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质试验规教学课件PPT.ppt
《油质试验规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油质试验规教学课件PPT.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章 油质试验规程,1 总则(1)根据国家颁布的电力用油、气质量、试验方法及监督管理标准和我厂化学测试的要求,结合现场具体条件制定本方法。(2)化验人员采样时应严格遵守用油设备的现场规程。在电气设备上取油样,应由电气分场指定的人员操作,化验人员在旁指导。在运行中的汽轮机上取油样,应取得值班运行人员的同意,并在其协助下操作。(3)取样瓶应为2501000ml磨口具塞玻璃瓶,先用洗涤剂进行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最后用蒸馏水洗净、烘干、冷却后,盖紧瓶盖备用。(4)色谱分析用油样应使用20100的全玻璃注射器。使用前按顺序用有机溶剂、自来水、蒸馏水洗净,干燥后,用小胶帽封好头部备用。(5)油桶中取样
2、:1)油样应从污染最严重的底部取样,必要时可抽查上部油样。开启桶盖前用棉纱或布将桶盖外部擦净,然后用清洁、干净的取样管取样。2)从整批油桶内取样时,取样的桶数按下表3-1。,表3-1 油桶取样参照表,3)每次试验应按上表规定取数个单一油样,再将其均匀混合成一个混合油样。(6)油罐或槽车中取样:油样应从污染最严重的底部取样,必要时可抽查上部油样。取前应排去取样工具内存油。(7)电气设备中取样:1)对于变压器、油开关或其它充油电气设备,应从下部阀门处取样,取样前先用棉纱或布将阀门擦净,再放油冲洗干净。2)套管取样应在停电检修时从取样孔取样。没有放油管或取样阀的充油电气设备,可在停电或检修时设法取样
3、。3)取样应在晴天进行,要求全密封,操作时油中不得产生气泡。做色谱分析时取样量为40ml。,(8)汽轮机及辅机油系统中取样:1)正常监督试验由冷油器取样。2)检查油的脏污及水分时,自油箱底部取样。取样量根据设备油量,以够试验用为限。(9)油样应避光保存,尽快进行分析,色谱分析用油样不得超过4天,做油中水分的油不得超过10天。,3.2 水溶性酸测定法酸度计法(GB_T_7598-2008),3.2.1 方法概要以等体积的蒸馏水和试油在7080下混合摇动,取其水抽出液,用酸度计测定其pH值。3.2.2 仪器(1)酸度计;(2)分液漏斗:250ml;(3)锥形瓶:250ml;(4)移液管:50ml;
4、(5)烧杯:50ml;(6)容量瓶:1000ml;(7)温度计:0100;(8)水浴锅。3.2.3 试剂(1)邻苯二甲酸氢钾:优级纯;(2)氯化钾:分析纯。,3.2.4 准备工作(1)配制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称取预先在110120下烘干的邻苯二甲酸氢钾10.2108g(准确至0.0002g),置于烧杯中,用适量蒸馏水(煮沸后PH值为6.07.0)溶解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的pH值为3.97,供酸度计的定位用。(2)玻璃电极:使用前,浸泡于蒸馏水中,浸泡时间必须在24h以上方能使用。(3)饱和氯化钾溶液。(4)零点的调整及定位:按仪器说明书进行调整及定位。,
5、3.2.5 试验步骤(1)量取试油5070ml,注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等体积且预先煮沸过的蒸馏水,于水浴锅中加热至7080,并摇动5min。(2)将l锥形瓶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待分层冷却至室温后,往50ml烧杯中注入不含油污的3040ml水抽出液,用酯度计测定其pH值。3.2.6 精密度平行测定两个结果之间的差值,不应超过0.05pH值。注:使用酯度计测定的pH值,比目视比色测定的结果约高0.2。,3.3 石油产品闪点测定法闭口杯法(GB/T261-2008)本方法适用于石油产品用闭口杯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它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发生闪火时的最低温度,称为闭口杯法闪点。,3.3.
6、1 方法概要试样在连续搅拌下用很慢的恒定的速率加热,在规定的温度间隔,同时中断搅拌的情况下,将一小火焰引入杯内。试验火焰引起试样上的蒸气闪火时的最低温度作为闪点。3.3.2 仪器(1)闭口闪点测定器:符合SH/T0315闭口闪点测定器技术条件。(2)温度计:符合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3)防护屏:用镀锌铁皮制成,高度550650mm,宽度以适用为宜,屏身内壁涂成黑色。,3.3.3 准备工作(1)试样的水分超过0.05%时,必须脱水。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并冷却的食盐、硫酸钠或无水氯化钙进行,试样闪点估计低于100时不必加温,闪点估计高于100时,可以加热到508
7、0。脱水后,取试样的上层澄清部分供试验使用。(2)油杯要用无铅汽油洗涤,再用空气吹干。(3)试样注入油杯时,试样和油杯的温度都不应高于试样脱水的温度。杯中试样要装满到环状标记处,然后盖上清洁、干燥的杯盖,插入温度计,并将油杯放在空气浴中。试验闪点低于50的试样时,应预先将空气浴冷却到室温(205)。,(4)将点火器的灯芯或煤气引火点燃,并将火焰调整到接近球形,其直径为34mm。使用灯芯的点火器之前,应向器中加入轻质润滑油(如缝纫机油、变压器油等)作为燃料。(5)闪点测定器要放在避风和较暗的地点,才便利于观察闪火。为了更有效地避免气流和光线的影响,闪点测定器应围着防护屏。(6)用检定过的气压计,
8、测出试验时的实际大气压力P。,3.3.4 试验步骤(1)用煤气灯或带变压器的电热装置加热时,应注意下列事项:a、试验闪点低于50的试样时,从试验开始到结束要不断地进行搅拌,并使试样温度每分钟升高1。b、试验闪点高于50的试样时,开始加热速度要均匀上升,并定期进行搅拌。到预计闪点前40时,调整加热速度,使在预计闪点前20时,升温速度能控制在每分钟升高23,并还要不断进行搅拌。(2)试样温度到达预期闪点前10时,对于闪点低于104的试样每经1进行点火试验;对于闪点高于104的试样每经2进行点火试验。试样在试验期间都要转动搅拌器进行搅拌,只有在点火时才停止搅拌。点火时,使火焰在0.5秒内降到杯上含蒸
9、气的空间中,留在这一位置1秒立即迅速回到原位。如果看不到闪火,就继续搅拌试样,并按本条的要求重复进行点火试验。(3)在试样液面上方最初出现蓝色火焰时,立即从温度计读出温度作为闪点的测定结果。得到最初闪火这后,继续按照4.2进行点火试验,应能继续闪火。在最初闪火之后,如果再进行点火却看不到闪火,应更换试样重新试验,只有重复试验的结果依然如此,才能认为测定有效。,3.3.5大气压力对闪点影响的修正(1)观察和记录大气压力,按式(3-1)或式(3-2)计算在标准大气压力101.3kPa或760mmHg时闪点修正数t():t=0.25(101.3P)(3-1)t=0.0345(760P)(3-1)式中
10、:P实际大气压力。式(3-1)中P的单位为kPa;式(3-2)中P的单位为mmHg。(2)观察到的闪点数值加修正数,修约后以整数报结果。,3.3.6 精密度用以下规定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1)重复性 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以下数值:闪点范围,允许差数,104或低于104 2 高于104 6(2)再现性 由两个实验室提出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以下数值:闪点范围,允许差数,104或低于104 4 高于104 8报告: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闪点。,3.4石油产品凝点测定方法(GB/T510-83),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石油产品的凝点。润滑油及深色石
11、油产品在试验条件下冷却到液面不移动时的最高温度,称为凝点。3.4.1 方法概要测定方法是将试样装在规定的试管中,并冷却到预期的温度时,将试管倾斜45经过1min,观察液面是否移动。,3.4.2 仪器与材料(1)仪器a、圆底试管:高度16010mm,内径201mm,在距管底30mm的外壁处有一环形标线。b、圆底的玻璃套管:高度13010mm,内径402mm。c、装冷却剂用的广口保温瓶或筒形容器:高度不少于160mm,内径不少于120mm,可以用陶瓷、玻璃、木材,或带有绝缘层的铁片制成。d、水银温度计:符合GB/T514石油产品试验用液体温度计技术条件的规定,供测定凝点高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e、
12、液体温度计:符合GB/T514的规定,供测定凝点低于35的石油产品使用。f、任何型式的温度计:供测量冷却剂温度用。g、支架:有能固定套管、冷却剂容器和温度计的装置。h、水浴。(1)材料冷却剂:试验温度在0以上用水和冰;在020用盐和碎冰或雪;在20以下用工业乙醇(溶剂汽油、直馏的低凝点汽油或直馏的低凝点煤油)和干冰(固体二氧化碳)。注:缺乏干冰时,可以使用液态氮气或其他适当的冷却剂,也可使用半导体制冷器(当用液态空气时应使它通入旋管金属冷却器并注意安全)。,3.4.3 试剂无水乙醇:化学纯。3.4.4 准备工作(1)制备含有干冰的冷却剂时,在一个装冷却剂用的容器中注入工业乙醇,注满到器内深度的
13、2/3处。然后将细块的干革命放进搅拌着的工业乙醇中,再根据温度要求下降的程度,逐渐增加干冰用量。每次加入干冰时,应注意搅拌,不使工业乙醇外溅或溢出。冷却剂不再剧烈冒出气体之后,添加工业乙醇达到必要的高度。注:使用溶剂汽油制备冷却剂时,最好在通风橱中进行。(2)无水的试样直接按本方法一下(3)开始试验。含水的试样试验前需要脱水,但在产品质量验收试验及仲裁试验时,只要试样的水分在产品标准允许范围内,应同样直接按本方法(3)开始试验。试样的脱水按下述方法进行,但对于含水多的试样应先经静置,取其澄清部分来进行脱水。对于容易流动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在试样中加入新煅烧的粉状硫酸钠或小粒状氯化钙,并在1015
14、min内定期摇荡,静置,用干燥的滤纸滤取澄清部分。对于粘度大的试样,脱水处理是将预热到不高于50,经食盐层过滤。食盐层的制备是在漏斗中放入金属网或少许棉花,然后在漏斗上铺以新煅烧的粗食盐结晶。试样含水多时需要经过23个漏斗的食盐层过滤。(3)在干燥、清洁的试管中注入试样,使液面满到环形标线处。用软木塞将温度计固定在试管中央,使水银球距管底810mm。(4)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垂直地浸在501的水浴中,直至试样的温度达到501为止。,3.4.5 试验步骤(1)从水浴中取出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擦干外壁,用软木塞将试管牢固地装在套管中,试管外壁与套管内壁要处处距离相等。装好的仪器要垂直地固定
15、在支架的夹子上,并放在室温中静置,直至试管中的试样冷却到355为止。然后将这套仪器浸在装好冷却剂的容器中。冷却剂的温度要比试样的预期凝点低78。试管(外套管)浸入冷却剂的深度应不少于70mm。冷却试样时,冷却剂的温度必须准确到1。当试样温度冷却到预期凝点时,将浸在冷却剂中的仪器倾斜成为45,并将这样的倾斜状态保持1min,但仪器的试样部分仍要浸没在冷却剂内。此后,从冷却剂中小心取出仪器,迅速地用工业乙醇擦拭套管外壁,垂直放置仪器并透过套管观察试管里面的液面是否有过移动的迹象。注:测定低于0的凝点时,试验前应在套管底部注入无水乙醇12ml。(2)当液面位置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
16、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试验温度低4或其他更低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停止移动为止。注:试验温度低于20时,重新认识测定前应将装有试样和温度计的试管放在室温中,待试样温度升到20,才将试管浸在水浴中加热。(3)当液面的位置没有移动时,从套管中取出试管,并将试管重新预热至试样达501,然后用比上次试验温度高4或其他更高的温度重新进行测定,直至某试验温度能使液面位置有了移动为止。(4)找出凝点的温度范围(液面位置从移动到不移动或从不移动到移动的温度范围)之后,就采用比移动的温度低2,或采取比不移动的温度高2,重新进行试验。如此重复试验直至确定某试验温度能使试样的液面停
17、留不动而提高2又能使液面移动时,就取使液面不动的温度,作为试样的凝点。(5)试样的凝点必须进行重复测定。第二次测定时的开始试验温度,要比第一次所测出的凝点高2。,3.4.6 精密度用以下数值来判断结果的可靠性(95%置信水平)。(1)重复性同一操作者重复测定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2。(2)再现性由两个试验室提出的两个结果之差不应超过4。3.4.7 报告取重复测定两个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样的凝点。,3.5 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密度测定法密度计法(GB/T1884-92),3.5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实验室用石油密度计测定石油和液体石油密度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按GB/T8017测定雷
18、德蒸气压不 超过180kPa的原油、石油产品和石油产品与非石油产品混合物。密度计法最适合于测定透明、低粘度液体的密度,也适用于粘性液体,但要让石油密度计停留足够的时间,以达到平均状态。,3.5.2 引用标准GB/T1885石油计量换算表GB/T4756石油和液体石油产品取术法(手工法)GB/T8017石油产品蒸气压测定法(雷德法)SH0316石油密度计技术条件3.5.3 术语(1)密度: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含物质的质量数,用t 表示。其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的倍数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千克每升(kg/L)。(2)标准密度:石油及石油产品在标准温度下(我国规定20
19、)的密度,用20 表示。其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的倍数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千克每升(kg/L)。(3)视密度:用石油密度计测定密度时,在某一温度下所观察到的石油密度计读数,用t 表示。单位为千克每立方米(kg/m3)。常用的倍数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千克每升(kg/L)。,3.5.4 方法概要 将试样处理至合适的温度并转移到试样温度大致一样的密度计量筒中。再把合适的石油密度计垂直地放入试样中让其稳定,等其温度达到平衡状态后,读取石油密度计刻度的读数并记下试样的温度。如有必要,可将所盛试样的密度计量筒放入适当的恒温浴中,以避免实验过程中温度变化太大。在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油质 试验 教学 课件 PPT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5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