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生理评分1.ppt
《危重病人生理评分1.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病人生理评分1.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重病人生理评分(APACHEII)的外科应用,目录,APACHE在外科的应用,APACHE的发展,APACHE的结构和使用方法,APACHE系统评价,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cutephysiologyandchronic healthevaluation,APACHE)是目前临床上重症监护病房应用最广泛、最具权威的危重病病情评价系统。国内外很多学者对该评分系统进行多次研究,它可回顾性评价,也可实时记分,跟踪病情动态变化,定量反映疾病严重度,它对入ICU患者的病情评定和病死率的预测可以客观地制订和修正医疗护理计划,为提高医疗质量、合理利用医疗资源以及确定最佳出院时机或选择治疗的时
2、间,提供了客观、科学的依据。,外科临床工作者在处理急性重危病人时,如能对其疾患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这将有助于预测手术危机和病人预后。有关评估疾患严重程度的方法很多,这里重点介绍APACHEH 评分系统。,APACHEII在外科的应用,一、评估病情,有利于制定治疗方案。研究发现,危重病人实际所需的监测、治疗水平与APACHE评分有密切关系,评分越高,所需的监测治疗密度越大,而对于评分较低的所谓“低风险监护收容”(low-risk monitored admission)成员,预测和实际结果均不需要特别的监护。例如,急、慢性胰腺炎诊断与治疗的原则和标准,其中按全身情况、腹部征象以及8项实验室检查将
3、急性胰腺炎分成重、中和轻症3类,可以在此基础上制订相应的初期和后期治疗的方案。而APACHEII评分系统更为全面,还包括了年龄因素和患者原有的身体素质及健康基础,这对统一治疗方案很有帮助。,APACHEII在外科的应用,二、按病情分类,可进行对比:通过动态危重疾病评分来评价医疗措施的效果目前临床上对比某两组病例的危机、预后和治疗效果时,偏重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的长短、血压、感染、失水或电解质紊乱等因素,很少全面考虑患者现有的急性生理学紊乱程度和原有的健康情况,APACHEII评分系统不但全面考虑各个因素,并按每个因素的变异程度进行评分,所评出的总分比较客观地反映每一具体病人病情的轻重程度
4、,可比性强。如Nystrom已应用APACHEII评分系统来估计腹腔内感染的严重程度及其预后。,Wilson应用APACHEII系统将160例急性胰腺炎分成无并发症、伴并发症和致死性3类,其平均APACHEII总分分别为6.29、9.35和14.2分(P0.001)。人院后反复评分,3天内的最高APACHEII总分与病人的预后密切相关,凡总分10者不发生死亡。如病情好转,总分下降;反之,总分上升提示病情恶化。,APACHE的临床应用,APACHE的临床应用,因此,动态地进行疾病评价能够促进并发症的预防(例如ARDS、DIC、MODS),及早发现并发症的先兆或早期并发症,便于预防并发症的发展。,
5、三、用评分选择手术时机:某些疾病如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或胆源性胰腺炎(GP)是否需要手术?选择何时手术?,APACHE的临床应用,四、预侧手术死亡危机:Nystrom应用下列公式算出某一具体病例的死亡危机:,可对个体(individual)和群体(group)死亡风险(R)进行预测。公式为Ln(1/RR)=3.517+(APACHE总分0.146)+病种风险系数+0.603(仅用于急诊手术者)。其中Ln表示自然对数,病种风险系数。,APACHE的临床应用,例如:1例52岁多发伤急诊手术后病人,其APS为15分,无慢性疾病史,CHS为0分,年龄为2分,故APS总分为17分,病种风险系数为1.68
6、4。代入公式得:Ln(1/RR)=3.517+(170.146)1.684+0.603=2.1161/RR=0.1205R=0.108,即该病人的死亡风险率为10.8%。如将个体死亡风险率相加(R),再除以病人数(N),即可获得群体死亡风险率。,APACHE的临床应用,APACHE的临床应用,五、危重疾病评分与质量控制:病死率是衡量医疗水平的最有用指标。用病死率作横向比较,可以反映出一个医院当前医疗水平处于何等水平;用病死率作纵向比较,可以反映出一个医院医疗水平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不分析病情的严重程度,单纯比较死亡率是不足以进行医疗质量评估的。APACHE提供了客观的比较基础,有助于对医疗质量进
7、行合理评价。,APACHE的临床应用,六、科研需要:1,用评分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某些物质的关系;2,用评分作为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统一标准;3,危重疾病评分用于学术交流:在临床会诊、病例讨论、汇报和统计等方面,用评分结果可以较准确地描述疾病的严重程度,言简意赅。在学术交流时,用评分描述病情有利于学者之间的沟通。,APACHE的临床应用,七、通过APACHE评分可以指导ICU资源的合理利用,把监测、治疗的重点放在真正需要的病人。已有报告将APACHE评分作为指导第二个24小时操作的依据。,APACHE的发展过程产生背景,为了解危重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需要一种客观的、简便而实用
8、的、能评估病情并对预后做出预测的评分方法。治疗干预评分系统(TISS);简化生理评分系统(SAPS);创伤评分系统(TS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APACHE的发展过程,60年代末70年代初ICU的崛起科研的需要不同患者病情的评价标准治疗效果评价医疗费用的控制,APACHE的发展过程,1978年在美国健康治疗财政署(U.S.Health Care Finacial Administration)的资助下,由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的Knaus医生领导的研究小组开始进行评分的研究工作。经过3年努力和对2000份病例的研究,Knaus小组于1981年提出了APACHE原型(即AP
9、ACHE)。,APACHE的发展过程,APACHE因参数多,临床使用不便,有些项目趋于淘汰。APACHE简便可靠,设计合理,预测准确,目前使用最为普遍,已被广泛用于危重病患者的病情分类和预后的预测,它可对患者的病情做出定量的评价,分值越高,表示病情越重,预后越差,病死率越高。,APACHE的发展过程APACHEI存在问题,数据采集复杂,不易推广。项目太多,且某些项目记分欠明确或权重欠妥。适用于群体患者,而不宜用于个体患者预后和所需监测、治疗水平的预测。受治疗因素影响。,APACHE的发展过程APACHE的发展及应用,Knaus在临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以使ACHE系统进一步完善,更加实用。
10、为此他们对APACHE-删繁就简,于1985年提出了APACHE-的修改本APACHE。APACHE由急性生理参数、慢性健康状况、年龄等组成。分值范围为0-71分,分值越高病情越重。APACHE公式中引用了45种急性疾病的权值。,APACHE的结构和使用方法,APACHE由A项、B项及C项三部分组成。A项:即急性生理学评分(APS),共12项生理参数。B项:即年龄评分。从44岁以下到75岁以上共分为5个阶段,分别评为06分。C项:即慢性健康评分。凡有下列器官或系统功能严重障碍或衰竭的慢性疾病,如行急诊手术或未手术治疗者加5分,择期手术治疗者加2分。,A,前11项由临床最常用的生命体征、血常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重 病人 生理 评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68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