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与抗菌素的应用策略.ppt
《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与抗菌素的应用策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败血症诊疗进展与抗菌素的应用策略.ppt(9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新生儿败血症,定 义,病原菌侵入新生儿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反应(sepsis)。,几个重要概念,SIRS(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符合以下四项标准中至少二项,其中一项必须是体温异常或白细胞计数异常1 中心体温 38.5 或 同年龄正常值+2 个标准差(SD)。或心率 同年龄正常值+2SD 或者急性期机械通 气,机械通气与神经肌肉疾病及全身麻醉无关。4 白细胞计数较同年龄正常值升高或降低(除外白血病化疗 后白细胞减少)或幼稚中性粒细胞 10%。,小儿SIRS定义,1996 年世界第二届儿科大会上Hayden提
2、出了 小儿SIRS 的诊断标准:体温 38 或 12 109/L 或 0.10。,新生儿SIRS定义,2002 年20 余位专家学者共同讨论后提出新生儿SIRS 诊断标准:核心体温 38.5 或 180 次/min),除外界刺激、慢性药物、疼痛刺激及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情况下,平均心率大于同年龄组标准值加2 个标准差,持续 0.54 h;心动过缓(0.5 h;呼吸频率是同年龄组均值 2 个标准差(出生1 周龄 50 次/min,1 周龄1月龄 40 次/min),或需紧急机械辅助通气;白细胞升高或降低(出生1 周龄 34 109/L,1 周龄1 月龄 19.5 109/L 或 10%。,胎儿SI
3、RS(FIRS)定义,(3)2005 年Haque 在大量文献复习的基础上,提出新生儿早发感染(出生 2 项:呼吸过快(60 次/min),伴有呼吸困难或氧饱和度 下降;体温不稳 37.9 或 3 s;白细胞计数 34 109/L 或 10 mg/L;IL-6 或IL-8 70 g/ml;16S rRNA 基因PCR 检测阳性。,几个重要概念,感染(infection)可疑的或已被证实的(培养、组织涂片或PCR 阳性)任何病原导致的感染,或临床症状高度怀疑感染。感染的证据包括临床检查、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异常(如在正常情况下无白细胞的体液中发现白细胞、内脏穿刺、胸部放射影像学符合肺炎,瘀点、紫癜
4、样皮疹或暴发性紫癜)。,几个重要概念,脓毒症(sepsis)SIRS 合并可疑或已证实的感染,或由可疑或已证实的感染导致的SIRS,几个重要概念,重度脓毒症(severe sepsis)脓毒症+以下之一:心血管功能障碍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两个或两个以上心肺以外的器官功能障碍,几个重要概念,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脓毒症+心血管功能障碍,小儿各年龄段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范围,年龄段 心动过速(次/min)心动过缓(次/min)RR(次/min)WBC(103/mm3)收缩压(mmHg)0 d1 周 180 50 34 180 40 19.5 或 180 34 17.5 或 140
5、-22 15.5 或 130-18 13.5 或 110-14 11 或 4.5 117注:心率、白细胞计数及血压低限为第5 百分位,高限为第95 百分位,细菌性败血症Neonatal bacterial sepsis,发病率,一般活产儿为1 10;极低出生体重儿达13 27;30%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死亡率13%50%;新生儿死因中20%30%为败血症所致。,病 因,B族链球菌(GBS)为欧美国家新生儿败血症的最常见病原菌我国目前以葡萄球菌属(金葡和表葡)和革兰阴性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白杆菌)占主要地位条件致病菌感染发生率增加,早发性败血症病原通常为阴道菌丛,如大肠埃希菌(E.coli)、
6、GBS、克雷白杆菌、李斯特单胞菌晚发性败血症常为葡萄球菌、克雷白肠杆菌、沙雷菌、沙门杆菌、假单胞菌属,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病原菌在每个NICU各有不同。MDR-MRSA-VRE-ESBLs,感染途径,产前感染 产时感染 产后感染,临床表现,早期表现无特异性晚期为多系统受累表现 神经系统 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合并症五“不”症状 不吃、不哭、体重不增、体温不升、反应不好,临床表现,少吃、少动,体温超过38度,嗜睡,喂养困难,烦躁不安,呼吸表浅,呼吸频率60次/分,精神萎靡,有惊厥史,前囟膨隆,四肢循环差是新生儿败血症的独立预测指标。上述任一表现预测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54%。多数患儿不
7、存在发热。若联合发热和其他任何一项指标判断,敏感性降为25%。,临床表现,新生儿败血症60%发生于生后第1周,但只有10%出生时有临床表现。休克常常是发展至MODS的表现早发性败血症是IVH的独立危险因素。对VLBW的IVH,除考虑自身发育因素外,还应考虑到败血症的可能性。,临床表现,发生感染时,体内细胞因子可通过交感、副交感神经广泛影响心率变化。临床症状恶化前24小时存在心率的特征性变化,表现为基础心率变异性降低,短暂的心率减慢(120次/分),早发性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的23,约95%在生后72小时内发病,80%为足月儿,常由宫内感染或产时感染造成。起病急,病情凶险,多系统受累。原发病灶
8、一般为肺部,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与肺透明膜病不易鉴别。,严重者出现呼吸暂停、持续性肺动脉高压、低血压和DIC,使病情恶化,在24小时内死亡,及早发现和应用先进监护治疗设备,可使死亡率降至515%。产前子痫孕妇的新生儿常合并血白细胞减少,易感早发性败血症。,早发性败血症,晚发性败血症,发病率占活产儿的4,NICU中的早产儿多见。病原菌可来自产道、生后密切接触或污染器具,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和各种真菌为常见病因。水平传播起主要作用。,晚发性败血症,起病隐匿,症状不典型,体重增长不满意可为慢性感染的唯一表现。由于母源性抗体的保护作用,全身症状不重,常有局部病灶,脑膜炎为常见合并症。病死率102
9、0%,足月儿致命性晚发性败血症罕见。,早产与晚发败血症及其临床意义,早发(early onset sepsis):48h?72h?5d?7d?晚发(late onset sepsis)病原菌不同,指导临床选用抗生素。国内此方面的研究少。,实验室检查,细菌学检查 细菌培养 病原菌抗原及DNA检测 血培养仍是诊断的“金标准”,但应注意假阳性和假阴性。,实验室检查,败血症常规检查暴露感染灶或脐部涂片、培养出的细菌和血培养结果常不一致,深部脓液、穿刺液涂片和培养更可靠。尿培养在早发性败血症阳性率不高、晚发性败血症阳性率较高。胃液涂片和外耳道拭子检查生后12小时后意义不大。,实验室检查,表皮葡萄球菌最常
10、见机会菌败血症病原污染率高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双份血培养CONS(表葡菌为主)均阳性31例中,其质粒谱不同提示污染高达67.7%(21/31),实验室检查,非特异性检查WBC:3天者 25*109/L;3天者:20*109/L,或5*109/LI/T(immature/total neutrophils)0.16CRP:8g/ml血小板:100*109/L微量血沉:15mm/h,诊 断,确诊:具备临床表现并符合下列任一条(1)血培养或无菌体腔内培养出致病菌;(2)如果血培养出条件致病菌,则必须与另一次(份)血、或无菌体腔、或导管头培养出同一种细菌。,诊 断,临床诊断:具有临床表现,且具备以下任
11、一条(1)非特异性检查2条(2)血标本病原菌抗原或DNA检测阳性,诊断指标进展,80年中90年代早:急性反应蛋白1990s: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粘附分子、补 体系统中的指标和综合指标。2000s:细胞表面抗原、新的趋化因子,治 疗,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原则 不失时机 败血症筛查实验后立即开始静脉用药 选择杀菌性抗生素 应用广谱抗生素,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应考虑的因素,早发性或晚发性感染社区感染或院内感染是否伴有脑膜炎或骨髓炎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药物毒性和患儿的肝、肾功能。,初始治疗,在血培养未得出结果前即开始,根据临床经验治疗。国外一般氨苄青霉素加氨基糖甙类国内一般选用氨苄青霉素加三代头孢类,对G
12、+菌和G-菌均有效医源性感染应考虑耐药菌,继续治疗,根据培养结果,选择或更换敏感抗生素,同时注意监测药物毒副反应。第三到第四次用药后查血药浓度(波峰、波谷浓度),波谷浓度用来监测药物毒性。,支持治疗,静脉补液纠正酸中毒和电解质失调预防休克注意保温,纠正缺氧,辅助通气预防DIC应用特殊人体成分(中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治疗进展,应用不同种类的高价免疫球蛋白或针对特殊病原的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治疗应用细胞因子如中性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或肿瘤坏死因子(TNF-a)治疗纤维蛋白连接素能促进调理吞噬反应,抵抗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治疗前景。,预 防,欧美国家对新生儿GBS感染的预防措施前一胎有
13、GBS感染病史孕期有GBS菌尿症胎龄18小时妊娠3537周时发现GBS定植,新生儿抗生素的临床应用,细菌分类,厌氧菌 G菌 细菌 需氧菌 G菌,肺炎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葡萄球菌肠球菌,表皮金黄色溶血性,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不动杆菌硝酸盐阴性杆菌假单胞菌军团菌卡他布兰汉菌,抗菌药物的分类(作用部位),核酸合成抑制,胞质膜抑制,多粘菌素 B,喹诺酮类,利福霉素类,大环内酯类麦迪霉素红霉素,氯霉素,蛋白质合成抑制,细胞壁合成抑制,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武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内酰胺酶抑制剂,单环类头霉素类衍生物,青酶烯类头孢烯类磷霉素多肽类,氨基糖甙类多粘菌素类,四环素类,氯霉素大环内酯
14、类,林可霉素类等,磺胺药类,环丝氨酸等,繁殖期杀菌剂 静止期杀菌剂 快速抑菌剂 慢速抑菌剂,抗生素药物分类(按功能),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克林霉素糖肽类、TMP/SMX 无PAE TMIC90 40-50%,浓度依赖性抗菌药物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PAEAUC/MIC90(AUIC)125Cmax/MIC90 8-10,抗菌药物作用性质分类,新生儿抗生素应用原则,防治应有明确指征;尽量只用一种,重症难治感染可适当联用两种,罕需三种;尽可能在病原培养及药敏基础上用药;根据药动学资料定量、定时、定途经;经验用药应根据当地病原菌选用广谱抗生素;勿与其他药物混合应用;根据病情定疗程。,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生儿 败血症 诊疗 进展 抗菌素 应用 策略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5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