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过渡时期的中国》 .ppt
《人教版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过渡时期的中国》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过渡时期的中国》 .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过渡时期的中国,【概念阐释】中国现代史阶段划分,1整体时间(1949年至今),1949,1976,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1956,1966,十年动乱时期,1978,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性质:社会经济:,新民主主义,由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发展成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前三年恢复,后四年过渡,1952,徘徊,政治史,考试说明,1949,新中国成立,政协制度的形成,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195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人大制度创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确立,日内瓦会议,1954,1955,万隆会议,政治史考点梳理,政治史考点梳理,一、民主制度建设,1.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协制度
2、,民主革命时期的并肩作战;中共需要监督,1)形成原因:2)建立:3)转变:4)职能:5)性质:6)发展:,1949年政协会议的召开,1954年“人大”会议召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统一战线组织,1956年,提出“八字方针”,发展到新阶段1982年,提出“十六字方针”,进一步完善,政治史考点梳理,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体),共同纲领的规定;新中国经济建设大规模展开,1)背景:2)建立:3)性质:4)意义:,1954年一届人大召开,最高权力机关(我国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基础,政治史考点梳理,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有当家作主的愿望,1)形成原因:2)
3、形成过程:3)意义:,1949年共同纲领最早提出1954年宪法正式确认为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民族区域自治法,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新政协召开,新中国成立,一届人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新中国民主制度,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知识脉络,思考与探究,政治制度,必然得由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创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创造性的处理了哪些关系?有何意义?,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共产党
4、与民主党派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史论共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国家政治建设的逐步开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石。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进一步民主化的标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调动了民主人士的参政议政热情,开创了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国家的新局面。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促进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政治史考点梳理,二、建国初期的外交,1.国际环境:,1)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激烈斗争2)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封锁包围,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外交方针:,政治史考点梳理,3.具体内容:,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
5、系,在新的基础上另建平等的外交关系,坚定不移的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一切特权,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政治史考点梳理,4.主要成就:,与17国建交、签订中苏条约,参加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冲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外交问题的基本准则,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加强了与亚非各国的联系,课堂练习,(08年海南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中央人民政府6名副主席中有3人,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过渡时期的中国 人教版高三历史通史专题复习过渡时期的中国 人教版高三 历史 通史 专题 复习 过渡时期 中国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7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