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电大《犯罪学》一体化考试题及答案小抄.doc
《天津电大《犯罪学》一体化考试题及答案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电大《犯罪学》一体化考试题及答案小抄.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犯罪学一体化考试一套一、判断题1、犯罪学的体系是指有关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知识与理论,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的系统的整体。(正确)2、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学者边沁。(错)3、白领犯罪是由杰出的美国老一辈犯罪学家埃德温萨瑟兰教授提出的。(正确)4、1997年刑法修订后,将犯罪分为八大类。(错)5、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行为的实施准备条件。(正确)6、我国的综合治理犯罪预防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错)7、犯罪实施,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将要指向犯罪所要侵犯的目标。(错)8、根据犯罪现象的显隐程度,犯罪现象可分为常规犯罪现象和随机犯罪现象。(错)9、有罪过犯
2、罪行为是指行为实施时,行为人既无故意也无过失。(错)10、近代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一步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便以古典学派理论为基础。(正确)二、单项选择1、联合国每隔(A)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商讨犯罪控制问题,此即“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处遇大会”。A、五年B、四年C、三年D、一年2、主张以愚民政策来预防犯罪的是:(B)。A、孔子B、老子C、韩非子D、荀子3、维护社会治安的专门机关是。(A)A、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B、各级政府C、各级党委D、政法部门4、文化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A、索斯坦塞林B、罗伯特默顿C、艾伯特科恩D、劳埃德奥林5.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C)。A.多拉德B.萨
3、瑟兰C.弗洛伊德D.斯金纳三、多项选择1、形势政策的中心是合理地组织对犯罪的反应,具体表现三个方面(A.B.C)。A、打击面的宽窄B、打击力度的大小C、惩罚方式的设计D、惩罚力度的大小2、犯罪调查以下几种方法(A.B.C.D)。.A、观察法B、访谈法C、问卷法D、文献法和实验法3、下列属于刑事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贝卡利亚B、边沁C、菲利D、费尔巴哈4、犯罪行为形成的过程一般包括(A.B.C)。A、犯罪决意B、犯罪实施C、犯罪准备D、犯罪处理5.犯罪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龙勃罗梭B.菲利C.李斯特D.加罗法洛犯罪学一体化考试二套一、判断题1、刑法学和犯罪学都研究犯罪
4、,但它们的视角和重心不同。(正确)2、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正确)3、意大利法学家加罗法洛在犯罪原因上主张自由意志说。(错)4、把染色体与犯罪联系起来的生物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确)5、早在1956年,被害人学的创始人本杰明门德尔松应予被害人以适当补偿。(正确)6、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动的社会事物(即犯罪原因)在价值评定上总是一致的。(错)7、犯罪学在我国得以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错)8、刑罚预防的主体是国家机关。(错)9、刑罚规定的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刑罚预防的效果。(错)10、被害人,是指犯罪行为所造成的损失或损害即危害结果的加
5、害者。(错)二、单项选择1、“白领犯罪”最早是由(D)提出的。A龙勃罗梭B李斯特C塔尔德D萨瑟兰2、古典犯罪学派的创始人贝卡里亚的主要观点是(B)。A、天生犯罪人论B、自由意志论C、犯罪饱和律D、三元论3、建国后,我国第四次刑事犯罪高峰发生在(D)。A、50年代初B、60年代初C、文革期间D、改革开放后4、我国青少年犯罪年龄的下限是(A)。A、14岁B、16岁C、18岁D、20岁5、新中国犯罪学研究始于对(C)。A、暴力犯罪的研究B、女性犯罪的研究C、青少年犯罪的研究D、反革命犯罪的研究三、多项选择1、犯罪现象基本包括下列三方面内容(A.B.C)。.A、犯罪状况B、犯罪特点C、犯罪规律D、犯罪
6、事实2、按照行为形成的方式对犯罪行为分类,可分为(A.B.)两种。A、作为方式B、不作为方式C、故意D、过失3、按照犯罪行为状态,被害人可以分为(ACD)。A、潜在被害人B、群体被害人C、正在被害人D、既然被害人4、根据犯罪预测的范围,把犯罪预测分为(A.B.D)。A、宏观预测与微观预测B、长期预测、中观预测和近期预测C、宏观预测、微观预测和综合预测D、综合预测、类型预测和单项预测5、犯罪人类学派的代表人物有(.ABD)。A、龙勃罗梭B、菲利C、李斯特D、李斯特犯罪学一体化考试三套一、判断题1、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在外延上与刑法学的概念一致。(错)2、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
7、罪学的价值基础。(正确)3、犯罪预防的可能性问题是一个关涉到犯罪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正确)4、社会预防、心里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构成了我国预防犯罪的四道防线。(正确)5、刑罚预防的工具是刑法。(错)6、犯罪生涯是个人成为犯罪人的过程。(错)7、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是犯罪者人格呈现出的与社会法律规范和伦理准则相悖的品质或倾向。(正确)8、最早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犯罪学研究的是19世纪德国的实证犯罪学派。(错)9、犯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10、故意犯罪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正确)二、单项选择1、为了促进犯罪学学科的发展,需要全面准确地研究(C)。A、犯罪工具B、犯罪地
8、点C、犯罪原因D、犯罪载体2、20世纪60年代以后,诸如染色体、(C)等生理因素与犯罪关系的研究,都对认知犯罪的个体原因有了新的发展。A、年龄B、遗传基因C、荷尔蒙D、性别3、犯罪现象的核心是(B)。A、犯罪率B、犯罪行为C、犯罪人D、被害人4、在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春秋时期(A)提出贫困是犯罪的原因。A、管仲B、白居易C、庄子D、孔子5、智能犯罪,主要指运用现代高技术手段进行的犯罪,其中最常见的。(A)A、计算机犯罪B、盗窃罪C、渎职罪D、抢劫罪三、多项选择1、根据犯罪行为所侵害的法益,犯罪类型可以分为。(ABD)A、对个人法益的犯罪B、对社会法益的犯罪C、对家庭法益的犯罪D、对国家法益的犯罪
9、2、建国初期,我国基本禁绝了(AC)。A、烟毒灾害B、暴力犯罪C、卖淫嫖娼D、青少年犯罪3、对于“犯罪”的概念,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界定,对犯罪学影响较大的学科是(AB)。A、法学B、社会学C、心理学D、生物学4、刑罚对犯罪的预防功能主要通过以下(ABC)三个途径发生作用。A、明示刑罚适用的对象B、具体适用刑罚C、实际执行刑罚D、执行缓刑5、按照犯罪人实施犯罪的主观罪过心里对犯罪行为进行分类,可以分为(ABD)。A、故意犯罪行为B、过失犯罪行为C、法定犯罪D、无罪过犯罪行为犯罪学一体化考试四套一、判断题1、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表现出犯罪学在内容与方法上所具的有独特位置。(正确)2、
10、犯罪的的主要原因是外在的。(错)3、罪因结构,是指犯罪原因的诸因素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也可简化表述为犯罪原因的组合与作用形式。(正确)4、犯罪现象的不可避免性和某些积极功能构成对犯罪预防必要性的否定。(错)5、事件发生后,被害人因此而在生理、心里和社会方面所产生的不良状态,是被害后遗症。(错)6、女性被害人是遭受犯罪侵害而担受被害后果的妇女。(正确)7、控制和防止犯罪可能性的大小以及犯罪预防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性质以及政府的决策和作为。(正确)8、给他人造成重伤害是由于梦游,也应承当刑事责任。(错)9、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错)10、吸毒是一种无被
11、害人犯罪。(正确)二、单项选择1、挫折攻击论认为挫折攻击是一种。(B)A、.正常性反应B、侵性反映C、异常性反应D、变态性反应2、新中国社会治安最好的时期是(B)。A、19501955年B、19561965年C、19661976年D、改革开放之后3、在犯罪学研究中,研究者直接感知、记录研究对象的具体事实资料的方法是(C)。A、访谈法B、问卷法C、观察法D、临床诊断法4、已经发生并被发现由于种种原因而未举报或举报了未予统计的犯罪数是(B)。A、犯罪率B、相对暗数C、绝对暗数D、明数5、与犯罪人初犯年龄密切相关的是(A)。A、性别B、犯罪类型C、再犯的可能性D、文化程度三、多项选择D2、3、4、5
12、、1、犯罪准备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准备犯罪工具B、学习犯罪技术C、收集犯罪情报D、制定犯罪计划2、我国家庭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不当教育方式通常有以下(ABCD)几种类型。A、溺爱型B、虐待型C、放任型D、行为不良的家庭3、犯罪的文化原因一般具有(ACD)特性。A、人文性B、阶级性C、民族性D、悖逆性4、综合治理的实践原则有(ABCD)。A、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B、专门机关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原则C、法制原则D、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原则5、犯罪治安预防与犯罪预防的其他措施相比,有(ABC)特点。A、针对性B、专门性C、有效性D、普遍性犯罪学一体化考试五套一、判断题1、边沁在司法改
13、革方面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的监狱建筑设计。(正确)2、被害妇女的非女性化是遭受性攻击的被害妇女的自我救助方法之一。(正确)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违反公共生活准则的捣乱行为的社会根源是群众受剥削和群众贫困”。(正确)4、孪生子与犯罪的关联研究始于日本精神病学家J蓝格。(错)5、犯罪预防与犯罪控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犯罪的积极避免和主动出击,后者是对犯罪的被动防守和事后处置。(正确)6、刑罚适用中的不公正可能影响刑罚预防的效果。(错)7、犯罪习性矫治的目的是改造惯犯。(错)8、被害率,是指一定时空内遭受被害的社会成员与全体社会成员的比率。(正确)9、过失犯罪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14、两种。(正确)10、行为方式指实施犯罪行为所采取的手段和形式。(正确)二、单项选择1、犯罪人论的作者是(C)。A、菲利B、塔尔德C、龙勃罗梭D、加罗法洛2、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是(C)。A、麦凯B、萨瑟兰C、莫顿D、科恩3、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D)为中国犯罪学开拓新的领域。A、许鹏飞B、李剑华C、鲍如为D、严景耀4、全部犯罪学研究说到底最终就在于认识、掌握(C),从而设定有的放矢的预防犯罪对策。A、犯罪事实B、犯罪情节C、犯罪规律D、犯罪动机5、萨瑟兰1939年出版的代表作是(B)。A、犯罪学B、犯罪学原理C、少年犯罪的原因D、癔症研究三、多项选择1、暴力犯罪一般包括(BC)。A
15、、诈骗B、伤害C、杀人D、赌博2、下列行为不是犯罪行为(ABCD)。A、反射动作B、睡梦状态中的动作C、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D、身体遭受暴力强制下的动作3、享有刑事司法权的国家机关有公安机关(ABCD)。A、国家安全机关B、检察机关C、人们法院D、监狱机关4、刑罚在适用中应注意(ABC)。A、刑罚使用的必然性B、刑罚适用的及时性C、刑罚适用的教育性D、刑罚适用的正确性5、犯罪心理矫治的基本内容(BCD)。A、锻炼身体B、改善生活态度C、培养健全的意识结构D、消除思想障碍判断题一、1、犯罪学的体系是指有关犯罪现象、犯罪原因和犯罪预防的知识与理论,相互联系,环环相扣,共同构成的系统的整体。(正确)
16、2、论犯罪与刑罚一书的作者是英国著名学者边沁。(错误)3、白领犯罪是由杰出的美国老一辈犯罪学家埃德温萨瑟兰教授提出的。(正确)4、1997年刑法修订后,将犯罪分为八大类。(错误)5、犯罪准备,是指为犯罪行为的实施准备条件。(正确)6、我国的综合治理犯罪预防模式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形成的。(错误)7、犯罪实施,是指犯罪人的行为将要指向犯罪所要侵犯的目标。(错误)8、根据犯罪现象的显隐程度,犯罪现象可分为常规犯罪现象和随机犯罪现象。(错误)9、有罪过犯罪行为是指行为实施时,行为人既无故意也无过失。(错误)10、近代世界最有影响的第一步刑法典即1810年法国刑法典,便以古典学派理论为基础。(正确)
17、11、刑法学和犯罪学都研究犯罪,但它们的视角和重心不同。(正确)12、犯罪学以承认犯罪的不可避免为研究的逻辑起点。(正确)13、意大利法学家加罗法洛在犯罪原因上主张自由意志说。(错误)14、把染色体与犯罪联系起来的生物学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正确)15、早在1956年,被害人学的创始人本杰明门德尔松应予被害人以适当补偿。(正确)16、犯罪与引起犯罪发生变动的社会事物(即犯罪原因)在价值评定上总是一致的。(错误)17、犯罪学在我国得以真正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错误)18、刑罚预防的主体是国家机关。(错误)19、刑罚规定的不合理可能会影响刑罚预防的效果。(错误)2
18、0、风俗犯罪,即违背社会善良风俗的犯罪行为,如贪污、盗窃等犯罪。(错误)二、1、犯罪学意义上的犯罪概念在外延上与刑法学的概念一致。(错误)2、犯罪学是前犯罪学科,这一定位集中表明了犯罪学的价值基础。(正确)3、犯罪预防的可能性问题是一个关涉到犯罪的本体论和认识论的问题。(正确)4、社会预防、心里预防、治安预防和刑罚预防构成了我国预防犯罪的四道防线。(正确)5、刑罚预防的工具是刑法。(错误)6、犯罪生涯是个人成为犯罪人的过程。(错误)7、犯罪人的反社会性是犯罪者人格呈现出的与社会法律规范和伦理准则相悖的品质或倾向。(正确)8、最早将实证研究方法引入犯罪学研究的是19世纪德国的实证犯罪学派。(错误
19、)9、犯罪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控制和预防的。(正确)10、故意犯罪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两种。(正确)11、犯罪学是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它表现出犯罪学在内容与方法上所具的有独特位置。(正确)12、犯罪的的主要原因是外在的。(错误)13、罪因结构,是指犯罪原因的诸因素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也可简化表述为犯罪原因的组合与作用形式。(正确)14、犯罪现象的不可避免性和某些积极功能构成对犯罪预防必要性的否定。(错误)15、事件发生后,被害人因此而在生理、心里和社会方面所产生的不良状态,是被害后遗症。(错误)16、女性被害人是遭受犯罪侵害而担受被害后果的妇女。(正确)17、控制和防止犯罪可能性的大小以
20、及犯罪预防的实际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性质以及政府的决策和作为。(正确)18、破坏犯罪,即采用破坏手段损坏公私财物的犯罪行为,如计算机犯罪等。(错误)19、犯罪行为是行为人实施的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错误)20、吸毒是一种无被害人犯罪。(正确)三、1边沁在司法改革方面的最大贡献之一是他的监狱建筑设计。(正确)2、被害妇女的非女性化是遭受性攻击的被害妇女的自我救助方法之一。(正确)3、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产生违反公共生活准则的捣乱行为的社会根源是群众受剥削和群众贫困”。(正确)4、连带性犯罪行为是指为了实现既定目的而实施的行为所引发的与行为目的有关的犯罪行为。(错误)5、犯罪预防
21、与犯罪控制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犯罪的积极避免和主动出击,后者是对犯罪的被动防守和事后处置。(正确)6、刑罚适用中的不公正可能影响刑罚预防的效果。(错误)7、犯罪习性矫治的目的是改造惯犯。(错误)8、被害率,是指一定时空内遭受被害的社会成员与全体社会成员的比率。(正确)9、过失犯罪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两种。(正确)10、行为方式指实施犯罪行为所采取的手段和形式。(正确)11、联合国大会每隔五年召开一次专门会议,商讨控制犯罪问题,此即“联合国预防犯罪和罪犯处遇大会”。(正确)12、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萨瑟兰。(错误)13、犯罪学研究的犯罪现象与刑法学研究的犯罪现象
22、是一样的。(错误)14、所谓犯罪现象的特性,是指为各类犯罪现象所同构而表现其质的规定性的一般共性,其特性的静止的分割样态。(正确)15、被害测定将伤害分为轻微伤害、一般伤害和严重伤害三级。(正确)16、根据被害人所承受的被害现象的个数,被害人可分为符合被害人与单个被害人。(正确)17、犯罪个体原因的特性,是指为犯罪个体的身心所具有,而表现其质的规定性的个性。(错误)18、动机是基于内在需要和外部刺激而引发的、推动人们去行动的动力。(正确)19、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成立于2001年3月21日。(错误)20、智能犯罪,即运用智谋和技能实施的犯罪行为,如爆炸、放火等犯罪。(错误)四、1、根据被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犯罪学 天津 电大 犯罪 一体化 考试题 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98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