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生态畜牧业.ppt
《11生态畜牧业.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生态畜牧业.ppt(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生态畜牧业,教学课题:生态畜牧业是生态经济学的重要应用领域,本章以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剖析为重点,讲授生态畜牧业的原理和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策略,并介绍专家对草原生态经济改革的相关研究动态。,教学目的和教学安排,教学目的:通过讲授,使同学在了解我国草地资源利用总体状况的基础上,重点掌握:我国草地资源利用中的生态经济问题我国草地资源可持续战略生态畜牧业的基本内涵我国草原生态经济改革方式 教学安排:本章共安排3学时,其中第一节 我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 2学时第二节 生态畜牧业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0.5学时第三节 全面进行我国草原生态经济改革0.5学时,*第一节 我
2、国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本节提示:草原生态系统是畜牧业发展的第一性生产力基础,通过对草原生态系统的分析,可以反映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必然性,了解我国草地资源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学习和理解生态经济学方法如何应用于草原生态经济分析,1、草原对我国畜牧生产的重要性拥有各类天然草原4亿公顷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1.7%占全国植被面积的64%占世界草原总面积的13%仅次于澳大利亚,居世界第二主要类型为:干旱荒漠化草原,典型草原,草甸草原,高山草原,高原草原,一、我国草原生态系统概况,人口:350万到500万之间。(指基本上以天然草原游牧为生的牧民)人均年纯收入目前在1500元左右;产
3、业规模:总养殖量,2亿个羊单位左右,年出栏在3000万个羊单位左右,牧业产值大约120亿元左右,纯收入80亿元左右。个体经营规模一般每户大约在150个到200个羊单位,生产与经营制度:产权公有,个体经营。目前草场70以上已经分包到户,牧业税收到2005年已经基本取消。草场总产草量93784万吨,载畜能力达到23031万个羊单位(可能在计算方法上有争议)。草原超载过牧的现象突出。内蒙古、新疆、甘肃和四川等省区的天然草原家畜超载达40以上。一般牧民个体的平均养畜规模为每户150个羊单位左右。平均30亩草场才能承载一个羊单位,中国北方草原,2、草原退化 90%的可利用草原不同程度地退化每年还以200
4、万公顷的速度增加草原生态“局部治理,总体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退化草原,退化草原,3、超载过牧我国北方草原平均超载36.1%北方牧区草原平均产草量较40年前下降了1/3 2/3“人畜草”之间形成恶性循环,4、水土流失 我国草原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230万公顷每年有成亿吨泥沙输入长江、黄河泥沙淤积造成洪灾频发,5、沙尘危害 退化、沙化草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沙尘源:草原 沙质荒地 沙漠2003年春出现的大范围沙尘暴导致:1000万吨沙尘量被刮起 190万km2 的面积受影响 3000万人受影响,草 原,沙 漠,沙化荒地,退化,沙化,6、草原自然灾害 雪灾 旱灾 水灾 火灾 鼠虫害,干旱的土地
5、,水灾,7、治理工程与措施 2003年开始启动退牧还草的试点工程,投入12亿元的国债资金,2亿亩草场的规模,平均按每亩草场补贴5公斤陈化粮食的标准,每斤按0.45元计算。2004年,继续投入20亿元扩大试点范围 2005年开始,全面推开退牧还草工程,计划规模为10亿亩,投入250亿元左右。工程措施主要包括:禁牧、休牧、轮牧、(目前这部分已经达到可利用草场的20)围栏、移民、建设人工基本草场、飞播、畜种改良、加大出栏率、强化草原监理,等等;工程区与非工程区相比,植被盖度平均提高了22,草群高度平均提高了55,单位面积产草量平均提高了65,退牧还草工程,二、草原的生态经济分析,(一)、草原利用的两
6、个重要生态经济平衡1、毁草种粮问题其实质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人粮生态经济平衡问题 如何开发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客观上存在着一个对草原的利用方向问题 我国长期以来不注意控制人口,任意打破人粮生态经济平衡,由此造成对草原生态系统的破坏,2、超载过牧问题,其实质是草原畜牧业发展中的草蓄生态经济平衡问题。由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具有自己的系统结构,其各构成要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如果这个正常的要素组合关系和要素间的比例被打破,整个生态系统就要受到损伤,甚至可能造成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我国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超载过牧问题表明,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发展畜牧业,不但存在着利用方向的问题,而且也存在着利用程度的问题
7、在草原畜牧业中必须坚持“蓄草平衡”这一生态经济原则,(二)、草原的生态经济问题分析及解决思路,1、草原的植物生产效率低许多发达国家草地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而我国只有9左右,极低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力,不仅极大地牵制了我国经济发展,降低人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而且是造成我国荒漠化与环境恶化的主要动力与原因,2、牲畜利用牧草的转化效率低,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牲畜作为食草动物,是“第二性生产”,它是以草为基础,进行草原生态系统“食物链”物质和能量循环转换运动的产物。我国由于天然草原的质量低和人为造成草原破坏等原因,就使我国的牧草的转化利用效率与草原畜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它是
8、我国草原畜牧业不能较快发展的又一个重要原因,3、人对草原的经营利用效率低,草原的实质是一个生态经济系统,它由草原生态系统和草原经济系统交叉渗透形成。草原生产力除取决于草原生态系统的运行效率外,同时也取决于人们经营利用整个草原生态经济系统,充分发挥其总体运行效率的高低。而我国草原地区,基本上都是利用天然草原,靠天养蓄,人工饲草地只占草原总面积的5%,而且是粗放经营,同时还受到许多人为的破坏。由于草原生态经济系统的巨大潜力没有发挥出来,因此我国草原生产力水平低下,4、解决思路:世界上的先进国家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已先后完成了从原始的天然草地放牧到人工饲草地与农业支持的现代化畜牧业的转变,不仅极大
9、地提高了草地畜牧业的生产力,形成先进的产业链与发达的畜牧业经济,而且使天然草地得到充分的恢复和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根据国外的经验,当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后,对畜产品需求将大幅增加,人均粮食直接消费量将会下降。就我国国情而言,目前人均蛋白质摄入量尚未达到小康标准,也远低于世界和亚洲的平均水平。未来20年,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对肉蛋奶产品将有巨大的需求,客观上要求畜牧业的超常发展,饲草料生产将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张新时说,建立稳定、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是减轻草地放牧压力、促进退化草地自然恢复的根本出路。建立6亿亩高产优质人工饲草基地,将极大地推动我国建立先进畜牧业产业链的进程,形成我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1 生态 畜牧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4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