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输送机械.ppt
《流体输送机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体输送机械.ppt(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流 体 输 送 机 械,(Transportation of fluids),对流体做功以完成输送任务的机械称作流体输送机械。,输送液体的机械统称为泵(离心泵、往复泵、齿轮泵、管道泵)。,输送气体的机械统称为风机(通风机、彭风机、压缩机、真空泵)。,可以看出,泵向流体提供的能量用于,2.1 概述,将流体由1位输送至2位,需外加的能量为H,列方程得:,一、输送流体所需的能量(管路特性曲线),提高流体的势能、,一般动能提高很小可以忽略。,克服阻力,,升高流体位置、提高流体压强、,式中:,单位重量流体的势能差,(2-1),上式整理得:,一般情况下速度头可略,(2-2),管路阻力损失由管路和速
2、度大小而定:,(2-3),K值由管路特性决定,进入阻力平方区后与流量无关。,此式称为管路特性曲线方程,(2-4),二、压头和流量是流体输送机械的主要技术指标,管路特性曲线方程如图中的曲线,称管路特性曲线,2,输送机械向单位重量流体提供的能量称为该机械的压头或扬程,低阻,高阻,讨论中心问题:流量与压头之间的关系,三、流体输送机械分类,动力式(叶轮式):离心泵、轴流式等,容积式(正位移式):往复泵、旋转式等,其它类型:喷射式等,2.2 离心泵,本章重点:,工作原理、特性曲线、流量调节、安装高度,依靠活塞或转子的挤压作用使流体升压排出,2.2.1 工作原理与结构,蜗壳作为泵的外壳,汇集 液体,它本身
3、又是一 个能量转换装置,将 部分动能转为压强能。,叶轮是离心泵对液体作功 的部件。将泵的机械 能传给液体,提高液 体的动能和压强能。,一、离心泵的主要构件,敞式(开式):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效率低,叶轮有三种形式:,蔽式:输送清液,效率高,但不易清洗,半蔽式: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悬浮液,效率低,工作原理,惯性离心力向边缘运动中间形成真空吸入液体 排出液体,惯性离心力的大小与流体密度成正比。,离心泵工作时,液体在与叶轮一起作圆周运动的同时,又从叶轮中心向外缘运动。,二、液体在叶片间的运动,流体在叶片间流动时,由速度三角形知:,如不计叶片厚度,离心泵的流量为:,(2-7),(2-8),因流道外
4、缘较内缘宽,故w2w1,(2-5)(2-6),(2-12),三、离心力场中的机械能守恒,在叶轮进口、出口间列机械能恒算式:,设叶片无穷多、无穷薄;流体粘度为零(=0),无摩擦阻力损失;流动是定态的,设:,势能增加,,原因是:,(1)离心力的作用:,(2)叶片通道扩大:势能增加=动能减小,即,因此,(2-13),当m=1kg时(单位质量),,Fc=mr2,(w12-w22)/2,离心泵是以势能和动能两种形式向流体提供能量的,其中势能部分占主要,将式(2-5)、(2-6)代入上式得:,由上式可看出,为得到较大的压头,在离心泵设计时,通常使液体不产生预旋,从径向进入叶轮,即1=90。于是,泵的理论压
5、头,(2-14),(2-15),四、离心泵的理论压头,由式(2-7),(2-17),(2-16),得,将上两式代入式(2-15),五、流量对理论压头的影响,如图:,可得泵的理论压头HT和泵的流量之间的关系为,(2-18),上式表示:不同形状的叶片在叶轮尺寸和转速一定时,泵的理论压头和流量的关系。这个关系是离心泵的主要特征。,叶片形状有如图三种形式:,a)径向叶片 2=90 ctg 2=0 则qVH不变,六、叶片形状对理论压头的影响,c)叶片前弯 290 ctg 20 则qVH,b)叶片后弯 20 则qVH,压头与流量的关系,前弯叶片产生的压头最高,但主要以动能形式存在,在转化为势能时能耗较大。
6、后弯叶片能量利用率高,离心泵一般采用后者,2=2530。,如图所示:,实际压头只能由实验测定,而不能用理论推导。实际压头理论压头的原因:,因叶片不是无限多,液体不能严格按理想轨迹运动,形成环流,消耗能量。它只与叶片数、流体物性有关,与流量无关。此项原因使压头线成为图中b线。,流量偏离设计点,液体进入流道产生冲击,存在能耗。实际压头线成为d线。,离心泵的实际压头,(1)叶片间的环流:,(2)阻力损失:,与速度(或流量)平方成正比,压头线成为c线,(3)冲击损失:,七、液体密度的影响,离心泵启动时要将泵内注满液体,这一操作称为“灌泵”,否则壳内有空气,因气体密度小,离心力小,在叶轮中心处形成的真空
7、度不足以将液体吸入泵内,此种现象称为气缚。,理论压头与密度无关,操作时要注意:,又叫送液能力,单位时间内泵输送的液体体积;m3/s,(理论压头):,2.2.2 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离心泵的性能参数,有效压头(扬程)He:,单位重量流体自泵处净获得的能量;m,影响因素:,叶轮直径、叶片形状、转速、流量,流量 qV:,qV=2r2b2c2sin2,由电机输入离心泵的功率;W,有效功率与轴功率之比。,轴功率Pa:,Pa=M,有效功率Pe:,单位时间内液体从泵处获得的能量;W,效率:,qV先后,二、离心泵的特性曲线,一台特定的离心泵,根据实验测定,可得三条特性曲线:,qVHe,qVPa,故启动泵时,
8、应先关闭出口阀再启动,以减小启动功率,HeqV,Pa qV,qV,效率最高时的性能参量是该泵铭牌上所标注的,HT,(1)曲线,(2)曲线,(3)曲线,例2-1:离心泵特性曲线的测定,右图为测定离心泵特性曲线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已测出如下一组数据:泵出口处压强表读数;泵进口处真空度读数;泵的流量;泵轴的扭矩M=9.8Nm;转速n=2900r/min;吸入管直径d1=80mm,压出管直径d2=60mm;两测压点间垂直距离(z2-z1)=80mm。实验介质为20的水。试计算在此流量下泵的压头、轴功率和总效率。,解:,(1)泵的压头,在截面1与2间列机械能衡算式,即,其中:,Z2-Z1=0.08m,两测
9、压口间的管路很短,其间流动阻力可忽略不计,即Hf=0。,故泵的压头为:,(2)泵的轴功率,(3)泵的效率,离心泵启动时,必须先打开出口阀,向泵内注入液体,,注意:,以减小启动电流,防止电机过载。,避免高压流体倒流,冲击叶轮。,然后慢慢打开出口阀。,以防气缚。,关闭出口阀后再启动,,停泵时,应先关出口阀,再停电机,,离心泵在启动及关闭时的操作:,三、转速对特性曲线的影响,生产厂商提供的泵特性参数是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当条件改变时,特性参数也会发生变化。,若转速变化不大(20%以内),则可作以下假设:,(1)转速改变前后,液体离开叶轮处的速度三角形相似,(2)不同转速下离心泵的效率相同。,离心泵的
10、比例定律:(转数变化需在20%以内),对压头、流量和效率无影响:,压头:,流量:,功率:,(1)液体密度的影响:,Pa,对功率有影响,二者成正比。,(2)粘度的影响:,否则,对各参数有影响,He,、,qV,、,、,Pa,四、液体物性对离心泵性能的影响,20水时,不考虑影响,,,Pe,、,由泵的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共同决定。,2.2.3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与组合操作,一、离心泵的工作点,在管路系统中工作的泵,其扬程和流量必然与管路所需要的压头和流量相等。泵特性曲线和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就是离心泵在管路系统中的工作点。,离心泵只能在工作点工作。,联立求解即得管路特性曲线和泵特性曲线的交点。,管路特
11、性方程:,泵的特性方程:,工作点的确定方法:,(1)绘图法,在已有泵特性曲线的基础上,根据管路特性方程描点绘制管路特性曲线,两线交点即为所求。,(2)解析法:,注:两方程中qv的单位要统一,二、流量调节,流量调节的实质是调整泵的工作点。改变泵的特性曲线或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均可达到调节流量的目的。,常见的调节方法如下:,(1)阀门调节,实质:,改变管路的特性曲线;,特点:,操作简单;,泵特性曲线不变。,增加阻力损失;,效率变低。,例 用某离心泵将地面敞口水池的水输进塔内。水的升扬高度(指水池水面至塔内进水管口间的垂直高度差)为8.0m,塔内压强为22.56kPa(表压),已知阀全开时管路总阻力可
12、以0.042qV2表示。该泵的特性曲线方程为He=13.7-0.0083qV2m(以上两处的qV的单位皆为m3/h)。试问:(1)阀全开时,最大流量是多少?(2)若要求流量为7.2m3/h,拟用关小阀门办法解决,已知该泵在qV=7.2m3/h时的效率=0.42,试问因关小阀门而消耗的轴功率为多少?水温20。,解:(1)阀全开时,依管路特性曲线,泵的特性曲线:,He=13.7-0.0083qV2,工作点:He=H,联立解得:,qVmax=8.22 m3/h,(2)阀关小,使流量为7.2m3/h,泵提供的扬程:,He=13.7-0.0083qV2=13.7-0.0083(7.2)2=13.3m,若
13、按阀全开计,管路需要的压头:,因阀关小而消耗的压头:,因阀关小而损耗的轴功率:,(2)转速调节,实质:,改变泵的特性曲线;,管路特性曲线不变。,特点:,不增加管路阻力;且可保持在高效率区工作,设备投资较大;有时不方便,三、并联泵的合成特性曲线,合成曲线的画法:,流量加倍,扬程不变,并联泵的工作点:,合成曲线与管路曲线的交点,并联泵的特点:,H单,qV单,H并,qV并,C,C,D,qv单qv并2qv单,四、串联泵的合成特性曲线,合成曲线的画法:,流量不变,扬程加倍,串联泵的工作点:,合成曲线与管路特性曲线的交点,串联泵的特点:,流量增大,扬程增大,但H单H串2H单,qV单,H单,C,C,qV串,
14、H串,D,五、组合方式的选择,管路阻力大,采用串联;,管路阻力小,采用并联。,单泵,串联,并联,D,C,C,C,增大扬程:,采用串联。,增大流量:,视管路阻力对串、并联效果的影响而定。,2.2.4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一、汽蚀现象,叶轮入口处压强低于被输送流体饱和蒸汽压时,液体发生气化。气泡在高压区凝结或破裂,高频、高压冲击叶轮及泵体,使之出现斑疤、裂缝、蜂窝状损坏。这种现象称作汽蚀。,输送流体温度高,产生原因:,安装过高,当地大气压低,离心泵发生汽蚀时,泵体震动并伴有噪音,扬程、流量、效率均明显下降,严重时会吸不上液体。,二、临界汽蚀余量(NPSH)c与必需汽蚀余量(NPSH)r,如图,泵入口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流体 输送 机械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134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