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教学课件PPT.ppt
《砌体结构教学课件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教学课件PPT.ppt(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23年1月30日,第二章 砌体结构,2.1 概述2.2 砌体强度不足引起的事故2.3 因方案欠妥引起的事故2.4 因施工失误引起的事故2.5 因材料不合格或使用不当引起的事故2.6 砌体常见裂缝分析及预防2.7 砌体加固方法,2023年1月30日,第一节 概述,一 设计原因 1 设计马虎 套用图纸、无校核、漏算荷载等。2 方案欠佳 如食堂、会议室、礼堂、车间等空旷房屋,层高大,横墙少,大梁下局部压力大,若采用砌体结构,易造成事故。3 高厚比和局部承载力不足 墙体总承载力虽然满足要求,但墙体高厚比和局部承压不 满足要求。高厚比不满足要求,易引起失稳破坏。墙体局部承载力不满足要求,易引起砌体局
2、部压坏。,2023年1月30日,第一节 概述,4 构造不满足要求 重计算、轻构造,圈梁、构造柱、连接方式等不满足构造要求,易造成事故。二 施工原因 1 砌筑质量差 接槎不正确、砂浆不饱满,上下通缝过长,砖柱采用包芯砌法等,易引起事故。2 墙体随意开洞 为施工方便,墙体随意开洞,脚手架眼未及时填好或填充不实,过多削弱墙体断面,易引起事故。3 墙体稳定性差,2023年1月30日,第一节 概述,横墙较少,墙体较高,且不注意整体连接或支撑,易引起事故。4 材料质量 砖、砂浆等材料质量不满足要求,导致砌体承载力不足,引起事故。,2023年1月30日,第二节 砌体强度不足引起的事故,例2-1 某包装车间扩
3、建厂房倒塌事故 1 事故简况 某车间12m跨,为扩大车间,由东向北接出一段厂房,使车间成L形,扩大出口建厂房在施工过程中突然倒塌,造成4位施工人员死亡。2 工程概况 厂房原车间及扩建部分均为单跨单层,有轻型吊车(起重为10kN)。扩建部分跨度为12m,采用钢筋混凝土双铰拱屋架(标准构件),屋架间距4.5m,承重墙为370mm,带240mm300mm砖垛。屋面采用4.5m1.5m槽形板,屋面为普通做法,即有平均厚100mm水泥焦渣保温层,20mm水泥砂浆找平层,二,2023年1月30日,第二节 砌体强度不足引起的事故,毡三油防水层,上撒小豆石,吊车梁支于带砖垛的墙体上,吊车梁顶标高为4.25m,
4、屋架下弦标高5.8m,屋架支于托墙上,托墙梁240mm450mm,支于墙垛子上。扩建部分由县设计室设计,县施工队施工,施工质量一般,要求材料为MU7.5砖、M5砂浆均合格。3 事故分析 托墙梁与吊车梁基本在同一高度,如设计成整体,则屋面荷载、屋架及上段墙体重可通过托墙梁传给带壁柱的墙体。但设计者将托梁与吊车梁分开,中间空有70mm间隙,这样屋面传来的荷载与上段墙体只压在240mm300mm的砖垛上,形成局部承压。设计人员疏忽了,并未进行局部承压验算。经复核,该部分局部承压强度严重不足,这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2023年1月30日,第二节 砌体强度不足引起的事故,4 计算分析 见课本 5 结论
5、 倒塌主要原因:墙体托墙梁下局部承载力严重不足。倒塌次要原因:扩大车间端部无山墙,属弹性方案,而设计按刚性方案。过大风荷载作用。,2023年1月30日,第三节 因方案欠妥引起的事故,例2-2 某教学大楼倒塌事故 1 事故简况 某大学教学大楼为砖墙承重的混合结构,楼盖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全楼分为甲、乙、丙、丁、戊五段,各段间用沉降缝分开。乙段与丁段在结构上对称,两区均有地下室,首层有展览室等大空间房间。当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在施工进入装修阶段时,大楼乙段部分突然倒塌,当场压死十余人,损失惨重。倒塌部分的平面及剖面如图2-3所示。2 工程概况 该工程由正规大设计院设计,施工单位是市属大建筑公司。
6、大楼乙段和丁段为地上五层,跨度14.5m,现浇混凝土主,2023年1月30日,第三节 因方案欠妥引起的事故,梁3001200mm,间距5.4m,次梁跨度5.4m,断面180450mm间距2.4-3.1m,现浇混凝土板厚80mm。大梁支承于490mm2000mm的砖柱(窗间墙)上。首层砌体设计采用砖的强度等级为MU10,因而与设计洽商,将丁段与乙段的砖柱改为加芯混凝土组合柱,加芯混凝土断面为260mm1000mm,配有少量钢筋:纵筋6根10,箍筋直径6mm间距300mm,每个10皮砖左右,设直径4mm拉筋骨一道。支承大梁的梁垫为整浇混凝土,与窗间墙等宽,与大梁同高,并与大量同时浇注。经初步检查,
7、设计按原规范进行,并无错误;施工管理基本上按常规,混凝土浇注符合质量要求,仅砌体部分砌筑质量稍差,尤其是加芯混凝土部分,不够致密。根据现场情况分析,认为是三层窗间墙的组合砌体首先破坏而引起其它构件连锁反应,导致结构全段倒塌。,2023年1月30日,第三节 因方案欠妥引起的事故,3 事故分析 造成事故的可能原因:(1)地基不均匀沉降;(2)房间跨度大、隔墙少,墙体整体失稳;(3)砌体砌筑质量差,强度不足;(4)大跨度主梁支承在墙上,计算模型按简支,实际上有约束弯矩,从而引起墙体倒塌。4 模型试验 主要检验计算简图是否合理。结论:原设计采用简支梁计算简图有误,造成窗间墙上端弯矩值很大,使窗间墙承载
8、力严重不足,引起房屋倒塌。,2023年1月30日,第三节 因方案欠妥引起的事故,5 事故教训(1)一般情况下,支承于砖墙上的大梁可按简支梁计算,但对跨度大于10m的空旷房屋,采用这种方案应慎重,在设计和施工管理方面应从严。采用简支梁计算模型,在构造上应做成铰接,不能做成刚接。较好的做法是将梁垫预制好,置于大梁梁底,梁垫不宜做成与窗间墙体大致同宽、同厚,应小一些。若局部承压不足,则宜扩大墙体截面,采取加厚、加垛措施。(2)遇到空旷房屋,可按框架结构计算内力来复核墙体承载力,如墙体不足以承担由此而引起的约束弯矩,建议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将窗间墙改为加垛的T形截面。,2023年1月30日,第三
9、节 因方案欠妥引起的事故,(3)尽量避免砖砌体包混凝土的夹心组合砖柱、砖墙,防止混凝土灌注不密实、砖与混凝土不能共同工作。若采用组合柱,则宜使混凝土至少有一边无砖砌体,使其外露,以便拆模后检查浇注质量。,2023年1月30日,第四节 因施工失误引起的事故,例2-3 挑檐支模不当引起墙体倒塌 1 事故概况 某综合服务楼为四层内框架结构。外墙首层窗上檐有一通长遮阳板,在浇筑遮阳板过程中(已浇筑22m),突然发生外墙倒塌。倒塌部分为遮阳板及全部一层窗间墙,倒塌线大致沿脚手架的留孔处发生。倒塌后,支承遮阳板的吊架斜杆发生严重压曲变形。2 工程概况 该工程由正规设计院设计,外墙、内柱承重。砖墙厚370m
10、m采用MU7.5砖,M5砂浆砌筑,中间为钢筋混凝土柱,400400mm,C25级混凝土。由市区施工队施工。浇注遮阳板时采用吊架,2023年1月30日,第四节 因施工失误引起的事故,支模,即在每个窗间墙内设置一个吊架,吊架由角钢及钢管联结成的三角形支架为承重骨架,两个三角形骨架间用木垫板联系好,上设100mm150mm方木为立柱,支承遮阳板模。在窗间墙处,吊架支于墙上,有两个脚手架眼。在窗口处,则改用斜撑直接支于窗台墙上。事故发生后检查,设计无错误,材料符合设计要求,砂浆还未完全硬化;实测强度为M0.4。初步判断为支模不当,使墙体受力过大,承载力不足引起的。3 事故分析(1)计算书无误,符合规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结构 教学 课件 PPT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4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