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设计知识学习 沥青路面的设计.ppt
《路面设计知识学习 沥青路面的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面设计知识学习 沥青路面的设计.ppt(8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四章 沥青路面设计,14-1 概述,一、设计内容:原材料调查与选择、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以及基层配合比设计、设计参数的测试与选定、路面结构设计组合、路面结构层厚度验算以及路面结构方案的比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路面设计内容,二、路面结构设计的原则1、考虑自然条件,结合当地实践经验,将路基路面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设计2、进行方案比选 比选原则3、积极、慎重推广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4、环保5、尽量机械化、工厂化施工6、方案设计灵活,三、设计理论与方法(1)、力学经验法(2)、经验法,四、沥青路面交通等级,路面结构设计目的 要求路面结构在设计年限内满足预测交通量累积标准轴载的通行能力,路
2、面具有相应的承载能力,满足耐久性、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设计年限不低于下表要求:高速、一级公路 15年 二级公路 12年 三级公路 8年 四级公路 6年,标准轴载与轴载换算,换算原则:1、换算以达到相同的损伤状态为标准;2、对某一种交通组成,不论以哪种轴载的标准进行轴载换算,由换算所得轴载作用次数计算的路面厚度是相同的。,以弯沉值为设计指标及沥青层层底拉应力验算(Pi25kN):C1轴数系数;当轴间距大于3m时,应按单独的一个轴载计算,此时轴数系数为1;当轴间距小于3m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公式(3.0.32)计算。c1=1+1.2(m1)式中:m-轴数。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6.
3、4,双轮组为l.0,四轮组为0.38;,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Pi40kN):C1轴数系数;C2轮组系数,单轮组为18.5,双轮组为1.0,四轮组为0.09 当轴间距小于3m时,按双轴或多轴计算,轴数系数按公式(3.0.34)计算。C1=1+2(m1)式中:m-轴数。上述轴载换算公式,仅适用于单轴轴载小于130kN的各种车型的轴载换算,设计年限内标准轴载累积作用次数,与车道数有关的车辆横向分布系数,见表14-3,式中:Ne-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的累计当量轴次(次)t-设计年限(年);N1-路面竣工后第一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Nt-设计年限末年双向日平均当量轴次(次日);-设计年限内
4、交通量的平均年增长率()应 根据实际情况调查,预测交通量增长,经分析确定;,交通等级交通等级 BZZ-100(次/车道)大客车及中型以上的各种 货车交通量(辆/d车道)轻交通 2.5*107 3000,作业1:该路为平原二级路,双向双车道,使用年限内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6,路面结构为沥青面层,二灰稳定碎石基层。求设计年限内累积当量标准轴载数。,14-3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设计,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原则:1、保证路面表面使用品质长期稳定2、路面各结构层的强度、抗变形能力与各结构的力学响应相匹配 从施工角度考虑:与施工技术手段、方便程度相适宜,不宜太多层,层间的相互影响:考虑强度递减时还应考虑上下面模量
5、比不宜过大 层间接触良好稳定:保证应力传递的连续性和路面结构的整体性3、直接经受温度、湿度等自然因素变化而造成强度、稳定性下降的结构层次应提高其抵御能力 沥青路面下基层保证水稳性 季节性冰冻区,设置防治冻胀和翻浆的垫层,满足防冻厚度要求 干燥地区要防止反射裂缝反应到沥青面层4、充分利用当地材料,降低建设与养护费用,一、沥青面层结构分层 表面层:服务功能 中面层 下面层面层的厚度,二、沥青路面的基层结构柔性基层 材料:沥青处治的级配碎石和无结合料的级配碎石 优缺点 适于有较厚沥青面层的结构半刚性基层 材料:无机结合料稳定级配集料 优缺点刚性基层 材料:低强度等级水泥混凝土 优缺点,基层类型的选择
6、与厚度根据交通量、使用环境进行选择2040cm,可分层,应大于混合料最大粒径的4倍 考虑施工压实,三、沥青路面垫层结构需设置垫层的情况 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路基 排水不良的路堑 季节性冰冻地区的中湿、潮湿路段 可能受污染路段与软弱路基垫层的分类 防水:隔绝毛细水,采用粗粒材料,下铺不透水层 排水:排除路基地面下渗水与毛细上升水,材料需计 算,层下与层上均铺反滤层 防污:防止路基土浸入污染路面结构,采用土工合成材料与粒料 分多层间隔铺筑 防冻:防止路面冻胀与翻浆,采用煤渣矿渣等稳定材 料,,四、层间结合 设计时,应采取以下的技术措施,加强路面结构各层之间的紧密结合,提高路面结构整体性,应使各结
7、构层之间不产生层间滑移。1在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或粒料基层之间应设置透层或者黏层沥青;当半刚性基层表面有可能出现细集料松散现象或因不能立即加铺沥青层且有施工车辆通行时,还应在透层沥青上增撒(23)m31000m2的粗砂或石屑;在多雨地区或多雨季节施工,宜用层铺法的单层表面处治做下封层,以防止雨水渗入基层。2当沥青层由双层或三层组成时,若不能连续施工而沥青层表面被污染,或在旧沥青面层及水泥混凝土面层上加铺沥青层时,均应在层间设粘层沥青。3透层沥青、粘层沥青、下封层的材料规格和用量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14-2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概述,弹性半空间体水平和垂直深度方向均为无限大的均质
8、弹性体,强度可由Eo o 来表征。弹性双层体系在弹性半空间体上,有一层一定厚度的结构层在水平方向为无限长的弹性均质体,强度可以用E1 1 表示的结构。弹性多层体系如上,但有N个薄层。,一、基本假设与解题方法1、基本假设:(1)、各层是连续的、完全弹性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以及位移和形变是微小的;(2)、最下一层在水平方向和垂直向下方向为无限大,其上各层厚度为有限、水平方向为无限大;(3)、各层在水平方向无限远处及最下一层向下无限深处,其应力、形变和位移为零;(4)、层间接触情况,或者位移完全连续,或者层间仅竖向应力和位移连续而无摩阻力;(5)、不计自重。,弹性层状体系示意图,2、解题方法,平
9、衡方程,表示体系内任一点应力形变关系的物理方程为:,轴对称课题的几何方程为:,双层连续体系的弯沉,结构层层底弯拉应力m 的确定:mp m 理论最大弯拉应力系数P 标准轴载轮胎接地压力(MPa),14-4 新建沥青路面的结构厚度计算,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回弹弯沉值、沥青混凝土层层底弯拉应力、半刚性材料基层弯拉应力为设计指标。三、四级公路的路面结构以路表面设计弯沉值为设计指标。,一、设计指标与极限标准,(一)路面弯沉 是路面在垂直荷载作用下,垂直方向的总位移。可以反映路面各结构层和土基的整体刚度,且与路面使用状态相关。便于直接测量,路表弯沉计算图式,达到相同程度的破坏程度
10、时,回弹弯沉值的大小同该路段的设计使用寿命,即轮载累积重复作用次数成反比关系 通过长期观测,建立累积轴载N与路面损坏阶段的统计模型,回归系数,LR随N改变的变化率,累计当量轴载作用次数,容许回弹弯沉值cm,设计弯沉值Ld:路面结构在经受设计使用期累积通行标准轴载次数后,路面状况优于各级公路极限状态标准时,所必须具有的路表回弹弯沉值 表征路面整体刚度大小的指标,是根据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预测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而确定的路面设计弯沉值,是路面厚度计算的主要依据。,设计弯沉值Ld,Ld 设计弯沉值(0.01mm)Ne 设计年限内一个车道上累积当量轴次Ac公路等级系数,高速公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路面设计知识学习 沥青路面的设计 路面 设计 知识 学习 沥青路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4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