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矿区土地复垦的基本概念.ppt
《第一章矿区土地复垦的基本概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矿区土地复垦的基本概念.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矿区土地复垦与整治,主讲:周学武2012年2月,第一章 矿区土地复垦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采矿工业对环境的影响 第三章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与设计 第四章 矿区土地复垦技术 第五章 矿区复垦土壤的理化特性与生物复垦 第六章 矿区土地复垦技术经济评价方法第七章 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案例,第一章 矿区土地复垦的基本概念,第一节 矿区土地复垦概述 第二节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和任务 第三节 矿区土地复垦的对象和方式 第四节 土地复垦的法规,第一节 矿区土地复垦概述,一、矿区土地复垦的概念二、与复垦有关的几个概念 三、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的意义 四、矿区土地复垦与采矿工程的关系,一、矿区土地复垦
2、的概念,矿区土地复垦是依据矿山生态学、土地经济学、环境科学、测绘学、土壤学及区域规划等理论,结合采矿工程特点,对采矿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对被采矿破坏的土地的恢复利用英美惯用Land Reclamation一词,解释为将因采矿而荒芜的、不用了的地区恢复到所期望状态的行动。,土地复垦:是指对生产建设活动和自然灾害损毁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达到可供利用状态的活动。土地复垦是一项综合工程技术。它包括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两个过程,其最终目的是恢复土地的生产力,实现矿区生态系统新的平衡。,二、与复垦有关的几个概念,1工程复垦 工程复垦的任
3、务是建立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地表和生根层,或为今后有关部门利用采矿破坏的土地作前期准备。其主要工艺措施有:堆置可能受采矿影响区域的耕层土壤、充填塌陷坑、用物理化学方法改良土壤、建造人工水体、修建排水网、修筑复垦区的道路、做好复垦区建筑的前期准备工作、防止复田区受水的侵蚀和沼泽化等。,2生物复垦 生物复垦的任务是根据复垦区土地的利用方向来决定采取相应的生物措施以维持矿区的生态平衡,其实质是恢复破坏土地的肥力及生物生产效能。其主要工艺措施有:肥化土壤、恢复沃土、建造农林附属物、选择耕作方式及耕作工艺、优选农作物及树种等。,经过工程复垦和生物复垦可以解决:,(1)恢复或整治采矿破坏了的地形,使采动影响区
4、和未受采动影响的毗邻环境相衔接,满足迁建宅基地的需要,不致使居住区远离赖以生存的土地。(2)恢复甚至提高土地的生产力,使破坏了的土地有较高的经济价值。(3)若地面设置覆盖层,合理堆放矸石,可防止水土流失,不致产生酸性径流和地面水质污染。,(4)合理修建地面排水系统,既保护了地表水体,又使农业灌溉用水得到集中管理,还可防止土壤盐演化。(5)在塌陷地上植树造林,既可防止大气污染,又可防止不稳定地表遭受侵蚀。,3复原(Restoration)复原是指重新恢复原先的地形,再次按原有的模式利用土地。复垦与复原是不完全相同的。对于那些土壤较薄的矿床(如砂金矿等),被破坏的土地有“复原”的可能,其它情况下对
5、破坏的土地只能因地制宜地加以利用。,4土地占用与破坏 土地占用是指采掘工业的建筑物、构筑物及废弃物占用的土地。这些土地有的一直继续到矿藏开采结束还占用着,有的随着采矿工作面的变化、堆弃物料场地的替换等,所占用着的土地亦可再次利用。土地破坏是指采矿场地、采矿引起的塌陷地、矸石堆弃场地、排土场地、尾矿及粉煤灰堆弃场地。这些被破坏的土地可称之为“直接土地破坏”。上述场地尘土飞扬、水土流失、有毒有害水的流出、地下水系的破坏等造成的矿区附近的土地污染,对农牧渔业的危害可称之为“间接土地破坏”。间接破坏的土地数量往往大于直接破坏土地数量,故应列入“土地破坏和污染”或“土地破坏”数内。,5其它几个概念,(1
6、)万吨塌陷率(亩万t):即每开采万吨煤炭所塌陷土地的平均面积。这里所指的土地一般是指有生产能力的土地。(2)出矸率(m3或万t万t):即每开采万吨煤矿井所排出矸石的体积或重量。,(3)土地复垦率:即已复垦土地的面积占采矿破坏土地总面积的比率。(4)复田比:即指用经济的充填物料充填后所能恢复的土地占整个塌陷区面积的比例。(5)积水率:即塌陷地积水面积占塌陷地总面积的百分比。,三、开展矿区土地复垦的意义,(1)矿区土地复垦是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措施。,我国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占地过多过快,加上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利用率低,更刺激了对土地数量的需求。尤其是随着地下和露
7、天开采矿山的增加,占地更剧。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政策性地促使矿山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另一方面要加强复垦工作,为压占、沉陷损坏的土地恢复其生产力和提高生产率而努力。,(2)矿区土地复垦可改善矿区及矿区附近的生态环境,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矿山建设和生产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原来的地表层,引起水土流失、农田毁坏、植被减少;矿石开采、运输产生了大量的粉尘;大量的固体废弃物压占了土地,加上有些有毒物质的排放,引起了水和大气污染。这种矿区的污染还可扩散到矿区周围,影响到附近的农田、牧地、林地、果园及居民区。更严重的是矿区塌陷、矸石山、尾矿坝塌方、坝体溃决、滑坡、泥石流等会毁坏田地、房屋,危及居民生命
8、财产的安全。矿区土地复垦是结合消灭污染源、保护环境以改善生态条件、提高土地生产力的一项综合工程。它是解决矿区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3)矿区土地复垦有利于改善工农关系,保障农民的生产和生活,1990年国家土地管理局公布因采矿、电力、能源、冶金与建材等工业生产和建设过程中所破坏的土地累计已达3000多万亩。目前仍以每年3040万亩的速度在增加。各矿区范围内的人均耕地面积普遍急剧下降。有些村人均耕地仅23分。有些则完全失去土地,生产生活都由国家来安排。这种矛盾随着生产的发展日益尖锐。使矿山和农民间的关系紧张,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建设进度。只有进行土地复垦,以高质量的农田归还于农民,这才是根本性的解决。
9、它不仅解决了矿山的征地补偿等费用,还解决了农民就业等问题;另一方面,做到农民能“耕者有其田”。土地复垦开展得好的地区如江苏的铜山县、安徽的淮北、河北的唐山等地已初步解决了这类矛盾。,(4)矿山土地复垦适应了当前矿业的急需,近年来各类矿山已感到土地复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的矿山已开始在复垦现急需要土地复垦的政策和技术。随着问题的提出,国家土地管理局准备公布“土地复垦规定的细则”,有关的部委也在陆续颁发有关复垦的规定,另一方面,许多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如中国矿业大学、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唐山分院等与生产企业相结合,开展了土地复垦的技术研究和试点工作。如对煤矿地面塌陷的预测、矸石充填塌陷坑造地的承载力、
10、塌陷区排灰复田作业系统、粉煤灰本体种植技术、粉煤灰井下充填防止地面塌陷、煤矸石山复垦种植技术、露天矿山的复垦种植技术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成效,为矿区复垦工作提供了实用的技术。综上所述,土地复垦工作是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国策的一项重大有效的措施,它对缓解我国尖锐的人地矛盾和改善土地破坏区的生态环境都将起到现实和长远的作用,并将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四、矿区土地复垦与采矿工程的关系,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矿区土地复垦工程是采矿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且只有将土地复垦工程与采矿工程同步开展,才能使矿山开发过程更合理、更科学、更完善,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破坏问题。矿区
11、土地复垦工程与采矿工程的关系可用图1一l表示。当复垦费用超出开采矿床的效益时则应停止开采。,图11 矿区土地复垦工程与采矿工程的关系,第二节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和任务,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 二、我国土地复垦面临的任务和展望,一、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据土地管理部门估计,到2050年,全国因生产建设而人为破坏的土地将达6000万亩。原先破坏的3000万亩土地大部分还未复垦。,土地复垦的历史,土地复垦从历史上来讲,我国早在古代就开始了。例如浙江省绍兴的东湖原是一处古采石场,从汉代起开山取石。隋代扩建绍兴城时,大规模开采,长年累月开凿出千奇百怪的峭壁和深邃的小塘,构成了东湖的雏形。至清代
12、,东湖筑堤分界,外为河、内为湖,并经长期的改造,形成了山水交融、洞窍盘错的风景旅游胜地。东湖风景名胜区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在世界复垦史上也占有显著地位。,近代的土地复垦,始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1957年辽宁省桓仁铅锌矿开始将废弃的尾矿池采取工程措施覆土造田;1958年北京郊区斋堂公路从设计开始,利用选线,以路为堤,造地上千亩;1958年郑州铝厂小关矿,在设计中就考虑了复垦问题,利用废石造地千余亩;1964年坂潭锡矿利用剥离废土边采矿边回填采空区,开创了当年征地当年造地补偿的先例;唐山马兰庄铁矿从建矿开始,选择厂址就避免了占用耕地,利用剥岩填沟平坑造田和尾矿砂充填河滩地造田等多种措施,复垦率
13、达85以上,造田面积超过建矿占地面积,使当地由缺粮乡变成余粮乡。70年代我国东部平原煤矿区零星地开展了塌陷复垦工作,恢复的土地和水面用于建筑、种植水稻和小麦、栽藕或养鱼等。,上世纪80年代以后,进入上世纪80年代,塌陷区的复垦工作得到了煤炭部的重视,将“复土造田技术研究”列为19831990年科技攻关项目之一,并在淮北做粉煤灰复田、煤矸石复田及挖深垫浅综合治理的试点工作。长沙黑色冶金矿山设计研究院于1979年研究土地复垦,以解决冶金矿山的土地破坏问题。1984年复垦工作列为冶金部重点科研项目,1989年8月冶金部下文批准成立复垦研究设计室,接受冶金部有关土地复垦的各项具体工作及矿山复垦规划设计
14、,并在1981年向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第一次学术会上提出开展土地复垦的建议。受中国国土经济研究会、中国技术经济研究会委托,筹备召开了土地复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推进了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92号,土地复垦条例已经2011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4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总理温家宝 二一一年三月五日,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土地复垦方面工作大致可归纳为:,(1)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国家土地管理局等部门起草后上报国务院,1988年由国务院颁布,于198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土地复垦规定。2011年3月5日起施行的土地复垦条例。(2)从1989年起到1991年7月
15、国家土地管理局先后在河北、江苏、山东、山西、陕西、河南、湖北、辽宁等省开展了土地复垦试点工作,至1992年底已复垦土地面积达50万亩。复垦工作已取得了明显的效益。,(3)1988年初国家土地管理局会同原国家经委开展了全国土地复垦资源的调查工作。这项调查是建国以来的第一次,是土地复垦的基础工作,为编制土地复垦规划和计划以及制定有关的政策法规提供了科学基础。(4)从事土地复垦理论研究和实践的部门、机构、企业以及专家教授、工程技术人员越来越多。(5)我国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旧帐较多、难度较大,且地域间发展不平衡。,二、我国土地复垦面临的任务和展望,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
16、要中明确提出,要“有步骤地开发宜农荒地、荒滩和围垦海滩、复垦工矿废弃地”。在国家土地管理局制定的全国土地管理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中提出了“八五”期间要实现建设占用耕地数与开发复垦耕地数持平,即每年平均要开发复垦耕地300万亩。为此,国家土地管理局在1992年10月召开的全国土地管理工作座谈会上,明确了今后土地复垦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即认真贯彻土地复垦规定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认真执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坚持“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自力更生,因地制宜,复垦土地,变废为宝,造福子孙”的方针,大力组织复垦利用各类废弃地,力争做到边破坏边复垦,当年破坏当年复垦保证不欠新帐。同时,积极复垦历史
17、上遗留的废弃地,逐步偿还历史旧帐。加快土地复垦步伐,开创土地复垦新局面。,今后土地复垦工作的主要任务是:,(1)加强对土地复垦工作的领导,抓紧建立和健全管理机构,加强协作,保证管理、监督检查职能到位。(2)充分发挥现有复垦资金的作用,并努力拓宽、疏通、开辟新的复垦资金渠道。(3)要进一步组织各方面力量,尽快调查清楚各类废弃地的现状,搞清它们的数量、种类、分布及复垦利用的可能性等在此基础上制定土地复垦规划和计划。,(4)加强土地复垦科学技术研究,加强该领域的国际协作。把土地复垦工作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5)进一步强化土地复垦法规建设。制定土地复垦条例实施细则或实施办法,制订土地复垦标准和监督检查
18、、验收、立项、申请、审批、建档立卡等规范化、制度化的土地复垦规章制度。,第三节 矿区土地复垦的对象和方式,一、矿区土地复垦的对象 二、矿区土地复垦的方式,一、矿区土地复垦的对象,我国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有两类:一类为露天开采,即将矿层上部的岩石和土层全部剥离后开采;另一类为地下开采,即凿井在地下深部开采。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采出量大、采出率高、成本低、劳动条件好、安全。但露天开采区对自然界的影响大,它影响到岩石圈、大气圈、水系、表土层、生物圈。因露天开采比地下开采在经济上更有利,所以全世界已有90的铁矿、40%的煤矿为露天开采。,地下开采虽在地下深处采矿,但也影响地面,如开采后引起地面的塌陷。据调
19、查统计,每从地下采出l万t煤,约使1.54.5亩(平均约3亩)的土地遭受不同程度的塌陷。据不完全统计,到1989年止,煤矿区塌陷面积已达130万亩。矿井中排出的矸石要压占土地、污染环境,对环境的影响同样很大。,参考数据之一:,国家环保局公布:我国最大的工业固体废物第一为煤矸石,第二为粉煤灰。每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约5.6亿t,其中煤矸石约有l亿t;全国历年积存的工业固体废物约66亿t,其中煤矸石约30亿t。这些固体废弃物不仅压占土地,还造成环境污染。如煤矸石堆积时会产生自燃,大量排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损害人体健康、抑制植物生长、腐蚀建筑物等。,参考数据之二:,我国火力发电厂年排出粉
20、煤灰5000万t左右,其利用率仅占总量的23,大量的粉煤灰排入储灰场。现电厂的储灰场已占用土地20万亩,到2000年排放粉煤灰达16亿t,占地50万亩。,参考数据之三:,我国是世界产煤大国,目前年产量已达12亿t,但露天采煤发展缓慢,露天采煤量仅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4左右。我国近年已把发展露天煤矿作为煤炭工业的一个重点,已规划建设了平朔、霍林河、伊敏河、元宝山、准格尔五大露天煤矿。目前生产的露天煤矿都采用外排土场。采场挖土地和排土场压占土地各约占50%,合每万吨煤占地在2.7l4.84亩之间(平均为3.17亩)。我国有色金属露天开采的比例达总量的20左右,其中以铜、铝、镍、钼四个品种的露天开采为
21、主:铜的露天开采量占总量的3540,铝占8085,镍占7585,钼占4560。其中煤、铝两类露天矿山大部分位于黄土区,复垦地表可用黄土覆盖,便于复垦种植。,图12 矿区地表主要破坏分类,参考数据之四:,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建筑材料工业也在飞速发展。产1000万块砖,原料场取土1 m深,就要破坏土地30亩,而我国每年砖瓦总产量已达数千亿块(片),所以,仅此一项长年累月的破坏已达可观的地步,故砖瓦厂(窑)的废弃地也是复垦的重点之一。,综上所述,煤矸石、粉煤灰的压占、污染土地,地下采矿引起的土地塌陷,露天采矿对环境的破坏,制砖瓦对土地的破坏等项目都是土地复垦的主要对象。,二、矿区土地复垦的方式,据其
22、利用方向可分为:(1)恢复农业用地:如耕地、牧场、草地、果园及菜地等;(2)恢复林业用地:如种植各种用途的绿色植物等;(3)建设生活和生产用的蓄水池塘,养鱼及水禽,游泳池等;(4)恢复民用和工业建筑用地;(5)建设文化娱乐和休养场所。因我国人多地少,要特别注意复垦种植。复垦时,要设法多恢复农业用地。,第四节 土地复垦的法规,一、我国土地复垦法制管理 二、国外土地复垦的法规,一、我国土地复垦法制管理,1.土地复垦条例 的基本问题1)为什么要制定该条例?为了加强土地复垦工作,1988年国务院制定了土地复垦规定。这个规定的制定,对促进土地复垦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建设
23、活动的强度、广度越来越大,实践中出现了损毁土地“旧账未还清,新账又增加”的情况,需要通过全面修订土地复垦规定加以解决:,一是每年生产建设活动新损毁的土地不断增加,需要进一步强化土地复垦义务人的复垦责任,加强和落实监管措施,建立有效的监管制约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努力做到“新账不欠”。二是大量的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尚未能及时得到复垦,需要明确其复垦主体、资金渠道,规范其复垦管理等,努力争取“旧账快还”。,三是土地复垦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复垦激励措施,在鼓励土地复垦义务人积极主动复垦的同时,采取相应鼓励措施吸引地方政府、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历史遗留损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矿区 土地 复垦 基本概念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5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