎割切一段,即有水流出,待流尽后,在其上约1尺处切割一段,水再源源流出。(3)仙人掌:各种仙人掌含水甚丰,切去顶部,汁液
12、即自切口流出,然后捣碎果壳、果肉以吸管吸取汁浆。但如发现其汁液为乳白色时,则切勿饮用,因可能有毒。(4)野生蔗:只要在树干上挖洞,水则流出。同样也可砍去枝叶,以切口对嘴儿饮用,会感觉味道生涩,如果没有其他方法,野生蕉也可作为最佳植物代用水。棕榄:砍倒树干,割去顶端,斜放在地上,用容器在根部盛接,每八小时去茎一段,一日可得58毫升水。但此法收集较费时。(5)竹:如粗大之竹类、麻竹、桂竹、孟宗竹等,茎中均含少许水分,竹茎内含更多量水分,趁其雨后采取方便,必须注意筒内水是否清洁。(6)椰子:未成熟之小椰子可食,成熟之椰子果,其汁液解渴清凉无比。可以治疗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7)野丝瓜:将茎与根部切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章 野外生存常识PPT20 第八 野外 生存 常识 PPT2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7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