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技术交流材料(中交).ppt
《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技术交流材料(中交).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技术交流材料(中交).ppt(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人:欧阳祖亮,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南锚碇沉井基础施工技术,交流材料,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十一月,工程概况,1,施工方案总体考虑,2,施工材料,3,施工设备,4,目 录,施工人员,5,施工进度,6,主要施工工艺,7,经验总结,8,结束语,9,工程概况,1,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位于安徽省东部。左汊主航道桥为三塔两跨悬索桥,结构呈对称布置,桥跨布置为(360+21080+360)m,主桥净宽33m,双向6车道。,一、工程概况,南锚碇平面尺寸为60.2m55.4m,平面分为25个井孔,沉井高48m,共分9节,第一节为钢壳混凝土沉井,其余为混凝土沉井。沉井顶面标高为+4.5m,刃脚底标高为
2、-43.5m,刃脚部分进入圆砾土层。,一、工程概况,南锚碇沉井结构图,一、工程概况,南锚碇地质情况汇总表,实施方案总体考虑,2,2.1 沉井正式施工前,设计将其由41m高加深至48m,持力层由砂层变更为圆砾土层,为摸清持力层情况,在沉井井壁周边等间距增设12个勘测点,勘测结果显示圆砾土顶面呈南北走向,为终沉提供依据。2.2 为明确并优化地基处理形式,在桥位现场安排“砂桩+复合地基换填”试验。2.3 由于大型机械设备无法通过已有乡村道路进场,经与设计沟通,将首节钢壳沉井分段数量增加,将单块钢壳重量减小,以满足现场50t履带吊吊装能力要求。2.4 为节约工期并满足首节钢壳沉井一级焊缝要求,钢壳制作
3、、拼装委托造船厂实施。,二、实施方案总体考虑,2.5 沉井接高采用大块钢模、翻模施工,主要配置4台卧泵、4台布料杆、3台拌合站、12台砼罐车、2台50t履带吊、2台JL150移动式塔吊等设备。2.6 为加快施工进度,项目部对首次接高不同节段数下沉进行受力验算,经反复论证明确采用首次接高4节的下沉方案,总体上按3次接高3次下沉实施。2.7 下沉取土采用“降排水泥浆泵吸泥、半排水泥浆泵吸泥和不排水空气吸泥机吸泥”相结合的方式以节约工期,并可最大限度地减小降排水施工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2.8 下沉后期采用空气幕助沉。,二、实施方案总体考虑,施工材料,3,三、施工材料,原材料和临时材料主要投入数量统计
4、,施工设备,4,四、施工设备,主要设备投入汇总表,施工人员,5,各道工序施工投入人工数量统计,五、施工人员,施工进度,6,各道工序进度统计,六、施工进度,主要施工工艺,7,7.1,地基处理,7.2,钢壳制作与拼装,7.3,沉井接高,7.4,沉井下沉,地基承载力主要考虑沉井自重、施工荷载、回填土侧摩阻力、沉井底支撑力的平衡,经计算南锚碇沉井首次接高四节地基承载力不小于624KPa。,7.1、地基处理,7.1.1 地基承载力计算,计算公式:,(G:沉井自重;Q:施工荷载;,:侧摩阻力;S:沉井底支撑面积),地基处理试验,本项目在砂桩正式施工前,在地基处理范围内选定8处进行砂桩试验,在试验基础上明确
5、地基处理方案,将桩长由14.5m优化为8m,桩间距由0.85m优化为1.2m,砂桩数量由10172m优化为3132根,地基换填厚度由4m优化为2.5m,地基处理满足首次接高受力和沉降要求,较大地节约了施工成本。,7.1、地基处理,7.1.2 地基处理,地基处理步骤,第一次开挖,砂桩打设,第二次开挖,换填 砂+石屑,场地清理,荷载检测,验收合格,铺设垫块,后续施工,7.1、地基处理,第一次基坑开挖,开挖深度为2.5m,开挖方量约12989m3。开挖的作用主要是为沉井首次下沉设置导向,并可减少下沉深度以节约工期。基坑外侧设置5m宽的环道。,第一次基坑开挖,7.1、地基处理,砂桩打设,砂桩长8m,桩
6、径为0.5m,桩间距为1.2m,材料为50%粉砂+50%中粗砂,根数3132根,呈梅花形布置,总用砂量约6392m3。,第二次基坑开挖,开挖深度为2.5m,开挖后基坑的底标高为+2.0m。,砂桩打设,第二次基坑开挖,7.1、地基处理,在第二次基坑开挖的同时进行垫层的回填并碾压,垫层厚2.5m回填材料为50%粉砂+50%石屑,回填方量约21852m3。,垫层回填,平板荷载试验,垫层施工完成后选取7个特征点进行平板荷载试验,测得处理后地基最小承载力为702kPa,最大承载力为780kPa,满足624kPa承载力要求。,垫层回填,7.1、地基处理,垫块铺设,垫块位置挖槽,保证每块钢壳下至少有两个垫块
7、,共设置240块。,当垫层回填至垫块设计标高后,铺放垫块。严格控制垫块顶标高。,垫块铺设,7.1、地基处理,制作完成的节段,焊缝采取100%超声波检测+10%射线抽检,焊缝一次检验合格率超过98%,复检合格率100%。,钢壳总重约1405t,划分为96个节段,单块重量小于16t,满足现场50t履带吊吊装能力要求。,制作中的节段,钢壳制作,7.2、钢壳制作与拼装,首节段钢壳拼装,拼装从北侧井壁中间节段开始,以此节段作为定位基准段,再在其三面拼装,定位其他节段。,7.2、钢壳制作与拼装,钢壳拼装,首节段钢壳拼装,第二节钢壳拼装,钢壳拼装过程中,拼装完成全景,7.2、钢壳制作与拼装,7.3、沉井接高
8、,模板安装,模板系统,沉井节段接高施工步骤:,采用翻模,模板分节高度为0.5m+4.5m+0.5m。从第三节沉井接高开始,已浇混凝土顶部0.5m高模板作为基模周转。,钢筋安装,模板支立,混凝土浇筑,钢筋安装,钢筋在后场加工,利用平板车运至现场绑扎。,钢筋安装,7.3、沉井接高,采用全截面浇筑,每层浇筑厚约30cm。单次最大浇筑方量超过7150m3,浇筑设备:3套拌合站、12台砼罐车、4台HBT-80C卧泵、4台HG18B布料机,备用一台汽车泵。平均15天可完成一节混凝土沉井接高。,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7.3、沉井接高,接高施工全景,计算公式:K=(G+G-F)/(R1+R2),7.4.1接
9、高下沉计算,7.4、沉井下沉,G:沉井总自重;G:施工荷载,按0.2t/m2进行计算 F:水的浮力 R1:刃脚及隔墙底面的正面反力 R2:沉井的侧壁外摩阻力,7.4、沉井下沉,沉井下沉到位阶段的下沉系数计算,沉井下沉到最后阶段全刃脚下沉系数仅为0.93,说明沉井在最后阶段的下沉较为困难,需采取助沉措施。,经过计算确定的接高下沉组合:,沉井接高下沉组合表,第14节接高 下沉至-14.5m,第56节接高 下沉至-24.5m,第79节接高 下沉至-43.5m,沉井接高下沉流程图,7.4、沉井下沉,降水井布置,7.4.2 助沉工艺,在距沉井四周18m、23m位置间隔交错布置了26口深32m、直径分别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鞍山 长江 公路 大桥 南锚碇 沉井 基础 施工 技术交流 材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6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