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演讲与口才复习资料2小抄.doc
《电大演讲与口才复习资料2小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演讲与口才复习资料2小抄.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专业好文档演讲与口才2一、填空题 1.口语交际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言语活动)。 2.口才是(口语交际能力)的体现,是运用说话的方式达到交际目的的(个人综合才能)。 3.作为言语活动,口语通过口耳相传,转瞬即逝,具有(即时性) 特征。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期,人们思想十分活跃,出现了(晏子)使楚、(烛之武)退秦师、(邹忌)讽齐王纳谏等后人传颂的口才故事。 5.封建社会,皇权至上,我国进入了(重写轻说)的时期,口才艺术基本停滞不前。 6.我国演讲理论的奠基之作是(演讲学大纲),作者是(杨炳乾)。 7.(五四时期)是我国演讲学的起步期。 8.演讲活动的构
2、成要素是(演讲者)、(听众)、特定的时空环境以及(信息传达手段)。 9.交谈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围绕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交替发言),互相承接,双向反馈,交流看法,达到(沟通信息)或愉悦心情为目的的(口语表达)活动。 10.赞美是主动诚恳地肯定他人的(优点和长处),向对方表达(善意和友好)的言语活动。 13.方言是同一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的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地域变体)。 15.汉语七大方言区是官话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粤方言)、(闽方言)和(客家方言)。 16.七大方言中使用人口最多的是(官话方言)。 17.吴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上海话),赣方言区的代表方言是(南昌话)。 19
3、.普通话是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20.我国第一部语言文字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时间上从(2001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22.声音的个性特色叫 (音质),也叫(音色),声音的大小强弱叫(音强),声音的高低叫(音高)。 23.人体参与发音的器官可分呼吸器官、(发声器官) 、(共鸣器官)三部分。肺和气管属于其中的(呼吸器官),喉头声带属于(发声器官),口腔鼻腔属于(共鸣器官)。 1.演讲中引发共鸣的方法主要有(投其所好)、(以情动人)。 2.激发听众参与的方法有:(启发互动)、(引导关注)、
4、(请观众参与)。 3.演讲时辅助工具的作用为(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帮助传递信息)、(增添趣味)、(演讲提示)。4.利用辅助工具时应注意:(契合主题)、(适时出示)。 5.忘词可采用的补救方法为(插话补救)、(重复补救)、(跳跃衔接)。 6.口误可采用的补救方法为 (将错就错)、(重复纠正)、(自圆其说)。 7.冷场可采用的补救方法为(及时刹车)、(变换话题)。 8.演讲者取得全面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博览群书)、(感受生活)。 9.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亦即把文学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10.通过朗诵不但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
5、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还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 11.绝大多数的朗诵都是面对广大(受众)进行的。 12.朗诵能将语言文字创设的(意境美)展示出来,而造成人们身临其境感觉的就是借助合乎情理的联想和想象。 13.朗诵能最大限度的将作者的(意图)和文章的(主题)表现出来,从而使学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而这也正是朗诵的最高境界和最终目地。 14.朗诵的对象主要是(文学性)的作品,如诗歌、小说,散文、寓言以及话剧和影视剧中的大段台词等。15.朗诵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清楚地表达(朗诵材料)的内容。 16.感受的作用在于把朗诵者的思维引向(
6、情感),它只是(情感)的诱发因素。 17.语句的重音分作“(语法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 18.语句停顿是指词语或句子之间的语音停歇现象,可以分为语法停顿和(强调停顿)两种。 19.戏剧是集文学、(音乐) 、美术、舞蹈等多种艺术为一身的综合体。 20.即兴演讲的特点有临场发挥性、(反应敏捷性)和短小简练性。 21.在人际交往和演讲活动中,(自我介绍)常常被使用。它是经过自己主动沟通,使双方相互认识、增进了解、建立联系的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 22.即兴演讲是由思维语言直接转化成为(口头语言),即思维和口头表达几乎同步进行,对演讲者思维和表达的敏捷性的要求是很高的。 23.自我介绍场合上
7、,最先给人印象的,不是言辞,而是(外观)。 24.论辩,也叫辩论,是人们针对某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以(公开对立)的立场对对方的观点进行驳斥和否定,同时确立和强化本方观点的一种(对白体)说话形式。 25.论辩可以分为五大类,即(学术论辩)、法庭辩论、专题辩论、(赛场论辩)和(日常论辩)。 26.20世纪初,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将辩论赛介绍到国内,我国大学里开始有了现代意义上的辩论赛。 27.在论辩中,对方如果举出一些公众皆知的常理作为理论依据,可运用(先承后转)法,首先承认常理的正确性,然后指出常理与所论辩的实际事例之间的差异,即肯定对方论点,否定对方(论据)。 28.在论辩过程中,如
8、果能迅速抓住对方观点中并不明显的漏洞,并运用(归谬法)扩大对方的防守阵地缺口,将对方的荒谬论点赤裸裸的暴露出来,往往能收到很好的现场效果。 29.论辩中的防守可分为(消极)和积极防守两类。当一方在进攻中出现逻辑矛盾、论据虚假、言行不一等错误时,另一方可采取积极防守即“以攻为守”法,迅速抓住进攻方的致命弱点,乘虚而入,打乱对方的阵脚,瓦解对方攻势。 二、选择题(四个选项的为单选题,五个选项的为多选题) 1.口才是人在说话中体现的(A) A.个人才能 B.集体意识 C.合作能力 D.沟通技巧 2.与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封建社会的特点是(B) A.重说轻写 B.重写轻说 C.发展个性 D.崇尚民
9、主 3.我国口才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高峰期是(C) A.春秋时期 B.封建时期 C.五四时期 D.建国之后 4.我国现代口才水平状况(C) A.很高 B.令人满意 C.不令人满意 D.极低 5.与一般口语表达相比,演讲的主要特点是(D) A.需要有表达者 B.需要有听话者 C.需要用有声语言 D.需要针对特定问题 6.道歉的主要作用是(D) A.转化矛盾 B.消除影响 C.改变态度 D.有利于解决问题 7.道歉本身(A) A.不能解决问题 B.可以解决问题 C.只能一定程度解决问题 D.解决问题不明显 8.不合适跟初次见面的人谈(D) A.电影电视 B.足球比赛 C.天气情况 D.对方薪酬 9.所
10、有的人都喜欢被人赞美,赞美他人时一定要做到(D) A.尽量抬高对方、贬低自己 B.什么好听说什么 C.不要害怕夸大其词 D.一定保持适时适度 10.为了不伤害对方,你拒绝别人的请求时要(C) A.不能马上拒绝,一定要延后一段时间 B.不直接拒绝,通过别人转达 C.最好实话实说 D.最好找个借口 11.口才是(ABC) A.交际能力的体现 B.人在说话中体现的个人才能 C.个人综合才能 D.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的特质 E.与生俱来的能力 12.春秋战国时期之所以成为口才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是因为(ABC) A.政治环境相对宽松 B.人们思想十分活跃 C.百家争鸣的民主风尚 D.封建集权的加强 E.
11、皇权至上的政治氛围 13.对口才的正确认识是(ABCDE) A.口才是现代人的成功要素 B.口才是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 C.口才可以反映人的学识修养 D.口才可以反映人的能力水平 E.口才可以影响人的事业成功 14.演讲活动的要素有(ABC) A.演讲者 B.听众 C.特定的时空环境 D.善于倾听的能力 E.较好的自然条件 15.“提问”的主要功能是(ABC) A.了解情况 B.引导思路 C.避免冷场 D.展示自己 E.引起兴趣 16.和初次见面的人交谈,可以选择的话题是(ABCD) A.天气情况 B.各种赛事 C.热门电影 D.电视剧情 17.与人交谈应该尽量做到(ABCD) A.言辞谦
12、和 B.礼让别人 C.适当避讳 D.注意交流 E.声音响亮 18.赞美他人时要做到(ABC) A.把握时机 B.把握尺度 C.具体翔实 D.贬低自己 E.含糊其辞 19.批评他人时要尽量做到(ABC) A.避免当众批评 B.不伤对方自尊 C.方式和缓 D.通过别人转述 E.语气严厉 20.拒绝别人要求时要尽量做到(ABC) A.态度明确 B.选择时机 C.适当转移话题 D.由其他人转告 E.无限拖延 21.现代语言学家把现代汉语方言分为(C) A.五大方言区 B.六大方言区 C.七大方言区 D.八大方言区 22.客家方言的代表方言是(C)A.香港话 B.澳门话 C.广东梅县话 D.广西阳朔话
13、23.粤方言的代表方言是(A)A.广东话 B.香港话 C.台湾话 D.上海话 24.吴方言的代表方言是(D) A.广东话 B.香港话 C.台湾话 D.上海话 25.四川话属于(A) A.北方方言 B.湘方言 C.吴方言 D.粤方言 26.南京话属于(A) A.北方方言 B.湘方言 C.吴方言 D.粤方言 27.汉语不同时代对通用语的称谓也不同,明清时期称(B ) A.通语 B.官话 C.国语 D.普通话 28.汉语不同时代对通用语的称谓也不同,春秋时期称(D) A.通语 B.官话 C.国语 D.雅言 29.“请勿大声喧哗”的“大声”指(C) A.音质 B.音高 C.音强 D.音长 30.“唱歌
14、跑调”的“调”指(B) A.音质 B.音高 C.音强 D.音长 31.有人在门口说话,不用看你就知道是妈妈来了,你的判断依据主要是(A) A.音质 B.音高 C.音强 D.音长 32.“出字”是指在音节发声过程中(A) A.对字头的处理 B.对字腹的处理 C.对声调的处理 D.对字尾的处理 33.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阴平调”的调值是(D) A.214 B.51 C.35 D.55 34.普通话有四个声调,“阳平调”的调值是(C) A.214 B.51 C.35 D.55 35.能保证发音气流充沛的最佳呼吸方式是(D) A.胸式呼吸 B.腹式呼吸 C.自然呼吸 D.胸腹联合式呼吸 36.有人说话
15、的声音尖锐刺耳,存在的发音问题是(C) C.习惯高音区发音 37.有人说话鼻音重,像感冒声,存在的发音问题是(B) A.口腔开度太大 B.软腭无力塌下 C.习惯高音区发音 D.不能控制音量 38.有人说话声音容易嘶哑,存在的发音问题是(D) A.口腔开度过大,易疲劳 B.呼吸方式不当,气息不足 C.口腔开度不够,软腭下塌 D.呼吸方式不当,声带负担重 39.对当众说话感到非常紧张、脸红出汗的人数应该是(A) A.很多,占一多半 40.我们称当众说话感到害怕而不自然的情况为(A) A.怯场 B.自卑 C.恐惧 D.紧张 1.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D) D.一个人只要有良
16、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 2.在当今社会,有一类演讲可以通过媒体来传播,突破了传统演讲的时空局限性,这种演讲是(A) A.广播电视演讲 B.街头演讲 C.法庭演讲 D.即兴演讲 3.(B)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人类表达思想和情感的重要载体。 B.语言 4.下列选项,哪一项不属于态势语言?(D) D.口语 5.从古罗马时代起就有一个手势:捏住拇指和食指,另外三个手指张开。这个手势表示的意思是:(A) A.我正在说的内容很重要 B.我很高兴 C.我非常生气 D.请注意看这里 6.1940年5月13日,在面对德军的疯狂轰炸时,丘吉尔为鼓舞英国人民群策群力,挽救国家和民族发表了一篇成功的演
17、讲,这篇演讲是(C)A.在米兰的演说 B.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C.热血、汗水和眼泪 D.我有一个梦想 7.恩格斯著名演讲在马克思幕前的讲话,属于什么类型的演讲?(C) A.说服性演讲 B.游说性演讲 C.凭吊性演讲 D.鼓动性演讲 8.下列哪一项不符合演讲选题的要求?(D) A.主题要鲜明深刻 B.适合听众需求 C.切合演讲者自身实际 D.只根据演讲者自己的好恶选择 9.收集材料是准备演讲的重要一环,材料可分为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下列哪一项不是直接材料?(B) A.演讲者通过亲身观察、体验、感受或调查而获取的感性材料 B.书籍报刊上的知识 C.演讲者的人生阅历 D.演讲者的思想经验 10.19
18、41年李卜克内西在德国国会上反对军事拨款的声明开头就说:“我投票反对这项提案,理由如下:”。这种开头方式属于(B)A.讲述事实,交代背景 B.开门见山,表明主旨 C.引用警句,发人深思 D.直抒胸臆,渲染气氛 11.在演讲即将结束时,演讲者总结概括演讲的主要观点,进一步强调、突出演讲的重点,帮助听众回顾演讲内容,进而更好地理解演讲者的观点,给听众留下一个清晰、完整、深刻的印象。这种结尾方式是(C) A.抒情式结尾 B.感召式结尾 C.总结式结尾 D.引申式结尾 12.演讲者通过引用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名人名言或诗词等作为演讲的结束。这种结尾方式是(C) A.感召式结尾 B.总结式结尾 C.呼
19、应式结尾 D.警言式结尾 13.写作演讲稿时,要避免(D) A.适合说和听 B.要有“弹性” C.主题明确 D.不给演讲者预留临场发挥空间 14.(B)是指演讲者针对政论国事,阐明立场、发表观点、宣传主张的一种演讲活动。 B.政治演讲 15.(C)是以思想道德教育为目的,以社会道德规范、人生观、价值观等为基本内容的演讲活动。 A.宗教演讲 B.法律演讲 C.道德演讲 D.政治演讲 16.休谟在论趣味的标准中指出“演说家面对的是一些特定的听众”,这就要求演讲者在演讲时,要(D) A.完全根据自己的好恶来演讲 B.完全按照既定计划演讲,不必考虑听众的情况 C.可以忽略听众的感受 D.充分考虑听众的
20、实际情况和需求,根据听众群体的特点来演讲 17.演讲稿一般是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在开头部分,演讲者一般是(B) A.分析问题 B.提出问题 C.解决问题 D.讨论问题 18.心理学家阿尔伯特梅拉毕安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的书面语+38%的音调+55%的(B)” A.手势 B.姿态 C.面部表情 D.口语 19.演讲活动是在特定时空中进行的,演讲的内容往往都是针对特定时代中出现的特定问题进行的,这体现了演讲内容的(A) A.现实性 B.理论性 C.综合性 D.单一性 20.以下关于演讲主体的论述,正确的有(B) B.赛场演讲中,参赛者、观看比赛的观众和打分的评委都可看作此类演讲的主
21、体 21.下列有关演讲内涵的理解,正确的是(ACE) A.演讲活动在特定的现实情境中进行 B.演讲者是演讲活动的唯一主体 C.演讲活动在特定主体之间展开 D.演讲的最终目的是强迫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E.演讲的主要信息传达手段包括有声语言、态势语言、演讲者主体形象等 22.态势语言包括(ABCDE) A.眼神 B.手势 C.表情 D.动作 E.体态 23.下列有关演讲与口才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ABCE) A.演讲是口才的集中体现 B.口才是演讲的基础 C.演讲训练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口才 D.一个人只要有良好的口才就一定能取得演讲的成功 E.演讲与口才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24.演讲稿一般是由开头
22、、主体、结尾三部分构成,对于演讲稿主体部分的要求是(ABCDE) A.紧扣主题 B.结构清晰 C.层次分明 D.内容充实 E.高潮突出 25.演讲活动的目的主要包括(BCD) A.强迫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B.传授某些知识、经验或宣传某种主张、观点 C.尽力鼓动、感召听众接受演讲者的观点 D.调动听众的情绪,与演讲者产生共鸣 E.仅为宣泄演讲者的情绪,不顾听众的反应 26.根据演讲的场所不同,可将演讲分为(ABCD) A.街头演讲 B.法庭演讲 C.大会演讲 D.广播电视演讲 E.即兴演讲 27.演讲稿常用的开头方式有(ABCDE) A.开门见山,表明主旨 B.直抒胸臆,渲染气氛 C.讲述事实
23、,交代背景 D.提出问题,启发思考 E.引用警句,发人深思 28.古希腊演讲家摩斯梯尼曾说过:“你所讲的,只能令人说个好字,而我却能使听的人一起跳起来,众口同声地说:让我们赶快去抵抗腓力!”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有(ABCD) A.这体现了演讲的感召力 B.演讲的目的不只是让听众明白,更重要的是要打动听众 C.演讲的最高境界是听众与演讲者产生共鸣 D.成功的演讲者善于调动听众的情绪 E.演讲具有战斗性 29.演讲者的主体形象是影响演讲成效的重要因素,主体形象包括演讲者的(ABCDE) A.衣着打扮 B.气质修养 C.人格魅力 D.仪态仪表 E.长相面貌 三、问答题 1.举例谈谈你所在学校师生的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演讲 口才 复习资料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2198055.html