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抽样检验(质量管理).ppt
《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抽样检验(质量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统计方法抽样检验(质量管理).ppt(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第二章 抽样检验,程建华 E-mail:2023年1月30日,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The Economic School of Anhui University,质量管理统计方法,什么是抽样检验?,前言,按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一批或一个过程中抽取部分个体或材料进行的检验抽样检验。,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第二节 计数标准型抽样检验第三节 计数调整型抽样检验第四节 孤立批样抽样检验第五节 其它抽样检验方法第六节 抽样检验实施,本章提纲,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1、检验:度量、比较、判断、处理的过程2、单位产品3、检验批:一致条件下生产的产品个体总和叫“批”。4、批量5、不合格
2、6、不合格品7、批质量:(1)批不合格率、(2)批不合格品百分数、(3)批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8、过程平均9、接收质量限AQL: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10、极限质量LQ:孤立批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一、相关概念,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例1:某车间从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000个零件进行检验,发现5个产品有A类不合格;4个产品有B类不合格;2个产品既有A类不合格又有B类不合格;3个产品既有B类不合格又有C类不合格;5个产品有C类不合格,则该批产品中各类不合格数和不合格品数如下:不合格数:不合格品数:A 类不合格:7 A 类不合格品:7 B 类不合格:9 B 类不合格品:7 C 类不合格:
3、8 C 类不合格品:5 合计24 合计19,一、相关概念,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1、单位产品2、检验批3、批量4、不合格5、不合格品6、批质量:(1)批不合格率、(2)批不合格品百分数、(3)批每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7、过程平均8、接收质量限AQL:可允许的最差过程平均质量水平9、极限质量LQ:孤立批最低接收概率的质量水平,一、相关概念,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二、抽样方案,2、抽样方案:n样本量;Ac是否接收数;d样本不合格数 ReAc1 上述标准改为:d=Re,批不接收。,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二、抽样方案,3、二次抽样,4、抽样类型:根据检验对象划分(1)标准型:规定基本的p0与
4、p1(2)孤立批:批之间生产质量差异大,LQ(极限质量)(3)过程或连续批:大批量生产 长期供货过程质量AQL指标(4)检验后:出厂后检验AOQL,如企业规定出厂不合格品率p,验后的平均质量要求,5、接收原则:以高概率接收满足质量要求的批以低概率接收不满足质量要求的批,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三、抽样方案的特性,接收概率:根据规定的抽样方案,把具有给定质量水平的 交检批判为接收的概率称为接收概率。接收概率Pa是用给定的抽样方案验收某交检批,结果为接收的概率。计算方法:,1、超几何分布计算法,例2:今对批量为50的外购产品批作抽样验收,其中包含3个不合格品,求采用抽样方案为(5,1)时的接收概
5、率Pa是多少?,其中:N批量 D不合格品数,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三、抽样方案的特性,2、二项分布计算法:N相对n很大即n/N很小(0.1)时,例3:已知N3000的一批产品提交作外观检验,若用(20,1)的抽样方案,当p0.01,求接收概率。,其中:p=D/N,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三、抽样方案的特性,3、泊松分布计算法:计点抽验时计算接收概率,例4:有一批轴承用的钢球10万个需要进行外观检验,如果采用(100,15)的抽检方案,当p0.1时的批接收概率Pa。,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三、抽样方案的特性,总结:从前面计算中可以注意到抽样方案的接收概率 Pa 依赖于批质量水平 p,当
6、 p 变化时 Pa 是 p 的函数,通常也记为 L(p)。L(p)随批质量 p 变化的曲线称为抽检特性曲线或 OC 曲线,OC 曲线表述了一个抽样方案对一个产品的批质量的辨别能力。,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四、抽样特性曲线(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samplingOC),Ac=0是最好的抽样方案吗?看上去是最严格的方案。,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四、抽样特性曲线(OC),的OC曲线,的OC曲线,(1)n100,Ac0(2)n170,Ac1(3)n240,Ac2,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四、抽样特性曲线(OC),OC 曲线可以看出,不论哪种抽样方
7、案,批不合格品率 p=2.2%时的接收概率基本上在 0.10 左右。但对 Ac=0 的方案来说,p 只要比 0%稍大一些,L(p)就迅速减小,这意味着“优质批”被判为不合格的概率快速增大,这对生产方是很不利的。对比之下,Ac=1,Ac=2 时“优质批”被判为合格的概率相对增加。可见,在实际操作中,如能增大 n,则采用增大 n 的同时也增大 Ac(Ac0)的抽样方案,比单纯采用 Ac=0 的抽样方案更能在保证批质量的同时保护生产方。,批不合格品率p%,接收概率L(p),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五、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什么是抽样方案的风险?对生产方而言,本来合格的产品批通过抽样检验判定为不合格;
8、对使用方而言,对于不合格的产品批,误以为合格品而被接收。在抽样检验中,通过 OC 曲线可以评价抽样方案的判别能力,但一个抽样方案影响到生产方和使用方的利益。,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五、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由于样本的随机性,同时它仅是批的一部分,通常还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有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本来质量好的批,有可能被判为不接收;本来质量差的批,又有可能被判为接收。生产方风险是指生产方所承担的批质量合格而不被接收的风险,又称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一般 用表示。,1、生产方风险,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五、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例5:有一批产品,批量 N=1000,批中不合格品数 D=1,即批不合格
9、品率为千分之一,生产方和使用方对这批产品的质量是满意的。假定采用一个很简单的抽样方案,即只抽一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如果它是合格品就接收该批;如果它是不合格品就不接收该批。在抽样检验时就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n=1,d=0,接收该批产品;第二种情况:n=1,d=1,不接收该批产品。,1、生产方风险,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五、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例5:第一种情况抽到的是合格品,根据检验方案接收该批产品,这种结果符合生产方和使用方的要求;第二种情况若恰好抽到批中唯一的不合格品,检验结果就是不接收该产品。这对生产方是完全不利的。采用抽样检验,生产方就会有这样的风险,在例5中生产方冒不接收
10、本来合格的批的风险为千分之一。,1、生产方风险,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五、抽样方案的两类风险,使用方风险是指使用方所承担的接收质量不合格批的风险,又称第二类错误的概率,一般用 来表示。,2、使用方风险,例6:有一批产品,批量N=1000,批中不合格品数D=500,即批不合格品率为 50%,这批产品当然是不合格的。假定采用一个保险的抽样方案:抽n=500 个单位产品进行检验,如果样本中没有一个不合格品接收该批;否则不接收。但既使这样,按此抽样方案,仍有可能因恰巧抽到批中全部 500 个合格品而判为接收,这种极端情况一旦发生,当然损害了使用方的利益。,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六、平均检验总数
11、与平均检出质量,在抽样检验中,经检验接收的批在修理或替换样本中的不合格品后应予整批接收;而对不接收的批则应予以降级、报废或对整批进行逐个筛选,即对所有产品进行全检,并将检出的所有不合格 品进行修理或用合格品替换。,两个指标能说明抽样方案的特性,即平均检验总数与平均检出质量。,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六、平均检验总数与平均检出质量,平均检验总数 ATI 是平均每批的总检验数目,包括样本量和不接收批的全检量,这个指标衡量了检验的经济性。使用抽样方案(n,Ac)抽检不合格品率为 p 的产品,当批的接收概率为 L(p)时,对于接收批,检验量即为样本量 n;对于不接收批,实际检验量为 N,因此该方案的
12、平均检验总数 ATI 为:ATI(p)=nL(p)+N1-L(p)=n+(N-n)1-L(p)。,1、平均检验总数(ATI),ATI(p)=nL(p)+N1-L(p)=N+(N-n)L(p),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六、平均检验总数与平均检出质量,批的接收概率为 L(p)随着p的不同而不同;而ATI与L(p)、n,L(p)又与n和Ac有关,因此ATI与p、n、Ac有关,实际上与抽样方案有关,因为p和N事先给定的。,1、平均检验总数(ATI),ATI(p)=nL(p)+N1-L(p),平均检验总数曲线,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六、平均检验总数与平均检出质量,平均检出质量是指检验后的批平均质量
13、,记为 AOQ。,2、平均检出质量(AOQ),当使用抽样方案(n,Ac)抽检不合格品率为 p 的产品时,若检验的总批数为 k,由于不接收批中的所有产品经过全检不存在不合格品,而在平均 kL(p)接收批中,有(N-n)p 个不合格品。,当 n 相对于 N 很小时,N-nN,从而 AOQpL(p),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六、平均检验总数与平均检出质量,例7:用(10,0)的抽样方案对 N=1000 的多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求其平均检出质量 AOQ。利用泊松分布似近计算,结果列于下表。,2、平均检出质量(AOQ),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六、平均检验总数与平均检出质量,如以p为横坐标,AOQ为
14、以纵坐标,将计算结果画成曲线,如下图所示。这条曲线称为平均检出质量特性曲线,它表明平均出厂不合格率与抽检前不合格品率之间的关系。,2、平均检出质量(AOQ),平均检出质量特性曲线,第一节 抽样检验基本概念,六、平均检验总数与平均检出质量,从上图可以看出,当 p 由 0 逐渐增大时,AOQ 也逐渐增大,在 p=10%处 AOQ 达到极大值。然后由于不接收批增加,用合格品代替不合格品的影响显著起来,AOQ 的数值又逐渐减小。这说明,在抽样方案(n,Ac)已定的情况下,不管产品的不合格品率 p 是多少,平均漏过去的不合格品率总不会超过某个特定值。这个值就是 AOQ 曲线的最大值,称为平均检出质量上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质量管理 统计 方法 抽样 检验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2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