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PPT 110页).ppt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PPT 110页).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PPT 110页).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年度审计是公司治理的奠基石之一。在所有和经营分离的前提下,董事要向股东交付年度报告并使用财务报表的手段报告自己的受托责任。审计是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反映方法的外部性和客观性的检查。这是必要的抑制和均衡所不可或缺的部分。Cadbury Committee.1992.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the Financial Aspect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p.36,第六章 目录,1、财务报表审计的定义 2、二重责任制度和建议职能 3、财务报表审计的特点和固有局限性 4、财务报表审计与舞弊审计 5、财务报表审计对公司治
2、理的贡献,AAA基础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定义,审计是一个为确定关于经济行为及经济现象的声明(assertions)和既定标准之间的符合程度,而对这种声明有关的证据进行客观收集、评定,并将结果传达给利害关系人的有组织的过程。,图表6-1 基础审计概念委员会的审计框架,then communicates results to,established criteria,auditor,management assertions,interested users,evidence,accumulates and evaluates,to determi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A
3、n Example,A supermarket Managements assertion:the lowest overall prices in the areaCPAs Role:attest to the assertionHow?:,Collect and evaluate informationE.g.,select a sample of approximately 1,000 items and compared the prices to those of the other major supermarkets.,审计的对象,审计的对象是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声明,即以企
4、业为中心的种种经济主体,为了实现各自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各样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的声明。“声明”这个概念表示,审计的对象包含着信息编制者的主观判断和解释,不一定只包含客观的、单一解释的事实。特别是财务报表,由于在编制过程中必然伴随着会计判断和估计等主观因素,其中不可避免的包含了并非客观的数据。,审计中的判断标准,审计是对关于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认定是否公允进行判断,必须有判断标准。由于审计的结果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审计的判断标准本身必须是经过社会认可的标准。在财务报表审计中有两重判断标准:其一是责任方认定的符合标准,GAAP;其二是审计判断的标准,GAAS。,审计的过程以及审计人的资格,审计是客观
5、地收集和评价与认定有关的证据的过程。为了保证审计结果的公平和公正、保证审计结果得到社会认知,审计人必须保持严格的独立性。为了保证审计在程序上的客观性,审计人在实施审计时必须遵循的审计准则也必须是社会认可其公正妥当性的准则。如何保持审计人的独立性、如何保持审计准则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同样关系到审计的生存基础。,审计结果的传达,社会之所以需要审计,是因为审计可以提高信息的可靠性而降低信息利用者的信息风险。审计的结果不仅必须以任何人都能理解的易读易懂的形式传达、更重要的是不得误导利害关系人。充分考虑利害关系人的决策过程,从理论上、制度上研究审计传达过程是如何保证审计传达效果的重要课题。,财务报表审计的定
6、义,财务报表审计是一个由独立的职业审计专家依据一般公认的审计准则,客观地收集、评定证据,据以判断企业公布的财务报表是否遵循了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是否公允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并将其结果报告给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有组织的过程。,图表6-2 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then communicates results to,GAAP,auditor,Financial statements,interested users,evidence,accumulates and evaluates,to determine correspondence between,二重责任制度,在被审计
7、单位治理层的监督下,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是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责任。审计人所要承担的责任是,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财务报表审计不能减轻经营者的责任。,审计人的责任,按照GAAS实施审计并完成审计报告;设计审计为发现重要的错误和舞弊提供合理的保证。,Business risk vs.Information risk,Business risk the risk a company will not be able to meet its financial obligations due to economic conditions or poor
8、 management decisionsThe risk associated with a companys survival and profitabilityInformation risk the risk that the information used to assess business risk is materially misstated.,审计的基本作用,An auditcan helpreduceinformationrisk-therisk that informationupon whicha businessdecision ismade isinaccura
9、te,An auditwill cost ourcompanyhundreds ofdollars!Whats the point?,判断职能和建议职能,审计人作为独立的第三者,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批判性地判断财务报表的反映是否公允并表明意见,这种职能称之为判断职能。出于防患于未然的本能,审计还具有建议职能。审计人在审计中,还要进行指导和建议,传授正确的知识,使得公开披露的财务报表具有公允反映的实质。,建议职能的,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并不希望看到有失公允的财务报表。经营者也不愿意自己所编制的财务报表被审计人查出有问题,而被记入审计报告。行政监督部门也不希望虚假的或非公允的财务报表横行于证券市场。,建
10、议职能的适度性,对审计的建议职能不加限制,或者过高地要求建议职能发挥作用,有可能混淆经营者与审计人的责任,模糊会计和审计的概念,造成审计不能正常发挥其职能的后果。,财务报表审计的固有界限,会计判断的相对性的制约审计人参与经济实务的制约审计契约行为的制约,会计判断相对性的制约,财务报表被称之为“事实与惯例与判断的综合表现”,是在被审计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经营者的估计以及判断的基础上编制而成的,是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概括。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具有防止和及时发现舞弊的作用,但内部控制不是万能的,存在着经营者可能超越(override)内部控制等固有界限。在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中,编制财务报表的经营者根据其经
11、营方针、经济环境以及交易形态的变化进行了多种多样的判断。,会计判断相对性的制约,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只是会计规范的总概念,不一定全部都以文件的形式存在,而且,即使以文件的形式存在,也允许有不同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对这些判断,审计人只能根据所获取的证据相对地认定其是否合理,不可能用一个绝对的尺度给出绝对的认定。审计人关于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的结论,并不是对被审计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实际状态的绝对正确性的保证。,审计人参与经济实务的制约,审计对会计信息与信息背后的经济实务的核对,采用的是逆查的方法,即从会计信息会计记录企业资源的变化业务处理现场有关业务的决策决策手续决策变量(经营环境,经营目的,业绩
12、目标,企业的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管理当局的管理、判断能力、法律等外部规制等)来倒推业务过程的方法。,审计人参与经济实务的制约,审计人既不可能监视业务处理现场,也不可能参加有关业务的决策过程。再有,审计人只是会计专家,对会计信息背后的非会计事项未必熟悉。审计人对会计记录与相关证据(文件、资产实物、证券、其它)的核对,不过是对会计记录与记录背后的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和相符加以推理而已。,审计契约行为的制约,审计人必须遵循职业道德和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克尽职责。审计人不可能无限制地使用审计资源、根据成本业绩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审计只能采用测试(抽样审计)的方式。根据契约的惯例,审计人并不拥有,比如对隐瞒资产的
13、强制搜查权等权限,也就是说,审计能发现的不实反映,账外事项等有一定的限度。,财务报表审计的特点,财务报表信息中的不重要的噪音和模糊得到了容忍;由于审计人对经济实务的接近受到一定的限制,大部分审计证据是说服性的而不是结论性的;由于审计契约中存在成本业绩的制约,审计战略上不得不以抽样审计为主,审计并不等于对全部经济业务的检查。,但 是,这并不表示审计人可以无视社会上对审计发现起因于舞弊的重大错报和以继续经营为前提实施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可以通过强化与内部审计人的合作、利用其他专家来提高审计的效率、要求经营者提供宣誓书以保证审计人所需要的信息和资料都已提供等手段尽可能地克服审计的固有界限,从而尽可能地
14、满足社会对审计的要求。,期望差距,审计职业为了确定自身的责任范围,通过制定审计准则,将财务报表审计发展为典型的信息审计。这种努力,对审计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过分强调财务报表审计的信息审计的性质,也是“期望差距”产生的原因之一。,There is much confusion among the investing public regarding auditor responsibilities.,I thoughtauditorslooked atevery bit ofevidence andrecalculatedeverything!,Could auditors guara
15、ntee that every material error and irregularity was detected?,财务报表审计和舞弊审计,财务报表审计是否具有揭露错误和舞弊的功能,实质上包括两个方面的问题:审计人是否愿意承担揭露错误和舞弊的责任;审计人是否能够发现并揭露错误和舞弊。,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1,19世纪出版的狄克西审计学中指出,审计的目的包括揭露舞弊、查出技术上的错误和原则上的错误这3项。1912、1916和1923年出版的蒙哥马里审计学中指出,在审计形成的初期,揭露和防止舞弊以及错误被教育为是审计的主要目的。1929年公布的财务报表验证中指出,该文件所建议的审计程序“既
16、不能保证揭露舞弊,也不能保证发现未反映的、在交易记录过程中通过操纵会计账簿所隐瞒的资产”。,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2,1933年NYSE上市委员会在给AIA证券交易特别委员会的信中指出,“在确认内部牵制系统能否充分发挥资产保全功能方面,审计人负有明确的责任。同时,审计人必须保护企业不受任何重大贪污的侵害。”1939年公布、1951年修改的审计程序说明书第1号指出,“一般的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的审计并不以发现这种舞弊为目的,也不应该这样去期望。”,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3,1957年出版的蒙哥马里审计学指出,“如果审计人必须侦查贪污以及类似的异常事件的话,审计人不得不扩大审计程序直到由此引起的审计费用
17、无法承担为止。”1960年公布的审计程序说明书第30号指出,“即使审计伴随有发现贪污以及类似的异常事件的结果,以对财务报表发表意见为目的的普通的审计并不以发现这种舞弊行为为第一目的,也不作为预定的特别目的。”,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4,1972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号指出,“普通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是,就财务报表是否符合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反映了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发表意见。”,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5,1977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16号指出,“根据一般公认审计准则,审计人负有处于审计固有界限范围内的、运用正当的技能和注意计划和实施审计据以发现对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错误和异常
18、事项的责任。”1988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53号要求,“评估可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误差或异常事件的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审计人应设计审计方案,提供对查出财务报表有重大影响的误差与异常的合理保证。”,审计目的的历史变迁-6,1997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82号进一步明确了审计人对揭露舞弊应负的责任。2002年公布的审计准则说明书第99号强调,审计人有责任计划和实施审计以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是否存在重大错报、不论错报的原因是错误还是舞弊。,财务报表审计的3个阶段,第1阶段:20世纪20年代,审计准则出现之前,审计的目的是揭露和防止舞弊以及错误。第2阶段:20世纪30年代起至70年代,审计准则中强
19、调审计的固有局限,强调审计人侦察舞弊和错误能力存在界限,逐渐修正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为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第3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因为审计的失败引发大量法律诉讼事件发生,审计人开始关注舞弊审计,采取了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承担合理的审计责任,形成了既要验证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又要揭露重大舞弊和错误的审计目的。,舞弊审计的可能性,错误和舞弊的概念经营者舞弊的三角理论 发现舞弊的可能性,错误的概念,错误(errors)是指导致财务报表错报的非故意行为,主要包括:为编制财务报表而收集和处理数据时发生失误,如原始记录和会计数据的计算、抄写错误;由于疏忽和误解事实而作出不恰当的会计估计;在运用与确认
20、、计量、分类或列报(包括披露)相关的会计政策时发生失误。,舞弊的概念,舞弊(fraud)是指被经营者、治理层、员工或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类:侵占资产(Misappropriation of Assets)。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侵占资产,侵占资产是指经营者或员工非法占用企业的资产,其手段主要包括:贪污收入款项;盗取货币资金、实物资产或无形资产;使被审计企业对虚构的商品或劳务付款;将被审计企业资产挪为私用。侵占资产通常伴随着虚假或误导性的文件记录,其目的是隐瞒资产缺失或未经适当授权使用资
21、产的事实。,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通常表现为:对财务报表所依据的会计记录或相关文件记录的操纵、伪造或篡改;对交易、事项或其他重要信息在财务报表中的不真实表达或故意遗漏,如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或事项;对与确认、计量、分类或列报有关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故意误用。,舞弊的类型-Cohen委员会,经营者以外的员工所进行的舞弊:通常伴有侵占资产的目的;经营者所进行的舞弊:以没有侵占资产意图的window dressing为多。审计人虽然也关心构成贪污、挪用等舞弊事项,但主要关心的是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的经营者舞弊。,审计失败事件中的舞弊,记录虚假的交易如Equ
22、ity Funding公司的舞弊所示,记录虚假的应收款,伪造保险证券。没有实质的交易指经营者与关联方之间达成的交易,如U.S.Financial公司的不动产交易,尽管实际上并没有利润,但经营者却将其伪装成有利润的交易。故意选择不适当的会计方法故意误用实现或者交易的期间归属等收入的认识方法,如在Stifling Homex公司的预制住宅销售收入的会计实务中,经营者就证明销售交易的状况、收入的认识等证据的有效性对审计人进行了虚假的陈述。,Override,编制虚假的会计分录,特别是在临近会计期末时;滥用或随意变更会计政策;不恰当地调整会计估计所依据的假设及改变原先作出的判断;故意漏记、提前确认或推
23、迟确认报告期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隐瞒可能影响财务报表金额的事实;构造复杂的交易以歪曲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篡改与重大或异常交易相关的会计记录和交易条款。,The Fraud Triangle,动机/压力,机会,借口/合理化,对财务信息作出虚假报告的动机,迎合市场预期或特定监管要求,如吊高股票或债券的发行价格、满足投资者的心理;回避限制性的财务拘束条款等;牟取以财务业绩为基础的私人报酬最大化等个人利益方面的考虑,如追求报酬的增加额、职务提升或者回避业绩恶化的责任等等;偷逃或骗取税款;骗取外部资金;掩盖侵占资产的事实。,引起虚假财务报告的压力,收入或者市场占有率的急剧减少;根据利润目标或预算任意设定
24、的不现实的业绩预算;以短期业绩为基础的激励制度所带来的财务压力等等。,虚假财务报告得以产生的机会,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对财务报告过程的监督不力;内部会计控制不健全,或者不存在;不正常或复杂的交易;主要根据经营者的主观判断决定的会计估计;内部审计人员不足或内部审计人员的无能;企业内的伦理环境稀薄等等。,舞弊的执行者和手段,企业内部担任不同职责的个人如营业员、业务负责人、会计人员以及管理人员都可能是虚假财务报告的实施者。调查事例表示,大部分做假人员都是最高经营负责人以及最高财务负责人等最高管理当局。做假的手段有各种各样,但其目的基本上都是虚增利润或者“利润的平均化”或者资产的高估。,舞弊的形成过程,
25、从最初阶段开始就有意歪曲财务报表的做假不甚多见。多数场合虚假财务报告往往是一系列为了应付经营上的问题所采取的行动走向极端化的结果。这些行动当初并不带有虚假成分,慢慢的可疑性增加。当最高经营者所制造的企业风气容忍或者助长这种行动的局面形成时,这些行动最终被逼到虚假财务报告的方向。,Treadway委员会的观点,审计过程中包含有各种各样的以发现财务报表中的重大虚假反映为目的的程序。在很多情况下,舞弊往往存在征兆或者说“危险信号(red flag)”:压力、机会、借口。,审计程序,分析性复核程序的利用以及在公布之前对季度财务数据的及时复核将有助于舞弊的早期发现。对控制环境的研究和评价,是评估虚假财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审计的框架PPT 110页 财务报表 审计 框架 PPT 110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70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