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间测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间测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ppt(1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井间测试资料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内容提纲,井间试井技术应用井地电位法应用微地震技术应用井间示踪技术应用地球水化学技术井间地震技术应用井间电磁成像技术应用,试 井,单井试井为动态开发分析提供参数,井间试井具有一定的静态参数场描述功能,动态方法认识静态特征,井间干扰(脉冲)试井技术的功能,直接检验井间是否连通。若连通,可求解导压系数、流动系数(渗透率)。检验井间断层是否密封。求取不同方向的渗透率,要求在一口激动井的周围不同方向上进行多口井观测,进而研究井组或区块渗透率分布。对于裂缝性地层或水力压裂地层,可确定裂缝的走向。对于双重孔隙系统地层,可确定两种孔隙介质的弹性储容比和窜流系数。评价工艺措施后
2、的效果。,分别以南3-2-丙水36、南3-1-丁水36、南3-3-丙水39、南3-1-丙水37为脉冲井,南3-2-丙37为反应井一对一对地进行。脉冲试井解释结果反映了南3-2-丙37与周围四口井的连通情况,南3-1-丙水37方向流动系数最大连通性最好,是反应井水的主要来源。南3-3-丙水39方向次之。南3-1-丁水36方向第三,南3-2-丙水36与南3-2-丙37基本不连通。,南三区东部脉冲试井数据及解释结果,南3-2-丙37,南3-1-丙水37,南3-1-丁水36,南3-3-丙水39,南3-2-丙水36,90.068,221.866,不连通,1932.98,从压力恢复曲线上看,北2-20-4
3、56井压力恢复曲线有断层显示,而北2-21-457井并没有明显断层显示。通过分析认为:该断层的尾部没有延伸到北2-21-457井附近,而是只延伸到北2-20-456井,并且位于北2-20-456井的北部。,堵水前后分别进行了脉冲试井,反应井为333,激动井为332,堵水前后流动系数和储能系数有所减少,说明堵水有效果。,堵水前后脉冲试井分析结果,图4.2.5 丁6P28 井组网格及井位图,1井与2井脉冲反应曲线,1井与3井脉冲反应曲线,1井与4井脉冲反应曲线,1井与5井脉冲反应曲线,11.12MPa,11.34MPa,12.26MPa,10.11MPa,利用脉冲试井资料确定地层平面渗透率,同井层
4、间干扰(脉冲)试井技术的功能及应用,同井层间干扰试井技术,可研究隔、夹层的密封性,又可检查报废井是否存在层间窜流。,激动层和反应层实测压力曲线见图。由曲线形态分析,反应层压力有明显的激动干扰,说明井存在层间窜流。,隔、夹层稳定性密封性研究,层稳定性是指隔层或夹层尖灭和开“天窗”位置及垂向层间窜流大小;密封性是指隔层或夹层垂向渗透率和承压能力。在对难采储层挖潜、细分开发层系时,高含水主力油层与薄、差油层间隔层的稳定性、密封性是直接影响难采储层挖潜成功与否的关键之一。为研究夹层的稳定性和密封性,求取夹层尖灭距离和垂向渗透率,研究开发了垂向干扰试井技术。,向激动层注水,注水压力为8MPa,注水量46
5、5 m3/d,注入72小时后停注,由实测激动层和反应层压力可见,激动层注水0.66小时后,反应层有明显的压力响应,说明激动层与反应层之间有层间窜流。,激动层压力数据图,观测层压力数据图,多井试井:脉冲试井和同井层间干扰试井,为数值模拟提供边界条件,部分新进展,数值试井、四维试井、分层测试温度试井复杂驱替井测试多参数测试多方法结合与油藏工程、开发历史结合,存在的问题,缺少有效的参数估算方法,解释结果的可靠性需要进一步改进常规测试适用性变差,应用范围缩小技术发展落后于油田需求,常规测试作用降低,应用效果不理想非均质问题多相流问题多井问题多层问题经验性更强,电位法井间监测技术是以传导类电法勘探的基本
6、理论为依据,通过测量注入到目的层的高电离能量的工作液所引起的地面电场形态的变化来达到解释推断目的层段的有关参数的目的。测量工作中,测量电极是分布在以被测井井口为圆心呈放射状对应的测量环上,而测量环随测量参数的不同与被测井井口之间又有一定的距离,故测试资料与通常井点测试资料所反映的信息相比,具有井间监测的含义。,电位法方法概述,具有一定的动态窜流场描述功能,动态方法认识井周围动态特征,现场测试工艺,以被测井为圆心环行布置内、外多环测点,测点间夹角15 每圈布24个测点。电流返回井B与被测井之间的距离应大于或等于被测井井深。,正常场电位差测试 注入工作液前的地面充电电场,即录取被测井周围360范围
7、内 外对应测点电位梯度数据。注入工作液 向被测井注入一定量的工作液,以改变目的层电阻率,从而引起 地面电场形态的变化,达到测试注入水扩散方位的目的。异常场电位差测试 与正常场测试相同,要求两次测试时装置参数要保持一致。重复测量,计算精度。,方法测试原理,假设地层是一个无限大的均匀介质,若通过导线及套管以恒定电流向地层供电,在地层中则形成一人工电场(对于环形测量来说,只与井深z和测量环矢径有关),线源jdz在供电电极以外任一点M观测电场的电位可表示为(1)当场源为任意形状时,计算外电场电位应首先在场源处划出一个面元ds,如果ds处的电流密度为,则从ds处流出的电流为jds,它在观测点M产生的电位
8、M 仿上式可写为(2)积分得外电场电位(3),从(3)式可看出,当观测点M相同时,由于场源的几何形状不同,所产生的电位值也不相同。,方法测试原理,注入的工作液电阻率与地层介质的电阻率相比差异较大时,利用被测井套管向地层供以高稳定度的电流(被伪随机码调制),这部分液体在地层中即可看作为一个场源,由于它的存在将使原电场的分布形态发生变化,即大部分电流集中到低阻体带,这样势必造成地面的电流密度减小,地面电流密度减小相应的地面电位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实时监测注液施工过程中的的地面电位变化,并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就可达到实时解释储层有关参数的目的,原理示意图,现场测试数据采用 视差梯度方法进行处理
9、,即:Us=Uh/Ih-Uq/Iq 式中:Us视纯异常(mV/A);Uq、Uh分别为注水前、后测得的电位差数据(mV);Iq、Ih分别为注水前、后的供电电流(A)。数据处理后,给出了视纯异常曲线图及视纯异常环形图。在视纯异常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测点的方位角,纵坐标表示视纯异常值。在视纯异常环形图中环形中点为被测井,环外标出测试点方位角,正北方向(N)为 0并顺时针增加,90为正东(E)方向、180为正南(S)方向、270为正西(W)方向。,根据电位法理论以及在其建立起的物理、数学模型得出:改变压裂层段电阻率值后,裂缝方向(或高渗透方向)的测点“电位视纯异常值”产生明显变化,即当高矿化度液体进入压
10、裂层段后,沿高矿化度液体的扩散方向,电流分配系数明显增加,造成地面电流密度减小,使地面电位视纯异常曲线出现负异常变化;当低矿化度液体进入压裂层段后,沿低矿化度液体的扩散方向,电流分配系数明显降低,造成地面电流密度增加,使地面电位视纯异常曲线出现正异常变化,这样根据变化的方向和幅度,可以推断裂缝参数。直观、有效的解释方法是:施工后电流增大,电位降低,使地面电位视纯异常曲线出现负异常变化;施工后电流减小,电位升高,使地面电位视纯异常曲线出现正异常变化。,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1、确定人工压裂裂缝方位、评价裂缝的不对称程度;2、确定注水井注水推进方向及注入水的波及范围;3、评价开发调整措施的有效程度(
11、如调剖效果评价等);,注入水的推进方向,注入水的推进方向,调剖前该井注水主要沿No.17(S65W)和No.4(N65E)两个方向向外扩散;近井地带两方向注水扩散带长度基本相同,远离后注入水主要沿No.17(S65W)向外扩散,即表现为No.17(S65W)为主要扩散方向,调剖对比评价,注水波及区域很窄,呈现出单点突进趋势,即沿着No.4(N65E)和No.17(S65W)方向突进,表现出有大孔道迹象。,北,低电位异常区域范围变宽,即以No.4(N65E)为中心左扩展到No.3(45),右扩展到No.5(75),扩大为30扇形面积中心方位角有所变化No.17(S65W),即近井地带左扩展到No
12、.15(225),远井地带右扩展到No.22,(330)中心偏移到No.19(285即正西方向),注水波及的平面范围较调剖前增加 很多。,调剖中,注入水波及范围在近井地带扩大,即注入2000 m3调剖液后有效的堵住了大孔道,改变了地层吸水状况,注入水从调剖前的单向突进转变为地层吸水面积呈扇形扩大,即从单向的No.4(N65E)单点注入转变为向No.3(45)至No.5(75),多点30范围的扇形范围内波及,从No.17(S65W,单点注入转变为向No.15(225)至No.22(330)多点105扇形范围内波及,从宏观上可以看出经过初步调剖,注水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调剖中(注2000m3调剖
13、液),异常幅度较前两次测试要小的多,Us曲线仅在No.12(180 至No.21(315)范围内似有微弱变化,Us曲线仅在No.10(150)至No.13(195)范围内有微弱变化,表现出注水当均匀推进。,调剖后,注入扩散范围极大,近井地带主要表现为两扩散带,即No.15(225)至No.5(75)和No.18(270)至No.24(0);远离井筒后注水扩散带有所偏移,即为No.21(315)至No.12(180)和No.1(15)至No.19(285);没有单点突进现象,注水推进较均匀认为调剖目的达到。,调剖后(注2700m3调剖液),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多,定性多于定量可能会对地层流体、储
14、层特征有影响部分储层难以保障按照生产制度注入近井多于远井,井间描述半径小具有短期动态意义多解性问题多层问题,发展方向,强化定性,精简工艺,提高适用性,微地震,微地震监测技术就是通过观测、分析生产活动中所产生的微小地震事件来监测生产活动的影响、效果及地下状态的地球物理技术,其基础是声发射学和地震学。声发射是指材料内部应变能量快速释放而产生的瞬态弹性波现象。Kaiser效应是利用微地震监测技术估计地下岩层中地应力大小的理论。与地震勘探相反,微地震监测中震源的位置、发震时刻、震源强度都是未知的,确定这些因素恰恰是微地震监测的首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主要是借鉴天然地震学的方法和思路。,具有一定的动态压力
15、场描述功能,动态方法认识井间动态特征,微地震,微地震事件发生在裂隙之类的断面上,裂隙范围通常只有110m。地层内地应力呈各向异性分布,剪切应力自然聚集在断面上。通常情况下这些断裂面是稳定的。然而,当原来的应力受到生产活动干扰时,岩石中原来存在的或新产生的裂缝周围地区就会出现应力集中,应变能增高;当外力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原有裂缝的缺陷地区就会发生微观屈服或变形,裂缝扩展,从而使应力松弛,储藏能量的一部分以弹性波(声波)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小的地震,即微地震。,微地震,大多数微地震事件频率范围介于2001500Hz之间,持续时间小于1s。在地震记录上微地震事件一般表现为清晰的脉冲,越弱的微地震事件,
16、其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短,能量越小,破裂的长度也就越短。因此微地震信号很容易受其周围噪声的影响或遮蔽。另一方面,在传播中由于岩石介质吸收以及不同的地质环境,也会使能量受到影响。,微地震,微地震监测分为临时性监测和永久性监测两类。临时性监测是为配合某一临时性生产活动(比如水力压裂)所做的监测,其周期短至几个小时,长至几周。这是微地震监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领域,也是技术上比较成熟的领域。永久性监测对监测设备的要求较高,目前应用得不多。,微地震,微地震监测分为地面监测和井中监测两种方式。地面监测就是在监测目标区域(比如压裂井)周围的地面上,布置若干接收点进行微地震监测。井中监测就是在监测目标区域周
17、围临近的一口或几口井中布置接收排列,进行微地震监测。由于地层吸收、传播路径复杂化等原因,与井中监测相比,地面监测所得到的资料存在微地震事件少、信噪比低、反演可靠性差等缺点。,微地震应用,(1)储层压裂监测(2)油藏动态监测:压力前缘(水驱前缘)(3)对于裂缝为主的储层,微地震事件也可以作为位于储层内部的有效纵波和横波震源,用于速度成像和横波各向异性分析,对裂缝性储层有关的流动各向异性进行成像,储层压裂监测:低渗,储层压裂监测:高渗,压力(水驱)前缘监测:含水幅度,裂缝方位、长度图,存在的问题,测试基础的准确性机理方面适用性多层问题设备,井间示踪原理,指加入与被示踪流体性态同步的物质(专用示踪剂
18、或者其它驱替流体),监测平面、纵向、层内对应井间的渗流状况和油层物理特征,从井间监测和油藏、地质的角度完成井间参数分析与解释。,具有一定的动静态场描述功能,动态方法认识井间动态、部分静态特征,井间示踪原理,三次采油决策及评价 利用示踪监测确定注入驱替剂的驱替方向、速度、利用率,结合矿场试验效果,推断油藏作用机理,评价三次采油的适用性,总结开发规律;通过分层测试,结合产液吸水测试结果,评价油藏动用规律;通过不同驱替阶段井间示踪对比分析,评价不同阶段动用特征,形成后期决策依据,8.1,11.4,6.3,6.6,5.9,1.3,1.2,1.2,推进速度,井组示踪监测结果示意图(一线监测井),4.6,
19、4.7,4.5,4.6,1.7,9.3,1.3,1.2,1.5,横剖面图,水驱,聚驱,示踪剂产出曲线,调剖堵水决策及评价 包括两个环节:调剖堵水前,通过示踪监测,了解井间渗流介质的非均质特征和发育特征,明确注入水的利用率和循环方向,为调剖用剂筛选、用量设计、段塞确定、工作制度调整提供直接的参考依据;调剖堵水后,评价调堵效果,发现调堵中存在的问题,确定调堵后油藏动态特征,调剖前示踪剂水驱速度综合图,调剖后(失效前)示踪剂解释分析调剖后,进行了调剖后第一次注示踪剂试验。目的是评价调剖效果。通过对监测井检测曲线形状、趋势的分析,没有示踪剂显示。,调剖失效后示踪剂水驱速度综合图,解释结果显示,对应见剂
20、井间存在裂缝发育调剖失效前,监测井没有示踪剂显示。可知调剖封堵了大孔道和裂缝,调剖前、调剖后(失效前)、失效后示踪剂对比分析,井间特殊渗流通道和油层非均质状况监测 一类是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裂缝、微裂缝、高渗界面、局部河道砂等特殊渗流通道,另外一类为长期注水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大孔道以及高渗条带等特殊通道;通过井间示踪产出特征定性和定量分析,评价特殊渗流通道的类型、参数大小、对开发的影响等,形成综合治理的认识和方向,井间水淹情况监测 在储层沉积发育复杂的情况下,后期剩余油分布复杂,此时,通过井间示踪技术,一方面可以确定强水洗或者水淹的方向和程度,另外一方面,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采用双示踪剂方法确定其剩余
21、油饱和度相对大小,注水利用状况监测 在开发的后期,由于普遍高含水,难以判断井组的注水利用率大小。通过井间示踪技术,定量的确定井间无效循环水的方向、比例,为后期治理和进一步的挖潜提供定量依据和认识,提高措施的针对性,监测布井情况,13D2P39,1322P38,13D3P37,汽窜、气窜以及边水指进等特征监测 在蒸汽吞吐以及蒸汽驱油藏中,汽窜是造成稠油油藏中后期开发效果变差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井间示踪技术,一方面可以发现早期的汽窜,早发现早治理,另一方面可以定量确定汽窜的大小和控制程度。在非混相驱替或者火烧油层过程中,则可以监测气窜的特征,反推地下规律和状况,井间连通性和断层密闭性监测等,注剂波及
22、状况和注入流体的分布状况,沿断层平面水窜的问题,储层非均质评价的问题,确定产出水源的问题,辅助确定剩余油分布的问题,存在问题,周期长环节多技术性强,井间监测存在问题,认识误区多环节均多,综合性强解释周期长部分机理不清落后于生产需要,油田开发动态的地球化学监测技术,油藏地球化学描述,两个非均质性 储层物性与储层流体的非均质性,原油色谱指纹相关分析的应用,油源及油藏注入史的研究 油田开采中流体连通性的对比研究 混层开采油田单层贡献率的在线动态监测,层1,层2,层3,混层4,A,B,C,D,A,B,C,D,a11 a12 a13 a14,a21 a22 a23 a24,a31 a32 a33 a34
23、,b1 b2 b3 b4,物理模型,b1=a11*+a21*+a31*,文20957、59、61三口井的原油色谱指纹参数对比图,不同配比比例与混采井参数对比,20:80,30:70,油田水指纹相关分析技术研究,在油田开发过程中,边水、底水、层间水的合理推进抑或交互渗透必将直接影响着油田的生产效益和油田的最终采收率。因此,对于水层特征的科学辨析已经成为迫不及待的问题。,油田水的地化特征应当包括以下三方面:,A.油田水的宏观组成:苏林分类,它将提供油田水的成因分类及其宏观特征。B.水中溶解有机质,包含有机酸、烃类、酚和烷基苯系列C.油田水微量金属和微量元素,水中溶解有机质,有机酸:主要是多种羧酸类
24、的混合物,成因上大多与低熟油、生物降解油有关,采用离子色谱、等速电泳等分析技术;酚类化合物:主要是原油遭受氧化的产物烷基苯系列化合物:具有强烈的水溶性特征,其内组成变化是敏感的水洗标志,微量金属与微量元素,油田水中的微量金属和微量元素与储层的岩石矿物成分、有机络合物及储层的介质条件有密切的关系ICP/MS是微量金属和微量元素最具有高速、高分辨率分析技术,油田水微量金属及微量元素特征,油藏注入后,油水指纹特征是油/水/岩长期作用而形成的,具有稳定性、差异性、可配比性,采用精密分析是可以定量辩识的;油水指纹特征的现场应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性和有效性;关键在于必须采集到不同的单一流体单元的油水或岩心样品
25、。,存在的问题,起步阶段特征元素或者比值尚无通用标准缺少原始样水的掺混严重,井间地震技术应用,单分量/三分量井下接收器阵列5级/10级或20级,震源井-流体耦合,激发间距 2.5,5 或 10 英尺,井间地震野外现场施工图,从分辨率的角度看,井间地震的分辨率是VSP和地面地震不可替代的。,利用井间地震能分辨2-5米薄层和获得的井间纵波与横波速度剖面的特点,可解决井间精细地质构造、薄互层序列、储层连通性、残余油气位置与数量等复杂的地质问题,为提高油气采收率和优化油气田开发方案提供依据。研究速度层的横向变化可寻找新的油气圈闭,指导调整井的部署与钻探。,20世纪 80 年代,美国石油界率先将层析成像
26、(CT)技术移植到油气勘探开发方面,提出了“井间地震”的基本原理与方法。80 年代末,井间地震技术投入实用,主要用于监测稠油层中蒸汽或CO2前缘位置和油气运移方向,确定小构造、小断层与砂岩体,研究储层横向连通性等。目前,美国的井间地震已进入稳步发展的阶段,井间地震已从简单的二维逐步走向三维、四维(时延井间地震)。,图1,图2,图3,左 注气前油藏的井间地震速度成像中 注气循环顶峰时油藏的井间地震速度成像右 注气循环结束时油藏的井间地震速度成像,井间地震资料目前主要解决的问题,193,194,194井注水,193井不见效。,270m,1,1,2,2,落实小断层,井间地震资料优化后的油藏地质模型,
27、井间砂体接触关系清晰,井间储层和微构造刻画的比较细致、可靠,存在问题 采集 井的准备与特殊情况的处理 三分量检波器 处理 层析模型的建立与速度层析反演 反射波成像与偏移处理 解释 高分辨率井间资料与常规三维资料的对比 井间地震资料与油气开发资料的综合解释 储层数值建模 成本高,损伤井况,井间EM成像技术应用,井间成像测井系统是将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置于相邻的两口井中,接收器接收由发射器发射并经地层传播的电磁波,反演后获得有关井间地层电阻率的分布信息,从而实现对井间电阻率的直接测量。,孤岛中一区井间EM裸眼井裸眼井试验成像图,孤岛中一区井间EM裸眼井一套管井试验成像图,埕东油田井间电磁成像图,剩余
28、油问题,试井技术应用井地电位法应用微地震技术应用井间示踪技术应用地球水化学技术井间地震技术应用井间电磁成像技术应用,单独的技术均差于数值模拟结果,井周围井间大孔道问题,一、大孔道的概念二、大孔道的生成三、大孔道的影响四、大孔道的识别五、大孔道的控制六、推荐识别技术,大孔道的概念,大孔道是指油藏长期开发过程中,人工高速能量补充,由于岩石胶结物甚至较细岩石骨架被溶蚀、剥离、运移、产出,导致储层微观孔喉结构破坏,渗流能力急剧增大,从而在注采井间形成的不规则的异常渗流通道。,大孔道的概念,大孔道的特征:岩石多仅由粗骨架构成,胶结物无或者较少,颗粒间形成点面、点点式接触微观渗流特征减弱,多介于渗流和管流
29、之间,无残余油等概念,相渗不能表征其多相流动,不存在启动压力等效渗透率是原始数值的十几几十万倍储层中展布不规则,取决于静态与动态,大孔道的概念,大孔道的定量:渗透率小于8000mD,孔喉直径小于30um,称为高渗透层渗透率大于8000mD,小于94000mD,孔喉直径小于100um,称为大孔道渗透率大于94000mD,孔喉直径大于等于100um,称为特大孔道,大孔道的概念,大孔道的形态:注水井附近厚,呈发散状,渗流能力极强井间性状各异,可能变薄、变宽,渗流能力相对水井来讲变小采出井附近由于集流效应,导致厚度变大,但是渗流能力各异俯视呈狭长条带状,平视呈马鞍状,渗透率在水井一端最高,大孔道的概念
30、,现场大孔道的概念包括几类:胜利、华北、辽河、大港等为典型的大孔道概念大庆等称强水淹通道为大孔道,而将典型的大孔道成为渗透率异常条带也有将裂缝、微裂缝、砂砾岩渗透率特殊通道成为大孔道一般应该将水淹通道、大孔道、裂缝、高渗界面分开,大孔道的概念,大孔道与强水淹通道:均为强水淹大孔道存在渗流能力的急剧变化大孔道与裂缝:大孔道是后期形成的裂缝有些是天然存在并张开的,有些是注水压力过高引起天然隐裂缝张开的,与注水时间无关大孔道与高渗界面:大孔道是后期形成的局部条带,高渗界面是原始沉积形成的层状,后期也可能加剧非均质,一、大孔道的概念二、大孔道的生成三、大孔道的影响四、大孔道的识别五、大孔道的控制六、推
31、荐识别技术,大孔道的生成,影响因素:岩性胶结物大孔道与韵律大孔道与沉积相水洗强度和时机大孔道与动态大孔道与测井渗透率,大孔道的生成,岩性及润湿性容易形成大孔道的次序:砾岩、砂砾岩、粗砂岩等亲水岩石比亲油岩石易于形成胶结物水敏性泥质胶结物、疏松胶结类型或者钙质胶结物、注水呈偏酸大孔道与韵律正韵律比反韵律更容易形成大孔道大孔道与沉积相浊积岩(沉积复杂,易于水窜)、河道砂(易于固体颗粒携带),大孔道的生成,水洗强度和时机水洗强度越高,时机越早大孔道与注水压力注水压力越高,越接近破裂压力,水井附近岩石颗粒间压应力越小,胶结物越易运移大孔道与油藏压降油藏压降产生双向的作用,一是颗粒间压实,二是可能形成胶
32、结物的破坏和运移大孔道与测井曲线关系垂向测井渗透率高的流动单元更易于产生大孔道,大孔道的生成,必需的因素:岩性、胶结(物及强度)、非均质、水洗,一、大孔道的概念二、大孔道的生成三、大孔道的影响四、大孔道的识别五、大孔道的控制六、推荐识别技术,大孔道的影响,注水利用率注水利用率降低,甚至达到50以上工艺措施的影响调剖成功率低,调剖剂不适用,易于形成“反调剖”测吸影响测试结果相反,不仅达不到目的,还造成认识错误采收率影响波及体积明显减小,采收率明显低,挖潜难度大,常规措施适应性很差,针对性措施少,大孔道的影响,三采的影响聚合物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驱油效率仅小范围改善,窜聚等存在,易于增大好油层和差
33、油层的差距分注的影响中低渗油层分注能力明显减弱,一、大孔道的概念二、大孔道的生成三、大孔道的影响四、大孔道的识别五、大孔道的控制六、推荐识别技术,大孔道的识别,油藏工程方法对于注采相对稳定的注采井组,可以采用概率统计的方法,通过设计各种分布的油藏纵向渗透率分布组合,拟合油井的产出特征,得到高渗通道的分布和参数,以此识别井间大孔道。,大孔道的识别,井组动态分析注采压差分析(特大孔道)注水与见水时机分析措施动态响应(例如调剖剂产出)水化学分析方法(特殊,例如含水油藏),大孔道的识别,井间监测方法井间示踪监测方法(定量)井间电位方法测注测(定性)井间地震方法(识别难度大)井间试井方法(定性,部分难识别)特殊监测方法,例如调剖见剂,注聚见剂,非混相驱见剂,大孔道的识别,取芯分析方法高含水期取芯,观察岩石骨架的变化情况,确认大孔道的厚度和渗透率变异级别,一、大孔道的概念二、大孔道的生成三、大孔道的影响四、大孔道的识别五、大孔道的控制六、推荐识别技术,推荐大孔道识别与控制,识别技术:井间示踪监测控制技术:根据级别采用调堵或者综合调整,谢谢,谢谢!Thanks!,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201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