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ppt(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2.1 热力学一些常用术语,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3 热化学,2.4 热力学第二定律,2.5 吉布斯自由能及其应用,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1.化学热力学定义 化学热力学主要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与限度,可能性等问题。2.化学热力学解决的问题(1)预测反应进行的方向可能性问题。(2)反应的能量变化。(3)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热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局限性,热力学研究方法,研究对象是大数量分子的集合体,研究宏观性质,所得结论具有统计意义。,只考虑变化前后的净结果,不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反应机理。,能判断变化发生的方向以及能进行到什么程度
2、,但不考虑变化所需要的时间。,局限性,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质,只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2.1 热力学一些常用术语,1.系统和环境,系统 我们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旧称系统)。环境 系统以外的其他部分,称为环 境。,系统和环境,敞开系统 系统与环境间 既有能量交换,又有物质交换;,封闭系统 系统与环境间有能量交换,无物质交换;,孤立系统 系统与环境间既无物质交换,又无能量交换。,系统和环境,热力学主要研究的是封闭系统,Matter(H2O),Heat flow,系统和环境,Heat flow,敞开系统,封闭系统,孤立系统,2 状态与状态函数,状态:热力学平衡态,是系统一系列物理、化学
3、性质的综合表现。状态函数:用来说明、确定系统所处状态的宏观物理量。改变的量决定于始态和终态,与变化途径无关。如 n、T、V、p,是与系统的状态相联系的物理量。,状态函数的特性,定值性状态确定,状态函数确定。系统的变化,用状态函数的改变来描述。状态函数的改变,只与过程有关,而与途径无关。在计算有关状态函数变化的问题时,只需明确系统的始态和终态即可,而不需考虑具体的变化途径。同一系统,状态函数之间相关。,状态函数特点:,异途同归,值变相等;,周而复始,数值还原。,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状态函数的分类,(1)容量性质:即广度性质,数值与系统的数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如 V,m,U,H,S
4、,G 等。,(2)强度性质:取决于系统的自身特性,而与系统的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如 T,p,c,等,,3 过程和途径,过程,从始态到终态的具体步骤称为途径。,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系统发生了一个从始态到终态的变化,称为系统发生了一个热力学过程。,途径,过程和途径,(1)等压过程(),(2)等容过程(),(3)等温过程(),(4)绝热过程(),过程和途径,热:由于温差,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的能量。符号 Q SI单位 J 规定:若系统吸热,Q 0 系统放热,Q 0,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2.1 热和功,系统状态变化时与环境间的能量交换的三种形式:热、功、辐射能。,除热外,系统与环境间传递的其
5、他能量功用符号W 表示,功的SI单位为J。规定:若系统对环境作功,W 0。,(2)功,热和功均不是状态函数,热和功与途径有关,体积功是系统体积变化时所作的功。例:理想气体在定压膨胀过程(p1 p2 p外 常数)中所作的体积功:W-p外 V。其他各种形式的功统称为非体积功,如电功、系统表面积变化时所作的表面功等。本章所讨论的功,除特别指明外,都限于系统做体积功。,功的分类,2.2.2 热力学能,热力学能是系统内部所有能量之和。,它包括分子原子的动能、势能、核能、电子的动能 以及一些尚未研究的能量。,热力学上用符号U表示热力学能,热力学能经常称为内能。,某一系统的热力学能的绝对值尚不能求得,可测量
6、的只是U。,热力学能 U 是系统的状态函数。但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热力学能是一个固定值。,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始终态确定,则热力学能变化量 U 是一定值。,U=U终 U始,热力学能的特点,理想气体是最简单的系统,可以认为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函数。T 一定,则 U 一定。,即 T=0,则 U=0,热力学能,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具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而且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文字表达,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领域所具有的特殊形式,得功W,2.2.3 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某系统由状态 I 变化到
7、状态 II,在这一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热 Q,环境对系统做功 W,若系统的热力学能改变量用 U 表示,,则有 U=Q+W,显然,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是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指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一类永动机:E2-E1=0(循环)Q=0(外界不供给能量)W 0(对外界作功),例1 某过程中,系统从环境吸收热量 1000 J,对环境做体积功 300 J。求过程中系统热力学能的改变量和环境热力学能的改变量。,解:系统的热力学能的变化 U Q+W 1000 J+(300 J)700 J,把环境作为研究对象 Q 1000 J,W 300 J,环境热力学能改变量为 U Q+W 700 J
8、,2.3 热 化 学,把热力学第一定律具体应用于化学反应中,讨论和计算化学反应的热量变化,化学热力学的这门分支学科称为热化学。,热化学,主要解决过程的能量效应问题,计算过程的功和反应热。,U Q W非 W体 Q W体,在计算应用过程中,不考虑非体积功。即:W非 0 化学反应发生后,T始T终,2.3.1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当生成物的温度恢复到反应物的温度时,化学反应中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等容反应热 QV若系统在变化过程中保持体积恒定,此时的反应热称为等容反应热。,V 0 W PV 0 QV U W UQV U,1 等容反应热,在等容且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中,等容反
9、应热在数值上等于系统热力学能的改变。,由于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所以虽然热不是状态函数,但等容反应热只与过程有关,而与途径无关。,QV U 的物理意义,弹式量热计的装置,被用来测量一些有气体参与及有机物燃烧反应的等容反应热,等容反应热的测定,2 等压反应热,在等压过程中完成的化学反应称为等压反应,其热效应称为等压反应热,用Qp表示,UQp+W Qp U-WW-pV QpUpV QpU2U1p(V2V1)由于等压过程 p0 即 p2p1pQpU2U1p2V2p1V1(U2p2V2)(U1p1V1),令 H U pV,U,p,V 都是状态函数,其组合也必为状态函数,热力学将 U pV 定义为新的状态
10、函数焓,符号 H,则 QpH1 H2=H,在等压反应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改变系统的热焓,Qp H,3 焓,焓是系统的状态函数,其数值的大小只与始态和终态有关,与途径无关;只能得到H,无法得到其绝对值;焓是容量性质的函数,具有加和性。,焓,在等压且不做非体积功的过程中,等压反应热在数值上等于系统的焓变,焓是状态函数,故等压反应热只与过程有关,而与途径无关。,Qp H 的物理意义,H 0 吸热反应;H 0 放热反应,对只有液体或固体参加的反应,或者反应前后气 体的物质的量不变:V 0 QpH U 对有气体变化的反应:根据 pV nRT在恒温、恒压下,pV ngRTH Qp U pV Un
11、gRT,Qp与QV的关系,等压反应热的测量,解:C7H16(1)11 O2(g)7 CO2(g)8 H2O(1)ng(7 11)mol 4mol=QV=4807.12 kJH ng RT 4807.12(4)8.314 298 10 3 kJmol 1 4817.03 kJmol 1 故其Qp值为 4817.03 kJ。,例2 用弹式量热计测得 298 K 时,燃烧 1 mol 正庚烷 的恒容反应热 QV 4807.12 kJ,求其 Qp 值。,1 反应进度概念,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程度的物理量 符号,单位为 mol,nB/B,对于任意一个反应 A AB B G GH H,对于指定的化学计量方程,
12、当nB等于B时,反应进度为 1mol时,表示各物质按计量方程进行的完全反应。,2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出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放热反应,H为负值 吸热反应,H为正值,也指参与反应的各物质都处于标准态时,化学反应的摩尔焓变。,各物质的标准态:,气体,标准压力下仍具有理想气体性质的纯气体,固体,标准压力下最稳定的纯固体,液体,标准压力下最稳定的纯液体,溶液,理想溶液,浓度为1mol.L-1,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用rHm或rUm分别表示等压或等容摩尔反应热。并且遵循吸热为正,放热为负。(2)注明反应条件:如各反应物的温度,压力,聚集状态等。(3)热效应数值与反应式一一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第二 化学 热力学 初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5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