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救急诊.ppt
《小儿急救急诊.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儿急救急诊.ppt(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小儿急救,第一节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危重症评分用途】(一)更准确地掌握病情,预测死亡危险性 全国12个三级医院在1235例ICU患儿试用了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结果表明,按分值高低将患儿分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三组,病死率依次为3.2%、10.2%、25.2%。(二)判断ICU的工作效率 如何评价ICU的疗效和财力消耗之间的关系及如何提高效益,一直很受关注。国内某些医院评分结果显示,非危重患儿占ICU总病例数的41%。这说明提高ICU的工作效率存在很大潜力。(三)评价医护质量 病死率高低是衡量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比较不同时期或不同医院的病死率时,使用评分法可以避免偏差。某年,苏州儿童
2、医院与北京儿童医院相比,PICU患儿病死率分别为18.6%和6.5%,有显著差别。用评分法将患儿分为非危重、危重、极危重三类后再进行比较,两所医院各类患儿病死率无显著差别,苏州儿童医院病死率高的原因是极危重病例较多。,【小儿危重病例评分】,国内小儿危重病例评分采用生理学评分法,特点是根据患者生理环境紊乱程度评估病情,即不论是何病因与诊断,仅依全身各器官系统生理指标测值决定病情轻重,测值异常程度越大,病情越重。(一)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PCIS)本着生理学评分的原则,国内新的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选了10项指标(其中BUN与Cr任选一项)(表1)。几点说明:1.不适于新生儿及慢性疾病的危重状态。2.
3、首次评分应在24小时内完成。根据病情变化可多次进行评分,每次评分,依据最异常测值评定病情危重程度。当某项测值正常,临床考虑短期内变化可能不大,且取标本不便时,可按测值正常对待,进行评分。3.患儿病情分度:分值80,非危重;8071,危重;70,极危重。临床上常把评分值低于或等于90的患儿收入PICU。4.不吸氧条件下测血PaO2。,(二)简化PCIS评分,基层医院欢迎PCIS评分,对他们迅速判断患儿病情,决定患儿留在当地治疗还是转往上级医院有帮助。但不少小医院没有配备血气分析仪或无法全天24小时进行血气分析。针对这种情况,制定了简化PCIS评分。首次评分减去血pH和PaO2两项指标后,与PCI
4、S评估一致的病例为82.6%。患儿以后评分时,可再减去血钾、血钠、BUN或肌酐3项指标,仅留5项指标进行评分。简化评分与PCIS评估符合率为81.5%97.1%。简化前、后有良好相关性(r=0.6290.948,P 均0.001)。对于简化评分,首次评分为8 项指标,满分为80,80、64、56 分分别代表病情非危重、危重、极危重。其余各次评分用5 项评分,满分为50,50、40、35 分分别代表病情非危重、危重、极危重。,(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1.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表2)。评分原则与PCIS相同,患儿病情分度:分值90,非危重;9070,危重;41。硬肿面积70%。血糖1.1mmo
5、l/L(20mg/dL)。有换血指征的高胆红素血症。出生体重1000g。,表1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检查项目 测定值及表现 分值=1岁 心率 180160 4分/次 80100或160180 6080或140160 6 其余 其余 10血压(收缩压)17.3(130)20.0(150)4kPa(mmHg)7.3-8.7(55-65)或 8.710.0(65-75)或 6 13.3-17.3(100-130)17.3-20.0(130-150)其余 其余 10呼吸20或70或15或60或 4次/分明显节律不齐 明显节律不齐20-25或40-7015-20或35-60 6 其余其余 10PaO27
6、.55 47.25-7.30或7.507.55 6其余10,Na+1604mmol/L 120-130或150-160 6 其余10K+6.54mmol/L 3.0-3.5或5.5-6.56其余10Crmol/L 159(1.8)4(mg/dl)106-159(1.2-1.8)6或其余10BUN mmol/L14.3(40)4(mg/dl)7.1-14.3(20-40)6其余10Hb g/L60(6)4(g/dl)60-90(6-9)6其余10胃肠系统应激性溃疡出血 4及肠麻痹应激性溃疡出血 6其余 10,表2 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草案)检查项目 测定值 分值 心率180 4分/次80100
7、或160180 6其余 10血压(收缩压)13.3(100)4kPa(mmHg)5.3-6.7(40-50)或612.0-13.3(90-100)其余 10呼吸100或 4次/分20-25或60-100 6 其余 10PaO27.55 47.25-7.30或7.507.55 6其余10,Na+160 4mmol/L120-130或150-160 6 其余10K+9.04mmol/L2.0-2.9或7.5-9.06其余 10Crmol/L132.6(1.5)4(mg/dl)114.0-132.6(1.3-1.5)6或其余10BUN mmol/L 14.3(40)4(mg/dl)7.1-14.3(
8、20-40)6其余10红细胞压积比 0.24 0.2-0.46其余10胃肠表现 腹胀并消化道出血4腹胀或消化道出血6其余10,第二节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及心肺复苏的特点,【概述】心肺复苏(CPR)是采用急救方法恢复已中断的呼吸和循环的抢救生命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患儿呼吸停止或抑制,应用手法或设备,恢复氧气吸收、二氧化碳排出,维持机体需要,并逐步恢复到自主呼吸的过程称呼吸复苏。患儿心博骤停或心功能衰竭,不能有效排出血液维持脏器灌注,采用人工按压及药物维持血液循环称心脏复苏。也有人认为CPR应称心肺脑复苏(CPCR)儿童心搏骤停的原因与成人不同。成人心搏骤停多为心源性,如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病变等。儿童
9、常见原因为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脓毒症、休克、捂热综合征、婴儿猝死综合征和气道阻塞等。院外主要原因是意外伤害,如外伤、电击、溺水、中毒和自杀等。,【病理生理】略,【临床表现】(一)突然昏迷 心搏骤停后10秒左右出现,部分人可有抽搐。(二)呼吸停止 心脏停搏后30秒左右呼吸停止,表现为呼吸运动消失,听诊无呼吸音,面色灰暗或发绀。呼吸微弱,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对机体损害与呼吸完全停止一样,同样需要人工呼吸。(三)瞳孔扩大 心脏停搏后30秒左右瞳孔开始扩大,对光反射消失。(四)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或心动过缓。心率60次/分,伴体循环征象消失,也需进行心脏按压。心电图常见等电位线、心电机械分离或心室
10、颤动。心电机械分离是指有心电活动无心机收缩。心电图可显示传导阻滞、室性自搏,甚至显示正常波群的窦性节律,但心脏无排血功能,测不到血压和脉搏。,【治疗】,立即开始CPR,明确病因不作为实施抢救的前提。不同原因所致的心搏呼吸骤停,基础心肺复苏方法基本一致。心肺复苏可分为基础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前者主要是指徒手实施复苏,后者是指由专业急救、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药品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主要包括胸外按压,人工气道的建立,机械通气,循环辅助设备、药物和液体的应用,电除颤,病情和疗效评估,复苏后脏器功能的维持等。(一)儿童基础生命支持 主要依靠徒手实施心肺复苏的技术。儿童呼吸心搏骤停可发生在医院内
11、,也可能发生在院外,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置。如果在医院内复苏时或有多人在场时,应立即派人去启动紧急反应系统并获取除颤/监护仪或自动体外除颤仪。院外单人复苏时,应首先进行5个回合心肺复苏后,再去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1.检查反应及呼吸 首先要快速对患儿进行评估。轻拍患儿双肩,并大声说话:“喂!你怎么了?”。对于婴儿,轻拍足底。如患儿无反应,快速检查是否有呼吸。如没有自主呼吸,或呼吸不正常,应触摸脉搏(婴儿肱动脉,儿童颈动脉或股动脉),如10秒钟无法确认触摸到脉搏,或脉搏明显缓慢(60次/分钟)需开始胸外按压。,2.心肺复苏步骤 过去是A(airway),B(breathing),C(circul
12、ation),现在的复苏顺序是C,A,B,即婴儿和儿童以进行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接着是开放气道和人工呼吸。具体操作是(1)胸外按压 30次(单人复苏)或15次(双人复苏)。儿童按压正中线胸骨下1/2,婴儿按压乳头连线中点下方,频率至少100次/min,按压深度儿童约5cm,婴儿约4cm,大约是胸廓前后径的1/3。每次按压后应允许胸廓充分回弹。(2)开放气道 不怀疑存在头部或颈部损伤的患儿,采用“仰头提颏”法打开气道。怀疑可能存在头部或颈部外伤患儿,采用“推举下颌”法打开气道,“推举下颌”法无法有效打开气道时,仍可使用“仰头提颏”法。(3)人工呼吸 患儿无自主呼吸,或呼吸不正常时,予两次人工呼
13、吸。在院外,采用口对口或口与口鼻进行通气。医疗人员在院内进行人工呼吸可使用气囊面罩通气。避免过度通气,仅需要使胸廓抬起的最小潮气量即可。(4)按压与通气的协调 未建立高级气道时 单人:按压通气比 30:2;双人:按压通气比 15:2。一般要求每2分钟两名施救者应交换职责,每次交换秒内完成。建立高级气道后(气管插管后)负责胸外按压的医疗人员以每分钟100次的频率进行不间断按压,负责通气者以每68秒给予一次人工呼吸的速度(8-10次/分钟)进行通气。两名施救者不再进行按压与呼吸的配合。当患儿无自主呼吸或呼吸衰竭,但存在大动脉搏动,且脉搏60次/分时,无需给予胸外按压,可仅予呼吸支持,每3-5秒一次
14、人工呼吸通气(12-20次/分钟),每次呼吸时间持续1秒,并观察胸廓是否随每次呼吸而抬举。(5)监测心律,必要时电击除颤。儿童基础生命支持仅是心肺复苏的一个环节,应将患儿及时转至有条件的地方转入高级生命支持。,(二)儿童高级生命支持 是在儿童基础生命支持的基础上,由专业医护人员应用急救器材和药品所实施的一系列复苏措施。,1.人工气道 对人工通气有重要保证作用。使用带气囊或不带气囊的气管插管同样安全有效。操作者应熟练掌握喉镜使用方法,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患儿的插管,并确保插管位置正确。2监测及建立血管通道 可使用心电、超声心动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图监测。建立血管通道:开放静脉(IV)或建立骨髓腔内通道(
15、IO)。IO是给药和输液的快捷安全有效途径,而且还可以在复苏的同时获取首次血标本,可以安全地给予肾上腺素、腺苷、液体和血液制品。该通道能达到的血药浓度和作用效果与静脉通道相当。但通过IO途径输注碳酸氢钠后,可影响酸碱分析检查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人工加压或注射泵给药或快速输液时,为使药物尽快进入中心循环,药物给入后可用适量盐水快速冲洗输入。IV或IO途径应作为优先选择,但如果有困难,可以经气管内(ET)给予脂溶性药物,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纳洛酮。气管内注入最少5ml的生理盐水,然后给予5次人工通气。如果正在实施心肺复苏,给药期间暂停胸外按压,非脂溶性药物(如碳酸氢钠、钙剂)可能损伤气道,
16、不应该经气管内给药。经气管内给药的最佳剂量仍不清楚。一般认为利多卡因、阿托品及纳洛酮可用静脉剂量的2-3倍,而肾上腺素用量可增至10倍。实验显示,低剂量的肾上腺素通过气管内给药可能有害。3.肾上腺素 过大剂量并不增加疗效,应注意给药途径。剂量:0.01 mg/kg(0.1 ml/kg,1:10000)IV/IO 或0.1 mg/kg(0.1 ml/kg,1:1000)ET,35 min 后可重复。,4.除颤 适用于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选择合适的电极:成人电极(直径810 cm)适用于10 kg 以上的儿童(1 岁),儿童电极适用于10kg的婴儿。电极接触面:电极与胸壁的接触面可以是专用凝
17、胶或者是与胸壁自动粘贴的监护除颤接触剂,不可以用盐水、超声导电膏、酒精或裸电极板直接接触皮肤。电极的放置位置:电极应紧紧贴在右上胸壁和心尖部,另一种放置方法是放在胸骨左侧胸部和肩胛骨下背部上方。原则是患儿心脏位于2电极之间,电极不可直接接触(最好相距3cm以上)。首次除颤剂量2-4J/kg,后续电击除颤剂量至少为4J/kg,但不应超过10J/kg或成人剂量。对于婴儿,应首选使用手动除颤器,如果没有手动除颤器,则优先使用装有儿科剂量衰减器的自动除颤器,如果二者都没有,可以使用不带儿科剂量衰减器的自动除颤器。,5.复苏流程(附图1、2)(1)基础生命支持(CPR)。(2)室颤/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患
18、儿,给予1次除颤后立即恢复CPR。(3)2分钟CPR后,检查心律,如果可电击复律的心律持续存在,给予第2次除颤。恢复CPR,并使用1次标准剂量肾上腺素(3-5钟可重复1次)。(4)2分钟CPR后,检查心律,如仍有可电击复律的心律,给予第3次除颤。立即恢复CPR,并迅速给予胺碘酮,5 mg/kg IV/IO;重复用药剂量可增至 15 mg/kg,最大单剂药量300 mg。如没有胺碘酮,可考虑给予利多卡因,首剂1 mg/kg IV/IO,静脉注射,维持静脉滴注,2050 ug/kgmin。继续CPR2分钟后检查心律,必要时第4次除颤。(5)非可电击复律的心律:心脏停搏/无脉性电活动。心电图最常见的
19、表现是等位线和无脉性电活动(PEA)。无脉性电活动常见缓慢、宽大的QRS 复合波,而不能触及脉搏,少数情况下见于心律正常但是没有脉搏和心灌注量很差,而心输出量突然受损。治疗原则是高质量的CPR,注射标准剂量肾上腺素。每2分钟CPR后,检查心律。(6)寻找并且处理可逆转的病因。这些原因包括6H:低血氧,低血容量,低血糖,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低体温,酸中毒,5T:创伤(颅内高压等),中毒,张力性气胸,冠状动脉或肺动脉栓塞,心包填塞。,6.心动过速及心动过缓治疗(1)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QRS复合波0.09 s),可进行迷走神经刺激治疗。药物治疗首选腺苷,0.1 mg/kg(最大剂量6 mg)
20、IV/IO,重复:0.2 mg/kg(最大剂量12 mg)IV/IO。腺苷的半衰期很短,必须快速IV/IO推注。中心静脉给药比外周静脉给药效果好。可用2个注射器分别联在三通开关上,一个注射器推注腺苷,紧接着用另一个注射器至少推注5ml生理盐水冲洗,以促进药物到达中心循环。腺苷无效、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可进行同步电复律。开始剂量0.5-1J/kg,不成功可增加至2J/kg。若电复律2次效果不满意,进行第3次电复律前可使用胺碘酮或普鲁卡因酰胺。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患儿,同步电复律无效,可给予胺碘酮(5mg/kg,IV/IO,20-60min内给予)或普鲁卡因酰胺(15 mg/kg,IV/IO,306
21、0 min给予)。给药速度主要取决于病情、心电和血压的监测情况。如果疗效不佳并且没有药物中毒迹象可以考虑加大剂量。婴幼儿不用维拉帕米,因为可以引起低血压,心肌抑制及心搏骤停。(2)治疗宽QRS复合波(0.09 s)心动过速.要区别对待。宽大QRS 复合波心动过速可能起源于心室也可能起源于伴差异性传导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患儿,药物治疗首先考虑给一次腺苷以判定是否存在室上性心动过速伴差异性传导。若效果不好,同步电复律也没有成功,可考虑应用胺碘酮。利多卡因的疗效不如胺碘酮。必要时,可选用普鲁卡因酰胺。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儿推荐使用同步电复律治疗。(3)治疗已有脉搏但组织灌注差的
22、心动过缓(60次/分钟)患儿,可使用肾上腺素,剂量:0.01 mg/kg(0.1 ml/kg,1:10000)IV/IO 或0.1 mg/kg(0.1 ml/kg,1:1000)ET,35 min 后可重复。或阿托品(0.02 mg/kg IV/IO,0.04-0.06 mg/kg ET,必要时重复给药。最小量0.1 mg,最大单剂药量0.5 mg。)。,(三)复苏后处置 重点是保护神经系统功能,维持自主循环、呼吸及其他重要脏器功能稳定,防止继发损伤,并及时处理各种原发病。(1)呼吸系统支持。保持气道通畅,继续维持有效通气和氧供,避免不必要的使用高浓度氧,动脉氧饱和度94%即可。若自主呼吸不稳
23、定,应给予气管插管和机械通气。(2)循环系统支持。连续监测生命体征和循环功能。应用心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系统功能稳定。但应注意药物剂量与心肺复苏时的差别。如肾上腺素剂量远比复苏时用量小,同时改为静脉滴注(0.11 g/kg.min,IV/IO。0.3 g/kg.min,可产生肾上腺素能药理作用,有强大的正性肌力作用及全身血管阻力减低,0.3 g/kg.min,可产生肾上腺素能的缩血管作用。所以要从小剂量逐步给药直至起到理想效果为止。)。(3)神经系统支持。避免过度通气,控制寒战、抽搐、惊厥,脱水剂治疗脑水肿。对于心肺复苏后仍然昏迷的患儿可试用低温治疗,体温控制在32至34。目前尚无标准低温治疗
24、方案。一般低温治疗时间为12-24小时,复温速度不应快于0.5/2小时。(4)维持肾功能。尽快测定血尿素氮和肌酐值以评价肾功能。避免或慎用有肾毒性或通过肾排泄的药物,积极纠正导致肾功能损害的原因,必要时给予血液净化治疗。(5)若病情需要,应及时将患儿转运至条件更好的医院。,第三节 小儿急性摄入中毒预防与诊断、处理原则,【概述】凡进人人体并能与机体组织发生化学或物理作用,破坏机体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永久性病理变化的物质,称为毒物。中毒是机体受到毒物作用,发生功能和器质性改变而出现的疾病状态。急性中毒表现为毒物进入机体后在短时间内出现中毒临床表现。按毒物性质可分为食物中毒、有毒动植物中毒、农药
25、中毒、金属中毒、药物中毒及有毒气体中毒。按吸收途径可分为经消化道吸收、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吸收、经注入中毒(包括注射毒物、毒虫螫伤等)。儿科中毒绝大部分为急性摄人中毒,多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是儿科急诊常见病。绝大多数儿童急性中毒是意外发生,其他包括故意药物过量,滥用药物,医源性或蓄积中毒。造成小儿急性中毒的主要原因与儿童无知,好奇,不能识别毒物,又喜欢吸吮及咀嚼到手之物有关。家长,学校,医务人员粗心大意,疏于照顾,也是发生儿童急性中毒的重要原因。,【预防】,(一)公众预防措施和策略主要包括:采用儿童安全包装储装药品和家用化学品;研制、生产安全配方的日用化学品;推广中毒预防指南;公众教育;立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儿 急救 急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7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